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新闻网
网站首页 每日要闻头条快讯纪实现场专题报道社会热点就案说法海疆之声 成为会员
成为会员诗坛荟萃焦点网谈生态环境热点追踪群众来信乡村振兴企业风采监督与法名人字画人物·访谈关注民生人民视点文化·旅游科技前沿快闪中国深度观察名医·健康关于我们免责声明联系我们 人员查询
  • 浙江
  • 新疆
  • 内蒙古
  • 吉林
  • 重庆
  • 辽宁
  • 贵州
  • 四川
  • 海南
  • 云南
  • 福建
  • 台湾
  • 江西
  • 湖南
  • 湖北
  • 河南
  • 广西
  • 江苏
  • 安徽
  • 山东
  • 青海
  • 甘肃
  • 陕西
  • 山西
  • 河北
  • 黑龙江
  • 天津
  • 上海
  • 北京
  • 广东
  • 宁夏
  • 西藏
每日新闻网 > 就案说法 > 多种原因致酒驾醉驾行为屡禁不止

多种原因致酒驾醉驾行为屡禁不止

来源:法治日报 | 时间:2024-06-22 16:22:08 | 点击:3036

近日,驾车出行的王东(化名)接受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呼图壁县公安局交警大队民警例行检查时,因一个“酒嗝”被发现酒后驾驶。这是该大队本月查获的第3起饮酒驾驶机动车案。

醉驾入刑以来,尽管新疆酒驾醉驾案件数量逐年减少,可饮酒驾驶行为仍屡禁不止。为何总有人以身试法?对此,《法治日报》记者进行了采访。

酒驾理由五花八门

乌鲁木齐市公安局交警支队高新区(新市区)大队民警近日在城市道路开展酒驾查处行动时,被查驾驶人给出的理由五花八门:“朋友聚会,不喝不给面子”“工作应酬,酒是‘推进剂’”“新买的车,总要跟大家喝酒庆贺下”……

“很多驾驶人会花大量时间向民警解释饮酒的理由,可我们不关注他们为何饮酒,只看酒后有没有驾车行为。”高新区大队副大队长谢建明分析,驾驶人酒驾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法律意识淡薄。有的驾驶人认为自己酒量好,喝上几杯无关紧要,照样开车;有的自信车技好,酒后开车也稳当;还有人觉得节日期间民警放假,专挑双休日、节假日酒后驾车。

距离乌鲁木齐市1300多公里外的于田县公安局交警大队管辖着约4400公里的乡村道路。近年来,随着机动车数量增加,农村地区驾驶人增多,酒驾之风有所抬头。“酒驾人认识不到他们的行为会带来严重危害。”该大队大队长朱兹广说。

4月,于田县居民阿某因酒驾发生交通事故,造成其头部受伤、车辆受损。事发后,他才意识到其行为的危险性。“他今年刚考取驾驶证,在他的认知里,酒后开车无外乎扣分、罚钱。”朱兹广说。

3月,阿克苏市公安局交警大队大队长谢炎带队查处一起酒驾案,被查驾驶人声称其酒后驾车脑子更清醒,反应更敏捷。

“这种想法太荒唐。”谢炎说,酒精是一种麻醉剂,饮酒后人的触觉能力和操作能力降低,踩刹车、握方向盘等动作灵敏度不够,根本无法保障行车安全。

据统计,驾驶人酒后开车,发生交通事故的概率为未饮酒情况下的16倍。

伽师县公安局交警大队大队长管建臣整理过20多名酒驾驾驶人的讯问笔录。结合相关数据,他向记者介绍了这些驾驶人交代的酒后驾车感觉。“血液中酒精含量超过0.3%,视力会降低。如果超过0.8%,驾驶人的视野会大幅缩小,色觉功能下降,不容易发现和领会交通信号、交通标志标线,极易导致交通事故。”

多措并举加强执法

近年来,新疆公安交管部门对酒驾醉驾“零容忍、严执法”,不间断开展联合整治行动,案件发现能力明显增强。

前不久,朱兹广收到于田县公安局交警大队指挥中心发来的分析研判结果,其中统计了近期酒驾高发区域、相关警情多发路段,这是他安排巡逻方式的重要参考资料。“有了这个,我们就能明确整治重点,通过不定时巡逻、卡点式检查,让酒驾无所遁形。”朱兹广说。

