每日新闻网
网站首页 每日要闻头条快讯纪实现场专题报道社会热点就案说法海疆之声 成为会员
成为会员诗坛荟萃焦点网谈生态环境热点追踪群众来信乡村振兴企业风采监督与法名人字画人物·访谈关注民生人民视点文化·旅游科技前沿快闪中国深度观察名医·健康关于我们免责声明联系我们 人员查询
  • 浙江
  • 新疆
  • 内蒙古
  • 吉林
  • 重庆
  • 辽宁
  • 贵州
  • 四川
  • 海南
  • 云南
  • 福建
  • 台湾
  • 江西
  • 湖南
  • 湖北
  • 河南
  • 广西
  • 江苏
  • 安徽
  • 山东
  • 青海
  • 甘肃
  • 陕西
  • 山西
  • 河北
  • 黑龙江
  • 天津
  • 上海
  • 北京
  • 广东
  • 宁夏
  • 西藏
每日新闻网 > 文化·旅游 > 2025“人艺之友日”主题活动举行

2025“人艺之友日”主题活动举行

来源:中国青年网 | 时间:2025-05-12 19:07:14 | 点击:596

杨立新在北京青年报展台与观众互动

一年一度“人艺之友”,一朝一夕“再造时光”,5月10日到11日,北京人艺联合东城区委区政府主办的2025“人艺之友日”主题活动开启。

北京人艺院长冯远征表示,北京人艺自1986年成立“人艺之友”至今39年,见证了剧院的历史,人艺希望通过“开放日”的形式,为观众带来更加多元化的文艺生活新体验。

穿过戏剧大道 邂逅潮流市集

“人艺之友日”主题活动于2023年北京人艺建院71周年之际首次开设,旨在与观众分享剧场空间,共享戏剧记忆,尝试以更多新业态,联动更多空间场景,为观众带来更加多元化的文艺生活新体验。自首次开设以来,每年都有数千名戏剧爱好者藉此机会走进人艺,以另一种方式打开人艺。

本次“人艺之友日”以再造时光为主题,围绕“可触摸的历史”“可参与的当下”“可想象的未来”三个主题,推出多场专题戏剧活动及演出,以“演出”“活动”“打卡”“展览”四大单元,为每一位参与者提供一段戏剧独家记忆。

首都剧场前广场的“时光滤镜”系列打卡相框,以三幅不同年代滤镜装置串联起剧场过往-现代-未来的定格场景;戏剧大道化身70米“时光列车”车厢,以别出心裁的方式将“旅途”的概念与人艺历史结合,展现人艺各个发展阶段的代表剧目及舞台道具;北京国际戏剧中心前厅变身“时光照相馆”自拍体验区,观众可在机器上拍摄“人艺之友日”活动专属大头贴,或者当场生成以自己为头条新闻的“人艺之友报”;四合院咖啡厅的“时光影院”,循环播放多部人艺经典剧目影像,偏房中则设置复古造型电视,对剧目进行不间断放送。

40余家品牌商户入驻的“人艺之友日”市集,融合了科技酷玩、非遗展示、网红美食、艺术文创、潮流生活等五个分区。“时光有礼”巨型福袋墙则为观众增添了“抽盲盒”的消费体验,多款北京人艺自主开发及与北京东城文旅发展集团有限公司联合开发的活动专属衍生产品也于市集进行首发销售。

为艺术课开场 杨立新金句频出

一连两天,4场“剧场艺术课·大家面对面”艺术交流活动在首都剧场、曹禺剧场分别举行。其中,为艺术课开场的是表演艺术家杨立新,他以“我——不知道怎么说”为题进行的讲座金句频出:把土腥味儿弄没了,人艺也就没了;剧本应该是不写决胜千里,而写运筹帷幄;毕业就演大主角那是一场灾难;小说是写给读者的,剧本是写给一个特殊群体的——导演和演员;话剧就是通过两三个月的排练把剧场搅动得热血沸腾,在台上有一种集体荣誉感,无论台上台下都觉得值。

首都剧场南北侧厅的北京人艺书画展也在开放日期间免费向观众开放。展览臻选了曹禺、欧阳山尊、赵起扬、于是之、苏民、蓝天野等二十余位人艺艺术家,以及郭沫若、胡絜青、叶浅予、尹瘦石、黄永玉、钟灵等二十余位人艺之友的书画作品,透过这四十余件作品,参观者可以穿越丹青感受人艺人别具韵味的“戏外功夫”。

来自德国里米尼纪录剧团的作品《恐怖谷》在开放日期间为观众带来对于“科技”和“人类命运”的深度思考。仿真机器人作为表演者,通过多媒体互动等形式,与观众探讨人机关系的边界。而《恐怖谷》也成为北京引进的首部纯机器人演出的戏剧作品。

冯远征、杨立新打卡北青报展台

在“人艺之友日”市集,北京青年报展台亮相潮流生活能量区,现场不仅有报纸派发,观众还可扫码进入读者俱乐部参与丰富互动活动,在新闻图片定格的明信片上盖章打卡,带走属于自己的时代记忆。

此外,北京青年报参与出品的沉浸式音乐剧《金风玉露》也在现场进行了套票地推,同时北青报还向青年读者推荐了一系列同仁堂养生文创。不少北京观众表示,无论是自家门口的红色报箱,还是在高校的阅报栏,甚至工作之初的办公桌上,《北京青年报》都是一份与自己青春一路同行的报纸。纸短情长,青春底色依旧,这份报纸无疑是此次“人艺之友日”主题“再造时光”的温暖诠释。

文/本报记者 郭佳

摄影/本报记者 刘畅

统筹/满羿

责任编辑:秦亮


【作者:】

文章评论
评论
全部评论
更多推荐

AI+高等教育:改变与被改变的

8月26日,国务院印发《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提出推动人工智能与经济社会各行业各领域广泛深度融合,重塑人类生产生活范式,促进生产力革命性跃迁和生产关系深层次变革,加快形成人机协同、跨...

