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新闻网
网站首页 每日要闻头条快讯纪实现场专题报道社会热点就案说法海疆之声 成为会员
成为会员诗坛荟萃焦点网谈生态环境热点追踪群众来信乡村振兴企业风采监督与法名人字画人物·访谈关注民生人民视点文化·旅游科技前沿快闪中国深度观察名医·健康关于我们免责声明联系我们 人员查询
  • 浙江
  • 新疆
  • 内蒙古
  • 吉林
  • 重庆
  • 辽宁
  • 贵州
  • 四川
  • 海南
  • 云南
  • 福建
  • 台湾
  • 江西
  • 湖南
  • 湖北
  • 河南
  • 广西
  • 江苏
  • 安徽
  • 山东
  • 青海
  • 甘肃
  • 陕西
  • 山西
  • 河北
  • 黑龙江
  • 天津
  • 上海
  • 北京
  • 广东
  • 宁夏
  • 西藏
每日新闻网 > 文化·旅游 > 青岛城阳“惜游记”再掀紫色“葡萄潮”: 乡村振兴迭代 “文旅+”,乡土文化也有“潮”魅力!

青岛城阳“惜游记”再掀紫色“葡萄潮”: 乡村振兴迭代 “文旅+”,乡土文化也有“潮”魅力!

来源:文化视界网 | 时间:2023-09-22 14:03:52 | 点击:31105

Loaded: 22.55%Remaining Time -3:19

在这里,秋天的颜色是葡萄的紫色和绿色

在这里,秋天的味道是葡萄的酸酸甜甜

在这里,秋天的生活

是葡萄园里的采摘、市集、生活美学……

是葡萄艺术大道上的摄影展、光影秀、乡村民谣……

这里就是

青岛·城阳·惜福镇·宫家村

文化视界网报道 2022年的秋天,首届“惜游记·葡萄潮——青岛城阳惜福镇宫家村葡萄文化季”收获了满满的赞誉;2023年,这一阵紫色浪潮再次澎湃而来,席卷了东海之滨的岛城小镇。第二届“惜游记·葡萄潮”在9月1日正式拉开帷幕,以迭代升级的新型“文旅+”模式再次展现乡村振兴探索新实践。

小葡萄撬动“大杠杆”

惜福,珍惜福气、珍惜幸福……这是一个充满吉祥与美好的名字,它代表了人生最质朴的哲理,也浓缩了生活在这里的人们祖祖辈辈的生活智慧。惜福镇的农民们一代又一代传承着“惜福”、践行着“惜福”,善良诚实、勤劳诚恳地耕作、生活。大自然也赐予他们最甘甜的馈赠——葡萄。

宫家村社区位于惜福镇街道,属青岛市近郊,是山东乃至全国著名的优质葡萄产区,种植面积达1000余亩,16万余株葡萄品种繁多,有巨峰、金手指、蓝莓、京亚、玫瑰香、黑美人等十几个品种,其中以巨峰最为有名。优渥的自然环境、全程无公害种植,更具独一无二特色的是以清甜甘冽的崂山泉水灌溉滋养——可谓“只此一家,别无分店”,这些得天独厚的优势令宫家村巨峰葡萄品质上乘、口感独特,一经上市便颇受顾客青睐,不但是岛城人的心头好,更成为城阳区乃至青岛市的“明星产品”。

近年来,乘着国家乡村振兴战略的东风,惜福镇人也与时俱进,不断学习新知识,探索更加适应市场变化的营销方式,开始尝试将葡萄种植、葡萄产品生产销售、品牌塑造、文化衍生、在地采摘旅游……等等当地优质资源整合利用、优化配置,打造科学、成体系的综合产业链,形成“农业+产业+商业+文旅”一体化、可持续性发展的完整产业循环。

惜福镇人不但要把葡萄“卖出去”,还要把客人“请进来”。

他们的“支点”就是小小的葡萄,杠杆就是国家乡村振兴战略和各级政府的系列助农惠农政策,以及对“产业+文旅”融合发展的推进和深化。于是,一条融合三次产业的完整产业链真的被惜福镇人靠着勤劳和智慧撬动起来了!

