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新闻网
网站首页 每日要闻头条快讯纪实现场专题报道社会热点就案说法海疆之声 成为会员
成为会员诗坛荟萃焦点网谈生态环境热点追踪群众来信乡村振兴企业风采监督与法名人字画人物·访谈关注民生人民视点文化·旅游科技前沿快闪中国深度观察名医·健康关于我们免责声明联系我们 人员查询
  • 浙江
  • 新疆
  • 内蒙古
  • 吉林
  • 重庆
  • 辽宁
  • 贵州
  • 四川
  • 海南
  • 云南
  • 福建
  • 台湾
  • 江西
  • 湖南
  • 湖北
  • 河南
  • 广西
  • 江苏
  • 安徽
  • 山东
  • 青海
  • 甘肃
  • 陕西
  • 山西
  • 河北
  • 黑龙江
  • 天津
  • 上海
  • 北京
  • 广东
  • 宁夏
  • 西藏
每日新闻网 > 文化·旅游 > 《刘成宏诗词选集》(六卷本)《沁园春卷》评析

《刘成宏诗词选集》(六卷本)《沁园春卷》评析

来源:每日新闻网 | 时间:2023-10-27 14:13:49 | 点击:27852

金辑评析

本卷乃《刘成宏诗词选集·沁园春卷》,录沁园春词作七百阙,分五辑,以五行名之。

乃本卷首辑,序列“金”,分“百年礼赞”、“万代流传”、“纪念庆祝”三章,每章各二篇,凡“革命”、“建设”,凡“创业”、“改开”,凡“纪念”、“庆祝”者,盖党百年诞辰之献词也,故,辑名“百年风华”。

收录数目者,盖一章二篇一百阙、二章二篇二十阙、三章二篇十阙,计一百三十阙也。

“沁园春”,以北宋京都之沁园名之,又名“东仙”、“寿星明”、“洞庭春色”。双调,一百一十四字,前段十三句四平韵,后段十二句五平韵。有双调一百一十六字,双调一百一十二字等变体六种。

此调用平韵,语势明朗昂扬;四字句为主,多对仗,间以三、五、六、七、八字长短句,调势灵活;可平可仄字多,声律自由——凡言志、议论、谐谑、叙事、酬赠、祝颂者,盖莫能填。以其词调奔放、语调酣畅、节奏铿锵,为宋代豪放词人偏爱,苏辛为首,名作良多,或曰空前绝后云。

然自近代毛泽东《雪》出,千古绝唱者,地位立定。同代词坛抗鼎者柳亚子,称其“中国有词以来第一作手,虽苏辛未能抗”,因天下词家,不作第一之想,甘步其尘也。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毛泽东《沁园春·雪》

沁园春为换头词——“换头”者,一称“过片”,盖双调词,其下段首句之平仄、句式与上段首句应不同也——前段自第四句、后段自第三句起,句式相同,首字为“领字”,引领其下四字句;四字句以对仗为工,以“扇面对”为佳。其格律繁复,非读者可见字了然,不此详释。

以毛《雪》为例,标示如下——

【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千里冰封,

万里雪飘。

山舞银蛇,

原驰蜡象。

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

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

唐宗宋祖,稍逊风骚。 

词家术语,“换头”、“领字”之外,并有“起句”、“长腰”、“煞尾”诸说,皆沁园春必守格律。缘其繁复,亦不此赘矣。

则刘氏此调,格律如何?

