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新闻网
网站首页 每日要闻头条快讯纪实现场专题报道社会热点就案说法海疆之声 成为会员
成为会员诗坛荟萃焦点网谈生态环境热点追踪群众来信乡村振兴企业风采监督与法名人字画人物·访谈关注民生人民视点文化·旅游科技前沿快闪中国深度观察名医·健康关于我们免责声明联系我们 人员查询
  • 浙江
  • 新疆
  • 内蒙古
  • 吉林
  • 重庆
  • 辽宁
  • 贵州
  • 四川
  • 海南
  • 云南
  • 福建
  • 台湾
  • 江西
  • 湖南
  • 湖北
  • 河南
  • 广西
  • 江苏
  • 安徽
  • 山东
  • 青海
  • 甘肃
  • 陕西
  • 山西
  • 河北
  • 黑龙江
  • 天津
  • 上海
  • 北京
  • 广东
  • 宁夏
  • 西藏
每日新闻网 > 名医·健康 > 跑出新医科发展加速度

跑出新医科发展加速度

来源:光明日报 | 时间:2024-08-06 14:13:17 | 点击:4727

编者按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必须以新发展理念引领改革,立足新发展阶段,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完善推动高质量发展激励约束机制,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高校是教育、科技、人才的集中交汇点,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宏伟蓝图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立足自身特色,实现高质量发展,是高校今后一个时期最核心、最紧迫的任务。本期,我们围绕深化教育综合改革促进高质量发展组织文章,开展探讨。

新时代,科技创新为全面推进健康中国建设提供了强大动力和核心支撑。新医科,正是在这一时代背景下应运而生。对于医学院校而言,要在健康中国建设的背景下,加强新医科建设的顶层设计和统筹谋划,增强系统观念和前瞻思维,把实现高质量发展作为最核心、最紧迫的任务,牢牢把握德才兼备的人才培养原则,培厚创新文化土壤,完善科教协同育人机制,在加快培养造就一支医学拔尖创新人才队伍过程中,不断提升我国医学科技创新的影响力。

建设一流交叉学科,激发医学创新“核爆点”

回顾医学发展历史,学科体系布局随着科技创新大潮不断嬗变发展,科技创新推动学科发展的案例比比皆是。例如,X射线的发现与应用,使得人类能够直接观察到活体内部结构,大幅提升了疾病诊断水平,也极大地推动了影像学的发展;干细胞技术的发展为器官组织损伤后的修复提供了全新治疗方案,也催生了再生医学,等等。

站在新的历史发展期,人类健康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气候变化对人类健康的威胁将进一步加剧,老龄化社会带来重大慢性疾病诊疗需求不断增加,疾病负担持续攀升。面对挑战的同时,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等新技术、新理念、新范式也在不断赋能医学学科发展,为解决健康问题拓宽了“创新区”。面对新挑战,医学院校要积极拥抱新技术变革,以解决健康问题为导向促进学科汇聚和交叉融合,完善学科交叉推进政策,在前沿学科和交叉学科领域培育新的学科增长点,以颠覆性技术和前沿技术催生学科发展新范式,带动科技资源综合集成、配置优化和成果转化,激发创新“核爆点”,整体提升高水平自主创新能力,彰显新医科的示范引领作用。

建设交叉学科并不意味着摒弃传统学科,而是在传统学科发展中找到新的突破口。医学学科之根本还是对人类健康的研究,因此建设一流交叉学科首先需要厚重的医学学科基础,在此基础上通过与一个或多个不同学科的知识、理论和技术相互交融,以应对那些单纯依靠医学学科难以攻克的复杂健康问题,甚至开拓全新的研究领域。在全球面临新发传染病的背景下,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在传统公共卫生学科基础上,成立全球健康学院和全健康研究院,这一学科正是通过跨学科、跨部门、跨地区合作打造健康研究新范式和人才培养新模式,从人类健康、动物健康、环境健康协同保障促进的视角来预防新发传染病,得到了包括世界卫生组织、联合国粮农组织和世界动物组织等国际组织的高度关注与支持。

