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新闻网
网站首页 每日要闻头条快讯纪实现场专题报道社会热点就案说法海疆之声 成为会员
成为会员诗坛荟萃焦点网谈生态环境热点追踪群众来信乡村振兴企业风采监督与法名人字画人物·访谈关注民生人民视点文化·旅游科技前沿快闪中国深度观察名医·健康关于我们免责声明联系我们 人员查询
  • 浙江
  • 新疆
  • 内蒙古
  • 吉林
  • 重庆
  • 辽宁
  • 贵州
  • 四川
  • 海南
  • 云南
  • 福建
  • 台湾
  • 江西
  • 湖南
  • 湖北
  • 河南
  • 广西
  • 江苏
  • 安徽
  • 山东
  • 青海
  • 甘肃
  • 陕西
  • 山西
  • 河北
  • 黑龙江
  • 天津
  • 上海
  • 北京
  • 广东
  • 宁夏
  • 西藏
每日新闻网 > 名医·健康 > 中医药玩起跨界 年轻人爱上养生

中医药玩起跨界 年轻人爱上养生

来源:北京青年报 | 时间:2024-09-13 11:24:36 | 点击:3506

中草药与咖啡相遇、各类时令养生节气茶饮、创意十足的中药主题文创、美味又健康的糕点……北京青年报记者走访发现,在今年服贸会上,传统中医药玩起了跨界,他们一改过去口味苦涩、保守的样貌,瞄准了年轻人的生活节奏和口味喜好,以时尚、新潮、便捷的姿态焕新来袭,琳琅满目的中医药养生产品成功打入秉承“懒系养生”“朋克养生”理念的年轻人市场。“新中式养生大法”正吸粉无数,其背后正是传统中医药在当下创新求变的积极探索。

养生代茶饮顺时而生

在健康卫生专题展区北侧的中医药展区,一股浓浓的中草药香弥漫在空气中,中草药代茶饮、膏方、香囊、中医适宜技术等各类产品琳琅满目,在场的中医医疗机构、企业使出浑身解数,用各种创意和手法主动拥抱年轻市场。

在北京中医医院展区内,两台智能熬煮机“咕嘟咕嘟”冒着热气,有生津止渴、开胃除烦、健脾祛湿的乌梅饮,也有清喉利咽的清咽代茶饮。现场工作人员表示,有需要的患者可根据自己的体质和需求,到医院由医生专门开方,调配个人专属的代茶饮。

针对当代打工人的“懒系养生”理念,“知嘛健康”带来的两款网红茶饮也颇受欢迎:“熬夜水”里包含菊花、罗汉果、人参片、大枣、蜂蜜。现场工作人员表示,这款茶饮有助于熬夜之后清肝补气;主打美容养颜的“桃花水”里包含大枣、葡萄干、龙眼肉、桑葚、红参片、桃胶、皂角米、雪燕、枸杞子,用料十足。

跨界碰撞引领饮品新时尚

当咖啡与药食同源的中草药相遇,能碰撞出怎样的火花?在本次服贸会上,不少展台带来全新味觉体验,吸引了不少年轻人前来品尝。“一边喝咖啡一边打工一边养生,这非常符合我的心态。”29岁的外企打工人张铭铭特地从自己负责的展区过来打卡,要感受一把“朋克养生”。

为了吸引更多年轻消费者了解中医药文化,中华老字号白塔寺药店打造的耀咖啡,在服贸会现场展出了不少“看家”产品,其中就有一款枇梨杷啦拿铁,含有枇杷和梨汁,养生意味十足。

在医生们的巧思之下,中草药与奶茶也能跨界融合。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保定医院推出的中药奶茶,打破了传统中药苦涩难咽的印象。“这款中药奶茶用玫瑰花、茯苓、纯奶、冰糖熬制,可滋阴养血安神。如果想更加健康,可以将冰糖换成甜叶菊。这是我们医院推广中医药文化的创新做法,希望能够吸引更多年轻人来了解中医药。”现场工作人员说。

