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新闻网
网站首页 每日要闻头条快讯纪实现场专题报道社会热点就案说法海疆之声 成为会员
成为会员诗坛荟萃焦点网谈生态环境热点追踪群众来信乡村振兴企业风采监督与法名人字画人物·访谈关注民生人民视点文化·旅游科技前沿快闪中国深度观察名医·健康关于我们免责声明联系我们 人员查询
  • 浙江
  • 新疆
  • 内蒙古
  • 吉林
  • 重庆
  • 辽宁
  • 贵州
  • 四川
  • 海南
  • 云南
  • 福建
  • 台湾
  • 江西
  • 湖南
  • 湖北
  • 河南
  • 广西
  • 江苏
  • 安徽
  • 山东
  • 青海
  • 甘肃
  • 陕西
  • 山西
  • 河北
  • 黑龙江
  • 天津
  • 上海
  • 北京
  • 广东
  • 宁夏
  • 西藏
每日新闻网 > 名医·健康 > 天冷 这两类人需格外注意防范心血管疾病

天冷 这两类人需格外注意防范心血管疾病

来源:中国青年网 | 时间:2024-12-28 14:31:54 | 点击:498

制图:李怡蒙

秋冬季节被称为心血管疾病的“魔鬼季节”。近日恰逢多地大降温,记者见到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地坛医院心内科副主任医师杨柳时,她刚做完当天的第13台手术,“从早上8点一直持续到下午4点”。杨柳拿起一罐能量饮料咕咚咕咚喝下去,一边喝一边告诉中青报·中青网记者,“这样的工作节奏是心内科秋冬季节的常态”。

老年人沉迷刷手机会加重心血管疾病

杨柳告诉记者,随着冬季气温骤降,心血管疾病的发生率也随之上升,这背后有多重复杂原因。

寒冷天气对人体血管构成直接挑战,为维持体温,人体血管会自然收缩,导致管腔狭窄,供血不足,心脏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减弱。同时,血管收缩还会增加心脏泵血阻力,引发血压升高,进一步加重心脏负担。对于有高血压、糖尿病等基础疾病的患者,这种负担可能诱发心衰等严重后果。吸烟的人群也应当特别注意,吸烟会加速冠状动脉粥样硬化进程,更容易发生痉挛,“动脉粥样硬化就像水管里长锈了一样”,在冬天,这类人群很容易在多种因素刺激下发病。

冬季同时是呼吸道疾病的高发季节,感冒、肺炎等呼吸道感染也会对心血管系统造成间接伤害。炎症状态下,心脏血管的内皮功能变得不稳定,斑块破裂风险增加,急性心梗的风险也随之上升。炎症还会影响肺部呼吸功能,加重心脏负担,诱发心衰。

冬季饮食习惯的变化也是心血管疾病风险增加的原因之一。为了抵御寒冷,人们往往增加高盐、高油、高热量食物的摄入,导致血脂升高,血液黏稠度增加,心血管疾病风险上升。

在杨柳与患者的接触中,她总结有两类人群需要格外注意防范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发展。

其一是沉迷手机的老年人。

“夜间查房时,我们常常在病房里看到,很多老人一直在刷短视频,就像成瘾了一样,离不开手机。”杨柳说,“有的老人熬夜看手机,睡觉还要把手机放在一边听。”

老年人沉浸在一个个搞笑的视频段子中,不知不觉就减少了外出活动,长此以往很可能会影响他们的身体健康,增加心脏不良事件的风险;短视频平台上一些不科学的、误导性的内容也需要格外注意,老年人往往没有能力判别这些信息的来源。杨柳就曾接诊过一名心梗患者,他的母亲深信某种保健品的神奇功效,认为能解决孩子的心血管疾病。经过杨柳的耐心解释,患者母亲虽然表面上没有反驳,但内心仍然坚信不疑,私下坚持购买。

其二是工作压力大的年轻人。

近年来,心血管疾病呈现出明显的年轻化趋势,“这一现象在30-40岁的中年男性中尤为显著,甚至不乏20多岁的年轻患者”。杨柳解释,代谢综合征,包括肥胖、“三高”、久坐的生活习惯、吸烟、工作压力大以及熬夜等,都被认为是心血管疾病年轻化的主要原因。特别是对于那些工作压力大的年轻人,熬夜几乎成了家常便饭。这无疑加剧了心血管疾病的发病风险。

提早发现和介入治疗对于心血管疾病的治疗至关重要。对于老年人来说,免于心血管疾病可以大大提高晚年的生活质量。对于年轻人来说,心梗有其特别之处,如病变可能比较局限,只是某个血管的重要部位出现突发的严重狭窄或闭塞,发现前期症状及时就医可以显著改善,将“损失”降到最低。“有些年轻患者在心梗发生前得到了及时干预,他们的心脏几乎没有留下疤痕,对生活质量和生存期的影响都微乎其微。”杨柳说。

在各诊室跑断腿,没想到是心血管疾病

心血管疾病有哪些早期症状?

