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新闻网
网站首页 每日要闻头条快讯纪实现场专题报道社会热点就案说法海疆之声 成为会员
成为会员诗坛荟萃焦点网谈生态环境热点追踪群众来信乡村振兴企业风采监督与法名人字画人物·访谈关注民生人民视点文化·旅游科技前沿快闪中国深度观察名医·健康关于我们免责声明联系我们 人员查询
  • 浙江
  • 新疆
  • 内蒙古
  • 吉林
  • 重庆
  • 辽宁
  • 贵州
  • 四川
  • 海南
  • 云南
  • 福建
  • 台湾
  • 江西
  • 湖南
  • 湖北
  • 河南
  • 广西
  • 江苏
  • 安徽
  • 山东
  • 青海
  • 甘肃
  • 陕西
  • 山西
  • 河北
  • 黑龙江
  • 天津
  • 上海
  • 北京
  • 广东
  • 宁夏
  • 西藏
每日新闻网 > 企业风采 > 广东跃起科创“四小虎” GDP总量突破1.9万亿元

广东跃起科创“四小虎” GDP总量突破1.9万亿元

来源:中国青年网 | 时间:2025-03-15 14:08:18 | 点击:416

当全球目光聚焦于中国科技突破之际,粤港澳大湾区的经济地理正悄悄发生演进。

这片昔日诞生广东“四小虎”的土地,如今正构建起以深圳机器人八“最”天团、广州智驾“三剑客”、佛山工业机器人“功夫七式”、东莞新材料“隐形四杰”、珠海海洋装备“三栖舰队”、无人机群“九星阵”为代表的新兴产业集群。

这些新集群集中在四个地方:深圳南山区、广州黄埔区、佛山顺德区、东莞松山湖,堪称广东科创“四小虎”。

截至2024年,这四大城区GDP总量突破1.9万亿元,拥有超1.3万家高新技术企业,近500家上市公司。平均全社会研发投入占GDP比重超过以色列。

回首昨日,广东“四小虎”开启了与香港“前店后厂”闯世界的变革。

面向未来,科创“四小虎”要携手港澳共建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

在现代产业变革前夜,广东“科创四小虎”将接过高质量发展的大旗,开启从“全球工厂”向“创新策源地”的跃升。

“科创四小虎”已等候多时

新年伊始,以DeepSeek为代表的AI大模型带来的时代“推背感”既让人震撼,也让人焦虑。

在等候科技革命爆发的此刻,蓄势出击的科创“四小虎”已等候多时。

以珠江口为圆心,从深圳南山区逆时针划半圆,就能覆盖大湾区四大创新极点,它们既是经济高地,也是科创强区。2024年,“科创四小虎”GDP总量超1.9万亿元,与广东“四小虎”在2024年超2.4万亿元经济总量日渐接近,但新锐气质更加彰显。

首先是创新浓度爆表的“优等生”——深圳南山区。

2024年,南山GDP达9500.97亿元,连续12年居广东首位,连续七年位居全国百强区第一,全社会研发投入占GDP比重达7.66%,接近全国平均线三倍。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310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超5500家,数量均居全国前列。

这里也是资本的宠儿,2024年南山区有216家上市公司,仅粤海街道就有112家,总市值近5万亿元。一条街道的上市公司市值,相当于1个杭州、4个南京、6个成都、8个重庆。

《半月谈》杂志在一篇文章回顾中美贸易战时调侃,“几年前,中美贸易战烽烟燃起,先是中兴,后是华为,再是大疆,美国发起了一场与深圳市南山区粤海街道之间的战争。”

接着是被誉为广州“工业一哥”的广州黄埔区。2024年,黄埔区位居中国工业百强区第二,截至2024年10月,研发投入强度达6.65%,位居全国经开区第一。十年来,黄埔企业全面爆发,超50家公司成功上市,生物医药、集成电路、新能源汽车等新兴产业在这里风生水起。

在全球半导体产业竞争激烈的当下,黄埔区初步形成了集成电路“设计—制造—封测—配套”全产业链。去年,小鹏全球首个分体式飞行汽车生产基地在黄埔动工。明年“陆地航母”量产,这里或将成为全球立体交通革命的发源地 。

