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新闻网
网站首页 每日要闻头条快讯纪实现场专题报道社会热点就案说法海疆之声 成为会员
成为会员诗坛荟萃焦点网谈生态环境热点追踪群众来信乡村振兴企业风采监督与法名人字画人物·访谈关注民生人民视点文化·旅游科技前沿快闪中国深度观察名医·健康关于我们免责声明联系我们 人员查询
  • 浙江
  • 新疆
  • 内蒙古
  • 吉林
  • 重庆
  • 辽宁
  • 贵州
  • 四川
  • 海南
  • 云南
  • 福建
  • 台湾
  • 江西
  • 湖南
  • 湖北
  • 河南
  • 广西
  • 江苏
  • 安徽
  • 山东
  • 青海
  • 甘肃
  • 陕西
  • 山西
  • 河北
  • 黑龙江
  • 天津
  • 上海
  • 北京
  • 广东
  • 宁夏
  • 西藏
每日新闻网 > 就案说法 > 走进景区景点 人在景中游 警暖游客心

走进景区景点 人在景中游 警暖游客心

来源:人民网 | 时间:2023-10-07 07:47:31 | 点击:6267

以“警察蓝”守护中国红。今年中秋国庆假期叠加,各地旅游景区迎来客流高峰,从名胜古迹到秀美山河,赏繁华街景,品美味佳肴,广大群众尽享大美河山多彩景色。广大公安民警坚守一线,服务群众,守护平安,在景区景点描绘出一道道靓丽风“警”线。

北京市公安局海淀分局青龙桥派出所:警随景动 让游客绽放最美笑颜

青龙桥派出所民警与游客互动。赵达摄

青龙桥派出所民警与游客互动。赵达摄

高悬的大红灯笼,花香馥郁的古桂花树,由天鹅造型与五彩花卉组成的“和谐共生”主题花坛,到处是浓浓的节日氛围。

9月30日,风和日丽,北京颐和园游人熙熙攘攘,民警穿梭其中,时刻守护着游客,这些民警来自北京市公安局海淀分局青龙桥派出所,节日期间他们全员在岗。

“今年我们进一步强化了警力部署,主动对接公园方,建立联络机制,加强几个门区的实时人流监测,疏导排队游客有序入园,同时增加长廊和东堤两处客流量较大区域的步巡岗。”青龙桥派出所副所长牛杨向记者介绍。

青龙桥派出所还在东宫门广场、排云门等点位增设高架椅和有警察标识的藏蓝遮阳伞,一方面安保人员能够随时掌握现场的整体客流动态,通过喊话器进行提示,严防出现人员拥挤;另一方面,游客有需要的话也能很快找到安保人员。

记者随牛杨从颐和园博物馆东门入园,见很多游人驻足昆明湖畔,远眺万寿山佛香阁。牛杨无暇欣赏美景,一路观察游园秩序、向执勤民警了解情况、叮嘱注意事项。行至九道弯,他告诉记者,这里是园内易拥堵点位之一,他们根据人流会适时启动从玉澜堂至邀月门的自南向北单向通行措施。正说着,一名六七岁的孩子独自欢快跑过来,牛杨连忙上前弯腰询问其家长在哪里,当看到后面赶来的孩子妈妈时,耐心地提醒:“人多,您看好孩子,别让他一个人到处跑。”

出了邀月门,就是著名的700余米长廊,一眼望去,游人如织。记者看到,安保人员正坐在高架椅上观察人流情况,高架椅右侧还固定着一个1米多高的易拉宝展架,以插画形式介绍了电信网络诈骗的10种高发类案件。

正在巡逻的民警葛向阳和钱钰杰说,过节期间最常遇到游客物品遗失、老人孩子走散或因小争执发生纠纷的情况,问路的尤其多。这时,3名游客来到葛向阳身边,询问“景福阁怎么走”。原来,他们和家人走散了,约在景福阁集合。葛向阳打开手机里的电子地图,为他们熟练地规划了一条最近的行走路线。

牛杨说:“我们要求民警在工作中要规范执法,还要注意方式方法,服务要热情细致,说话得接地气。游客们高高兴兴地来,平平安安地走,我们再忙都值得!”(记者 唐娜)

