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新闻网
网站首页 每日要闻头条快讯纪实现场专题报道社会热点就案说法海疆之声 成为会员
成为会员诗坛荟萃焦点网谈生态环境热点追踪群众来信乡村振兴企业风采监督与法名人字画人物·访谈关注民生人民视点文化·旅游科技前沿快闪中国深度观察名医·健康关于我们免责声明联系我们 人员查询
  • 浙江
  • 新疆
  • 内蒙古
  • 吉林
  • 重庆
  • 辽宁
  • 贵州
  • 四川
  • 海南
  • 云南
  • 福建
  • 台湾
  • 江西
  • 湖南
  • 湖北
  • 河南
  • 广西
  • 江苏
  • 安徽
  • 山东
  • 青海
  • 甘肃
  • 陕西
  • 山西
  • 河北
  • 黑龙江
  • 天津
  • 上海
  • 北京
  • 广东
  • 宁夏
  • 西藏
每日新闻网 > 名医·健康 > 感冒好了,低热还在怎么办

感冒好了,低热还在怎么办

来源:中国青年网 | 时间:2025-01-25 18:08:45 | 点击:436

1月23日,记者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获悉,近期不少人都遭遇了呼吸道感染。部分感冒的患者看上去已经痊愈,但还伴有低热。“个人体质使然,相似的感冒转归却各不相同。”瑞金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任医师周剑平重点分析了当下拥有高热度的“低热”话题。

一般情况下,正常人体温(以腋下温度为例)介于36摄氏度到37.2摄氏度之间。“低热”是指体温高于正常范围,但不超过38摄氏度的现象。

周剑平提醒,体温正常范围是一个个体化的概念,不同人的基础体温会有所不同;此外,由于人类的生物节律特征,每个人的体温在一天中会出现生理性波动,一般午后体温比晨起高,剧烈运动、进食后,体温也会略微升高,但通常波动范围不超过1摄氏度。

周剑平介绍,在所有导致发热的病因中,感染性发热最常见。各种细菌、病毒或其他病原体造成的感染往往会引起不同程度的发热。其次是非感染性疾病相关发热,包括自身免疫性疾病、肿瘤等。除了病理性发热以外,还有一类生理性发热,例如,精神紧张、情绪焦虑、剧烈运动等也会引起发热。

“低热”的临床表现往往没有特异性,“疲劳感”或“乏力”可以是低热的唯一症状。

“通过主观感受和客观体温测量,我们可以发现低热往往以晨轻暮重,午后起病,凌晨退热,周而复始的形式展开。”周剑平说,“低热”有时也可能会伴随一些其他症状,包括咳嗽、咳痰、盗汗、消瘦等。

他特别强调,一部分特殊人群要特别关注“低热问题”,主要包括淋巴瘤人群、免疫功能低下人群以及肿瘤放化疗人群等。上述人群由于自身免疫力显著下降,发生呼吸道感染后,病毒或细菌较难在短时间内被体内产生的抗体以及免疫细胞清除,容易出现“低热”持续时间较长,或“发热”情况短期反复发生。

那么,遇到“低热”该如何应对呢?

周剑平说,基于生物节律特点,建议定时进行体温测量。一天3个测量点:晨起、午后以及睡前,将相关体温数据做好记录。这样看病时,医生可以根据你记录的体温变化进行病情判断。

无论是无明显诱因下出现的“低热”,还是感冒好转后出现的“低热”,都需要做一些必要的检查。检查内容包括:简易炎症指标,如血常规、血沉、C反应蛋白;病原体检测,如新冠、流感抗原;常见病原体抗体(IgM)检测;特殊检查,如结核T-SPOT、曲霉菌-GM、隐球菌-乳胶凝集试验等。如有需要,临床医生还会开具一些针对自身免疫疾病或肿瘤的检查项目。

此外,根据“低热”的伴随症状,医生也会针对性地进行相关检查,例如,呼吸系统——胸片或胸部CT,泌尿系统——超声或尿培养,心血管系统——心电图、心超或心肌蛋白检测等。

虽为“低热”,适度降温依然重要。

医生建议首先多喝水,多上厕所,加快身体代谢。其次,适当使用温水或酒精擦拭额头、腋窝、手心、脚心等部位,有助于身体的散热。第三,如伴有头痛、乏力等不适症状,可以酌情短期使用解热镇痛药物。

此外,“低热”期间,患者应注意调整饮食,适当多吃一些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如鸡蛋羹、南瓜粥等,避免吃生冷、辛辣刺激性的食物,如冰淇淋、麻辣烫等,以免影响身体恢复。

周剑平指出,“低热”需要“对因治疗”,在对症治疗基础上,找对病因很重要。如有明确病因导致低热发生,“对因治疗”方能彻底解决问题;如考虑呼吸道感染后(特别是病毒、细菌感染后)短期“低热”,“对症治疗”的同时做好体温检测,如无全身症状加重或病情变化,定期随访即可。

他特别提醒,高烧不一定代表症状重、病情重,低烧也不一定是病情轻。

年轻人抵抗力和免疫系统比较强,炎症反应往往表现得体温高一些。而老年人因为免疫力下降,和病毒的斗争没那么激烈,加之老人大脑中枢神经调节能力减弱,就会造成低烧甚至不发烧。


【作者:】

文章评论
评论
全部评论
更多推荐

“优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戴文渊:以人工智能助力千行百业

非公有制经济人士“优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称号是表彰广大民营经济人士、新的社会阶层人士和个体工商户中,踊跃投身国家战略,创业创新、回报社会的典型代表,来自北京的戴文渊由于在推动我国人工智能应用方面作出了突出贡献,...

