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新闻网
网站首页 每日要闻头条快讯纪实现场专题报道社会热点就案说法海疆之声 成为会员
成为会员诗坛荟萃焦点网谈生态环境热点追踪群众来信乡村振兴企业风采监督与法名人字画人物·访谈关注民生人民视点文化·旅游科技前沿快闪中国深度观察名医·健康关于我们免责声明联系我们 人员查询
  • 浙江
  • 新疆
  • 内蒙古
  • 吉林
  • 重庆
  • 辽宁
  • 贵州
  • 四川
  • 海南
  • 云南
  • 福建
  • 台湾
  • 江西
  • 湖南
  • 湖北
  • 河南
  • 广西
  • 江苏
  • 安徽
  • 山东
  • 青海
  • 甘肃
  • 陕西
  • 山西
  • 河北
  • 黑龙江
  • 天津
  • 上海
  • 北京
  • 广东
  • 宁夏
  • 西藏
每日新闻网 > 人民视点 > 智能网联汽车测试员,让开车更安全舒适(新职业新故事)

智能网联汽车测试员,让开车更安全舒适(新职业新故事)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 时间:2024-07-16 09:12:36 | 点击:5468

  图①:王磊正在测试智能网联汽车。
  张 俊摄(人民视觉)
  图②:测试场地内,智能网联汽车自动紧急制动功能测试正在进行。
  张 俊摄(人民视觉)

  这天一大早,安徽合肥还下着小雨,王磊和同事们开着车从公司出发了。当天他有一项重要任务——测试智能网联汽车的自动紧急制动功能,“特意选在雨天测试,也是想证明在地面湿滑的情况下,自动紧急制动功能能否保证车辆急刹在安全位置。”

  2021年,王磊来到科大国创合肥智能汽车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创智能”),成为一名智能网联汽车测试员。王磊说,他的工作主要是对智能网联汽车的智能驾驶功能进行测试,并通过实际驾驶和数据分析,向研发部门反馈驾驶系统的实际表现。

  “简单来说,我们的工作就是让智能驾驶更加安全和舒适。在模拟或真实的路况中,对自动紧急制动、危险预警、车道居中保持、自适应巡航、辅助并线等智能驾驶功能进行测试。”王磊介绍。

  跟随王磊,记者来到了距离国创智能不远的一处测试场地。下车后,王磊和同事开始搭建测试场景:“今天我们测试自动紧急制动功能,也就是在前方车辆停止的情况下,车辆能够自动紧急刹车,防止碰撞。”

  如何模拟前车停止的情形?王磊和同事们从后备箱拿出了他们事先准备好的充气汽车模型。“用充气模型,简单便捷,能保证我们测试的安全性”,王磊说,这次仅是初步测试,后续还会使用装有假人的车辆进行模拟。

  在车辆内部,王磊的电脑已经连接了智能前视摄像头、自动驾驶域控制器、智能前向毫米波雷达等驾驶设备,实时记录包括路况影像、信息传输、行驶速度、制动距离在内的各项数据,每分钟收集的数据量可达1GB。

  测试正式开始,王磊熟练地将车辆速度提升至每小时40公里,在距离汽车模型约10米处,车辆开始自动刹车。随着两声“吱”的刹车声,测试车辆刚好停在了距离模型约1米处。在王磊的电脑中,与前车距离这一项数据也显示在1米左右。

  “这只是你看到的一次测试,对于一项智能驾驶功能,我们需要在各种工况下进行反复测试。除了完整功能测试,有时还要对智能驾驶的感知、计算、控制等各个模块进行检验。从刚开始研发到整车应用大概需要一年半的时间。”王磊说。

  在王磊看来,车辆测试和研发部门的联系非常紧密:“我们在测试中,如果遇到问题,就要及时向研发人员反映。这也对我们的数据分析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要能理解智能驾驶系统的算法逻辑,给出针对性的改进建议。”

  如何针对新职业开展就业技能培训?合肥市人社局职业能力建设处处长杨国徽表示,依据安徽省人社厅印发的就业技能培训职业(工种)目录,结合就业人群需求,合肥市人社局会定期组织就业技能培训,目前培训范围已包括人工智能训练师、智能楼宇管理员等新职业,“今年1月—6月,我市已开展就业技能培训4000余人次”。

  对于智能网联汽车测试,合肥市也先后出台多项支持措施。去年9月,合肥市发布智能网联汽车测试全域开放方案,明确全面开放主城区智能网联车辆道路测试。截至目前,合肥市已先后开放4批智能网联汽车测试道路,单向总里程达1096公里。今年7月,工业和信息化部等5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公布智能网联汽车“车路云一体化”应用试点城市名单的通知》,合肥位列其中。

  再过几天,王磊就要到德国开展智能网联汽车测试,“那边的道路情况和国内不同,需要现场测试,再做后续的调整。”随着国产新能源汽车出海节奏加快,到国外开展测试已经成为王磊的工作常态。

  对职业的长远发展,王磊信心满满:“目前,新能源汽车已经成为中国出口的‘新三样’之一。安徽把汽车产业确定为‘首位产业’。未来对智能驾驶的需求将非常大,无论是我个人的职业规划还是产业发展,都有很好的前景。”

  

  链接

  智能网联汽车产业迎来新一轮高质量发展

  组织编制《国家车联网产业标准体系建设指南》系列文件;指导各地按照国家相关标准开展自动驾驶道路测试与示范应用工作;发布《关于开展智能网联汽车准入和上路通行试点工作的通知》;规划1亿个11位公众移动通信网号码专用于车联网业务……近年来,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已从小范围测试验证转入技术快速演进、规模化应用发展的关键时期,为汽车产业转型升级带来新动力,为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大新动能。