第三位是佛山顺德区。2024年,顺德地区生产总值达4293.83亿元,拥有家用电器、机械装备两大3000亿级产业集群,工业总产值四年前已破万亿元。如今,这个白色家电王国更是加速向工业机器人重镇转型。

上月,美的集团总裁方洪波透露,美的库卡智能制造科技园累计生产交付工业机器人8万台,成为全国最大工业机器人生产基地。美的也成为全球前四的工业机器人制造企业。

第四位是大湾区科技新贵、新晋“千亿园区”——东莞松山湖。2024年,松山湖与传统强镇长安双双跨过“千亿大关”,并闯进全国高新区百强TOP20,位列第17位,华为、大疆、比亚迪等科技巨头均重仓于此。其与附近的东莞滨海湾新区,共同组成全球最大的智能手机生产基地,出货量占全球市场五分之一。

与其他科创“三虎”相比,松山湖虽然GDP刚过千亿元,但R&D经费支出占GDP比重达13.4%,在科创“四小虎”中最高。它的入选,展现出高质量发展时代的新标准。

事实也是如此。依托散裂中子源、松山湖材料实验室等科研力量,松山湖已晋升为科技新贵,借助新材料产业的崛起,在全球科技江湖烙下“东莞材料”印记 。

从“三来一补”的快速起步,到如今依靠创新驱动、在现代产业突飞猛进,科创“四小虎”变的是产业形态,不变的是新锐气质。顺德,则一如既往地呈现“少年气”。

集群生集群 创新带创新

科创“四小虎”的真正实力,不仅表现在外在数据,更体现在内在产业链的重叠,呈现出“集群生集群,创新带创新”的新景象。

往细说,支撑科创“四小虎”崛起的,有以下四大原因:

其一,有产业基础。

珠江东岸是中国最大高端电子信息产业带,珠江西岸是国家重要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带,科创“四小虎”就是分布在这两条产业带上。得益于碳纤维、锂电池、屏幕制造、激光切割等手机上下游成熟产业链,从南山区到松山湖,再到珠海高新区,大批无人机生产企业在此集聚,生产和采购成本大幅降低,孕育出大疆、极飞、亿航等明星企业,形成全球无人机集聚度最高的产区。

其二,有科研平台。

坐拥散裂中子源、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鹏城实验室、先进阿秒光源等一大批重大科学平台,科创“四小龙”探索了“前沿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产业技术研究—产业转化”的全链条创新模式,对智能驾驶、无人机、机器人等新兴产业带来极强的支撑。

其三,有应用场景。

伴随低空经济、智能驾驶、无人车间、智慧交通等多元应用场景被解锁,深圳的机器人、广州的智能驾驶、佛山的工业机器人、东莞的新材料、珠海的海陆空装备、覆盖广州、深圳、珠海的无人机等新锐产业得以大显身手。方洪波表示,美的将结合库卡技术优势与中国的规模、成本、效率优势,研制更优产品,让更多企业用上机器人。

其四,有机制创新。

在东莞,松山湖划出“试验田”,鼓励新型研发机构探索分配机制改革,形成“作价入股”、并购或技术参股的分配模式,让科技不仅造福,更能造富。华芯联便是将电子科技大学技术在东莞实现成果转化,成功跨越实验室到市场鸿沟。

在深圳,“部分共享、深度联动”的网状产业链结构,催生高度协同的科技创新生态,让南山区的无人机、松山湖的新材料、黄埔的智能驾驶、顺德的工业机器人,在保留各自产业专业化技术壁垒的基础上,共享珠三角超三十年精密制造基础。

当飞行汽车划破珠江口的天空,当阿秒激光照亮材料微观世界,当大科学装置与头部企业发生磁吸效应,当环珠江口催生出无人机、新材料、智能驾驶等交叉产业集群……这片土地再次证明:真正的创新革命,从来不是颠覆者的独角戏,而是生态系统的交响乐 。广东科创“四小虎”的产业攀登,已成为观察中国式创新的绝佳样本 。