逐日羲和,探火祝融,盛德承宣。念蟾宫举帜,群英擘画;龙庭探秘,众庶登攀。坐客瑶池,出差仙阙,炼石神州共补天。百年汇,引环球瞩目,赤县欢颜。

城乡气韵高悬,喜时代翻新翠幔传。有羚羊迁徙,峰青叠嶂;象群回走,水碧河潺。激越箫笙,铿锵钟鼓,正励中华克敌顽。峥嵘业,看金鸣昊宇,旗卷征鞍。

——刘成宏《沁园春·2021中国》

【念】蟾宫举帜,群英擘画;龙庭探秘,众庶登攀。坐客瑶池,出差仙阙,炼石神州共补天,百年汇,[引]环球瞩目,赤县欢颜。

【有】羚羊迁徙,峰青叠嶂;象群回走,水碧河潺。激越箫笙,铿锵钟鼓,正励中华克敌顽。峥嵘业,[看]金鸣昊宇,旗卷征鞍。

——其领字,皆仄声、实词(动词、形容词),谨守词律,“念”、“有”起于平稳,“引”、“看”转至健伟。

逐日羲和,

探火祝融。

坐客瑶池,

出差仙阙。

环球瞩目,

赤县欢颜。

金鸣昊宇,

旗卷征鞍。

念蟾宫举帜,群英擘画;

龙庭探秘,众庶登攀。

有羚羊迁徙,峰青叠嶂;

象群回走,水碧河潺。

    ——其四字句,皆对仗,且平仄严谨;扇面二对,更构思奇妙,对仗工整。

城乡气韵高悬

——其“过片”之“换头”,换古至今,推出主题,盎然有致,匠心在焉。

喜时代翻新翠幔传

——其“长腰”之“词眼”,承赞今世,喻乎草巾,颓然力弱,惜哉败笔。

峥嵘业,金鸣昊宇,旗卷征鞍。

——其“煞尾”,以磅礴意象,达饱满意境,革命红旗,画龙点睛。

纵观全词,领字稳健,对仗谨严,换头高明,煞尾圆满,虽长腰力弱,然气韵可补,诚乃法度谨严、大气磅礴之力作也。

则刘氏沁园春之雄健词风者,由此可见也。

木辑评析

本辑乃本卷次辑,序列“木”,分“平凡伟大”、“致富标兵”、“业界翘楚”三章,每章各二篇,凡“凡伟”、“抗疫”,凡“致富”、“老兵”,凡“业界”、“翘楚”者,盖时代英才也,故辑名“风流人物”,收录作品共七十阙。

沁园春以苏轼《孤馆灯青》为正体。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乃北宋中期文坛领袖。其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与黄庭坚并称“苏黄”;其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并称“苏辛”;其文著述宏富,纵横恣肆,与欧阳修并称“欧苏”。后人推为“唐宋八大家”之一。文学史上,与父苏洵、弟苏辙并称“三苏”。

《孤馆灯青》熔写景、抒怀、寄情、言志于一炉,遣词命意无拘无束,经史子集信手拈来,回环往复,汪洋恣肆。不惟沁园春范例,亦开一代词风。此作既出,词以靡靡香艳为能事者,不复在焉。

(赴密州,早行,马上寄子由)

  孤馆灯青,野店鸡号,旅枕梦残。渐月华收练,晨霜耿耿;云山摛锦,朝露漙漙。世路无穷,劳生有限,似此区区长鲜欢。微吟罢,凭征鞍无语,往事千端。

当时共客长安,似二陆初来俱少年。有笔头千字,胸中万卷;致君尧舜,此事何难?用舍由时,行藏在我,袖手何妨闲处看。身长健,但优游卒岁,且斗尊前。

                                                ——苏轼《沁园春·孤馆灯青

凡四字对——

世路无穷,

劳生有限 

用舍由时,

行藏在我。

凡扇面对——

月华收练,晨霜耿耿;