培育一流复合人才,锚定自主培养“新风口”

科技创新靠人才,人才培养靠教育,教育、科技、人才内在一致、相互支撑。瞄准世界科技前沿,医学院校应主动对接全球工业革命和生命科学革命,探索将人工智能、大数据等科技革命和信息技术融入办学理念和体系建设。

新医科强调交叉学科人才培养,医学院校应依托综合性大学理工文科各学科门类齐全的学科优势,在平台、资源、课程和师资等方面多点发力,立足患者身边的临床教学研究平台,凸显附属医院等实习基地在医学人才培养环节中的主体地位,发挥附属医院高质量人才产出的阵地作用。培养过程中,力求复合型人才培养全周期更新与社会发展相适应,坚持以问题为导向创新教学模式,在原有医学课程体系中增设“医+工”“医+理”“医+文”等融合新课程,提升学生运用交叉学科知识综合解决临床复杂问题的能力,大力推进新医科建设。

现有医学高等教育的认证体系大多来自国外,医学院校应抓住新医科建设契机,立足国际医学教育改革发展前沿,加强新医科背景下医学人才培养质量标准体系建设,建立并完善中国特色、国际先进的医学教育专业认证制度,在构建世界医学教育人才培养标准体系新格局中作出中国贡献。

锚定一流科研,打造生命科学领域新质生产力“策源地”

科技强国建设背景下,高水平医学院校要以解决重大科学问题、提升重大疾病防诊治水平为导向,锚定“从0到1”原始创新目标,在肿瘤学、脑科学、免疫学、再生医学、生殖与衰老等前沿科学领域和人工智能、干细胞、基因治疗、细胞治疗、数字医学等未来技术领域,开展原创性、前沿性、引领性的创新研究和联合攻关,抢占科技竞争和未来发展的制高点,打造生命科学领域新质生产力的“策源地”。

为提升原始创新能力,医学院校应为多学科合作创造机会、搭建平台,让不断更新迭代的人工智能、量子技术、生物技术等前沿技术涌进医学院校和附属医院,为科研人员深入探索提供广阔舞台。为提升关键核心技术攻关能力,医学院校应健全有组织科研顶层设计,强化使命驱动的问题导向研究。完善科技创新生态,健全全链条、全过程科技成果转化机制,实施“头部企业+研究院”创新联合体等模式,服务好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

一流的科研首先来自“好”的科学问题,“好”的医学科学问题来源于对患者疾患的深刻认识,来源于对专业领域世界前沿的把握,也来源于无数次的失败。医学院校应培育创新文化、合作文化,营造鼓励探索、包容失败的良好环境,倡导互相尊重和支持。

为应对生命医学领域的全球挑战,医学院校还应加大科学研究开放合作力度,通过建立联合研究机构、推动科研人员交流合作、加强学生交流与实践等,深化国际合作,培养有国际视野的医学科技人才。

(作者:江帆 范先群,分别系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党委书记;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院长、中国工程院院士)

(责编:郝帅、杨迪)


【作者:江帆 范先群】

文章评论
评论
全部评论
更多推荐

“优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戴文渊:以人工智能助力千行百业

非公有制经济人士“优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称号是表彰广大民营经济人士、新的社会阶层人士和个体工商户中,踊跃投身国家战略,创业创新、回报社会的典型代表,来自北京的戴文渊由于在推动我国人工智能应用方面作出了突出贡献,...

42项劳动防护用品强制性国家标准发布 覆盖8大防护领域

央视网消息:据市场监管总局网站消息,近日,市场监管总局(国家标准委)批准发布42项劳动防护用品强制性国家标准,全面覆盖眼面部、听力、呼吸、头部、手部、足部、服装及坠落防护八大劳动防护领域,涉及产品质量安全、选择、使用和维...

全国中小学食堂“互联网+明厨亮灶”覆盖率达98.5%

记者今天从全国食品安全宣传周启动仪式上了解到,今年以来,各级市场监管部门着力压实校园食品安全主体责任,重点治理食材验收不严格、加工操作不规范、后厨卫生不达标、“三防”设施不齐全等突出问题,压紧压实校方和经营方食品安全主体...

