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新闻网
网站首页 每日要闻头条快讯纪实现场专题报道社会热点就案说法海疆之声 成为会员
成为会员诗坛荟萃焦点网谈生态环境热点追踪群众来信乡村振兴企业风采监督与法名人字画人物·访谈关注民生人民视点文化·旅游科技前沿快闪中国深度观察名医·健康关于我们免责声明联系我们 人员查询
  • 浙江
  • 新疆
  • 内蒙古
  • 吉林
  • 重庆
  • 辽宁
  • 贵州
  • 四川
  • 海南
  • 云南
  • 福建
  • 台湾
  • 江西
  • 湖南
  • 湖北
  • 河南
  • 广西
  • 江苏
  • 安徽
  • 山东
  • 青海
  • 甘肃
  • 陕西
  • 山西
  • 河北
  • 黑龙江
  • 天津
  • 上海
  • 北京
  • 广东
  • 宁夏
  • 西藏
每日新闻网 > 人民视点 > 浙江嵊州:新能源装备产业积厚成势

浙江嵊州:新能源装备产业积厚成势

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读城 | 时间:2024-09-11 09:18:27 | 点击:4258

比亚迪新能源动力电池生产基地、海威汽车零件制造等项目密集入驻、快速壮大,市域高新技术企业数量达到307家,新能源装备“万亩千亿”新产业平台产值规模突破300亿元……

近年来,浙江省嵊州市新能源、新材料、生命健康等新兴产业快速发展。其中,以比亚迪新能源动力电池生产基地为龙头,研发、制造、应用等环节快速集聚的新能源装备产业势头尤其强劲。

“嵊州速度”支撑新兴产业拔地而起。2021年8月,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总投资130亿元的动力电池项目落户嵊州。该项目一期从签约、拿地、开工到通线,仅用时285天,被企业点赞为“嵊州速度”。

聚焦招商引资“一号工程”,嵊州把投资项目落地当作“头等大事”。当地优化“链长制”招商模式,围绕政策优惠、资金扶持、项目审批等构建完善招商体系,接连招引动力电池、电机电控以及智能网联、无人驾驶等新能源产业项目。

浙江柯翔汽车部件有限公司专门生产车用内饰塑料件,近年随着业务规模扩张,企业场地不足难题越发凸显,兴建一座新工厂迫在眉睫。

“政府全面优化行政审批流程,还为企业新员工提供住房补贴、见习补贴、入职培训等,这显著降低了企业成本。”董事长许建斌表示,立足嵊州营商环境及其新能源产业链配套,企业将在新工厂投资引进先进的生产线和设备,以产品质效带动附加值提升。

嵊州市开发区(高新园区)招商办副主任张意介绍,为加速项目落地,嵊州的每个招商项目都会成立专班,并配有“盯引人”,企业遇到“操心事”能随时联系“盯引人”解决。

除了专班化运作机制,嵊州还组建“百亿产业基金”用于新能源装备产业等股权投资,并出台新能源汽车专项扶持政策。此外,“嵊利办”“馨服务”等政务服务逐渐形成品牌,受到企业广泛好评。

走进浙江海威汽车零件有限公司,宽敞的生产车间内有一排排挥舞着“机械臂”的智能机械设备。其中,一台重达7200吨的“大块头”智能压铸岛颇为醒目。

“有了这台机器,汽车后端车身制作时间从40-50分钟直接缩短至3分钟。”海威汽车总经理王建介绍说,原本后车身由约72个零部件拼接而成,现在能被一次性压铸成型。

记者了解到,这家企业历经5年高投入,在嵊州激发高端研发人才集聚效应,支撑汽车车身超大型结构件一体化压铸研发与量产。2024年上半年,海威汽车产值同比翻番,企业就此将在嵊州扩大投资50亿元。

吸引科创企业“落地”,要让科研人才“生根”。嵊州市委人才办相关负责人介绍,嵊州近年坚定推进科技创新与人才强市首位战略,深入实施人才强市“515X”工程,强化与高校合作对接,聚力引进高精尖人才,持续推进专业人才与项目对接。

去年10月,嵊州市出台《关于加快推进新能源装备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提出扶持动力电池、新型储能装备、氢燃料电池等领域整机及其关键零部件生产企业高质量发展。此外,建设院士专家工作站、博士后工作站,培养氢能装备、电池材料等相关专业人才,为产业高质量发展夯实人才支撑。

目前,嵊州已拥有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1家、众创空间1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2家,高新技术企业307家;累计引育国家级领军人才46人、省级领军人才33人,申报入选浙江省领军型创新创业团队4个。

记者了解到,今年5月,嵊州市与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签署永久战略合作伙伴协议,比亚迪动力电池生产基地(二期)、华东区域汽车文化体验中心等项目正在快速推进中。在此引领下,总投资30亿元的汉嵙新材料复合铜(铝)制造项目、总投资20亿元的羽能新材料锂离子储能电池用补锂剂项目等新能源装备上下游配套项目也接连落户嵊州。

(责编:王震、陈键)


【作者:方问禹】

文章评论
评论
全部评论
更多推荐

电动自行车以旧换新带动行业产销两旺

 本报北京7月3日电(记者王俊岭)商务部新闻发言人何咏前3日说,根据消费品以旧换新以及全国电动自行车安全隐患全链条整治有关部署,商务部牵头开展电动自行车以旧换新工作,带动行业产销两旺,在扩消费、惠民生、助行业、促安全等方...