“文旅+”在葡萄藤下延伸“+∞”

“潮”“酷”“IN”生活在乡村

2022首届“惜游记·葡萄潮”是惜福镇的一次大胆创新和勇敢尝试,不出所料取得了巨大成功;一年中,惜福镇不断完善园区基础设施和旅游服务接待设施建设,努力提升乡村旅游品质,将宫家村葡萄季与惜福生态游结合,强化“文旅+”模式,以特色产品和特色节会为契机,实现旅游业与节会经济交互发展,与传统文化、自然优势有机结合;促进旅游业与三次产业跨界融合,延展产业发展链,以小葡萄“潮”生活,做好山水大文章。

宫家村地理位置优越,周边风景名胜环绕,北临青岛市农业科技示范园——傅家埠山水果品观光园,园区观光+葡萄采摘是当地最受游客青睐的旅游项目;南部相邻的著名红色旅游景区毛公山,有巨石从远处看形如身着中山装的伟大领袖毛主席在眺望远方,该景观生于风雨,成于天然,绝无雕刻。还有童真宫、王乔崮红石壁子、犸虎客屋、犸虎舌头、姜老背姜婆、石老人等自然景观,以及名胜古刹黄石宫遗址和南天门等人文景观。

在国家乡村振兴战略的引领下,城阳区不断开创“湾区都市 活力城阳”建设新局面,打造“美得城阳”,站在“风口”上的惜福镇街道确立了“惜游记”文旅品牌,旨在建构一个基于自然景观、生态营造、休闲农业、乡村旅游等各种活跃动能的宜居、宜业、宜养、宜游的“近悦远来”大美惜福镇。山区村,棉花村、超然村、书院村、霞沟村、宫家村等已经形成了踏青赏花、鲜果采摘、登山休闲的“旅游+农业”产业链,而宫家村的“葡萄文化季”在其中备受瞩目,“文旅+”已顺着葡萄藤无限蔓延开来……

经过专业的策划,在本届“惜游记·葡萄潮”中,文化和旅游的结合相较去年进一步迭代升级,以“葡园惜游 萄你开心”为主题,更加有针对性地将年轻人作为主要目标群体,把当前最流行的元素与小镇传统文化有机融合,将都市潮流生活搬到乡村,使现代化与原生态“嫁接”,挖掘乡土文化在新时代的新魅力。主打的就是“潮”“酷”“IN”!

葡萄串成“惜游记”产业链

“惜小葡”品牌招徕八方客

除了传统的采摘项目,2023的“葡萄潮”在场景营造、活动策划、媒体宣传方面都卯足了干劲、下足了功夫。此次活动作为山东省文旅品牌“黄河大集”的一部分,着力打造了“四大市集”——农夫市集、非遗市集、生活美学市集、集装箱市集,将地域、非遗、生活美学、文化资源融为一体,塑造惜福镇“金字招牌”;而活动策划上更是较上届更近一步拓展,人文摄影展、光影秀、民谣音乐节……系列精彩活动突出“葡园巡礼”主题的同时,为游客提供了更加多元化、互动性、沉浸式的享受;同时通过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结合,网络流量与落地活动双管齐下,在“葡萄文化季”开幕之前就已积蓄了极高热度,一经启动立即燃爆岛城的金秋!

不是只有大城市才有手冲咖啡,小镇上的多彩集装箱小铺就能满足你对于咖啡优雅精致的幻想。

只有大场馆才能听音乐会吗?在林间草坪上聆听正宗乡村民谣,随着秋日的微风摇摆起舞,与天地融为一体,更能感受音乐对心灵的浸润。

只有高楼大厦才能看灯光秀吗?葡萄园间道路上的流光溢彩,让你体验另一番截然不同的美——科技投射于大自然中产生的奇幻“化学反应”。

……

“惜小葡”是惜福镇为乡村文旅品牌“惜游记”专门设计的“形象代言人”,2022年一经亮相便收获了无数“粉丝”。今年她早早等在园区的各个角落,恭候老朋友,欢迎新朋友。园区不但有“惜小葡带你游惜福旅行地图”和“葡萄采摘地图”作为游客的观光指南,还开设了专门的“惜小葡”文创店铺,销售各种“惜小葡”周边小物和衍生品,编织袋、雨伞、冰箱贴、折扇、马克杯……应有尽有,让这个可爱的葡萄卡通形象进入到人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用“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将品牌植入游客和消费者心中。同时,还有“美得城阳”“惜福有礼”的品牌店铺,展示城阳和惜福镇的历史文化、非遗、手工制作技艺、风物特产,既是“惜游记”文旅IP的重要背书,亦是积极的展示和补充。