透过数据看我国建成世界规模最大医疗服务体系 群众健康有“医”靠

央视网消息:国务院新闻办公室9月11日上午举行“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国家卫生健康委有关负责人介绍“十四五”时期我国卫生健康工作发展成就。据介绍,“十四五”时期是卫生健康工作极不平凡的五年。我国坚...

中国世界遗产总数60项 位居世界前列

国新办今日举行“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介绍“十四五”时期文物事业高质量发展有关情况。  △北京中轴线遗产点鼓楼  发布会上介绍,世界文化遗产申报捷报频传,北京中轴线、西夏陵等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 新发现文物数量超13万处

国新办今日(9月10日)举行“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介绍“十四五”时期文物事业高质量发展有关情况。  发布会上介绍,文物资源家底基本摸清,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取得重要阶段性成果,76.7万处“三普”...

何止“上头”?还有风险!小心抓娃娃机“变种”

原本只是商场一角的休闲项目,抓娃娃机却在短短几年间迅速蔓延,成为孩子们喜欢的娱乐方式。随着抓娃娃机不断更新换代,各类“新玩法”接连出现:细小塑料玩具被搬进机台,活体动物也在娃娃机内供人抓取,循环兑换机制则让孩子们深陷其中...

法考本周六日开考,北京为全国最大独立考区

2025年国家统一法律职业资格考试客观题考试将于9月13日、9月14日分两批次进行。记者从北京市司法局获悉,北京考区客观题考试报名人数达47000余人,继续成为全国最大的独立考区。今年客观题考试北京共设置38个考点,分布...

市场监管总局批准发布一批重要国家标准

央视网消息:据市场监管总局消息,近日,市场监管总局(国家标准委)批准发布一批重要国家标准,涉及农业农村、百姓生活、交通运输、新兴领域、安全生产等方面。本批标准发布后,将在助力农业生产、提高生活质量、保障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安...

在慢生活里感受古城韵味

  图为巍山崇正书院里可逆式设计的先锋书店书廊。巍山县委宣传部供图  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众多,古建筑集聚,如何保护?记者在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巍山彝族回族自治县采访时发现:即将倒塌的旧书院改造为新书店,变成了网红打卡点;曾...

2024
08/06
14:13
江帆 范先群
浏览量: 4727
大字号
分享
今日热点
德厚医精 守护生命之花  精诚昭彰 诠释生命尊严

德厚医精 守护生命之花 精诚昭彰 诠释生命尊严

古埃及文物展北京开展

古埃及文物展北京开展

河南洛阳:幼童不慎异物入体  妇幼专家巧手排除

河南洛阳:幼童不慎异物入体 妇幼专家巧手排除

党建引领医卫聚合力,健康生活科普进万家

党建引领医卫聚合力,健康生活科普进万家

“候鸟”心梗脱危险,患者感激寄锦旗

“候鸟”心梗脱危险,患者感激寄锦旗



友情链接

  • 人民网
  • 海彊之声
  • 小红书
  • 中国长安网
  • 海外网
  • 中国警察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老区网
  • 新华网
  • 中国台湾网
  • 中国政府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新闻网
  • 每日新闻网
  • 光明网
  • 央视网
  • 法制网
  • 中国青年网
  • 求是网
  •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免责声明         人员查询

    • 扫码看全网内容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定慧西里乙18号 联系电话:电话/传真010-88117470 010–52463177 18611141167(微信同号)邮箱1026329972@qq.com (每日新闻) 内线800转108
    网站备案/许可证工信部:京ICP备2025111695号-2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46001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0537号
    每日新闻网http://www.everyday-news.com/提供最新国内外新闻及新闻资讯
    每日新闻网秉承“新闻视野、文化视角、思想深度、理论高度、脚踏实地”的理念,运用互联网的快速传播技术和丰富的移动链接平台,每日新闻网正确引导社会思想意识,传播优秀文化,凝聚民族精神,彰显快速展示网络舆论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