  工业和信息化部数据显示,截至目前,全国共建设17个国家级智能网联汽车测试区、7个车联网先导区、16个智慧城市与智能网联汽车协同发展试点城市,开放测试道路3.2万多公里,发放测试牌照超过7700张,测试里程超过1.2亿公里,各地智能化路侧单元部署超过8700套,无人配送、干线物流等多场景示范应用有序开展。

  (本报记者  刘温馨)


  《 人民日报 》( 2024年07月16日 14 版)

(责编:牛镛、岳弘彬)


【作者:】

文章评论
评论
全部评论
更多推荐

辽宁省9城获评全国文明城市 营口、辽阳等5城新晋入选

每日新闻网辽宁讯  文/孙仲兴  蒋海东      2025年5月23日,全国精神文明建设表彰大会在北京隆重召开。大会公布了第七届全国文明城市名单,辽宁省文明城市创建工作再创佳绩,共有9个城

车企倒闭后,车主权益谁来维护?

调查动机近日,一则“哪吒汽车被申请破产审查”的消息冲上热搜榜。全国企业破产重整案件信息网显示,哪吒汽车关联公司合众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被申请破产审查。“车企破产,我们车主怎么办”“车机服务功能还有保障、系统还能更新吗”...

电池级碳酸锂价格进入新区间,对行业影响几何?

曾经一度在行业掀起风浪的电池级碳酸锂价格,近期表现稳定,反而令行业嗅到了新的商机。5月22日,电池级碳酸锂现货价格每吨逼近6.2万元,比5月20日的6.3万元相比出现微降。期货价格为每吨6.11万元,与5月20日的6.0...

2025年15万预算锁定全能战士!这辆电动轿跑如何成为Z世代出行答案

在 10-15 万这个竞争激烈的电动轿跑市场,仿佛是高手过招的江湖,颜值高的性能不足,智能配置多的安全性又让人担忧。那么,有没有一款车能让追求个性、科技感和安全性的 Z 世代毫不犹豫地下单呢?今天就来深度剖析一下东风奕派...

超豪华品牌在华销量“失速”自主品牌能否重构市场版图

本报记者方超石英婧上海报道超豪华品牌在华销量“失速”之时,自主品牌却在加速冲入这条蓝海赛道。中国汽车流通协会数据显示,在3月份的进口车市场中,受宾利飞驰、欧陆、添越等车型销量下滑影响,超豪华品牌降幅最大,同比下滑33.9...

2025新能源汽车消费趋势洞察

本报记者陈燕南北京报道“有些偏僻地方的设备要及时维护,不然出去玩很担心充电。”“高速充电桩太少。”“充电高峰期出现排队拥堵状态。”有不少新能源汽车消费者对《中国经营报》记者表示。在这些问题的背后映射的是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

合资新势力:从重启到重构

2025年无疑是合资新能源汽车的“关键变革年”。今年,合资品牌在新能源领域的一系列举措,使其成为汽车行业的焦点。尽管相关数据显示,前4个月,国内主流合资品牌新能源汽车的市场渗透率才为6.8%,和4月新能源汽车在国内总体乘...

私家车跑“顺风”出事故,意外险赔不赔?

顺风车是与他人合意,一同顺路搭乘前往目的地的共享出行方式,因其方便且实惠,受到不少人的青睐。那么,搭乘的顺风车如果出了交通事故,向保险公司投保的意外险能理赔吗?近日,江苏省无锡市梁溪区人民法院就审结了这样一起案件。小张是...

“含华量”成合资车企新标签

近段时间,合资车企在智能化上的突飞猛进显而易见。这种进化背后,其实是合资品牌下大力气与国内智驾供应商合作的结果,一些品牌并不讳言此点,并将“含华量”作为一种竞争优势进行宣传。合资品牌如果在智驾方面迎头赶上,再配以传统品牌...

赛力斯连获两大央媒权威背书!以创新破局 重塑中国汽车品牌新高度

在推动中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进程中,赛力斯正通过创新实践赢得国家级媒体的高度认可。5月11日,《人民日报》头版刊发的《重庆以科技创新引领先进制造业发展》一文开篇即以赛力斯超级工厂为典型案例,展现了其在智能制造领域的创新实...

2024
07/16
09:12
浏览量: 5468
大字号
分享
今日热点
新起点 新征程 共筑辉煌未来

新起点 新征程 共筑辉煌未来

第五届两岸媒体人峰会在北京举行

第五届两岸媒体人峰会在北京举行

飞行汽车正成低空经济新热点

飞行汽车正成低空经济新热点

长安欧尚X7 PLUS车机不升级、缺失手机投屏功能遭集体投诉

长安欧尚X7 PLUS车机不升级、缺失手机投屏功能遭集体投诉

日出千山秀 花开万里香

日出千山秀 花开万里香



友情链接

  • 人民网
  • 海彊之声
  • 小红书
  • 中国长安网
  • 海外网
  • 中国警察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老区网
  • 新华网
  • 中国台湾网
  • 中国政府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新闻网
  • 每日新闻网
  • 光明网
  • 央视网
  • 法制网
  • 中国青年网
  • 求是网
  •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免责声明         人员查询

    • 扫码看全网内容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定慧西里乙18号 联系电话:电话/传真010-88117470 010–52463177 18611141167(微信同号)邮箱1026329972@qq.com (每日新闻) 内线800转108
    网站备案/许可证工信部:京ICP备2025111695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7822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0537号
    每日新闻网http://www.everyday-news.cn/提供最新国内外新闻及新闻资讯
    每日新闻网秉承“新闻视野、文化视角、思想深度、理论高度、脚踏实地”的理念,运用互联网的快速传播技术和丰富的移动链接平台,每日新闻网正确引导社会思想意识,传播优秀文化,凝聚民族精神,彰显快速展示网络舆论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