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新闻网
网站首页 每日要闻头条快讯纪实现场专题报道社会热点就案说法海疆之声 成为会员
成为会员诗坛荟萃焦点网谈生态环境热点追踪群众来信乡村振兴企业风采监督与法名人字画人物·访谈关注民生人民视点文化·旅游科技前沿快闪中国深度观察名医·健康关于我们免责声明联系我们 人员查询
  • 浙江
  • 新疆
  • 内蒙古
  • 吉林
  • 重庆
  • 辽宁
  • 贵州
  • 四川
  • 海南
  • 云南
  • 福建
  • 台湾
  • 江西
  • 湖南
  • 湖北
  • 河南
  • 广西
  • 江苏
  • 安徽
  • 山东
  • 青海
  • 甘肃
  • 陕西
  • 山西
  • 河北
  • 黑龙江
  • 天津
  • 上海
  • 北京
  • 广东
  • 宁夏
  • 西藏
每日新闻网 > 名医·健康 > 系牢未成年人网络“安全扣”_新游戏频道_中国青年网

系牢未成年人网络“安全扣”_新游戏频道_中国青年网

来源:中青网 | 时间:2024-10-29 19:31:09 | 点击:377

未成年人健康成长关乎国家前途和民族命运。今年是我国全功能接入国际互联网30周年,也是网络强国战略目标提出10周年。互联网为人民群众生产生活、交流交往、创新创造提供了新平台、新空间,也为推动文明继承和发展、促进文化弘扬与繁荣提供了新载体、新机遇。

当今时代,经济社会发展对信息网络高度依赖,网络空间与现实空间深度融合,网络安全威胁和风险越发突出。特别是广大未成年人,在通过网络让学习和生活更加便利和丰富的同时,也面临着违法和不良信息侵害、个人信息泄露、网络沉迷、网络欺凌等多重风险。

发展好和治理好,始终是互联网这枚硬币的两面。近年来,我国网络安全政策法规体系不断健全,网络安全工作体制机制日益完善,网络安全保障体系和能力建设加快推进,“网络安全为人民,网络安全靠人民”的理念深入人心,亿万民众在网络空间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增强。

未成年人网络素养培育是网络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加强未成年人网络保护的重要基石。网络素养的高低关系着广大未成年人使用网络的方式、态度以及效用。近年来,我国在未成年人网络素养培育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中长期青年发展规划(2016-2025年)》《关于加强网络文明建设的意见》等都对提升青少年网络素养提出了明确要求。2024年1月1日施行的《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条例》,积极回应各方关心关切,针对未成年人网络保护,设置“网络素养促进”专章,明确将网络素养教育纳入学校素质教育内容,并明确国家、社会、家庭、学校等各方的责任义务。在实践层面,网络平台、社会组织等通过多种活动和项目,积极探索提升未成年人网络素养的有效途径。例如,团中央联合相关单位制作发布了一系列“12355网络素养公开课”,融入团课队课教育,持续提升未成年人网络素养。

《中国青少年网络素养调查报告(2024)》显示,中国青少年的网络素养正稳步提升。报告从6个维度对青少年网络素养进行分析评价,结果显示我国青少年上网注意力、网络印象管理能力、网络安全行为和隐私保护意识有所提高;网络信息保存和利用能力、网络规范认知能力仍需进一步提升,网络信息的辨识和批判能力相对较差。

患生于所忽,祸起于细微。需要看到,我们所面临的网络安全问题,很多是意识问题,要从思想意识上系牢“安全扣”,树立正确的网络安全观。进一步提高未成年人的网络素养水平,还需各方共同努力,为未成年人的茁壮成长保驾护航。

比如,政府部门应继续着力健全网络生态治理长效机制,持续打击网络谣言、有害信息、虚假新闻、网络敲诈、网络水军等违法违规行为,特别是要健全未成年人网络保护工作体系,坚决整治诱导未成年人盲目追星、打赏充值、沉迷网络游戏等行为。

网络平台应严格落实主体责任,加大对涉未成年人信息内容审核力度,及时发现和处置有害信息。同时,加强青少年专属内容池建设,加大适合未成年人的优质内容供给力度,完善实名实人验证、功能限制、时长限定、内容审核、算法推荐等运行机制。还应发挥和用户联系密切的优势,细化各类违规行为的处理办法,畅通投诉举报渠道,健全受理处置反馈机制。

中小学校应成为网络素养教育的主要场所,增强未成年人科学、文明、安全、合理使用网络的意识和能力。立足课堂育人主渠道,落实中小学思政、信息技术等课程要求,推动网络素养与相关课程有机融合;发挥学校法治副校长作用,引导学生养成依法上网的好习惯。需要注意的是,学校不仅应帮助未成年人擦亮双眼、提高网络安全意识,还应展示可能遭遇的网络问题背后的底层逻辑,呈现各类隐患问题的结构图谱,帮助未成年人增强对网络安全问题的剖析深度,从源头提高广大未成年人的风险意识和忧患意识。

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也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担负起未成年人网络素养培养的责任,广大家长不仅应提高自身的网络素养,以身作则管理好自己的用网时间,带动家庭安全用网、文明用网,还应注意换位思考,认真体察孩子的上网需求,引导他们合理上网。

作为“网络原住民”,未成年人具备先天的互联网思维和行为习惯,他们更愿意以平等化的方式沟通,以生活化的场景学习,以社交化的方式传播,以年轻化的话术交流。社会各界也应共建和谐友好的网络空间,加强网络法治宣传教育。培育未成年人的网络素养,需要牢牢把握这一群体的认知特点和行为规律,以当下未成年人喜闻乐见、易于接受的方式方法讲故事、明道理,让网络安全意识在未成年人心底生根发芽。