零食“暗藏玄机”无负担

中草药也可以作为零食中的一部分,让人们在满足口腹之欲的同时,降低“负罪感”。在北京中医医院展区,人们可以品尝到由药食同源配方制作的各式养生月饼,均以纯天然原料制成,可口低糖且少负担。不同口味的蒟蒻果冻唤起了人们的儿时记忆,有桑叶菊花的、山楂麦芽的、玫瑰枸杞的、马齿苋的,口味丰富、不一而足,“药食同源”理念在这里得到了充分实践,是零食爱好者的不二选择。

白塔寺药店“耀咖啡”展台上,一款“熬夜丸”很是吸睛。这款小零食其实是铁皮石斛人参丸,内含蜂蜜、龙眼肉、大枣、人参、黄精、铁皮石斛等原料,入口时有一股浓浓的药香,但越嚼越清甜。冰柜里,洛神乌梅口味的中草药文创棒冰也卖了不少,还有以玄米和绿茶为基底、柚子和百香果为内馅的莲花造型创意甜点,令人叹为观止。

此外,各类中医药主题文创和生活产品也在以全新的方式浸润着人们的生活。白塔寺药店带来了多种中草药香囊、中草药花朵冰箱贴、书签、摆件等等,以潜移默化的方式传递着博大精深的中医药文化。北京中医医院则带来了自行研发的草本面膜粉、黄芪舒润霜、护肤品等等,让中草药赋予人们美丽与健康。

本市鼓励中医药开展创新探索

面对新形势,传统的中医医院、中医药企业都在寻求变化,让中医药焕发出新的魅力,也圈粉了不少年轻群体。对此,北京市中医药管理局副局长、二级巡视员李德娟在接受北京青年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这正是传统与现代相结合的巧妙方式,也给了人们拥抱中医文化的有效渠道。其实中医药不仅可以治病,也是一种文化资源,有许多结合点,可以有效地融入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我们非常鼓励这些创新型探索。”

在推动中医药文化走进年轻群体方面,北京市也开展了不少工作。北青报记者了解到,本市专门编写了《北京青少年中医药读本(小学版)》《中医药三字经》《中医药养生谣》等多种读本,北京学校、人大附中通州校区围绕“运河中医药文化如何在校园实现创造性转化”构建了12门校内课程。目前,中医药相关活动已进入本市16区近千所中小学。

在大学,今年本市主要针对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医学部、北京语言大学等四所高校开展中医药文化进校园活动。“不少高校成立了中医药文化社团,越来越多的年轻学生正在主动拥抱传统中医药。”李德娟表示。

(责编:郝帅、杨迪)


【作者:蒋若静】

文章评论
评论
全部评论
更多推荐

“优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戴文渊:以人工智能助力千行百业

非公有制经济人士“优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称号是表彰广大民营经济人士、新的社会阶层人士和个体工商户中,踊跃投身国家战略,创业创新、回报社会的典型代表,来自北京的戴文渊由于在推动我国人工智能应用方面作出了突出贡献,...

42项劳动防护用品强制性国家标准发布 覆盖8大防护领域

央视网消息:据市场监管总局网站消息,近日,市场监管总局(国家标准委)批准发布42项劳动防护用品强制性国家标准,全面覆盖眼面部、听力、呼吸、头部、手部、足部、服装及坠落防护八大劳动防护领域,涉及产品质量安全、选择、使用和维...

全国中小学食堂“互联网+明厨亮灶”覆盖率达98.5%

记者今天从全国食品安全宣传周启动仪式上了解到,今年以来,各级市场监管部门着力压实校园食品安全主体责任,重点治理食材验收不严格、加工操作不规范、后厨卫生不达标、“三防”设施不齐全等突出问题,压紧压实校方和经营方食品安全主体...