云山摛锦,朝露漙漙。

凡领字扇面对——

凭征鞍无语,往事千端。

有笔头千字,胸中万卷。

并有不拘平仄对——

笔头千字,胸中万卷。

孤馆灯青,野店鸡号,旅枕梦残。

以及,煞尾之上阕对而下阕不对,扇对之上阕有而下阕无者,无不举重若轻,驾驭娴熟,盖守格律而不唯守格律也。

苏轼首创“以序入词”,首倡“以诗入词”。刘熙载谓其“东坡词颇似老杜诗,以其无意不可入,无事不可言也”。

《孤馆灯青》者,寄胞弟苏辙,写兄弟离别,抚今思昔,铺排议论,引经据典,纵横捭阖,因成沁调正格,千古名作也。

刘氏亦以《沁园春》写其胞弟,颇得苏氏以《沁园春》寄其胞弟之笔法也——

成道峥嵘,铸业辉煌,引领风骚。记家规祖训,为民请命,儒教法理,于国神交。刑案专长,纠纷拿手,办理赔偿有妙招。仲裁地,靠客观公正,庶赞官褒。

堪称业界天骄,听载道口碑绕宇霄。看佐谋衙庙,把关避险,支援百姓,德泽恩膏。补漏查疑,兴词构讼,作海维权日月昭。究微者,把殊荣存卷,再步高标。

——刘成宏《沁园春·大律师刘昊传》

凡四字对——

成道峥嵘,

铸业辉煌。

补漏查疑,

兴词构讼。

凡扇面对——

记家规祖训,为民请命,

儒教法理,于国神交。

凡领字扇面对——

仲裁地,靠客观公正,庶赞官褒。

究微者,把殊荣存卷,再步高标。

并有领字扇面不拘工对——

看佐谋衙庙,把关避险,

支援百姓,德泽恩膏。

 以全作观之,“以其无意不可入,无事不可言”,“守格律而不唯守格律”者,此作,已得其正体《孤馆灯青》之真传也。

则刘氏沁园春之雄厚词力者,由此可见也。

水辑评析

本辑乃本卷次辑,序列“水”,分“四季放歌”、“吟友题赠”、“诗坛致贺”三章,每章各二篇,凡“春夏”、“秋冬”,凡“吟友”、“朋友”,凡“诗刊”、“诗会”者,盖词苑风情也,故辑名“风情骚客”,收录作品共一百九十阙。

叠嶂西驰,万马回旋,众山欲东。正惊湍直下,跳珠倒溅;小桥横截,缺日初弓。老合投闲,天教多事,检校长身十万松。吾庐小,在龙蛇影外,风雨声中。

争先见面重重。看爽气朝来三数峰。似谢家子弟,衣冠磊落;相如庭户,车骑雍容。我觉其间,雄深雅健,如对文章太史公。新堤路,问偃湖何日,烟水濛濛?

——辛弃疾《沁园春·灵山齐庵赋,时筑偃湖未成》

辛弃疾,字幼安,号稼轩,南宋豪放派词人,有“词中之龙”之称;与苏轼合称“苏辛”,与李清照并称“济南二安”。此词乃稼轩山水词之名篇。

此作之妙,在于不拟形态、虚笔传神,盖山似马、松似兵者,盖人之风采、文之雄雅者,作者之神思也。幼安之“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者,即此谓也。此作既出,山水词一代新风,勃然兴焉。

雾绕双眸,雨打魂魄,雷鼓心灵。念甘霖飘落,楚腰曼舞;层楼珠织,赵袖伤情。杳杳微茫,嘤嘤私语,梁上呢喃不忍听。斜江渚,更蒹葭缱绻,翠鸟低行。

无端念想娇莺,问此刻可同共启程。纵少陵邀约,嫦娥无应,玉庭置洒,流水空萦。深巷寥沉,小楼闭锁,千阕相思对孰倾?奈何处,借东篱种菊,桃圃闲凭。

——刘成宏《沁园春·春雨》

雾绕双眸,雨打魂魄,雷鼓心灵。

——此以天象示也。

甘霖飘落,楚腰曼舞;层楼珠织,赵袖伤情。

——此以美人比也。

梁上呢喃不忍听。

翠鸟低行。

——此以飞鸟兴也。

少陵邀约,嫦娥无应。

东篱种菊,桃圃闲凭

——此邀古人赋也。

念想娇莺,问此刻可同共启程。

小楼闭锁,千阕相思对孰倾?