曲阜市公安局三孔派出所:警在景安 守护千载儒风圣韵

三孔派出所民警贴心帮助游客。胡勇摄

三孔派出所民警贴心帮助游客。胡勇摄

山东曲阜的“孔府、孔庙、孔林”统称“三孔”,每一寸土地都承载着中华上千年的儒家文化。曲阜市公安局三孔派出所依景区而生,辖区面积9.5平方公里,维护好景区周边秩序、为国内外游客提供最优服务是他们的职责所在。一抹藏蓝穿梭景区,搭建起曲阜公安与中外游客之间的连心桥。

中秋国庆假期,三孔景区游客日均达4万余人。走遍三孔景区约7500步,巡逻民警每天至少往返4次、近3万步,这个步数成为每一名三孔派出所民警辅警的标配。民警辅警们加强巡逻防控,排查各类隐患,开展相向对巡和接处警工作,提高见警率,全力确保景区秩序安全有序。

“巡逻二组,有游客在大成殿附近丢失背包,内有现金、车票及证件,请帮助寻找。”“巡逻二组收到,我们刚巡至奎文阁,马上与报警人联系。”10月1日10时许,三孔派出所巡逻二组民警接到警情后立即联系游客,第一时间见面了解情况。

在掌握游客游览轨迹和大致时间后,带队民警徐宏栋随即展开部署:“大成殿南门北向监控探头刚好可以看到背包位置,北门和南门出口各有两个探头,应该可以找到拾得背包的人。小王去联系景区监控室调取这5处监控,我和其他人带游客在附近分头寻找。”

作为景区民警,他们熟悉三孔景区的一草一木,一边询问周边的游客是否见过背包,一边在不易被发现的角落里搜寻。“找到了,背包被打扫卫生的阿姨捡走,现在已经放在孔庙北门出口了。”此时,距离接警还不到20分钟。“真的太感谢你们了,我的证件和车票都在,真没想到这么快就找到了!”拿回失而复得的背包,游客握住民警的手连连致谢。

节假日旅游高峰期,曲阜市公安局80余名机关民警下沉基层,各自值守在三孔景区的大街小巷。“不要轻信网络上‘高佣金’‘先垫付’等兼职刷单信息……”15时许,正是景区一天中的游客高峰期。在景区大门处,民警正开展防范电信网络诈骗宣传活动,向游客宣讲并发放反诈宣传单,提醒游客强化防范意识。(记者 林珊 通讯员 代瑜 韦大雷)

荔波县公安局旅游警察大队女子中队:景中有警 打造靓丽旅游警务

女子中队队员在小七孔景区给游客指路。莫玄毅摄

女子中队队员在小七孔景区给游客指路。莫玄毅摄

9月30日,贵州省荔波县小七孔景区游人如织,上午游客量已达2万余人。走进小七孔,仿佛进入了仙境,这里集山、水、洞、林、湖、瀑于一体,很多游客停留在七孔桥上拍照留念,还有不少小朋友在瀑布下的水池里嬉戏。

“警察同志,那边有人吵起来了,你们赶紧去看看……”11时,正在景区巡逻的荔波县公安局旅游警察大队女子中队中队长梁佳瑶接到群众报警。梁佳瑶和同事立即赶了过去,向发生纠纷的双方了解情况。原来,两名游客在景点为争抢拍照位置发生口角,引发矛盾冲突。

“来来来,大家一起握个手,都是出来旅游的,不要因为这件小事影响心情。”在梁佳瑶和同事的耐心劝说下,当事双方均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互相赔礼道歉,握手言和。

小七孔是国家5A级景区,在景区的山路上、巡逻的队伍中、游客的镜头里,总能看到女子中队的身影。她们以服务好游客、提高群众满意度为目标,受到广大游客的一致好评,先后荣获“全国三八红旗集体”“全国巾帼文明岗”“全国公安机关爱民模范集体”等称号。

“我家76岁的老人在水上森林附近走失了。”14时许,来自陕西的游客马女士焦急地向景区派出所报警救助,称因老人患有阿尔茨海默症,加之景区人潮拥挤,家人寻找多时未果,心急如焚。

为防止发生意外,派出所组织警力兵分两路展开搜寻,一路在景区内徒步寻找,一路通过视频追踪。经过紧张有序搜寻,民警在68级叠水瀑布附近找到了老人。看到老人安然无恙,马女士如释重负,激动地对民警说:“荔波警察的效率太高了,太感谢你们了!”