42项劳动防护用品强制性国家标准发布 覆盖8大防护领域

央视网消息:据市场监管总局网站消息,近日,市场监管总局(国家标准委)批准发布42项劳动防护用品强制性国家标准,全面覆盖眼面部、听力、呼吸、头部、手部、足部、服装及坠落防护八大劳动防护领域,涉及产品质量安全、选择、使用和维...

全国中小学食堂“互联网+明厨亮灶”覆盖率达98.5%

记者今天从全国食品安全宣传周启动仪式上了解到,今年以来,各级市场监管部门着力压实校园食品安全主体责任,重点治理食材验收不严格、加工操作不规范、后厨卫生不达标、“三防”设施不齐全等突出问题,压紧压实校方和经营方食品安全主体...

透过数据看我国建成世界规模最大医疗服务体系 群众健康有“医”靠

央视网消息:国务院新闻办公室9月11日上午举行“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国家卫生健康委有关负责人介绍“十四五”时期我国卫生健康工作发展成就。据介绍,“十四五”时期是卫生健康工作极不平凡的五年。我国坚...

中国世界遗产总数60项 位居世界前列

国新办今日举行“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介绍“十四五”时期文物事业高质量发展有关情况。  △北京中轴线遗产点鼓楼  发布会上介绍,世界文化遗产申报捷报频传,北京中轴线、西夏陵等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 新发现文物数量超13万处

国新办今日(9月10日)举行“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介绍“十四五”时期文物事业高质量发展有关情况。  发布会上介绍,文物资源家底基本摸清,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取得重要阶段性成果,76.7万处“三普”...

何止“上头”?还有风险!小心抓娃娃机“变种”

原本只是商场一角的休闲项目,抓娃娃机却在短短几年间迅速蔓延,成为孩子们喜欢的娱乐方式。随着抓娃娃机不断更新换代,各类“新玩法”接连出现:细小塑料玩具被搬进机台,活体动物也在娃娃机内供人抓取,循环兑换机制则让孩子们深陷其中...

法考本周六日开考,北京为全国最大独立考区

2025年国家统一法律职业资格考试客观题考试将于9月13日、9月14日分两批次进行。记者从北京市司法局获悉,北京考区客观题考试报名人数达47000余人,继续成为全国最大的独立考区。今年客观题考试北京共设置38个考点,分布...

市场监管总局批准发布一批重要国家标准

央视网消息:据市场监管总局消息,近日,市场监管总局(国家标准委)批准发布一批重要国家标准,涉及农业农村、百姓生活、交通运输、新兴领域、安全生产等方面。本批标准发布后,将在助力农业生产、提高生活质量、保障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安...

在慢生活里感受古城韵味

  图为巍山崇正书院里可逆式设计的先锋书店书廊。巍山县委宣传部供图  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众多,古建筑集聚,如何保护?记者在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巍山彝族回族自治县采访时发现:即将倒塌的旧书院改造为新书店,变成了网红打卡点;曾...

2025
01/25
18:08
浏览量: 436
大字号
分享
今日热点
德厚医精 守护生命之花  精诚昭彰 诠释生命尊严

德厚医精 守护生命之花 精诚昭彰 诠释生命尊严

古埃及文物展北京开展

古埃及文物展北京开展

河南洛阳:幼童不慎异物入体  妇幼专家巧手排除

河南洛阳:幼童不慎异物入体 妇幼专家巧手排除

党建引领医卫聚合力,健康生活科普进万家

党建引领医卫聚合力,健康生活科普进万家

“候鸟”心梗脱危险,患者感激寄锦旗

“候鸟”心梗脱危险,患者感激寄锦旗



友情链接

  • 人民网
  • 海彊之声
  • 小红书
  • 中国长安网
  • 海外网
  • 中国警察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老区网
  • 新华网
  • 中国台湾网
  • 中国政府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新闻网
  • 每日新闻网
  • 光明网
  • 央视网
  • 法制网
  • 中国青年网
  • 求是网
  •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免责声明         人员查询

    • 扫码看全网内容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定慧西里乙18号 联系电话:电话/传真010-88117470 010–52463177 18611141167(微信同号)邮箱1026329972@qq.com (每日新闻) 内线800转108
    网站备案/许可证工信部:京ICP备2025111695号-2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46001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0537号
    每日新闻网http://www.everyday-news.com/提供最新国内外新闻及新闻资讯
    每日新闻网秉承“新闻视野、文化视角、思想深度、理论高度、脚踏实地”的理念,运用互联网的快速传播技术和丰富的移动链接平台,每日新闻网正确引导社会思想意识,传播优秀文化,凝聚民族精神,彰显快速展示网络舆论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