——此以之伊人怀也。

近代顾随《稼轩词说》云:“后来学者,上焉者硬语盘空,只成乖戾;下焉者使酒骂座,一味叫嚣——相去岂止千万里。”刘氏此阕,力避二焉,乖戾叫嚣,绝无可见。

此作纵横天宫花鸟,典故天上人间,极尽词家想象,名以春雨,写天公示春,写飞鸟感春,写古人赋春,写伊人怀春者,于春雨自身,不著一字也——幼安山水,传人在焉。

则刘氏沁园春之高超词技者,由此可见也。

火辑评析

本辑乃本卷四辑,序列“火”,分“万木葳蕤”、“花香鸟语”、“故乡心曲”三章,每章各二篇,凡“树木”、“草木”,凡“花香”、“鸟语”,凡“丰收”、“农闲”者,盖人间风景也,故辑名“风景独好”,收录作品共一百四十阙。

词不同诗,字数所见,在于变体。“变体”者,亦称“变格”、“别体”,原词牌之变也。变格定型,即为新词牌。如双调《浪淘沙》五十四字,《浪淘沙慢》变为三叠,一百三十三字;《卜算子》四十四字,《卜算子慢》变为是八十九字,虽乃调式之变,歌唱便然,然以字数言,词牌可变,当非妄言。

然词之变化,字数之外,更在内容。如豪放派之苏、辛,婉约派之柳永、李清照,无不反动前人陈词滥调,开一代新风之滥觞。

以柳永而言,其词之语言,一反花间词之辞藻高歧、绮丽浮夸,引“你”、“我”、“伊”、“自家”、“阿谁”、“怎”、“争”、“消得”诸口语入词;其词之手法,一改前人之委婉含蓄,以直白平实入词。前人有“学诗当学杜诗,学词当学柳词”之说,可见其影响之广。

自春来惨绿愁红,芳心是事可可。日上花梢,莺穿柳带,犹压香衾卧。暖酥消,腻云亸。终日厌厌倦梳裹,无那。恨薄清一去,音书无个。

早知恁么,悔当初不把雕鞍锁。向鸡窗只与蛮笺象管,拘束教吟课。镇相随,莫抛躲。针线闲拈伴伊坐,和我。免使年少,光阴虚过。

——柳永《定风波·自春来》

——此写歌女闺房,语言直白浅显。“伴伊坐,和我;免使年少,光阴虚过”句,即便今人读来,也觉明白如话。“凡有井水处,皆能歌柳词”者,信非虚言也。

幻幻蒙蒙,亮亮晶晶,嫩嫩鲜鲜。望紫红玛瑙,红裙督赋;微黄琥珀,妹女催篇。逸少呼朋,少陵唤友,安石端樽敬谪仙。怎能忘,那脱靴李白,泼墨先贤。

性灵独特堪宣。有雨水阳光容更颜。在山丘岭畔,绿蓬敞日;平畴庭院,翠盖遮天。馥郁侵脾,玲珑惹目,遐迩流芳成富源。镜头下,尽寻词俊彦,觅句名媛。

——刘成宏《沁园春·葡萄》

——刘氏此作,可见柳风。其语言之自然流畅,语句之明快生动,颇得新诗之优,而不失词牌格律。

亮亮晶晶,嫩嫩鲜鲜

怎能忘,那脱靴李白

有雨水阳光

镜头下

——皆今人口语也。

怎能忘(什么事情)

在(什么地方)

镜头下(看到什么)

——皆当代语法也。

凡此种种,信非偶然。杜甫《戏为六绝句》有云,“不薄今人爱古人,清词丽句必为邻”。刘氏法杜、师柳,之“不薄今人爱古人”,之求变、之求新、之求通俗易懂者,历历在焉。 

则刘氏沁园春之努力创新者,由此可见也。

土辑评析

本辑乃本卷尾辑,序列“土”,分“玄鸟扶摇”、“赋而论道”、“雪泥鸿爪”三章,每章各二篇,凡“游旅”、“时令”,凡“论道”、“感赋”,凡“家咏”、“补遗”者,辑名“风姿玄鸟”,收录作品共一百六十四阙。

