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新闻网
网站首页 每日要闻头条快讯纪实现场专题报道社会热点就案说法海疆之声 成为会员
成为会员诗坛荟萃焦点网谈生态环境热点追踪群众来信乡村振兴企业风采监督与法名人字画人物·访谈关注民生人民视点文化·旅游科技前沿快闪中国深度观察名医·健康关于我们免责声明联系我们 人员查询
  • 浙江
  • 新疆
  • 内蒙古
  • 吉林
  • 重庆
  • 辽宁
  • 贵州
  • 四川
  • 海南
  • 云南
  • 福建
  • 台湾
  • 江西
  • 湖南
  • 湖北
  • 河南
  • 广西
  • 江苏
  • 安徽
  • 山东
  • 青海
  • 甘肃
  • 陕西
  • 山西
  • 河北
  • 黑龙江
  • 天津
  • 上海
  • 北京
  • 广东
  • 宁夏
  • 西藏
每日新闻网 > 人民视点 > 增长、首次、加密、特色……透过关键词盘点2025年暑运新亮点

增长、首次、加密、特色……透过关键词盘点2025年暑运新亮点

来源:央视网 | 时间:2025-09-01 15:18:13 | 点击:546

央视网消息:交通运输部最新数据显示,预计2025年暑运期间,全社会跨区域人员流动量达119亿人次,日均1.92亿人次,同比增长4.3%。

  2025年暑运期间,预计公路自驾出行量87亿人次,占全社会跨区域人员流动量的73%。尤其是乡村自驾游,成了不少游客避暑纳凉的旅游打卡地。

  在湖南吉首,洽比河旅游公路串联起深山中的9个传统苗寨。游客们自驾而来,沿河溯溪露营,体验水上项目,或躲进竹椅遮阳伞下,感受清凉惬意。

  随着暑期游客的增多,江西省泰和县对天湖山景区周边公路进行升级改造,将原本3.5米的路面拓宽至6米,大幅提升景区通行能力与安全性。

  交通运输部运输服务司综合运输服务处副处长阿莱·阿克拜介绍,暑运期间,学生游、旅游流、研学游等人气高涨,有效拉动了我国旅游消费。预计2025年暑期,国内旅游人数将突破25亿人次,东北、西南、西北、海滨城市、避暑胜地、重点景区出行热度较高,北京、上海、西安等成为热门旅游城市。

  铁路暑运旅客发送量首超9亿人次



  为期两个月的铁路暑运8月31日结束。国铁集团数据显示,2025年暑运,全国铁路共发送旅客约9.4亿人次,首次突破9亿人次,创历史同期新高。

  2025年铁路暑运客流以旅游、探亲为主,呈现平稳增长态势,单周客流量均在1亿人次以上,日均客流量约1500万人次,较2025年春运日均客流量高出220万人次。

  为应对持续大客流,国铁集团在暑运首日启动三季度列车运行图。京哈高铁京沈段、沪昆高铁杭长段提速,按350公里高标运行,复兴号列车覆盖更多县级车站,全国铁路日均开行旅客列车达到11000余列,运力同比增长近10%。

  2025年暑运,沿海地区铁路部门在应对大客流的同时,全天候实时掌握沿线安全动态。重点线路启动光纤综合监测系统,第一时间感知列车运行信息变化。

  暑运结束正值秋季开学季,多地铁路部门表示,暑运临客开行方案将根据学生出行需求延续。同时,学生购票优惠新规也将于9月6日正式实施。

  旅游列车加密开行 打造暑期消费新场景



  2025年暑运新增列车中,银发列车、研学专列、康养旅游列车占比较大,铁旅融合打造了暑期消费新场景。

  暑期正是新疆旅游旺季,坐着火车去新疆成为不少游客的新选择。针对银发游、亲子游客流增多的实际,伊宁、阿勒泰、喀什等南北疆旅游热门方向加开列车1200余列,并开行南北疆线路银发旅游专列21列,方便游客出行。

  2025年暑运,长三角地区假日旅游列车密集开行。在列车途经的浙江台州金清镇,青年入乡打造旅游新景点,旅客乘高铁到站后,可“无缝换乘”当地的观光巴士直达海边。

  在这里,游客不仅可以品尝到独具风味的“洞咖啡”,在海边市集购买到当地新鲜的农贸产品,还可以体验到沉浸式赶海。

  暑运期间,全国铁路开行直通旅游列车同比增长1.2倍。西安至长沙、上饶至喀什,一趟趟旅游列车如同流动的纽带将散落的景点串珠成链,带动区域文旅协同发展。

  中国旅游研究院院长戴斌表示,暑运调图释放了暑期旅游消费的潜力,对铁路沿线旅游目的地产品的丰富和市场的拓展都将起到极大促进作用,也为文化旅游和铁路融合发展提供了全新的空间。

  暑运全国水上发送旅客超6694万人次



  记者从交通运输部海事局了解到,2025年暑运,全国水上发送旅客预计超6694万人次。海岛游、城市观光游、研学旅行等特色水上出行项目成为增长主力。

  交通运输部海事局最新数据显示,暑运以来,全国预计水上发送旅客6694.2万人次,日均109.7万人次,比2024年同期日均增长6.1%。暑假期间,重庆的两江夜游及灯光秀成为热门旅游打卡项目。