吹气、生成检测单……在布尔津县公安局交警大队开展的集中整治酒驾行动中,民警利用呼气式酒精检测仪查获一起酒驾行为。

“嘀嘀……”随着报警声响起,检测仪中的联网功能启动,违法行为相关数据自动上传“云端”。“我们的工作效率大幅提高,还能第一时间固定证据。”该大队大队长张国强说。

执法更要释法。进餐饮企业张贴交通安全宣传海报、发放温馨提示卡;联合妇联、教育等部门发出酒后禁驾倡议;组织青年志愿者开展劝导活动。新疆公安交管部门围绕“教育入人心 氛围更浓厚”主题,采取多种形式宣传酒驾醉驾危害性,不断扩大警示教育影响力。

和田市公安局交警大队民警近日在街头开展“酒驾醉驾成本”宣传,通过视频、漫画、海报,多形式呈现酒驾醉驾需承担的法律责任,引起群众广泛关注。

“原来只要喝酒驾车,就会被吊销驾驶证。”市民吴女士边拍照边说。6年前,吴女士的丈夫饮用半杯啤酒后驾车上路被查获,驾驶证被吊销。如今,他准备再次考取驾驶证,为让其长记性,吴女士将海报中“饮酒驾车法律处罚”内容拍照发给了丈夫。

健全机制未雨绸缪

“吊销驾驶证、终生禁驾、醉驾入刑……我国与酒驾相关的法律法规正逐步完善,违法成本也很高。”北京大成(乌鲁木齐)律师事务所律师谷雨说。

谷雨注意到,目前酒驾醉驾宣传教育仍以公安交管部门为主,社会各界力量参与较少。公安机关查处酒驾醉驾行为,目的是让酒后驾驶成为不能碰、不敢碰的高压线,但要形成抵制酒后驾驶的长效机制,关键要增强全社会的法治意识、文明意识和安全意识。

谷雨建议,发挥行政处罚、相对不起诉等措施的作用,以较小的刑罚成本、社会成本争取更好的治理效果。如建立对拟被不起诉人教育惩戒机制,促进拟被不起诉人认罪悔罪;完善公民个人诚信体系,将酒后驾驶违法行为记入个人不良信用记录,降低行为人信用等级等,及时公开“黑名单”;借助检察建议的监督功能,加强法治宣传。

亲身经历更有说服性。乌鲁木齐市公安局交警支队经济技术开发区(头屯河区)大队副大队长张江涛说,VR酒驾体验设备已投入使用,但主要用于科普宣传,可以拓展此类设备的使用场景,将其纳入驾考阶段驾驶人必须体验的项目,让驾考学员切实体会“小陋习酿大祸”“小违法毁一生”的道理。

“酒驾醉驾治理是一项综合性、复杂性、系统性工程,不仅依靠执法司法惩戒力量,更需要政府、社会、个人等形成合力,对酒驾醉驾违法行为进行事前预防。”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公安厅交警总队事故处理和秩序管理支队政委李小杰说。(本报记者 潘从武 本报通讯员 赵书城 龚彦晨)

(责编:王子锋、唐宋)


【作者:】

文章评论
评论
全部评论
更多推荐

微信聊天记录能当作劳动合同吗?

本报讯 (记者 王琳熠 通讯员 张景华)只有微信聊天记录,没有线下签订纸质合同,劳动者和用人单位就是否已签订书面劳动合同产生争议。日前,浙江省慈溪市人民法院审理了一起劳动争议案,法院认为聊天记录中双方达成合意的内容包含了...

《民营经济促进法》正式施行 律师学者解读:将激发民营经济新活力

中国青年网北京5月21日电(记者 杨逸凡)《中华人民共和国民营经济促进法》(以下简称“民营经济促进法”)昨起正式实施,作为我国第一部专门关于民营经济发展的基础性法律,不仅首次将“两个毫不动摇”写入其中,更以立法形式确立了...

“游客流量”如何变成“反诈力量”

□ 平安特稿□ 本报记者 张晨从公安局局长谈反诈到青年宣讲团开展特色宣传,从非遗赋能到智慧校园建设,各地公安机关以“专业+机制+大数据”新型警务运行模式为抓手,持续深化反诈治理体系创新,一场全民参与的反诈系统工程为人民群...