当今时代,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展开。新征程上,引导广大未成年人增强网络安全意识、掌握网络安全知识、提高网络安全技能,文明上网、安全用网,切实保障未成年人合法权益,护航他们的健康成长,全社会需要共同行动起来。

责任编辑:宋静


【作者:】

文章评论
评论
全部评论
更多推荐

“优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戴文渊:以人工智能助力千行百业

非公有制经济人士“优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称号是表彰广大民营经济人士、新的社会阶层人士和个体工商户中,踊跃投身国家战略,创业创新、回报社会的典型代表,来自北京的戴文渊由于在推动我国人工智能应用方面作出了突出贡献,...

42项劳动防护用品强制性国家标准发布 覆盖8大防护领域

央视网消息:据市场监管总局网站消息,近日,市场监管总局(国家标准委)批准发布42项劳动防护用品强制性国家标准,全面覆盖眼面部、听力、呼吸、头部、手部、足部、服装及坠落防护八大劳动防护领域,涉及产品质量安全、选择、使用和维...

全国中小学食堂“互联网+明厨亮灶”覆盖率达98.5%

记者今天从全国食品安全宣传周启动仪式上了解到,今年以来,各级市场监管部门着力压实校园食品安全主体责任,重点治理食材验收不严格、加工操作不规范、后厨卫生不达标、“三防”设施不齐全等突出问题,压紧压实校方和经营方食品安全主体...

透过数据看我国建成世界规模最大医疗服务体系 群众健康有“医”靠

央视网消息:国务院新闻办公室9月11日上午举行“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国家卫生健康委有关负责人介绍“十四五”时期我国卫生健康工作发展成就。据介绍,“十四五”时期是卫生健康工作极不平凡的五年。我国坚...

中国世界遗产总数60项 位居世界前列

国新办今日举行“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介绍“十四五”时期文物事业高质量发展有关情况。  △北京中轴线遗产点鼓楼  发布会上介绍,世界文化遗产申报捷报频传,北京中轴线、西夏陵等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 新发现文物数量超13万处

国新办今日(9月10日)举行“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介绍“十四五”时期文物事业高质量发展有关情况。  发布会上介绍,文物资源家底基本摸清,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取得重要阶段性成果,76.7万处“三普”...

何止“上头”?还有风险!小心抓娃娃机“变种”

原本只是商场一角的休闲项目,抓娃娃机却在短短几年间迅速蔓延,成为孩子们喜欢的娱乐方式。随着抓娃娃机不断更新换代,各类“新玩法”接连出现:细小塑料玩具被搬进机台,活体动物也在娃娃机内供人抓取,循环兑换机制则让孩子们深陷其中...

法考本周六日开考,北京为全国最大独立考区

2025年国家统一法律职业资格考试客观题考试将于9月13日、9月14日分两批次进行。记者从北京市司法局获悉,北京考区客观题考试报名人数达47000余人,继续成为全国最大的独立考区。今年客观题考试北京共设置38个考点,分布...

市场监管总局批准发布一批重要国家标准

央视网消息:据市场监管总局消息,近日,市场监管总局(国家标准委)批准发布一批重要国家标准,涉及农业农村、百姓生活、交通运输、新兴领域、安全生产等方面。本批标准发布后,将在助力农业生产、提高生活质量、保障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安...

在慢生活里感受古城韵味

  图为巍山崇正书院里可逆式设计的先锋书店书廊。巍山县委宣传部供图  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众多,古建筑集聚,如何保护?记者在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巍山彝族回族自治县采访时发现:即将倒塌的旧书院改造为新书店,变成了网红打卡点;曾...

2024
10/29
19:31
浏览量: 377
大字号
分享
今日热点
德厚医精 守护生命之花  精诚昭彰 诠释生命尊严

德厚医精 守护生命之花 精诚昭彰 诠释生命尊严

古埃及文物展北京开展

古埃及文物展北京开展

河南洛阳:幼童不慎异物入体  妇幼专家巧手排除

河南洛阳:幼童不慎异物入体 妇幼专家巧手排除

党建引领医卫聚合力,健康生活科普进万家

党建引领医卫聚合力,健康生活科普进万家

“候鸟”心梗脱危险,患者感激寄锦旗

“候鸟”心梗脱危险,患者感激寄锦旗



友情链接

  • 人民网
  • 海彊之声
  • 小红书
  • 中国长安网
  • 海外网
  • 中国警察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老区网
  • 新华网
  • 中国台湾网
  • 中国政府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新闻网
  • 每日新闻网
  • 光明网
  • 央视网
  • 法制网
  • 中国青年网
  • 求是网
  •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免责声明         人员查询

    • 扫码看全网内容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定慧西里乙18号 联系电话:电话/传真010-88117470 010–52463177 18611141167(微信同号)邮箱1026329972@qq.com (每日新闻) 内线800转108
    网站备案/许可证工信部:京ICP备2025111695号-2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46001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0537号
    每日新闻网http://www.everyday-news.com/提供最新国内外新闻及新闻资讯
    每日新闻网秉承“新闻视野、文化视角、思想深度、理论高度、脚踏实地”的理念,运用互联网的快速传播技术和丰富的移动链接平台,每日新闻网正确引导社会思想意识,传播优秀文化,凝聚民族精神,彰显快速展示网络舆论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