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新闻网
网站首页 每日要闻头条快讯纪实现场专题报道社会热点就案说法海疆之声 成为会员
成为会员诗坛荟萃焦点网谈生态环境热点追踪群众来信乡村振兴企业风采监督与法名人字画人物·访谈关注民生人民视点文化·旅游科技前沿快闪中国深度观察名医·健康关于我们免责声明联系我们 人员查询
  • 浙江
  • 新疆
  • 内蒙古
  • 吉林
  • 重庆
  • 辽宁
  • 贵州
  • 四川
  • 海南
  • 云南
  • 福建
  • 台湾
  • 江西
  • 湖南
  • 湖北
  • 河南
  • 广西
  • 江苏
  • 安徽
  • 山东
  • 青海
  • 甘肃
  • 陕西
  • 山西
  • 河北
  • 黑龙江
  • 天津
  • 上海
  • 北京
  • 广东
  • 宁夏
  • 西藏
每日新闻网 > 就案说法 > 义乌“洋娘舅”破圈获赞

义乌“洋娘舅”破圈获赞

来源:人民法院报 | 时间:2024-07-12 17:50:42 | 点击:4125

作为“世界小商品之都”,义乌经济外向度较高,涉外矛盾纠纷多。近年来,浙江省义乌市人民法院聚焦涉外矛盾纠纷诉前化解难、送达难、审限长、执行难等问题,积极探索“专业指导﹢以外调外”机制,巧解涉外纠纷。

外商体验“中国式调解”

“安东尼,你好,因与义乌市某供应链公司相关纠纷一案,你被对方当事人申请限制出境……”近日,尼日利亚籍外商安东尼遇上了麻烦。此前,他与义乌市某供应链公司签订了货运代理合同,不曾想与对方产生了纠纷。供应链公司随即将安东尼告上义乌法院,要求他支付货运代理费、逾期利息、律师代理费等共计95万余元,并要求安东尼限制出境。

明明是想好好做生意,怎么就吃上官司了呢?

就在安东尼焦头烂额之时,一位尼泊尔商人找上了门。这位“不速之客”叫杰克,他说着一口流利的英文,还精通非洲贸易,是义乌市涉外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以下简称“外调委”)的外籍调解员。在江浙文化中,那些讲公道的长者往往会被称作“娘舅”,所以,像杰克这样的外籍调解员也被亲切地称为“洋娘舅”。在他的口中,安东尼第一次听说了“中国式调解”这个代替诉讼的解纷办法。

不用对簿公堂,由调解员倾听各方需求和想法,以寻求和解。做生意不仅讲求“以和为贵”,更讲求“时间就是金钱”,调解相较于诉讼来说时间较短,还能在最大限度内满足双方需求,对安东尼来说,何乐而不为呢?

于是,义乌法院立即启动涉外纠纷诉调对接程序,委托外调委指派外籍调解员参与联合调解。外调委接受委托后,即与义乌法院共同研究制定调解方案,确定由具有五年以上涉外审判经验的承办法官指导,根据纠纷当事人国籍及纠纷所属行业,选派杰克及物流行业协会调解员蒋克兴共同进行调解。

在调解过程中,杰克负责讲清契约精神和国际法等,蒋克兴重点讲解物流行业收费规则、交易惯例等,法官则负责提供可行性调解方案。

最终,安东尼和原告供应链公司达成一致并签署调解协议,安东尼需分期支付货运代理费及律师代理费等共计70万元。双方在“浙江移动微法院”递交申请材料,收到了调解书。调解成功后,原告公司在人民法院的指导下修改了不规范的合同条款,安东尼也收到了外调委制作的《国际货物买卖合同常见法律问题答疑(英文版)》。

