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新闻网
网站首页 每日要闻头条快讯纪实现场专题报道社会热点就案说法海疆之声 成为会员
成为会员诗坛荟萃焦点网谈生态环境热点追踪群众来信乡村振兴企业风采监督与法名人字画人物·访谈关注民生人民视点文化·旅游科技前沿快闪中国深度观察名医·健康关于我们免责声明联系我们 人员查询
  • 浙江
  • 新疆
  • 内蒙古
  • 吉林
  • 重庆
  • 辽宁
  • 贵州
  • 四川
  • 海南
  • 云南
  • 福建
  • 台湾
  • 江西
  • 湖南
  • 湖北
  • 河南
  • 广西
  • 江苏
  • 安徽
  • 山东
  • 青海
  • 甘肃
  • 陕西
  • 山西
  • 河北
  • 黑龙江
  • 天津
  • 上海
  • 北京
  • 广东
  • 宁夏
  • 西藏
每日新闻网 > 名医·健康 > 秋季苹果正当时 听说熟着吃好处更多?

秋季苹果正当时 听说熟着吃好处更多?

来源:北京青年报 | 时间:2024-09-19 17:50:34 | 点击:2044

秋天正是各个品种的苹果大量上市的季节。关于苹果的功效,有两个问题经常被人提到。第一个问题是:苹果真的能让高血压的人延年益寿吗?第二个问题是:听说苹果做熟了吃,营养价值更高、好处更多?今天就来解答这两个疑问,然后再详细介绍一下苹果的营养价值和优点。

相关数据表明常吃苹果可以降低高血压患者的全因死亡率

确实有营养流行病学研究发现,经常吃苹果的高血压患者,和不怎么吃的人相比,全因死亡率明显下降。

统计数据表明,每周吃3-6个苹果的高血压患者,和一个月都吃不到一个苹果的患者相比,全因死亡率低了40%。

所谓降低全因死亡风险,就是除了意外事故之外,因为各种疾病原因死亡的可能性都降低了。换句“大白话”说:就是活得更长了,延寿了。

另外,吃香蕉也有相似功效。相关统计数据表明,每周吃3-6根香蕉的高血压患者,和一个月都吃不到一根的患者相比,全因死亡率低了24%。

做熟之后钾、膳食纤维不会损失 糖分还能因此形成有益低聚糖

很多朋友有这种困扰:我吃新鲜苹果吃不下,一吃肚子就不舒服。如果吃烤苹果、蒸苹果、煮苹果、苹果干,还能获得这些健康好处吗?是的,仍然有好处。

新鲜水果比较“寒”,吃完容易出现肠鸣、拉肚子、大便不成形的问题。这个“缺点”可以通过做熟来弥补——只需要把苹果加热一下。在吃法上,推荐烤着吃,口感非常好。

老年人和消化不良者吃完加热后的苹果,肠道就能感觉舒服很多。所以,网上到处流传的“养生饮品”中经常会加入苹果,各种“谷物养生粉”里面也经常会加入苹果粉。加热后的苹果对消化还是比较友好的,而且适合体弱人士食用。

无论煮、蒸、还是烤苹果,在营养上都没有太大损失。比如,苹果中的钾和膳食纤维就不会因为加热而损失,是热稳定成分。其中的多酚类物质,在煮沸几分钟的短时间加热条件下,甚至含量还会略有上升。这是因为,一部分多酚被结合在细胞壁中,在加热过程中,细胞壁的完整结构受到破坏,其中的多酚类物质会释放出来。果皮中的果胶也会逐渐溶出,更容易被人体利用。

苹果中的糖分,也不会被加热破坏。甚至有可能因为加热而形成少量新的低聚糖,而低聚糖是有益肠道健康的“益生元”成分。

真正比较怕热的是维生素C,而正好苹果的维生素C含量非常低,只有白菜土豆萝卜等蔬菜的几分之一甚至十分之一,即便全部损失掉,也不可惜。

苹果对血糖也很友好 餐前吃帮助降低餐后血糖波动

吃苹果不仅有利于控制血压,对控血糖也非常友好。流行病学研究发现,有吃苹果习惯的人,患糖尿病的风险更低。

有体外测定发现,苹果可以有效降低α-淀粉酶和葡萄糖苷酶的活性。也就是说,虽然苹果本身含有糖,会引起血糖的上升,但苹果和淀粉食物一起吃,却是有利于延缓淀粉食物消化吸收的。所以,从理论上说,苹果和米饭一起吃的时候,并不会引起血糖水平的额外上升。