雨润芭蕉,晴剪彤云,一剪清秋,忆通宵酣饮,犹醺残酒;闲拈红藕,兴满兰舟,玉簟温凉,海棠肥瘦,素帐花窗凝醉眸,溪亭晚,送一滩鸥鹭,波映娇羞。

何人共品闲愁,声声诉孤鸿泣斗牛。念幽桐翠减,黄花新瘦,薄衣轻试,舴艋难收,秋千漫荡,纤荑红素,雁字凄迷远绣楼,愁漱玉,早不沾眼角,铭记心头。

——李清照《沁园春·雨润芭蕉》

李清照,号易安居士,婉约派代表词人,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称。其词自辟途径,善用白描,语言清丽,强调协律,崇尚典雅,自成一体,人称“易安体”。

易安居士反对以诗文之法作词,提出“词别是一家”之说,此作可见一斑,盖不求“起承转合”,不求“词眼”,更无关“诗言志”,反以眼下之景、心中之绪,娓娓道来,一气呵成,尤以名词连用、形容词状之,白描手法,几达化境。

沁园春之对仗、换头、领字、起句、长腰、煞尾诸格律要求,易安笔下,似乎不见。缘其高山流水,银瓶乍破,格律桎梏,隐匿其间也。

霜染青丝,风添核纹,几遇冰搓。笑春华秋实,艰辛尝遍,紫衫衙庙,荣辱经过。案牍挑灯,村头寻策,悯困怜孤儿入魔。今回顾,叹男儿鸿愿,已似东波。

愿听阮籍狂歌,念有限年华付出多。对披星踏雪,权当历练,吞云咽雨,总认须磨。对影何悲,临窗无怨,耕读传家老少和。效陶叟,在东篱赏菊,韵海吟哦。

——刘成宏《沁园春·花甲自嘲》 

刘氏此阕,固非婉约,亦非白描,然其花甲自嘲,如子之临川,逝者如斯:诗思词意,家国情怀;童年困苦,半生经历,其一倾千里,浩汤恣肆者,直追易安。桎梏词律,即不见焉。

则刘氏沁园春之创作思想者,由此可见也。

2023年10月于申去疾,花甲男性,兔相金命豫籍秦人,资深广告人、文创策划人,在国、省、市级文学刊物上发表过小说、诗歌、散文若干篇,各业界皆有获奖,近年以个体专职古诗词集之策划、编辑、评论工作。

 

【作者:申去疾】

文章评论
评论
全部评论
更多推荐

古都洛阳引八方游客

4月10日,游客在龙门石窟游玩。近年来,河南省洛阳市充分挖掘历史文化资源,以文塑旅,以旅彰文,不断打造文旅新业态与消费新场景,吸引八方游客前来感受古都洛阳的独特魅力。新华社记者 李嘉南 摄4月25日,游客在应天门遗址博物...

提升讲解素养 让文物故事“声”入人心

【专家学思】博物馆讲解是一种在博物馆环境下发生的教育性活动,是博物馆展陈信息拥有者向信息匮乏并渴望获得信息的观众的传达信息的过程。原则上讲,只要拥有博物馆展陈信息,并且具备语言传播能力,就可以进行这样的活动。讲解制度不仅...

北京:古籍修复“绽放”在青春指尖_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实习生 杨丽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尹希宁)近日,来自中国人民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北京交通大学等5所高校的50名大学生走进中国书店,体验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古籍修复技艺,感受中华传统文化与手工技艺的魅力...

国宝回家 完璧有时(感知文化里的中国)

上图:《攻守占》残片。国家文物局供图下图:5月18日,装有子弹库帛书的文物包装箱在北京首都国际机场开启。本报记者 朱笑熺摄核心阅读当地时间5月16日,国家文物局在中国驻美国大使馆接收美国史密森尼学会国立亚洲艺术博物馆返还...