杨柳观察到,很多病人在发生心血管疾病前,往往会忽视这些早期症状——乏力、胸闷、心悸(患者可能会感到心里突突跳或不明原因的烦躁不安)、睡眠质量下降(如失眠、老做噩梦、半夜醒来等)、头晕等。有些患者还可能出现消化不良、胸骨后烧灼感等,这些症状可能会被误诊为消化道疾病。特别需要注意的是,有基础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和大量吸烟的人可能对身体的痛觉反射不正常,很容易延误病情。

“有些症状并不直接指向心血管疾病,会让很多患者出现误判。他们可能辗转于医院其他科室门诊,却久久得不到根治。”杨柳提醒,如果冬季身体出现不舒服,不要忽略心血管疾病的可能性。

此外,体检对于提早发现心血管疾病和介入治疗至关重要。关于年轻人进行体检的频率及相关检查项目,杨柳给出了以下建议:

首先,她强调年轻人应该具备健康生活的认知,主动去了解什么样的生活方式是健康的,并结合自己的工作特点,识别出可能存在的健康风险。

在体检频率方面,如果年轻人能够保持良好的生活方式和习惯,如控制合理的体重、规律运动等,那么他们每两年进行一次全身体检就足够了。体检项目方面,如果没有基础疾病,可以在体检中心完成一些基本的重要脏器功能化验,如心电图、超声心动图检查,抽血检查肝肾功能、血脂、血常规,检查尿常规等。此外,要做腹部B超检查肝脏,因为肝脏是处理脂肪的器官,当身体无法负荷时,脂肪细胞会堆积在肝脏,脂肪肝往往代表着内脏脂肪过多,内脏脂肪过多会导致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和发展,最终导致心血管病发生。

对于有基础疾病,如高血压、高血脂症、糖尿病的人群,体检频率需要根据专科医生的建议来确定。

“一部分发作过心血管疾病的患者需要长期服药。他们怀疑服药会增加肝脏、肾脏负担而总是试图停药。许多患者喜欢购买保健品,用保健品替代医生建议的药物,这是非常危险的行为。”目前市场上存在很多声称具有抗氧化、增加心脏功能等作用的保健品,还有添加了三七、丹参等具有一定活血化瘀作用药材的中成药,虽然可以适量服用,但不能对其寄予期望,更不能替代正规治疗。对于已经有多种疾病、正在服用多种药物的患者,为了避免药物相互作用和增加消化系统负担,应谨慎选择保健品,必要时可遵医嘱停用。

“患者应多与医生接触和沟通,定期复诊,以便医生及时了解他们的病情变化和治疗效果。”此外,杨柳透露,医院注意到了患者对于互联网的使用习惯以后,也意识到了运用互联网进行大众科普的重要性。“我们正计划开设社交媒体账号,加强科普宣传,提高患者对保健品和药物的认识水平,避免他们受到不良信息的误导。”

感到心脏不适可以这样自救

如果突感心脏不适,在就医前可以这样自救:

第一,保持镇静,第一时间拨打120急救电话。

第二,在等待救援的过程中,患者应该尽量躺下休息,降低心脏的负荷和负担。

第三,在就医前,如果手头有脉搏血氧仪、血压计等检测设备,患者可以自己监测一下血压和脉搏、脉氧,这些信息可以给医生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第四,对于已经发生过心血管疾病的患者,在突发情况下,可以先尝试使用医生认可的药物来缓解症状,如大家熟知的速效救心丸、硝酸甘油等,但也要注意用药的安全性,不要过量使用。

第五,如果有人突发意识障碍,在呼叫专业人士到场救援的同时,一定优先展开有效的心肺复苏抢救,直至救援到达。平时应该掌握正确心肺复苏的操作知识。

预防心血管疾病,冬季普通人应该如何做呢?杨柳从“衣食住行”的角度给出了一些有效建议:

首先,外出要注重保暖,特别是头部和手部。穿衣时可采用“洋葱法”(即多层穿衣法),每层衣物不宜过厚,以便根据气温变化灵活增减。进行户外活动时,应避免选择贴身穿着纯棉材质的衣物,防止吸收水分后不能快干而降低身体温度;建议选择速干面料,并根据活动量调整衣物的宽松度和层数,避免穿着过紧影响活动。

饮食上要低盐低脂,避免摄入高油高盐食物,推荐摄入粗纤维食物和优质蛋白质,控制水果摄入量,防止摄入过多的糖类。

保持良好的作息习惯,避免熬夜和过度劳累。工作压力大的人可通过调整工作和生活方式来降低心血管疾病风险。

运动时,应先做好热身,让呼吸道及心血管适应冷空气刺激。可以选择八段锦、太极拳、散步等温和运动,锻炼身体提高免疫力。但需注意,冬季不宜进行剧烈运动,避免对身体造成负担。户外运动时要关注天气变化,避免极端天气下运动。无运动基础者不要突然进行高强度运动,以防出现身体不适。

责任编辑:杨逸凡


【作者:】

文章评论
评论
全部评论
更多推荐

“优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戴文渊:以人工智能助力千行百业

非公有制经济人士“优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称号是表彰广大民营经济人士、新的社会阶层人士和个体工商户中,踊跃投身国家战略,创业创新、回报社会的典型代表,来自北京的戴文渊由于在推动我国人工智能应用方面作出了突出贡献,...