实际上,血糖实验也证明,如果用苹果替代一小部分米饭,保证不会额外吃进去更多的碳水化合物,那么苹果和米饭一起吃时,餐后血糖反应反而是略有降低的。水果和米饭馒头混合吃,口感其实很不错,并不会有什么不舒服的感觉,也不会觉得特别“寒”。

餐前半小时左右吃一个小苹果(160 克),能有效降低餐后血糖波动。无论是用苹果替代两口米饭,还是额外吃苹果,与单吃米饭相比,餐后血糖峰值都会降低。如果吃新鲜水果觉得有些麻烦,也推荐吃苹果干,苹果干是个好东西,它是所有水果干中血糖指数(GI)最低的一种。餐前半小时吃含15克糖的苹果干,然后再吃米饭,可以降低餐后的血糖反应。

苹果的其他健康效果也很显著 且不贵、量大、不明显受季节影响

实际上,吃苹果对身体有好处的营养研究结果实在是太多了,不仅限于让高血压人士延寿。

比如说,吃苹果有利于预防口腔、食道、胃的癌症;吃苹果有利于控制血胆固醇水平预防心脑血管疾病;苹果提取物有利于骨骼健康,有利于降低血管炎症,等等。

就算有些水果营养方面更有优势,但如果供应季节有限因而不能一年四季消费,如果价格较高很多人买不起,如果一次吃的量太小,那么都很难在流行病学研究中表现出那么明显的健康作用。

比如草莓、猕猴桃、柿子等虽然也是富含钾的水果,但不是365天都能吃到的;山楂、海棠之类的水果,虽然类黄酮含量明显高于苹果,但其消费量过低,按年度算,吃的总量很小。蓝莓、蔓越莓等其实都存在这个问题。所以,相比而言,一个苹果就有一百几十克到二百几十克,价格也不贵,四季可得,口味容易接受,消费数量大而稳定。

营养小知识:为什么水果对心血管特别友好?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推荐成年人每天吃 200-350克水果。已经有多项研究确认,每天适量吃水果有利于预防和控制高血压,有利于降低心脑血管疾病风险。

有人问:我不吃水果,只吃蔬菜,不行么?在心血管健康这方面,和蔬菜相比,水果有自己的独特优势。

因为预防和控制高血压,就需要高钾低钠膳食。钠的主要来源是盐和咸味调味品,肉类中也含有一部分钠。钾的来源是蔬菜、水果、豆类、全谷物、肉类、奶类等多种食物,其中蔬菜和水果特别重要。

水果是钾的膳食来源,钠含量也非常低。相比而言,蔬菜虽然也富含钾,但吃蔬菜通常需要烹调,烹调就得放盐,就大大增加了钠含量。

而吃水果通常是直接吃,或者榨汁喝,大概率不需要放盐。所以水果只补钾,不补钠,能够很好地改变膳食的钾钠比例,这对需要高钾低钠膳食的高血压患者特别有好处。

同时,水果中也含有大量降低炎症反应、保护心血管健康的类黄酮成分。

文/范志红(中国营养学会理事,中国科协聘科学传播首席专家)

(责编:郝帅、杨迪)


【作者:】

文章评论
评论
全部评论
更多推荐

烟台高新区生物医药产业加速腾飞 携手港科大共筑创新高地

每日新闻网讯(文图/吕本政 张娴)5月22日,烟台高新区生物医药产业迎来历史性时刻。香港科技大学(港科大)与高新区两大医药上市公司绿叶制药集团(绿叶制药)与博安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博安生物)签署合作协议,共同推动生物医...

懂点“肠”识,守护健康“肠”态

●目前在我国IBD已从过去的少见病逐渐发展成常见病。这与生活水平提高、饮食结构西化、环境变化等多重因素密切相关。●由于IBD具有慢性进展、反复发作的特点,又被称为“绿色癌症”。与普通感染性腹泻不同,IBD病程长、难治愈,...

小满时节湿热盛 养生“有度”别太“满”

5月21日为小满节气,此时江河渐满,万物生长。小满时节如何养生?中医专家建议,养生“小得盈满”即可,运动、饮食、睡眠等应讲究“有度”,不宜太“满”。图为AI生成。宁夏医科大学中医学院教授郭斌指出,随着小满节气的到来,气温...

