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新闻网
网站首页 每日要闻头条快讯纪实现场专题报道社会热点就案说法海疆之声 成为会员
成为会员诗坛荟萃焦点网谈生态环境热点追踪群众来信乡村振兴企业风采监督与法名人字画人物·访谈关注民生人民视点文化·旅游科技前沿快闪中国深度观察名医·健康关于我们免责声明联系我们 人员查询
  • 浙江
  • 新疆
  • 内蒙古
  • 吉林
  • 重庆
  • 辽宁
  • 贵州
  • 四川
  • 海南
  • 云南
  • 福建
  • 台湾
  • 江西
  • 湖南
  • 湖北
  • 河南
  • 广西
  • 江苏
  • 安徽
  • 山东
  • 青海
  • 甘肃
  • 陕西
  • 山西
  • 河北
  • 黑龙江
  • 天津
  • 上海
  • 北京
  • 广东
  • 宁夏
  • 西藏
每日新闻网 > 就案说法 > “奥库斯”考验澳大利亚政治智慧

“奥库斯”考验澳大利亚政治智慧

来源:中国网 | 时间:2024-08-20 13:02:08 | 点击:2832

林铎 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亚太研究所助理研究员

近日,美国、英国、澳大利亚在三边安全伙伴关系“奥库斯”(AUKUS)框架下签署《美英澳海军核动力合作协议》(以下简称《协议》),并启动各自国内审议程序。这标志着“奥库斯”迈出了向澳大利亚转让核动力潜艇技术的实质性一步。

《协议》为澳大利亚获得核动力潜艇技术打开了法律口子。2021年11月,三方曾签署《美英澳海军核动力信息交换协议》,开始“探索向澳大利亚提供核动力潜艇的最优路径”。新的《协议》则是将所谓最优路径机制化、法制化,允许三方延续关键核材料、核信息的交流交换,重点扩大受限数据共享,允许转让完整的核动力装置及其组件中的特定材料。根据披露的协议,可转让内容还包括研发和设计潜艇动力装置所需的装备、相关培训和保障服务,以及涉及制造、运行、维护、监管、废料处置的各类材料。

帮助澳获得核动力潜艇是“奥库斯”联盟的核心目标。网络能力、人工智能、量子技术、海底能力等新兴科技领域合作是“奥库斯”联盟的“外衣”,对华竞争是其本质意图,赋能澳大利亚是其主要抓手。最新签订的《协议》提醒国际社会,“奥库斯”联盟是美国全面对华竞争的军事抓手。拜登政府开展对华竞争侧重“团体作战”,强化多组双边同盟关系,拉拢“奥库斯”、美日韩、美日菲等“小三边”,激活美日印澳四国机制,并试图将北约引入亚太地区。在前任莫里森政府领导下,澳大利亚被捆上了美国的“反华战车”,成为“奥库斯”支柱,甘愿配合美国强化针对中国的战略部署,发展军力军备,甚至试图放开澳北部军事基地准入,帮助美国提升对中国南海、台海的战略辐射力和军事投射力。

在亚太地区层面,“奥库斯”为核武器扩散埋下隐患。一方面,《协议》违反了《不扩散核武器条约》的目的和宗旨。其涉及拥核国家向无核武器国家转让核潜艇动力堆以及武器级高浓缩铀,为核扩散开了个坏头。另一方面,《协议》的实施缺乏有力监管。《协议》规定,如果澳大利亚未履行核不扩散义务,美英“有权中止相关合作并要求澳方偿退已转让材料”。这种“不痛不痒”的规定缺乏有力的惩戒措施。在国际原子能机构保障监督体系乏力的背景下,《协议》对太平洋海域乃至整个亚太地区都意味着存在安全隐患。

对中澳关系而言,“奥库斯”为澳政府改善对华关系带来了挑战。相比莫里森政府,澳大利亚现任工党政府在对华政策上更趋理性务实,同中方相向而行的努力催生了中澳关系史上的第二次重要转变。但在“奥库斯”问题上,工党政府仍在配合美国“印太”布局,调整的国防战略和军费预算仍在向亚太“军备竞赛”的火堆里添柴。耐人寻味的是,《协议》给美、英退出“奥库斯”留了技术性“后门”。如果美、英认为“奥库斯”合作削弱了本国核潜艇项目竞争力,可基于国家利益中止合作。这意味着,在政府换届、政策调整等背景下,美、英可以抛弃澳大利亚。澳方应看到协议中的不对等色彩,从“印太”反华战车上松绑,别在同中国合力改善双边关系的过程中“使暗劲”。

在澳大利亚国内,反对“奥库斯”的声音正逐渐上升。核潜艇高昂的造价、核废料处置隐患等问题受到澳前总理基廷、绿党参议员肖布里奇等人公开批评。肖布里奇将“奥库斯”协议称为“澳政府用纳税人的钱进行的一场3680亿澳元的豪赌”。根据《协议》,三方核潜艇合作将持续半个世纪,直至2075年底。超长期、高投入、收益难以衡量的大项目很可能受到纳税人诟病,未来恐面临诸多变数。

澳大利亚政府应尽早认识到,骑虎虽难下,终究还得下。和平和发展是亚太地区人心所向,也是更符合澳大利亚人民利益的选项。这需要澳方有足够的战略远见和魄力,以及强大的政治智慧。

编审:高霈宁 蒋新宇 张艳玲

责任编辑:申罡】


【作者:】

文章评论
评论
全部评论
更多推荐

微信聊天记录能当作劳动合同吗?