山西万荣县:开展防灾减灾宣传周“进校园”科普宣传

每日新闻网讯:(韩玉洲)5月15日,万荣县防震减灾中心联合县应急管理局、消防救援大队走进实验小学,开展了一场生动有趣且意义非凡的防灾减灾知识科普活动,为师生们带来了一堂别开生面的“安全课”。 县防震减灾中心的工作人员用通...

国家文物局:一年14.9亿人次打卡博物馆

  本报北京5月18日电(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蒋肖斌 沈杰群)今天,2025年国际博物馆日中国主会场活动开幕式在北京举行。国家文物局会上发布数据,截至2024年年底,我国备案博物馆7046家,较上一年增加213家;全年全...

博物馆,为什么招年轻人爱?(文化中国行·国际博物馆日特别报道)

游客与北魏彩绘陶牵手女俑合影。杨焱斐摄铜奔马。甘肃省博物馆供图芙蓉石蟠螭耳盖炉。南京博物院供图游客在三维特效技术显示屏上观看“小粉炉”细节。杨琴琴摄“君幸食”狸猫纹漆食盘与其中的狸猫纹样。湖南博物院供图河南洛阳博物馆牵手...

欢歌阵阵庆五一 妙舞盈盈映日辉

—大庆市《盛世欢歌》五一银龄文艺庆典在油城启幕中华时报/中华新闻通讯社(首席记者田兆河黑龙江省大庆市报道)每日新闻网讯:5 月 6  日,大庆市歌剧院彩绸飞舞、欢歌笑语的人群踏着明快 的节奏翩然起舞。

吴忠市开启2025年“5·18国际博物馆日”系列活动,共绘文博事业新蓝图

(图为2025年“5•18国际博物馆日”暨“宁夏长城保护宣传日”系列活动启动仪式)       每日新闻网讯:(张天林)当历史的回响遇见童真的欢笑,文化传承与爱心守护在此刻共鸣!博物馆作为文明传承的殿

文创产品持续融入日常生活(文物有话说)

凤冠金属冰箱贴。中国国家博物馆供图凤冠木质冰箱贴。中国国家博物馆供图截至目前,中国国家博物馆两款凤冠冰箱贴累计售出逾百万件,带动凤冠IP全系列销售额突破亿元大关,创下国博近20年来的文创产品销售纪录,更形成覆盖设计、生产...

2023
10/27
14:13
申去疾
浏览量: 27852
大字号
分享
今日热点
新修订的《江西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办法》有何亮点?

新修订的《江西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办法》有何亮点?

安徽南陵:春茶抢“鲜”开采忙

安徽南陵:春茶抢“鲜”开采忙

剑阁县鼓楼幼儿园举行2023年秋季 开学典礼

剑阁县鼓楼幼儿园举行2023年秋季 开学典礼

风雨兼程    春华秋实 湖南省衡南四中举行校友助教助学暨建校60周年庆典

风雨兼程 春华秋实 湖南省衡南四中举行校友助教助学暨建校60周年庆典

中国孔子鸟化石震惊世界

中国孔子鸟化石震惊世界



友情链接

  • 人民网
  • 海彊之声
  • 小红书
  • 中国长安网
  • 海外网
  • 中国警察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老区网
  • 新华网
  • 中国台湾网
  • 中国政府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新闻网
  • 每日新闻网
  • 光明网
  • 央视网
  • 法制网
  • 中国青年网
  • 求是网
  •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免责声明         人员查询

    • 扫码看全网内容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定慧西里乙18号 联系电话:电话/传真010-88117470 010–52463177 18611141167(微信同号)邮箱1026329972@qq.com (每日新闻) 内线800转108
    网站备案/许可证工信部:京ICP备2025111695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7822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0537号
    每日新闻网http://www.everyday-news.cn/提供最新国内外新闻及新闻资讯
    每日新闻网秉承“新闻视野、文化视角、思想深度、理论高度、脚踏实地”的理念,运用互联网的快速传播技术和丰富的移动链接平台,每日新闻网正确引导社会思想意识,传播优秀文化,凝聚民族精神,彰显快速展示网络舆论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