全国首个“心佑小屋”点亮 31名西藏先心病患者在南京免费救治

  南医大二附院迈皋桥院区“心佑小屋”。人民网 周梦娇摄  人民网南京5月20日电 (周梦娇)20日上午,全国首个“心佑小屋”在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迈皋桥院区点亮,作为先天性心脏病防治的综合性服务平台,将系统承担疾病...

小满未满,祛湿防寒

    更多精彩  扫码观看  本报北京电(记者王美华)小满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八个节气,也是夏季的第二个节气,今年5月21日将迎来小满节气。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皮肤科主任医师李伯华介绍,小满节气标志着暑气渐升、雨...

这种水果维生素C含量是橙子的近8倍,也被誉为“刮油神器”!

油柑原本是小众水果,知道它的人并不多。不过,近两年随着油柑饮品的爆火,油柑也逐渐被人知晓,认可度不断增加,被誉为便秘人士的“救星”。油柑到底是一种怎样的水果,它的营养如何?吃了它真的能润肠通便吗?一起了解↓01 油柑让人...

每一次熬夜都在消耗它的“寿命” 这些信号可能是甲状腺在“求救”

追剧、刷手机……很多人晚上玩着玩着就到了半夜。你可能知道,熬夜会扰乱生物钟,使肝脏的自我修复和排毒功能受阻,导致毒素积累,损伤肝细胞。但你可能并不了解,熬夜的危害远不止损伤肝脏,更会消耗甲状腺“寿命”!01熬夜消耗甲状腺...

发展中医事业传承中医文化 一一记何长中和他的中医理疗馆

本刊、网 王平、耿治国何长中,安徽省亳州市观堂镇张各行政村张瓦房组人,高中文化,共产党员。最近他在安徽涡阳县牌坊镇耿皇集开一家中医理疗馆甚是红火,前来就医问诊的人络绎不绝。馆内中 药味香浓,床位暴满。只因奇特确实的疗效引...

牙龈肿嘴起疱都赖换季“上火”?

最近,有不少患者因牙龈肿痛出血、嘴唇起水疱前来门诊就医,他们认为这些症状都是换季“上火”所致,需要吃些败火药。其实,这些症状与季节并没有直接关系,而是口腔健康出了问题。牙龈出血是牙菌斑在捣乱●症状识别刷牙出血;啃苹果留下...

让“身体倍儿棒”成为大学生标配(体坛观澜)

今年毕业季起,云南全省92所高校将推行“大学生体质健康优良证书”制度,每年体质健康测试在80分以上的学生,毕业时可领到“大学生体质健康优良证书”,网友生动地称其为“身体倍儿棒”证书。近年来,“脆皮大学生”等戏谑称呼引发人...

2024
09/19
17:50
浏览量: 2044
大字号
分享
今日热点
德厚医精 守护生命之花  精诚昭彰 诠释生命尊严

德厚医精 守护生命之花 精诚昭彰 诠释生命尊严

古埃及文物展北京开展

古埃及文物展北京开展

河南洛阳:幼童不慎异物入体  妇幼专家巧手排除

河南洛阳:幼童不慎异物入体 妇幼专家巧手排除

党建引领医卫聚合力,健康生活科普进万家

党建引领医卫聚合力,健康生活科普进万家

“候鸟”心梗脱危险,患者感激寄锦旗

“候鸟”心梗脱危险,患者感激寄锦旗



友情链接

  • 人民网
  • 海彊之声
  • 小红书
  • 中国长安网
  • 海外网
  • 中国警察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老区网
  • 新华网
  • 中国台湾网
  • 中国政府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新闻网
  • 每日新闻网
  • 光明网
  • 央视网
  • 法制网
  • 中国青年网
  • 求是网
  •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免责声明         人员查询

    • 扫码看全网内容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定慧西里乙18号 联系电话:电话/传真010-88117470 010–52463177 18611141167(微信同号)邮箱1026329972@qq.com (每日新闻) 内线800转108
    网站备案/许可证工信部:京ICP备2025111695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7822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0537号
    每日新闻网http://www.everyday-news.cn/提供最新国内外新闻及新闻资讯
    每日新闻网秉承“新闻视野、文化视角、思想深度、理论高度、脚踏实地”的理念,运用互联网的快速传播技术和丰富的移动链接平台,每日新闻网正确引导社会思想意识,传播优秀文化,凝聚民族精神,彰显快速展示网络舆论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