42项劳动防护用品强制性国家标准发布 覆盖8大防护领域

央视网消息:据市场监管总局网站消息,近日,市场监管总局(国家标准委)批准发布42项劳动防护用品强制性国家标准,全面覆盖眼面部、听力、呼吸、头部、手部、足部、服装及坠落防护八大劳动防护领域,涉及产品质量安全、选择、使用和维...

全国中小学食堂“互联网+明厨亮灶”覆盖率达98.5%

记者今天从全国食品安全宣传周启动仪式上了解到,今年以来,各级市场监管部门着力压实校园食品安全主体责任,重点治理食材验收不严格、加工操作不规范、后厨卫生不达标、“三防”设施不齐全等突出问题,压紧压实校方和经营方食品安全主体...

透过数据看我国建成世界规模最大医疗服务体系 群众健康有“医”靠

央视网消息:国务院新闻办公室9月11日上午举行“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国家卫生健康委有关负责人介绍“十四五”时期我国卫生健康工作发展成就。据介绍,“十四五”时期是卫生健康工作极不平凡的五年。我国坚...

中国世界遗产总数60项 位居世界前列

国新办今日举行“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介绍“十四五”时期文物事业高质量发展有关情况。  △北京中轴线遗产点鼓楼  发布会上介绍,世界文化遗产申报捷报频传,北京中轴线、西夏陵等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 新发现文物数量超13万处

国新办今日(9月10日)举行“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介绍“十四五”时期文物事业高质量发展有关情况。  发布会上介绍,文物资源家底基本摸清,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取得重要阶段性成果,76.7万处“三普”...

何止“上头”?还有风险!小心抓娃娃机“变种”

原本只是商场一角的休闲项目,抓娃娃机却在短短几年间迅速蔓延,成为孩子们喜欢的娱乐方式。随着抓娃娃机不断更新换代,各类“新玩法”接连出现:细小塑料玩具被搬进机台,活体动物也在娃娃机内供人抓取,循环兑换机制则让孩子们深陷其中...

法考本周六日开考,北京为全国最大独立考区

2025年国家统一法律职业资格考试客观题考试将于9月13日、9月14日分两批次进行。记者从北京市司法局获悉,北京考区客观题考试报名人数达47000余人,继续成为全国最大的独立考区。今年客观题考试北京共设置38个考点,分布...

市场监管总局批准发布一批重要国家标准

央视网消息:据市场监管总局消息,近日,市场监管总局(国家标准委)批准发布一批重要国家标准,涉及农业农村、百姓生活、交通运输、新兴领域、安全生产等方面。本批标准发布后,将在助力农业生产、提高生活质量、保障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安...

在慢生活里感受古城韵味

  图为巍山崇正书院里可逆式设计的先锋书店书廊。巍山县委宣传部供图  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众多,古建筑集聚,如何保护?记者在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巍山彝族回族自治县采访时发现:即将倒塌的旧书院改造为新书店,变成了网红打卡点;曾...

2024
12/28
14:31
浏览量: 498
大字号
分享
今日热点
德厚医精 守护生命之花  精诚昭彰 诠释生命尊严

德厚医精 守护生命之花 精诚昭彰 诠释生命尊严

古埃及文物展北京开展

古埃及文物展北京开展

河南洛阳:幼童不慎异物入体  妇幼专家巧手排除

河南洛阳:幼童不慎异物入体 妇幼专家巧手排除

党建引领医卫聚合力,健康生活科普进万家

党建引领医卫聚合力,健康生活科普进万家

“候鸟”心梗脱危险,患者感激寄锦旗

“候鸟”心梗脱危险,患者感激寄锦旗



友情链接

  • 人民网
  • 海彊之声
  • 小红书
  • 中国长安网
  • 海外网
  • 中国警察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老区网
  • 新华网
  • 中国台湾网
  • 中国政府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新闻网
  • 每日新闻网
  • 光明网
  • 央视网
  • 法制网
  • 中国青年网
  • 求是网
  •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免责声明         人员查询

    • 扫码看全网内容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定慧西里乙18号 联系电话:电话/传真010-88117470 010–52463177 18611141167(微信同号)邮箱1026329972@qq.com (每日新闻) 内线800转108
    网站备案/许可证工信部:京ICP备2025111695号-2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46001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0537号
    每日新闻网http://www.everyday-news.com/提供最新国内外新闻及新闻资讯
    每日新闻网秉承“新闻视野、文化视角、思想深度、理论高度、脚踏实地”的理念,运用互联网的快速传播技术和丰富的移动链接平台,每日新闻网正确引导社会思想意识,传播优秀文化,凝聚民族精神,彰显快速展示网络舆论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