透过数据看我国建成世界规模最大医疗服务体系 群众健康有“医”靠

央视网消息:国务院新闻办公室9月11日上午举行“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国家卫生健康委有关负责人介绍“十四五”时期我国卫生健康工作发展成就。据介绍,“十四五”时期是卫生健康工作极不平凡的五年。我国坚...

中国世界遗产总数60项 位居世界前列

国新办今日举行“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介绍“十四五”时期文物事业高质量发展有关情况。  △北京中轴线遗产点鼓楼  发布会上介绍,世界文化遗产申报捷报频传,北京中轴线、西夏陵等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 新发现文物数量超13万处

国新办今日(9月10日)举行“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介绍“十四五”时期文物事业高质量发展有关情况。  发布会上介绍,文物资源家底基本摸清,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取得重要阶段性成果,76.7万处“三普”...

何止“上头”?还有风险!小心抓娃娃机“变种”

原本只是商场一角的休闲项目,抓娃娃机却在短短几年间迅速蔓延,成为孩子们喜欢的娱乐方式。随着抓娃娃机不断更新换代,各类“新玩法”接连出现:细小塑料玩具被搬进机台,活体动物也在娃娃机内供人抓取,循环兑换机制则让孩子们深陷其中...

法考本周六日开考,北京为全国最大独立考区

2025年国家统一法律职业资格考试客观题考试将于9月13日、9月14日分两批次进行。记者从北京市司法局获悉,北京考区客观题考试报名人数达47000余人,继续成为全国最大的独立考区。今年客观题考试北京共设置38个考点,分布...

市场监管总局批准发布一批重要国家标准

央视网消息:据市场监管总局消息,近日,市场监管总局(国家标准委)批准发布一批重要国家标准,涉及农业农村、百姓生活、交通运输、新兴领域、安全生产等方面。本批标准发布后,将在助力农业生产、提高生活质量、保障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安...

在慢生活里感受古城韵味

  图为巍山崇正书院里可逆式设计的先锋书店书廊。巍山县委宣传部供图  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众多,古建筑集聚,如何保护?记者在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巍山彝族回族自治县采访时发现:即将倒塌的旧书院改造为新书店,变成了网红打卡点;曾...

2024
09/13
11:24
蒋若静
浏览量: 3506
大字号
分享
今日热点
德厚医精 守护生命之花  精诚昭彰 诠释生命尊严

德厚医精 守护生命之花 精诚昭彰 诠释生命尊严

古埃及文物展北京开展

古埃及文物展北京开展

河南洛阳:幼童不慎异物入体  妇幼专家巧手排除

河南洛阳:幼童不慎异物入体 妇幼专家巧手排除

党建引领医卫聚合力,健康生活科普进万家

党建引领医卫聚合力,健康生活科普进万家

“候鸟”心梗脱危险,患者感激寄锦旗

“候鸟”心梗脱危险,患者感激寄锦旗



友情链接

  • 人民网
  • 海彊之声
  • 小红书
  • 中国长安网
  • 海外网
  • 中国警察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老区网
  • 新华网
  • 中国台湾网
  • 中国政府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新闻网
  • 每日新闻网
  • 光明网
  • 央视网
  • 法制网
  • 中国青年网
  • 求是网
  •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免责声明         人员查询

    • 扫码看全网内容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定慧西里乙18号 联系电话:电话/传真010-88117470 010–52463177 18611141167(微信同号)邮箱1026329972@qq.com (每日新闻) 内线800转108
    网站备案/许可证工信部:京ICP备2025111695号-2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46001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0537号
    每日新闻网http://www.everyday-news.com/提供最新国内外新闻及新闻资讯
    每日新闻网秉承“新闻视野、文化视角、思想深度、理论高度、脚踏实地”的理念,运用互联网的快速传播技术和丰富的移动链接平台,每日新闻网正确引导社会思想意识,传播优秀文化,凝聚民族精神,彰显快速展示网络舆论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