“以外调外”破圈获赞

对安东尼来说,这是一次独特的贸易经历。对义乌法院而言,这是诸多涉外纠纷调解的缩影。

2023年10月,外调委获评全国模范人民调解委员会。同年11月,义乌市“以外调外”涉外解纷工作法入选全国“枫桥式工作法”,是浙江省入选的四个全国“枫桥式工作法”之一。今年4月,浙江省高级人民法院发布的浙江法院涉外涉港澳台商事海事典型案例中就收录了义乌“以外调外”的涉外纠纷化解工作法,被称为“海外版‘枫桥经验’”。

据了解,义乌法院依托义乌外商多的特点,积极探索“专业指导﹢以外调外”新模式,由外调委聘请精外语、精贸易、有信誉的在义外籍人士参与涉外纠纷调解。目前,已吸纳来自14个国家的15名外籍调解员。同时,义乌法院法官作为涉外调解员的指导员,定期对调解员进行法律专业知识的培训,致力于打造多元化、专业化、法治化、规范化的涉外调解队伍。

“这一调解模式破除了涉外纠纷中常见的语言障碍、文化障碍,有效增加调解的亲和力、公信力、专业性,大大提高了涉外民商事纠纷调解的成功率。”义乌市司法局党组成员张晨说。

释放涉外解纷合力

“为切实化解涉外纠纷,我们于2015年与外调委建立涉外纠纷诉调对接机制,并于2018年设立义乌市涉外纠纷诉调对接中心,将涉外民商事审判与人民调解有效衔接,拓展多元化解纷机制。”义乌法院党组书记、院长吴传档说道。

截至今年5月,义乌法院和外调委共同化解涉外纠纷1200余起,涉及金额1.5余亿元,化解成功率达96%。

此外,义乌法院还在外调委设立了涉外纠纷共享法庭,通过集合浙江解纷码、移动微法院、庭审直播系统、裁判文书公开平台等多个应用场景,以“一根网线、一块屏、一终端”为配置,搭建线上解纷新模式,实现法官与调解员的无缝衔接,“诉”与“调”的实时连线,提供调解指导、纠纷化解、线上诉讼、普法宣传、基层治理等多元化司法服务。

“今天,调解这一‘东方经验’越来越成为当事人的最优选择,在涉外矛盾纠纷化解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下一步,我们将继续拓展‘专业指导﹢以外调外’工作机制,使其成为促进国际间贸易文化融合的重要桥梁和建设‘平安中国’的重要支撑,助力打造涉外法治工作大协同格局。”吴传档说。(记者 余建华 通讯员 刘丹妮 陈昭妃 孙传凤)

(责编:梁秋坪、薄晨棣)


【作者:】

文章评论
评论
全部评论
更多推荐

微信聊天记录能当作劳动合同吗?

本报讯 (记者 王琳熠 通讯员 张景华)只有微信聊天记录,没有线下签订纸质合同,劳动者和用人单位就是否已签订书面劳动合同产生争议。日前,浙江省慈溪市人民法院审理了一起劳动争议案,法院认为聊天记录中双方达成合意的内容包含了...

《民营经济促进法》正式施行 律师学者解读:将激发民营经济新活力

中国青年网北京5月21日电(记者 杨逸凡)《中华人民共和国民营经济促进法》(以下简称“民营经济促进法”)昨起正式实施,作为我国第一部专门关于民营经济发展的基础性法律,不仅首次将“两个毫不动摇”写入其中,更以立法形式确立了...

“游客流量”如何变成“反诈力量”

□ 平安特稿□ 本报记者 张晨从公安局局长谈反诈到青年宣讲团开展特色宣传,从非遗赋能到智慧校园建设,各地公安机关以“专业+机制+大数据”新型警务运行模式为抓手,持续深化反诈治理体系创新,一场全民参与的反诈系统工程为人民群...

法治守护“春天的事业”

残疾人事业是“春天的事业”。5月16日在京召开的第七次全国自强模范暨助残先进表彰大会,表彰了200名“全国自强模范”、200个“全国残疾人工作先进集体”和60名“全国残疾人工作先进个人”。近年来,在全社会的理解、尊重、关...