17时许,女子中队民警张红双接到游客韩女士求助,称其手机遗失。张红双调取遗失手机地点附近监控,发现韩女士将手机遗忘在石阶上后被路人捡走。因为假期人流量大,一时难以确定拾到者的身份。张红双调阅了近百个监控视频,经过6小时的努力寻找,终于找到捡拾者。在向韩女士归还手机的时候,旁边的几名游客正好路过,看见这一幕,向张红双竖起了大拇指,一名小朋友还举起右手向张红双敬礼。

“那一瞬间,感觉特别温暖,一切辛苦付出都值得了!”张红双说。(记者 缪春云 通讯员 黎恋)

宜宾市公安局:景区见警 绘就滨江路段平安色彩

李庄派出所民警在古镇景区巡逻。胡澎摄

李庄派出所民警在古镇景区巡逻。胡澎摄

“各位游客朋友,江边游玩请注意安全!”10月1日,四川省宜宾市公安局叙州区分局蜀南大道派出所民警李春雷和同事带着大喇叭,正在风景秀美怡人的长江公园亲水步道开展巡逻劝导。

随着中央广播电视总台2023年中秋晚会的热播,从长江公园到东楼沿线约4公里的滨江路段,成为宜宾当下最热的“网红”打卡点,吸引游客纷至沓来。

作为晚会主要取景地之一,宜宾东楼的参观人数骤增,同时也带来不少安全隐患。除了延长巡逻时间,蜀南大道派出所民警辅警还对东楼景区里的每一层楼进行了安全“包干”。

“我们每天都会跟着游客上楼去转转,看见人多了就会及时疏导,避免发生意外。”民警张嘉宁说,“10月1日,一名中年游客在楼梯间拿出打火机准备点烟,我们发现后迅速劝止,及时消除了安全隐患。”

双节假期,宜宾“竹海”“石海”景区也迎来客流高峰,9月30日,宜宾市公安局“两海”示范区分局民警伍泽兵早早来到岗位上,提醒游客注意安全——“大姐,您的包开了,要拉紧”“师傅,我们景区新增了车位,您可以停到那里去”……随着游客的增多,伍泽兵还亮出大嗓门,用幽默的语言、生动的事例向周围游客宣传反诈知识。

“来,大家往中间靠一靠、笑一笑。注意看!”随着快门按下,正在李庄巡逻的民警为游客定格美好瞬间。

位于长江之畔的历史文化名镇李庄,是游客来宜宾旅游必打卡景点之一。如何更好服务游客、擦亮旅游警务这一招牌,对于宜宾市公安局翠屏区分局李庄派出所来说是一个不小的挑战。

“我们用心用情做好旅游警务,把现有警力全部撒出去,让游客见警灯、见警车、见警察,每天都有专门的巡逻组、值班组、处警组、矛盾纠纷调解组,给群众带来看得见、摸得着的安全感。”李庄派出所所长邹利权向记者介绍,“所里民警辅警每天的巡逻步数都在2万步以上。”

为解决热门景点停车问题,宜宾公安交警还推出了免费停车、新增车位、出行提示等一项项温馨服务,将公安交管服务主动靠前,“宠游客、暖民心、保畅通”,让远道而来的游客感受到公安机关的贴心服务。(记者 谭广涛 通讯员 莫 伟 张圣林)

(责编:彭静、梁秋坪)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客户端下载


【作者:】

文章评论
评论
全部评论
更多推荐

《民营经济促进法》正式施行 律师学者解读:将激发民营经济新活力

中国青年网北京5月21日电(记者 杨逸凡)《中华人民共和国民营经济促进法》(以下简称“民营经济促进法”)昨起正式实施,作为我国第一部专门关于民营经济发展的基础性法律,不仅首次将“两个毫不动摇”写入其中,更以立法形式确立了...

“游客流量”如何变成“反诈力量”

□ 平安特稿□ 本报记者 张晨从公安局局长谈反诈到青年宣讲团开展特色宣传,从非遗赋能到智慧校园建设,各地公安机关以“专业+机制+大数据”新型警务运行模式为抓手,持续深化反诈治理体系创新,一场全民参与的反诈系统工程为人民群...

