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新闻网
网站首页 每日要闻头条快讯纪实现场专题报道社会热点就案说法海疆之声 成为会员
成为会员诗坛荟萃焦点网谈生态环境热点追踪群众来信乡村振兴企业风采监督与法名人字画人物·访谈关注民生人民视点文化·旅游科技前沿快闪中国深度观察名医·健康关于我们免责声明联系我们 人员查询
  • 浙江
  • 新疆
  • 内蒙古
  • 吉林
  • 重庆
  • 辽宁
  • 贵州
  • 四川
  • 海南
  • 云南
  • 福建
  • 台湾
  • 江西
  • 湖南
  • 湖北
  • 河南
  • 广西
  • 江苏
  • 安徽
  • 山东
  • 青海
  • 甘肃
  • 陕西
  • 山西
  • 河北
  • 黑龙江
  • 天津
  • 上海
  • 北京
  • 广东
  • 宁夏
  • 西藏
每日新闻网 > 名医·健康 > 养生勿盲目跟风,健康风险不容忽视_

养生勿盲目跟风,健康风险不容忽视_

来源:中国青年网 | 时间:2025-01-09 13:19:45 | 点击:552

原标题:养生勿盲目跟风,健康风险不容忽视   “养生零食”被消费者列入年货清单,医生提醒警惕其暗藏的健康隐患

“健胃消食片,酸酸甜甜真的很爱。吃撑了,来两粒,没零食吃了,也吃两粒……”这是一位网友在社交媒体上的分享。将药品当零食吃,在一些网络平台上,不少博主“主打”的养生攻略,不仅谈不上养生,而且用药风险不小。

眼下,随着春节将至,“养生零食”也被不少消费者列入年货清单。不少二十出头的年轻人纷纷尝试龟苓膏、山楂丸、阿胶蜜枣等零食。

针对上述现象,多位一线医生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不约而同发出提醒:养生不要盲目跟风,警惕其暗藏的健康隐患。

过量服用致肝损,患者为何对药放松警惕?

“不遵医嘱用药,此类患者在临床上并不少。”同济大学附属同济医院临床药师田璐璐告诉记者,她接诊过的一位阿姨,因皮疹久治不愈,长期服用一款润燥止痒胶囊。“患者平时觉得有点不舒服,就吃两颗这个药,吃了小半年导致肝损,住进了医院。”

从这款药物的成分来看,其中既有生首乌又有制首乌。“生首乌有祛风止痒的作用,治疗皮疹效果不错,但其具有一定肝毒性。生首乌的肝毒性又高于制首乌,部分不耐受的患者单用制首乌都可能出现肝损,更何况这款药物含两种成分。”田璐璐进一步解释说,用药不能抛开剂量谈毒性,该药一个疗程为两周,按医嘱用药,一般不会出现问题。“但这名阿姨将中成药当成了保健品,用药疗程过长,才导致了肝损的出现。”

临床上,还有一种情况也很常见。那就是有的患者便秘或是想减肥,会长期服用一些芦荟制剂。“很多人觉得芦荟很健康,其实长期服用这类药同样会伤肝,还可能加重肾脏负担,使肾功能进一步衰退。”田璐璐说。

常言道,是药三分毒。究竟是什么让患者对这类药品放松了警惕?在医生看来,部分患者对中药、中成药等存在一定认知上的误区,认为中药材是滋补身体的保健品。其实,中药也讲究剂量和疗程,患者如果不对症盲目使用,那么中药材就可能变成致命的“毒药”。

此外,很多药品还会“伪装”成零食的样子。以润喉片为例,其成分以一些有清热、解毒、消肿作用的中草药为主,如金银花、黄芩、板蓝根、冰片等,大部分药物性偏寒凉。

“一般人吃是没有问题的,但如果本身脾胃虚寒又长期大量服用,就很容易引起腹泻,因此在尝试前,对自身情况有个清晰的认知也很重要。”田璐璐说。

不少年轻人保健意识增强了,但医学知识没跟上

除了要合理用药,在采访中,不少医生还提到另一种现象:随着冬季来临,滋补养生类食品日渐走俏,主打“药食同源”的产品受到不少消费者欢迎。

此前有机构发布数据显示,淘宝天猫“药食同源”市场近一年的销售额已接近234亿元,同比增长22.3%,显示出巨大的增长潜力。

“‘养生零食’虽然打着健康旗号,但在享受其美味的同时,也不应忽视其可能带来的健康隐患。”长宁区天山中医医院治未病科主任医师倪欢欢告诉记者,有些“养生零食”首先是“药”,其次才是“零食”。以阿胶枣为例,阴虚火旺的人群不宜食用阿胶,因为阿胶本身有助阳生热的特性,可能加重火旺症状。此外,阿胶每日摄入量不宜超过9克,而包装成零食的阿胶有一定隐蔽性,“可能吃着吃着,就过量了。”

此外,不同人对“养生零食”的耐受性和反应也存在个体差异。以山楂制品为例,山楂本身是一味中药,内含丰富的有机酸、果酸、维生素C等,当胃酸过多的人大量食用后,会使胃内的酸度急剧增加;有溃疡病或黏膜糜烂较重的人吃后,可能加重病情。

“不少年轻人保健意识增强了,但医学知识还不够,很容易跟风打卡。”一位从事中药药理学研究的业内人士提醒,就目前来看,所谓的“养生零食”、中药餐饮更多以宣传养生观念、提供情绪价值为主,“真正的养生在于平时饮食有节、起居有常,而非白天保温杯里泡枸杞,晚上蹦迪熬夜到天明。”

责任编辑:张建伟


【作者:】

文章评论
评论
全部评论
更多推荐

“优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戴文渊:以人工智能助力千行百业

非公有制经济人士“优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称号是表彰广大民营经济人士、新的社会阶层人士和个体工商户中,踊跃投身国家战略,创业创新、回报社会的典型代表,来自北京的戴文渊由于在推动我国人工智能应用方面作出了突出贡献,...