法治守护“春天的事业”

残疾人事业是“春天的事业”。5月16日在京召开的第七次全国自强模范暨助残先进表彰大会,表彰了200名“全国自强模范”、200个“全国残疾人工作先进集体”和60名“全国残疾人工作先进个人”。近年来,在全社会的理解、尊重、关...

令消费者担心的预制菜,出路何在

□ 本报记者 付萌□ 本报见习记者 刘思源随着社会节奏不断加快,即拆即食、省时省力的预制菜正大跨步迈向我们的生活,频繁出现在各个饮食场景,对于餐厅、外卖商家而言,使用预制菜能帮助其降本增效,让生意得以延续。然而,学生家长...

多部门联合印发意见 建立健全维护老年人合法权益工作机制_

人民网北京5月17日电 (记者宋子节、温璐)近日,民政部会同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司法部、中国老龄协会联合印发了《关于建立健全维护老年人合法权益工作机制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针对当前老...

标注“官方”的“假官号”为何屡禁不绝?

□ 本报记者 张守坤短视频平台上,“××文旅推荐”“邮政官方直播间”等账号层出不穷,简介标注“官方”、头像使用机构LOGO,主页却充斥带货链接与问题商品。近年来,仿冒官媒及政府机构账号的“李鬼”乱象愈演愈烈——从虚构“文...

全方位扩大国内需求的深刻内涵和实施重点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习近平经济文选》第一卷专家谈)郭春丽2025年05月22日05:42 |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小字号  内需是中国经济发展的基本动力,扩大内需是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手机被实时监控?关机也能窃听!还有这些日常用品都可能是窃密工具

近年来,随着全民国家安全教育的广泛开展,大家反间谍、防窃密意识普遍提升。但在一些生活、学习、工作场景中,一些风险隐患依然存在,如不注意防范,就有可能危害国家安全。国家安全机关披露,日前,我国某重点单位人员举报反映,在该单...

一个差评需几十个好评填补,如何才能跳出“好评内卷”?

好评机制直接关联订单分配等关键权益,有利于优化服务,但也存在一些问题——一个差评需几十个好评填补,如何才能跳出“好评内卷”?专家表示:应从优化平台规则等方面入手,让好评回归评价体系本身阅读提示在平台成为服务行业主要载体的...

2024
06/22
16:22
浏览量: 3036
大字号
分享
今日热点
青海西宁:列车上的有机蔬菜可现摘现炒

青海西宁:列车上的有机蔬菜可现摘现炒

云南昭通市镇雄县有关部门 这样关停企业是否存在违法问题

云南昭通市镇雄县有关部门 这样关停企业是否存在违法问题

山西朔城区周波案:究竟是司法腐败 还是司法不作为?

山西朔城区周波案:究竟是司法腐败 还是司法不作为?

试问山西朔州有关部门:伪造印章 究竟算不算犯罪?

试问山西朔州有关部门:伪造印章 究竟算不算犯罪?

云南昭通市镇雄县有关部门   这样关停企业是否存在违法问题

云南昭通市镇雄县有关部门 这样关停企业是否存在违法问题



友情链接

  • 人民网
  • 海彊之声
  • 小红书
  • 中国长安网
  • 海外网
  • 中国警察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老区网
  • 新华网
  • 中国台湾网
  • 中国政府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新闻网
  • 每日新闻网
  • 光明网
  • 央视网
  • 法制网
  • 中国青年网
  • 求是网
  •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免责声明         人员查询

    • 扫码看全网内容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定慧西里乙18号 联系电话:电话/传真010-88117470 010–52463177 18611141167(微信同号)邮箱1026329972@qq.com (每日新闻) 内线800转108
    网站备案/许可证工信部:京ICP备2025111695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7822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0537号
    每日新闻网http://www.everyday-news.cn/提供最新国内外新闻及新闻资讯
    每日新闻网秉承“新闻视野、文化视角、思想深度、理论高度、脚踏实地”的理念,运用互联网的快速传播技术和丰富的移动链接平台,每日新闻网正确引导社会思想意识,传播优秀文化,凝聚民族精神,彰显快速展示网络舆论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