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新闻网讯(吕本政)近日,每日新闻网接到群众来电反映,去烟台栖霞市人民法院办事,过安检时每次感觉到有侮辱感,一个合法的公民去办事,如此搜身感觉很不满意。
据姜先生讲:“前几天因为有案子需要和主审法官议事,进法院门口过安检时要求脱衣服和鞋,为了安全安检我们肯定接受,但是为啥还要脱衣服和鞋子有点理解不了,烟台各个县市区哪个单位安检还要办事群众脱衣服脱鞋过安检,为了保留证据安检人员阻止拍群众视频和拍照片,真是想不明白,一个为人民的服务单位为啥一个个安检人员说话底气那么十足,门口安检人员八九个人,不知道是保安还是辅警,制服都是警察二字,如果是法警是不是应该出示合法证件,再说为了安检雇佣那么多人是不是有浪费资源现象?作为一名老百姓我们确实理解不了,试问一下贵单位你们到底怕人民干什么吗?真心希望烟台栖霞政府在搞好营商环境时学习一下淄博、河南信阳和湖南长沙等城市,期待栖霞市人民法院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让群众办事更便捷更高效更有尊严。”
淄博等地机关拆除围墙做好群众便民服务
为创造良好营商环境,拉进服务群众距离,山东淄博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拆除围墙,市民可在工作时间自由出入地方政府的这一举措得到全国民众的一致好评。据澎湃新闻报道,开放大院的举措并非淄博个例。早在2015年,湖南长沙市市委、市政府以及下属各区县的办公大楼和大院便陆续向市民开放;2022年7月,河南信阳市委市政府大院拆除围墙,并增铺地砖、绿植,安装新能源充电桩和停车位等设施,将政府大门打造成“人民公园”。
(图为淄博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围墙拆除后)
政府机关单位主动拆除围墙不仅在物理空间上拉近了民众与政府的距离,更在心理上打通了政府与外界的连接,彰显了现代政府的开明与开放。因此,这一举措赢得了民众的广泛赞誉。老百姓真切地感受到,政府是“人民的政府”,政府与民众之间真正体现了鱼和水的亲密关系。
烟台栖霞市人民法院接待民众时“严防死守”
然而,与上述开放举措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烟台栖霞市人民法院严苛的安检程序。有民众多次反映,进出该法院审判庭大楼必须经过严格的安全检查。门口至少有8位制服人员把守,前来办理业务或参加庭审的群众需要脱下外套,将随身携带的所有物品放入扫描设备中进行检查。更令人难以接受的是,群众还需脱下鞋子,让鞋子也经过安检扫描设备。如果脱鞋后发现袜子上有破洞,或者本命年穿着红袜子的男性,在众目睽睽之下会感到极度尴尬。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司法警察安全检查规定第十条(2023年5月发布)
对此,有网民评论称,一道安检门无形中隔断了法院与人民群众的距离。法院本是化解矛盾、维护公平正义的地方,不应该在接待群众时“如临大敌”。这种做法不仅不利于拉近与群众的关系,反而可能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司法为民的宗旨落实。(文图/吕本政 )
编辑:曼妮 审核:同期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