42项劳动防护用品强制性国家标准发布 覆盖8大防护领域

央视网消息:据市场监管总局网站消息,近日,市场监管总局(国家标准委)批准发布42项劳动防护用品强制性国家标准,全面覆盖眼面部、听力、呼吸、头部、手部、足部、服装及坠落防护八大劳动防护领域,涉及产品质量安全、选择、使用和维...

全国中小学食堂“互联网+明厨亮灶”覆盖率达98.5%

记者今天从全国食品安全宣传周启动仪式上了解到,今年以来,各级市场监管部门着力压实校园食品安全主体责任,重点治理食材验收不严格、加工操作不规范、后厨卫生不达标、“三防”设施不齐全等突出问题,压紧压实校方和经营方食品安全主体...

透过数据看我国建成世界规模最大医疗服务体系 群众健康有“医”靠

央视网消息:国务院新闻办公室9月11日上午举行“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国家卫生健康委有关负责人介绍“十四五”时期我国卫生健康工作发展成就。据介绍,“十四五”时期是卫生健康工作极不平凡的五年。我国坚...

中国世界遗产总数60项 位居世界前列

国新办今日举行“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介绍“十四五”时期文物事业高质量发展有关情况。  △北京中轴线遗产点鼓楼  发布会上介绍,世界文化遗产申报捷报频传,北京中轴线、西夏陵等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 新发现文物数量超13万处

国新办今日(9月10日)举行“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介绍“十四五”时期文物事业高质量发展有关情况。  发布会上介绍,文物资源家底基本摸清,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取得重要阶段性成果,76.7万处“三普”...

何止“上头”?还有风险!小心抓娃娃机“变种”

原本只是商场一角的休闲项目,抓娃娃机却在短短几年间迅速蔓延,成为孩子们喜欢的娱乐方式。随着抓娃娃机不断更新换代,各类“新玩法”接连出现:细小塑料玩具被搬进机台,活体动物也在娃娃机内供人抓取,循环兑换机制则让孩子们深陷其中...

法考本周六日开考,北京为全国最大独立考区

2025年国家统一法律职业资格考试客观题考试将于9月13日、9月14日分两批次进行。记者从北京市司法局获悉,北京考区客观题考试报名人数达47000余人,继续成为全国最大的独立考区。今年客观题考试北京共设置38个考点,分布...

市场监管总局批准发布一批重要国家标准

央视网消息:据市场监管总局消息,近日,市场监管总局(国家标准委)批准发布一批重要国家标准,涉及农业农村、百姓生活、交通运输、新兴领域、安全生产等方面。本批标准发布后,将在助力农业生产、提高生活质量、保障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安...

在慢生活里感受古城韵味

  图为巍山崇正书院里可逆式设计的先锋书店书廊。巍山县委宣传部供图  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众多,古建筑集聚,如何保护?记者在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巍山彝族回族自治县采访时发现:即将倒塌的旧书院改造为新书店,变成了网红打卡点;曾...

2025
01/09
13:19
浏览量: 552
大字号
分享
今日热点
德厚医精 守护生命之花  精诚昭彰 诠释生命尊严

德厚医精 守护生命之花 精诚昭彰 诠释生命尊严

古埃及文物展北京开展

古埃及文物展北京开展

河南洛阳:幼童不慎异物入体  妇幼专家巧手排除

河南洛阳:幼童不慎异物入体 妇幼专家巧手排除

党建引领医卫聚合力,健康生活科普进万家

党建引领医卫聚合力,健康生活科普进万家

“候鸟”心梗脱危险,患者感激寄锦旗

“候鸟”心梗脱危险,患者感激寄锦旗



友情链接

  • 人民网
  • 海彊之声
  • 小红书
  • 中国长安网
  • 海外网
  • 中国警察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老区网
  • 新华网
  • 中国台湾网
  • 中国政府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新闻网
  • 每日新闻网
  • 光明网
  • 央视网
  • 法制网
  • 中国青年网
  • 求是网
  •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免责声明         人员查询

    • 扫码看全网内容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定慧西里乙18号 联系电话:电话/传真010-88117470 010–52463177 18611141167(微信同号)邮箱1026329972@qq.com (每日新闻) 内线800转108
    网站备案/许可证工信部:京ICP备2025111695号-2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46001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0537号
    每日新闻网http://www.everyday-news.com/提供最新国内外新闻及新闻资讯
    每日新闻网秉承“新闻视野、文化视角、思想深度、理论高度、脚踏实地”的理念,运用互联网的快速传播技术和丰富的移动链接平台,每日新闻网正确引导社会思想意识,传播优秀文化,凝聚民族精神,彰显快速展示网络舆论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