令消费者担心的预制菜,出路何在

□ 本报记者 付萌□ 本报见习记者 刘思源随着社会节奏不断加快,即拆即食、省时省力的预制菜正大跨步迈向我们的生活,频繁出现在各个饮食场景,对于餐厅、外卖商家而言,使用预制菜能帮助其降本增效,让生意得以延续。然而,学生家长...

多部门联合印发意见 建立健全维护老年人合法权益工作机制_

人民网北京5月17日电 (记者宋子节、温璐)近日,民政部会同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司法部、中国老龄协会联合印发了《关于建立健全维护老年人合法权益工作机制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针对当前老...

标注“官方”的“假官号”为何屡禁不绝?

□ 本报记者 张守坤短视频平台上,“××文旅推荐”“邮政官方直播间”等账号层出不穷,简介标注“官方”、头像使用机构LOGO,主页却充斥带货链接与问题商品。近年来,仿冒官媒及政府机构账号的“李鬼”乱象愈演愈烈——从虚构“文...

全方位扩大国内需求的深刻内涵和实施重点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习近平经济文选》第一卷专家谈)郭春丽2025年05月22日05:42 |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小字号  内需是中国经济发展的基本动力,扩大内需是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手机被实时监控?关机也能窃听!还有这些日常用品都可能是窃密工具

近年来,随着全民国家安全教育的广泛开展,大家反间谍、防窃密意识普遍提升。但在一些生活、学习、工作场景中,一些风险隐患依然存在,如不注意防范,就有可能危害国家安全。国家安全机关披露,日前,我国某重点单位人员举报反映,在该单...

一个差评需几十个好评填补,如何才能跳出“好评内卷”?

好评机制直接关联订单分配等关键权益,有利于优化服务,但也存在一些问题——一个差评需几十个好评填补,如何才能跳出“好评内卷”?专家表示:应从优化平台规则等方面入手,让好评回归评价体系本身阅读提示在平台成为服务行业主要载体的...

2024
07/12
17:50
浏览量: 4125
大字号
分享
今日热点
青海西宁:列车上的有机蔬菜可现摘现炒

青海西宁:列车上的有机蔬菜可现摘现炒

云南昭通市镇雄县有关部门 这样关停企业是否存在违法问题

云南昭通市镇雄县有关部门 这样关停企业是否存在违法问题

山西朔城区周波案:究竟是司法腐败 还是司法不作为?

山西朔城区周波案:究竟是司法腐败 还是司法不作为?

试问山西朔州有关部门:伪造印章 究竟算不算犯罪?

试问山西朔州有关部门:伪造印章 究竟算不算犯罪?

云南昭通市镇雄县有关部门   这样关停企业是否存在违法问题

云南昭通市镇雄县有关部门 这样关停企业是否存在违法问题



友情链接

  • 人民网
  • 海彊之声
  • 小红书
  • 中国长安网
  • 海外网
  • 中国警察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老区网
  • 新华网
  • 中国台湾网
  • 中国政府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新闻网
  • 每日新闻网
  • 光明网
  • 央视网
  • 法制网
  • 中国青年网
  • 求是网
  •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免责声明         人员查询

    • 扫码看全网内容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定慧西里乙18号 联系电话:电话/传真010-88117470 010–52463177 18611141167(微信同号)邮箱1026329972@qq.com (每日新闻) 内线800转108
    网站备案/许可证工信部:京ICP备2025111695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7822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0537号
    每日新闻网http://www.everyday-news.cn/提供最新国内外新闻及新闻资讯
    每日新闻网秉承“新闻视野、文化视角、思想深度、理论高度、脚踏实地”的理念,运用互联网的快速传播技术和丰富的移动链接平台,每日新闻网正确引导社会思想意识,传播优秀文化,凝聚民族精神,彰显快速展示网络舆论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