文创logo和文创店铺,让葡萄营销形式再次升级:不但将葡萄产品“卖出去”,将葡萄游客“请进来”,更将葡萄品牌“立起来”,让葡萄周边衍生品“带得走”。

一颗小小的葡萄,从被宫家村农民培育成熟开始,随后被观光的游客采摘进篮子里,携带游玩在惜福镇各处名胜古迹,被酿成葡萄酒端上田园餐桌,被设计成绚丽奇幻光影秀展示在葡园大道,被制作成琳琅满目的文创产品在市集售卖……还有人文摄影展走进宫家村葡园农户勤劳、质朴的精神世界,记载了他们与这片土地的相依相生。

一颗葡萄的旅行,串起了集种植、生产、销售、文化、旅游……一条龙产业链,使葡萄的产销不单纯是经济行为,更衍生出了丰富的精神文化和生活方式,为乡村振兴探索出了新思维、新模式、新样板,从“量变”产生“质变”,把“流量”变成“留量”,更使乡村振兴从内涵到外延都得到了拓展。2022宫家村葡萄文化季仅一周时间,便带动居民增收3300余万元,有力促进了葡萄产业链条的延伸和价值提升,推动了传统“农旅+”向“农文旅+”的迭代升级;今年的文化季开幕进2天,就产生了超过去年同期的流量效应和经济效益。

小葡萄也有大作为!

乡村振兴再升级:

从卖葡萄到卖“文化”、卖“生活”

依靠文艺赋能,带动旅游经济,拉动产业升级,提高农民收入,丰富乡村生活,这是惜福镇实践乡村振兴的核心理念和关键手段。对内,让广大市民和游客在葡萄采摘之余,近距离体会乡村生活的美好片段,以此建立城市和乡村之间更深刻的关联;对外,拓宽宫家村葡萄对外交流和合作的平台,为推动区域葡萄产业发展注入新的动能。

旅游搭台,文化唱戏,形成年轻化、时尚化、潮流化的多元综合产业链,走出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道路;一脉青山,万千绿水,千年的文脉传承,丰盛的果实和万物……这座被诗意与历史浸润的历史古镇,正焕发着前所未有青春气息!

惜福镇葡萄文化季“葡萄潮”最大意义在于,打破人们、特别是青年人对乡村的传统刻板印象,看到田园乡村也可以有精致的现代化生活:静谧又热闹、原生态又现代化、简单淳朴却又丰富多彩的乡村田园生活,以自然风貌为载体,以产业特色为核心,以“潮生活”为底色,打造多元的消费新场景,创造复合型、高品质的文旅体验,这就是惜福镇,让忙碌的当代人在此找到“偷得浮生几日闲”的“世外桃源”,找到属于自己的“诗与远方”。

随着“惜游记”“葡萄潮”文旅IP的持续发力,一幅幅乡村振兴的新画卷在惜福镇徐徐展开: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接过父辈的接力棒,从城市回到乡村,返乡创业、逐梦田园。原来发展模式单一的葡萄园,变成了一个个集露营、烧烤、餐饮为一体的综合的、新的消费体验场景。除此之外,网红咖啡店、文创店、手工艺品店……也开始出现。这些新业态、新模式,激活和丰富了乡村生活和经济发展的空间,辐射带动了周边乡亲的共同发展,让惜福镇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越走越远,焕发新生。

接下来,惜福镇将乘势而上,继续深挖地域文化和产业优势,“惜游记”IP将根据地域文化特色,将童真宫打造为国学文化的旅游胜地,以及加快推出“食在惜福”品牌,为地域文旅的发展提供更强劲的动力和产业支持,将惜福镇打造成为新时代乡村振兴的样板之地。



来源/文化视界网 作者/陈雅雯

图片/西乘恩C x N

转载请后台获取授权





[ 责任编辑:陈雅雯 ]


【作者:陈雅雯】

文章评论
评论
全部评论
更多推荐

古都洛阳引八方游客

4月10日,游客在龙门石窟游玩。近年来,河南省洛阳市充分挖掘历史文化资源,以文塑旅,以旅彰文,不断打造文旅新业态与消费新场景,吸引八方游客前来感受古都洛阳的独特魅力。新华社记者 李嘉南 摄4月25日,游客在应天门遗址博物...

提升讲解素养 让文物故事“声”入人心

【专家学思】博物馆讲解是一种在博物馆环境下发生的教育性活动,是博物馆展陈信息拥有者向信息匮乏并渴望获得信息的观众的传达信息的过程。原则上讲,只要拥有博物馆展陈信息,并且具备语言传播能力,就可以进行这样的活动。讲解制度不仅...

北京:古籍修复“绽放”在青春指尖_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实习生 杨丽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尹希宁)近日,来自中国人民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北京交通大学等5所高校的50名大学生走进中国书店,体验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古籍修复技艺,感受中华传统文化与手工技艺的魅力...