内湾初长成 又闻虎啸声

规划引导,更是科创“四小虎”崛起的指南针、催化剂。

当产业链深度耦合与国家战略同频共振,好似“金风玉露一相逢”,加快粤港澳大湾区智能终端产业全球竞争力提升。

首先,是一条科创走廊的崛起。

2017年,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发展规划问世,同年,《广深科技创新走廊规划》推出,一条连接广州、深圳、东莞三市,长度约180公里、总面积超1.1万平方公里的经济带崛起。

接着,是这条科创走廊的延伸。

2019年,《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发布,广州—深圳—香港—澳门科技创新走廊建设提上日程,推动创新资源向珠江口西岸城市延伸。

2021年,《广东省科技创新“十四五”规划》出台,进一步建设广深港澳科技创新走廊。

最后,是让科创走廊形成闭环。

2022年,广东提出“黄金内湾”部署,致力于整合大湾区核心资源,推动高端产业集聚、创新要素流动和城市群协同发展。

从线性走廊转向网状结构,大湾区现代产业在市场“无形之手”和政府“有形之手”的推动下,走出了“创新极—产业带—生态圈”升维路径,“科创四小虎”借此勃兴。它们的崛起,顺应天时、地利,是大湾区“节点极化—网络协同—生态重构”经济地理演进的写照。以“科创四小虎”为创新极点,大湾区科技创新正从单点突破转向链式创新、集群突围。

数据显示,大湾区2024年的经济总量超过纽约湾区、旧金山湾区,跻身全球湾区第一梯队。研发经费强度从2017年的2.8%提升至2024年的3.6%,PCT国际专利申请量占全国比重稳定在45%以上,初步实现了从“点状创新”向“系统创新”跃迁,更依赖创新驱动、产业链协同、都市圈融合的“科创四小虎”,正以“集团军”的阵势冲击现代产业高峰,改写全球科技创新格局。

1987年的冬天,新华社记者王志纲等来到广东调研,撰写《广东跃起四小虎》的报道,广州媒体转载时加了眉题“来料加工开路,带动百业发展”,副题为“顺德南海中山东莞今年总产值之和可达一百四十多亿元”。

38年过去了,当年的广东“四小虎”而今GDP均迈过4000亿元大关,GDP总产值超过2.4万亿元,发展超百倍于当年。

去年,王志纲故地重游分析广东“四小虎”成功原因——成百上千、成千上万的各级生产、技术、管理人员的劳动积极性得到发挥、调动,最终形成了气势磅礴的大合唱、交响曲,对全国产生了巨大冲击。

当下,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深入发展,新的“技术—经济”周期正在酝酿。此时此刻,恰如彼时彼刻。

正如1987年珠三角“四小虎”预示中国制造的强劲崛起,今日广东科创“四小虎”的勃兴,预示着中国智造的强韧突围。

虎啸大湾区,书写新传奇。

●南方日报记者 朱紫强

责任编辑:张亦弛


【作者:】

文章评论
评论
全部评论
更多推荐

假期将至红色旅游热度高涨 “赏月”“观景”成为出行热词

央视网消息: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2025年部分节假日安排的通知,今年国庆节逢中秋节,将合并放假8天。现在距离这8天的假期开始还有十几天,不少人已经开始计划出行了。航旅纵横大数据显示,截至9月13日,今年中秋国庆假期,国内...

特色浓、立体化、多功能……各地推出旅游“新热点” 撬动文旅消费新场景

央视网消息:近期雨水充沛,位于山东济南章丘区的百脉泉迎来了丰水期,泉水群中的墨泉汹涌喷发、水势浩大,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拍照打卡。记者了解到,百脉泉泉群地下水位61.50米,喷涌水位是59.05米,现在超出2.45米,这也...

上海创智学院满周岁:导师平均36岁,孵化10家企业,成AI创新策源主阵地

上观新闻 | 2025年09月13日 15:41:10原标题:上海创智学院满周岁:导师平均36岁,孵化10家企业,成AI创新策源主阵地  导师平均年龄36岁,鼓励青年人才勇闯AI“无人区”,上海创智学院交出硬核成绩单。9...

听,他们高唱《我的祖国》

在沈阳抗美援朝烈士陵园,几位志愿军老兵唱起了《我的祖国》。他们用歌声迎接战友回家。  “一批战友回国了,感到高兴。”志愿军老战士解立松说。9月12日,第十二批在韩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遗骸回国。这是志愿军老战士在沈阳抗美援朝...