  在上海,当地交通部门通过“游船+美术馆”、特色餐食等方式,打造消费新场景。游客可以选择购买“展览+游船”联程票,比单独购买展票和船票的价格共优惠70多元。

  在广西河池市宜州区,最后一艘乡间圩客渡船“桂河池客2199”成了“热门打卡船”。

  暑假期间,船长老梁加开了“节假日往返专线”,游客下船后可以直达宜州刘三姐故里景区,参与山歌对唱,穿上壮族服饰化身“阿牛哥”“刘三姐”。

  河池海事局海巡执法支队队长覃良庆表示,他们瞄准乡村振兴、文旅融合新业态,打造了这条新的路线。组织乘客参加乘船安全小课堂,让安全与美景同行。


【作者:】

文章评论
评论
全部评论
更多推荐

传习录丨人民教师无上光荣

习近平总书记始终高度重视教育事业。走进校园、致信问候、会见交谈……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通过各种方式对教育工作者表达关心关怀,身体力行弘扬尊师重教美德,也对教育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他强调,老师应该“做学生为学、为事...

“防窥”又“护眼”?这样的手机膜靠谱吗?

央视网消息:为了保护手机,很多人习惯给手机屏幕贴上保护膜。记者调查发现,市场中销售的手机膜五花八门。除了保护屏幕,一些商家还宣称自己的手机膜不仅可以防偷窥,还能“护眼睛”,这些说法靠谱吗?  一些商家在商品介绍页向消费者...

中国短剧“出海”势头迅猛 市场规模有望达百亿美元量级

央视网消息:研究机构数据显示,当前,短剧海外应用已突破300款,全球累计下载量超过4.7亿次。今年第一季度,全球短剧应用内购收入逼近7亿美元,增至2024年第一季度的近4倍。而短剧出海的市场总规模,短期内有望达百亿美元量...

中国气象局:预计9月有3至4个台风或热带低压影响中国

中新社北京9月9日电 (记者 陈溯)记者9日从中国气象局获悉,今年主汛期(6月至8月)内有14个台风生成,预计9月还将有3至4个台风或热带低压生成,影响华东和华南部海域。  9日,中国气象局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今年主汛期...

一年增加近20万!北京常住老年人口首破500万人大关

9月9日,2025北京养老服务行业发展四季青论坛开幕,并发布《2024年北京市老龄事业发展报告》。报告显示,2024年全市60岁及以上常住人口达514.0万人,首次突破500万人大关。这一数字比2023年增加了19.2万...

练兵赋能 蓄力前行——烟台高新公安开展专项培训

每日新闻网讯(文图/吕本政)为全面提升公安队伍实战能力和专业化水平,深入推进夏季治安打击整治行动,近日,烟台高新公安精心组织、周密部署,开展了系列专项培训,取得明显成效。科技兴警,让无人机飞得更稳8月6日,科教基地警务站...

AI时代,教师如何讲好一堂课

 全国第41个教师节即将来临,对教师而言,成长始终是职业生涯中最长久的追求。作为人才培养的主阵地和摇篮,高校提升青年教师的教学能力就显得尤为关键。  “不过,目前青年教师发展面临着一些问题。”在8月16—19日举办的第五...

日本专家:参选下任自民党总裁者或将变少

央视网消息:当地时间7日,日本首相、自民党总裁石破茂在首相官邸举行了紧急记者会,宣布决定辞去自民党总裁职务。石破茂表示,他已向自民党干事长森山裕传达了将实施临时总裁选举的相关手续。日本专家表示,鉴于目前日本自民党在参众两...

白露后身体哪3个部位最怕受凉?这份养生指南快收藏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白露是反映气温变化的重要节气  天气到了由热变凉的重要转折点  白露后,身体这3个部位最怕受凉  双脚、肚脐、颈部  白露养生怎么吃?  白露养生要做好哪3件事?  这份指南快收藏  ↓↓↓...

避开三个“洗脸误区” 一文了解洁面的正确打开方式→

  洁面几乎是每个人每天都在做的事,但其实并非每个人都在正确地洁面,不少方式可能会持续损害皮肤健康。  最常见的有关洁面的误区,以及洁面的正确打开方式。  这3个洁面误区,你中招了吗?  误区1:面部皮肤需要“深层清洁”...

2025
09/01
15:18
浏览量: 546
大字号
分享
今日热点
新起点 新征程 共筑辉煌未来

新起点 新征程 共筑辉煌未来

骄阳八月,随州消防进万家

骄阳八月,随州消防进万家

机关大楼-goodbye!

机关大楼-goodbye!

第五届两岸媒体人峰会在北京举行

第五届两岸媒体人峰会在北京举行

飞行汽车正成低空经济新热点

飞行汽车正成低空经济新热点



友情链接

  • 人民网
  • 海彊之声
  • 小红书
  • 中国长安网
  • 海外网
  • 中国警察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老区网
  • 新华网
  • 中国台湾网
  • 中国政府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新闻网
  • 每日新闻网
  • 光明网
  • 央视网
  • 法制网
  • 中国青年网
  • 求是网
  •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免责声明         人员查询

    • 扫码看全网内容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定慧西里乙18号 联系电话:电话/传真010-88117470 010–52463177 18611141167(微信同号)邮箱1026329972@qq.com (每日新闻) 内线800转108
    网站备案/许可证工信部:京ICP备2025111695号-2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46001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0537号
    每日新闻网http://www.everyday-news.com/提供最新国内外新闻及新闻资讯
    每日新闻网秉承“新闻视野、文化视角、思想深度、理论高度、脚踏实地”的理念,运用互联网的快速传播技术和丰富的移动链接平台,每日新闻网正确引导社会思想意识,传播优秀文化,凝聚民族精神,彰显快速展示网络舆论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