国宝回家 完璧有时(感知文化里的中国)

上图:《攻守占》残片。国家文物局供图下图:5月18日,装有子弹库帛书的文物包装箱在北京首都国际机场开启。本报记者 朱笑熺摄核心阅读当地时间5月16日,国家文物局在中国驻美国大使馆接收美国史密森尼学会国立亚洲艺术博物馆返还...

山西万荣县:开展防灾减灾宣传周“进校园”科普宣传

每日新闻网讯:(韩玉洲)5月15日,万荣县防震减灾中心联合县应急管理局、消防救援大队走进实验小学,开展了一场生动有趣且意义非凡的防灾减灾知识科普活动,为师生们带来了一堂别开生面的“安全课”。 县防震减灾中心的工作人员用通...

国家文物局:一年14.9亿人次打卡博物馆

  本报北京5月18日电(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蒋肖斌 沈杰群)今天,2025年国际博物馆日中国主会场活动开幕式在北京举行。国家文物局会上发布数据,截至2024年年底,我国备案博物馆7046家,较上一年增加213家;全年全...

博物馆,为什么招年轻人爱?(文化中国行·国际博物馆日特别报道)

游客与北魏彩绘陶牵手女俑合影。杨焱斐摄铜奔马。甘肃省博物馆供图芙蓉石蟠螭耳盖炉。南京博物院供图游客在三维特效技术显示屏上观看“小粉炉”细节。杨琴琴摄“君幸食”狸猫纹漆食盘与其中的狸猫纹样。湖南博物院供图河南洛阳博物馆牵手...

欢歌阵阵庆五一 妙舞盈盈映日辉

—大庆市《盛世欢歌》五一银龄文艺庆典在油城启幕中华时报/中华新闻通讯社(首席记者田兆河黑龙江省大庆市报道)每日新闻网讯:5 月 6  日,大庆市歌剧院彩绸飞舞、欢歌笑语的人群踏着明快 的节奏翩然起舞。

吴忠市开启2025年“5·18国际博物馆日”系列活动,共绘文博事业新蓝图

(图为2025年“5•18国际博物馆日”暨“宁夏长城保护宣传日”系列活动启动仪式)       每日新闻网讯:(张天林)当历史的回响遇见童真的欢笑,文化传承与爱心守护在此刻共鸣!博物馆作为文明传承的殿

文创产品持续融入日常生活(文物有话说)

凤冠金属冰箱贴。中国国家博物馆供图凤冠木质冰箱贴。中国国家博物馆供图截至目前,中国国家博物馆两款凤冠冰箱贴累计售出逾百万件,带动凤冠IP全系列销售额突破亿元大关,创下国博近20年来的文创产品销售纪录,更形成覆盖设计、生产...

2023
09/22
14:03
陈雅雯
浏览量: 31105
大字号
分享
今日热点
新修订的《江西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办法》有何亮点?

新修订的《江西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办法》有何亮点?

安徽南陵:春茶抢“鲜”开采忙

安徽南陵:春茶抢“鲜”开采忙

剑阁县鼓楼幼儿园举行2023年秋季 开学典礼

剑阁县鼓楼幼儿园举行2023年秋季 开学典礼

风雨兼程    春华秋实 湖南省衡南四中举行校友助教助学暨建校60周年庆典

风雨兼程 春华秋实 湖南省衡南四中举行校友助教助学暨建校60周年庆典

中国孔子鸟化石震惊世界

中国孔子鸟化石震惊世界



友情链接

  • 人民网
  • 海彊之声
  • 小红书
  • 中国长安网
  • 海外网
  • 中国警察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老区网
  • 新华网
  • 中国台湾网
  • 中国政府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新闻网
  • 每日新闻网
  • 光明网
  • 央视网
  • 法制网
  • 中国青年网
  • 求是网
  •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免责声明         人员查询

    • 扫码看全网内容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定慧西里乙18号 联系电话:电话/传真010-88117470 010–52463177 18611141167(微信同号)邮箱1026329972@qq.com (每日新闻) 内线800转108
    网站备案/许可证工信部:京ICP备2025111695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7822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0537号
    每日新闻网http://www.everyday-news.cn/提供最新国内外新闻及新闻资讯
    每日新闻网秉承“新闻视野、文化视角、思想深度、理论高度、脚踏实地”的理念,运用互联网的快速传播技术和丰富的移动链接平台,每日新闻网正确引导社会思想意识,传播优秀文化,凝聚民族精神,彰显快速展示网络舆论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