法治守护“春天的事业”

残疾人事业是“春天的事业”。5月16日在京召开的第七次全国自强模范暨助残先进表彰大会,表彰了200名“全国自强模范”、200个“全国残疾人工作先进集体”和60名“全国残疾人工作先进个人”。近年来,在全社会的理解、尊重、关...

令消费者担心的预制菜,出路何在

□ 本报记者 付萌□ 本报见习记者 刘思源随着社会节奏不断加快,即拆即食、省时省力的预制菜正大跨步迈向我们的生活,频繁出现在各个饮食场景,对于餐厅、外卖商家而言,使用预制菜能帮助其降本增效,让生意得以延续。然而,学生家长...

多部门联合印发意见 建立健全维护老年人合法权益工作机制_

人民网北京5月17日电 (记者宋子节、温璐)近日,民政部会同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司法部、中国老龄协会联合印发了《关于建立健全维护老年人合法权益工作机制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针对当前老...

标注“官方”的“假官号”为何屡禁不绝?

□ 本报记者 张守坤短视频平台上,“××文旅推荐”“邮政官方直播间”等账号层出不穷,简介标注“官方”、头像使用机构LOGO,主页却充斥带货链接与问题商品。近年来,仿冒官媒及政府机构账号的“李鬼”乱象愈演愈烈——从虚构“文...

全方位扩大国内需求的深刻内涵和实施重点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习近平经济文选》第一卷专家谈)郭春丽2025年05月22日05:42 |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小字号  内需是中国经济发展的基本动力,扩大内需是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手机被实时监控?关机也能窃听!还有这些日常用品都可能是窃密工具

近年来,随着全民国家安全教育的广泛开展,大家反间谍、防窃密意识普遍提升。但在一些生活、学习、工作场景中,一些风险隐患依然存在,如不注意防范,就有可能危害国家安全。国家安全机关披露,日前,我国某重点单位人员举报反映,在该单...

一个差评需几十个好评填补,如何才能跳出“好评内卷”?

好评机制直接关联订单分配等关键权益,有利于优化服务,但也存在一些问题——一个差评需几十个好评填补,如何才能跳出“好评内卷”?专家表示:应从优化平台规则等方面入手,让好评回归评价体系本身阅读提示在平台成为服务行业主要载体的...

山西“订婚强奸案”入选最高法案例库,有何意义?

5月14日,记者获悉,此前备受关注的山西大同订婚强奸案入选人民法院案例库。图片该案例库系最高人民法院于2023年7月启动建设,2024年2月,案例库正式上线并面向社会开放。案例库收录最高人民法院发布的指导性案例和经最高人...

2023
10/07
07:47
浏览量: 6267
大字号
分享
今日热点
青海西宁:列车上的有机蔬菜可现摘现炒

青海西宁:列车上的有机蔬菜可现摘现炒

云南昭通市镇雄县有关部门 这样关停企业是否存在违法问题

云南昭通市镇雄县有关部门 这样关停企业是否存在违法问题

山西朔城区周波案:究竟是司法腐败 还是司法不作为?

山西朔城区周波案:究竟是司法腐败 还是司法不作为?

试问山西朔州有关部门:伪造印章 究竟算不算犯罪?

试问山西朔州有关部门:伪造印章 究竟算不算犯罪?

云南昭通市镇雄县有关部门   这样关停企业是否存在违法问题

云南昭通市镇雄县有关部门 这样关停企业是否存在违法问题



友情链接

  • 人民网
  • 海彊之声
  • 小红书
  • 中国长安网
  • 海外网
  • 中国警察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老区网
  • 新华网
  • 中国台湾网
  • 中国政府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新闻网
  • 每日新闻网
  • 光明网
  • 央视网
  • 法制网
  • 中国青年网
  • 求是网
  •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免责声明         人员查询

    • 扫码看全网内容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定慧西里乙18号 联系电话:电话/传真010-88117470 010–52463177 18611141167(微信同号)邮箱1026329972@qq.com (每日新闻) 内线800转108
    网站备案/许可证工信部:京ICP备2025111695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7822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0537号
    每日新闻网http://www.everyday-news.cn/提供最新国内外新闻及新闻资讯
    每日新闻网秉承“新闻视野、文化视角、思想深度、理论高度、脚踏实地”的理念,运用互联网的快速传播技术和丰富的移动链接平台,每日新闻网正确引导社会思想意识,传播优秀文化,凝聚民族精神,彰显快速展示网络舆论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