用知识的清泉,一点点浸润这片土地

  李桂枝(一排右二)、王伟江(二排左一)和其他赴疆任教教师合影。  资料照片  黄沙从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刮来,漫过公路,爬上土墙,眼前变成昏黄的一片。新疆且末便处在这片沙漠之中。  开学了,且末县第一中学教室里,教师李...

惩戒“问题少年”,看年龄还是看危害程度

 核心阅读  以什么标准惩戒“问题少年”,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根据司法实践,既看年龄,也看危害程度。年龄线是法律基于未成年人身心发展规律设定的基础防线,危害程度则是衡量行为恶性与惩罚、矫治必要性的关键标尺。违法犯罪...

致敬教师!他们潜心耕耘、默默奉献、初心如炬 以一盏灯点亮千万盏灯

央视网消息:9月10日是第四十一个教师节,祝所有老师们节日快乐!先来关注一个群体——特岗教师。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特设岗位计划,也就是“特岗计划”,由中央财政设立专项资金,专门用于公开招聘高校毕业生到中西部农村学校任...

整治涉企网络“黑嘴” 国家网信办公开曝光第二批典型案例

央视网消息:据“网信中国”微信公众号消息,近期,国家网信办聚焦破坏营商网络环境突出问题,持续深入开展“清朗·优化营商网络环境—整治涉企网络‘黑嘴’”专项行动,督促网站平台强化涉企信息内容管理,依法依约处置一批涉企违法违规...

我国首个海上二氧化碳封存项目累计碳封存量突破1亿立方米

央视网消息:记者9月10日从中国海油获悉,位于珠江口盆地的我国首个海上二氧化碳封存示范项目累计碳封存量突破1亿立方米,标志着我国海上二氧化碳封存技术、装备和工程能力已臻成熟,对加速推进国家“双碳”目标达成、实现经济社会绿...

用App看小说10分钟,弹出6次广告 App弹窗广告乱象调查

法治日报见习记者 于天航  □ 法治日报记者 张守坤  弹窗广告倒计时肉眼可见的慢——页面显示过去了30秒,而《法治日报》记者手中的计时器显示,实际过去了40秒。  这是记者近日观察到的一款名为“倒××”的网络小游戏弹窗...

2025
03/15
14:08
浏览量: 416
大字号
分享
今日热点
越博动力深刻领读政府工作报告精神 积极深耕新能源汽车动力总成体系

越博动力深刻领读政府工作报告精神 积极深耕新能源汽车动力总成体系

皇城相府酒业—董事长郭新胜获得阳城县“最美科技工作者”称号!

皇城相府酒业—董事长郭新胜获得阳城县“最美科技工作者”称号!

十六化建承建的森拓(加纳)炼油一期项目竣工

十六化建承建的森拓(加纳)炼油一期项目竣工

十六化建承建的华鲁恒升项目竣工

十六化建承建的华鲁恒升项目竣工

区政协委员陈福容:办好企业勤奉献 用心履职展风采

区政协委员陈福容:办好企业勤奉献 用心履职展风采



友情链接

  • 人民网
  • 海彊之声
  • 小红书
  • 中国长安网
  • 海外网
  • 中国警察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老区网
  • 新华网
  • 中国台湾网
  • 中国政府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新闻网
  • 每日新闻网
  • 光明网
  • 央视网
  • 法制网
  • 中国青年网
  • 求是网
  •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免责声明         人员查询

    • 扫码看全网内容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定慧西里乙18号 联系电话:电话/传真010-88117470 010–52463177 18611141167(微信同号)邮箱1026329972@qq.com (每日新闻) 内线800转108
    网站备案/许可证工信部:京ICP备2025111695号-2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46001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0537号
    每日新闻网http://www.everyday-news.com/提供最新国内外新闻及新闻资讯
    每日新闻网秉承“新闻视野、文化视角、思想深度、理论高度、脚踏实地”的理念,运用互联网的快速传播技术和丰富的移动链接平台,每日新闻网正确引导社会思想意识,传播优秀文化,凝聚民族精神,彰显快速展示网络舆论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