“文润高新•文化课堂”第八期活动成功举办

每日新闻网讯(文图/吕本政)为深化青少年国防教育与健康关怀,持续打造“文润高新·文化课堂”品牌,近日,烟台高新区经济发展局携手烟台华夏文化促进会、烟台万科企业有限公司、德邻阳光志愿服务队在万科天琴湾“儿童欢乐谷”成功举办...

立德树人守初心 躬耕教坛担使命——烟台高新区各学校举办2025年教师节系列活动

每日新闻网讯(文图/吕本政)当九月的暖阳再次铺满菁菁校园的每一寸土地,当琅琅书声与清脆鸟鸣交织成初秋的序曲,第41个承载着无尽敬意的教师节悄然而至。9月10日,烟台高新区各学校举办了多样的教师节活动。实验小学实验小学举办...

教师节特辑丨孩子交给你,我放心!

每日新闻网讯(文图/吕本政)在第41个教师节,烟台高新区教育体育局特别策划推出三期教师节专属报道,循着“初中—小学—幼儿园”的轨迹,走近那些用爱心浇灌童心、用耐心启迪智慧、用匠心培育栋梁的教育筑梦人。让我们共同翻开这本“...

奋进的中国 我们的“十四五” | “蓝绿”交织 喜看昔日沙海蜕变成今日绿洲

央视网消息:“十四五”期间,内蒙古始终把防沙治沙和“三北”工程攻坚战放在重要位置。近五年时间,内蒙古累计完成“三北”工程建设任务超一亿亩,防沙治沙超过6500万亩。作为新时代“三北”工程攻坚战的三大标志性战役之一,黄河“...

奋进的中国 我们的“十四五” | 风从草原来、电送全中国 跨越山海的绿电输送

央视网消息:“十四五”规划提出,建设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内蒙古风光资源富集,肩负着“西电东送”“北电南供”的国家使命。如何将这得天独厚的“草原风光”,跨越千山万水,高效、安全地输送到千里之外?这背后,离不开稳定...

鹭鸟纹彩色蜡染褶裙:穿在身上的史诗

【晒晒咱的镇馆之宝 】  光明日报记者 陈冠合 吕慎  “太美喽,古朴中透着时尚!”贵州省博物馆展厅中,观众在蜡染褶裙前低声赞叹。裙裾间翻飞的鹭鸟纹,展示着苗族的“最炫民族风”。  蜡染,古称“蜡缬”,即采用蜂蜡为防染材...

跟随影视作品,到成都的街道走一走

  说到成都,相信很多人会想到大熊猫。在2023年,成都还迎来一只“金熊猫”,这就是第一届金熊猫奖。今年9月12日至13日,第二届金熊猫奖将在成都举行,来自世界各地的影视人和嘉宾,因影视来到四川,齐聚成都。  成都,是一...

心脏病发作时,用力咳嗽能自救?这些误区要避开

“心脏病发作时用力咳嗽能自救”?  网上经常有人说:如果心脏病发作时没人帮忙,就要立刻大口呼吸、用力咳嗽,坚持几分钟,就能撑到救援到来。这种说法对吗?  流言分析  这种说法没有依据。  咳嗽动作只能在病人清醒、持续心电...

北京计划到2026年底发展通用人工智能产业创新伙伴成员规模至1000家

新华社北京9月11日电(记者阳娜)在9月10日举行的2025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北京人工智能生态伙伴大会”上,《北京市通用人工智能产业创新伙伴计划2.0》(以下简称“伙伴计划2.0”)正式发布。伙伴计划2.0明确,...

2025
05/12
19:07
浏览量: 596
大字号
分享
今日热点
新修订的《江西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办法》有何亮点?

新修订的《江西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办法》有何亮点?

当古诗遇见国画:《我爱读古诗——小学经典古诗文(名家领读版)》新书发布暨美育体验展在首都图书馆开幕

当古诗遇见国画:《我爱读古诗——小学经典古诗文(名家领读版)》新书发布暨美育体验展在首都图书馆开幕

百米长卷颂朝阳 赞红山诗词辽宁朝阳市书画展盛大展出

百米长卷颂朝阳 赞红山诗词辽宁朝阳市书画展盛大展出

以非遗探访峡江文脉  促聚焦发展荆楚文化

以非遗探访峡江文脉 促聚焦发展荆楚文化

安徽南陵:春茶抢“鲜”开采忙

安徽南陵:春茶抢“鲜”开采忙



友情链接

  • 人民网
  • 海彊之声
  • 小红书
  • 中国长安网
  • 海外网
  • 中国警察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老区网
  • 新华网
  • 中国台湾网
  • 中国政府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新闻网
  • 每日新闻网
  • 光明网
  • 央视网
  • 法制网
  • 中国青年网
  • 求是网
  •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免责声明         人员查询

    • 扫码看全网内容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定慧西里乙18号 联系电话:电话/传真010-88117470 010–52463177 18611141167(微信同号)邮箱1026329972@qq.com (每日新闻) 内线800转108
    网站备案/许可证工信部:京ICP备2025111695号-2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46001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0537号
    每日新闻网http://www.everyday-news.com/提供最新国内外新闻及新闻资讯
    每日新闻网秉承“新闻视野、文化视角、思想深度、理论高度、脚踏实地”的理念,运用互联网的快速传播技术和丰富的移动链接平台,每日新闻网正确引导社会思想意识,传播优秀文化,凝聚民族精神,彰显快速展示网络舆论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