“高息高返”或成历史 汽车金融迈入调整深水区

  曾凭借“高息高返”策略抢占市场的汽车分期模式,正因银行的盈利困境与车市的竞争加剧,逐步退出舞台成为历史。图为6月初北京奥吉通林肯中心店内的金融政策宣传海报。">  “零利率”“厂家贴息”“贷款返现一万...

烟台高新区举办“我们的价值观 我们的中国梦”百姓宣讲大赛(决赛)

每日新闻网讯(文图/吕本政 郭健 潘静宇)为推动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在全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7月4日下午,烟台高新区“我们的价值观 我们的中国梦”百姓宣讲大赛(决赛)在创业大厦举办,来自全区各行业...

烟台交通管理支队高新区大队以安全课堂护航快乐暑假

每日新闻网讯(文图/吕本政 宋先媛)暑假将至,儿童出行安全牵动人心。近日,烟台交通管理支队高新区大队警官们走进高新区第二实验小学,为师生们带来一堂生动深刻的交通安全体验课,以沉浸式教学筑牢假期安全防线。在教学楼前上,一场...

“一站式”服务农民卖粮 高科技保障颗粒归仓 直击河北夏粮收购

  在中储粮(邢台)储备有限公司大院里,一批粮食正等待入库。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朱洪园/摄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跟随保管员登上35号储粮仓,进入仓内,感觉非常凉快干爽。通过仓内的电子货位卡,记者看到,仓温是26.2摄氏度...

我国新增下达100亿元以工代赈中央投资 预计带动31万人就业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北京7月8日电(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贾骥业)记者今天从国家发展改革委了解到,日前,我国新增下达100亿元中央预算内投资,开展以工代赈加力扩围促进重点群体就业增收行动,助力重点群体稳就业促增收。  据介绍...

首届“优师计划”毕业生即将奔赴山海

  “躬耕教坛,强国有我。志存高远,师范报国……”6月底,北京师范大学(以下简称“北师大”)首届“优师计划”师范生从教出征仪式在珠海校区风雨操场举行,7位学子代表全体“优师计划”毕业生朗诵《以国为志,以师为名》。  今年...

毕业季,打造有温度的离别仪式

  毕业生成长故事汇现场。学校供图  退伍学子柯成典给母校行最后一个军礼。学校供图  师生面对面“圆桌对话”。学校供图  近日,武汉职业技术大学建筑工程学院2025届毕业生“拾光·启航”成长故事会在学院悦心坊工作室温情启...

引领毕业生到国家需要的地方建功立业 为何这所大学超七成毕业生选择西部

  7月,新疆姑娘李美玲将前往塔里木油田,在大漠戈壁中开启自己的职业生涯。  李美玲是西南石油大学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学院油气储运工程专业2025届毕业生。尽管与男性相比,女性在这个行业面临着更多的不便和困难,但经过专业学习...

今天起,机票燃油附加费上调!

 日前,多家航空公司宣布自7月5日(含)起上调国内航线燃油附加费,国内航线旅客运输燃油附加费收取标准如下:  800公里(含)以下航线,每位成人旅客收取10元燃油附加费;  800公里以上航线,每位成人旅客收取20元燃油...

2024
09/11
09:18
方问禹
浏览量: 4258
大字号
分享
今日热点
新起点 新征程 共筑辉煌未来

新起点 新征程 共筑辉煌未来

第五届两岸媒体人峰会在北京举行

第五届两岸媒体人峰会在北京举行

飞行汽车正成低空经济新热点

飞行汽车正成低空经济新热点

长安欧尚X7 PLUS车机不升级、缺失手机投屏功能遭集体投诉

长安欧尚X7 PLUS车机不升级、缺失手机投屏功能遭集体投诉

日出千山秀 花开万里香

日出千山秀 花开万里香



友情链接

  • 人民网
  • 海彊之声
  • 小红书
  • 中国长安网
  • 海外网
  • 中国警察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老区网
  • 新华网
  • 中国台湾网
  • 中国政府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新闻网
  • 每日新闻网
  • 光明网
  • 央视网
  • 法制网
  • 中国青年网
  • 求是网
  •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免责声明         人员查询

    • 扫码看全网内容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定慧西里乙18号 联系电话:电话/传真010-88117470 010–52463177 18611141167(微信同号)邮箱1026329972@qq.com (每日新闻) 内线800转108
    网站备案/许可证工信部:京ICP备202511169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46001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0537号
    每日新闻网http://www.everyday-news.com/提供最新国内外新闻及新闻资讯
    每日新闻网秉承“新闻视野、文化视角、思想深度、理论高度、脚踏实地”的理念,运用互联网的快速传播技术和丰富的移动链接平台,每日新闻网正确引导社会思想意识,传播优秀文化,凝聚民族精神,彰显快速展示网络舆论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