本报讯 (记者 王琳熠 通讯员 张景华)只有微信聊天记录,没有线下签订纸质合同,劳动者和用人单位就是否已签订书面劳动合同产生争议。日前,浙江省慈溪市人民法院审理了一起劳动争议案,法院认为聊天记录中双方达成合意的内容包含了...

《民营经济促进法》正式施行 律师学者解读:将激发民营经济新活力

中国青年网北京5月21日电(记者 杨逸凡)《中华人民共和国民营经济促进法》(以下简称“民营经济促进法”)昨起正式实施,作为我国第一部专门关于民营经济发展的基础性法律,不仅首次将“两个毫不动摇”写入其中,更以立法形式确立了...

“游客流量”如何变成“反诈力量”

□ 平安特稿□ 本报记者 张晨从公安局局长谈反诈到青年宣讲团开展特色宣传,从非遗赋能到智慧校园建设,各地公安机关以“专业+机制+大数据”新型警务运行模式为抓手,持续深化反诈治理体系创新,一场全民参与的反诈系统工程为人民群...

法治守护“春天的事业”

残疾人事业是“春天的事业”。5月16日在京召开的第七次全国自强模范暨助残先进表彰大会,表彰了200名“全国自强模范”、200个“全国残疾人工作先进集体”和60名“全国残疾人工作先进个人”。近年来,在全社会的理解、尊重、关...

令消费者担心的预制菜,出路何在

□ 本报记者 付萌□ 本报见习记者 刘思源随着社会节奏不断加快,即拆即食、省时省力的预制菜正大跨步迈向我们的生活,频繁出现在各个饮食场景,对于餐厅、外卖商家而言,使用预制菜能帮助其降本增效,让生意得以延续。然而,学生家长...

多部门联合印发意见 建立健全维护老年人合法权益工作机制_

人民网北京5月17日电 (记者宋子节、温璐)近日,民政部会同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司法部、中国老龄协会联合印发了《关于建立健全维护老年人合法权益工作机制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针对当前老...

标注“官方”的“假官号”为何屡禁不绝?

□ 本报记者 张守坤短视频平台上,“××文旅推荐”“邮政官方直播间”等账号层出不穷,简介标注“官方”、头像使用机构LOGO,主页却充斥带货链接与问题商品。近年来,仿冒官媒及政府机构账号的“李鬼”乱象愈演愈烈——从虚构“文...

全方位扩大国内需求的深刻内涵和实施重点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习近平经济文选》第一卷专家谈)郭春丽2025年05月22日05:42 |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小字号  内需是中国经济发展的基本动力,扩大内需是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手机被实时监控?关机也能窃听!还有这些日常用品都可能是窃密工具

近年来,随着全民国家安全教育的广泛开展,大家反间谍、防窃密意识普遍提升。但在一些生活、学习、工作场景中,一些风险隐患依然存在,如不注意防范,就有可能危害国家安全。国家安全机关披露,日前,我国某重点单位人员举报反映,在该单...

一个差评需几十个好评填补,如何才能跳出“好评内卷”?

好评机制直接关联订单分配等关键权益,有利于优化服务,但也存在一些问题——一个差评需几十个好评填补,如何才能跳出“好评内卷”?专家表示:应从优化平台规则等方面入手,让好评回归评价体系本身阅读提示在平台成为服务行业主要载体的...

2024
08/20
13:02
浏览量: 2832
大字号
分享
今日热点
青海西宁:列车上的有机蔬菜可现摘现炒

青海西宁:列车上的有机蔬菜可现摘现炒

云南昭通市镇雄县有关部门 这样关停企业是否存在违法问题

云南昭通市镇雄县有关部门 这样关停企业是否存在违法问题

山西朔城区周波案:究竟是司法腐败 还是司法不作为?

山西朔城区周波案:究竟是司法腐败 还是司法不作为?

试问山西朔州有关部门:伪造印章 究竟算不算犯罪?

试问山西朔州有关部门:伪造印章 究竟算不算犯罪?

云南昭通市镇雄县有关部门   这样关停企业是否存在违法问题

云南昭通市镇雄县有关部门 这样关停企业是否存在违法问题



友情链接

  • 人民网
  • 海彊之声
  • 小红书
  • 中国长安网
  • 海外网
  • 中国警察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老区网
  • 新华网
  • 中国台湾网
  • 中国政府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新闻网
  • 每日新闻网
  • 光明网
  • 央视网
  • 法制网
  • 中国青年网
  • 求是网
  •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免责声明         人员查询

    • 扫码看全网内容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定慧西里乙18号 联系电话:电话/传真010-88117470 010–52463177 18611141167(微信同号)邮箱1026329972@qq.com (每日新闻) 内线800转108
    网站备案/许可证工信部:京ICP备2025111695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7822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0537号
    每日新闻网http://www.everyday-news.cn/提供最新国内外新闻及新闻资讯
    每日新闻网秉承“新闻视野、文化视角、思想深度、理论高度、脚踏实地”的理念,运用互联网的快速传播技术和丰富的移动链接平台,每日新闻网正确引导社会思想意识,传播优秀文化,凝聚民族精神,彰显快速展示网络舆论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