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新闻网
网站首页 每日要闻头条快讯纪实现场专题报道社会热点就案说法海疆之声 成为会员
成为会员诗坛荟萃焦点网谈生态环境热点追踪群众来信乡村振兴企业风采监督与法名人字画人物·访谈关注民生人民视点文化·旅游科技前沿快闪中国深度观察名医·健康关于我们免责声明联系我们 人员查询
  • 浙江
  • 新疆
  • 内蒙古
  • 吉林
  • 重庆
  • 辽宁
  • 贵州
  • 四川
  • 海南
  • 云南
  • 福建
  • 台湾
  • 江西
  • 湖南
  • 湖北
  • 河南
  • 广西
  • 江苏
  • 安徽
  • 山东
  • 青海
  • 甘肃
  • 陕西
  • 山西
  • 河北
  • 黑龙江
  • 天津
  • 上海
  • 北京
  • 广东
  • 宁夏
  • 西藏
每日新闻网 > 名医·健康 > 每一次熬夜都在消耗它的“寿命” 这些信号可能是甲状腺在“求救”

每一次熬夜都在消耗它的“寿命” 这些信号可能是甲状腺在“求救”

来源:中国青年网 | 时间:2025-05-19 20:10:53 | 点击:476

追剧、刷手机……很多人晚上玩着玩着就到了半夜。你可能知道,熬夜会扰乱生物钟,使肝脏的自我修复和排毒功能受阻,导致毒素积累,损伤肝细胞。但你可能并不了解,熬夜的危害远不止损伤肝脏,更会消耗甲状腺“寿命”!

01

熬夜消耗甲状腺“寿命”?

熬夜晚睡时,甲状腺在经历什么?专家表示,人体几乎所有器官和细胞都与大脑中枢生物钟相连,在光照调节下按照一定节律运转。

甲状腺激素及调节激素——促甲状腺激素的水平存在昼夜节律性波动的特点,一般在凌晨2—4时达到最高峰,随后逐渐下降,直到白天达到较低水平。

保持良好的睡眠质量,甲状腺激素就会保持在正常水平。经常熬夜或睡眠不足,生物钟就会被打乱,导致甲状腺激素的分泌和代谢失去平衡,甚至影响细胞增殖,促进DNA损伤,从而引起甲状腺功能紊乱和结节形成。

熬夜对甲状腺的危害,主要表现在——

引起甲亢或甲减

熬夜会打乱人体的生物钟,导致内分泌系统紊乱。甲状腺作为内分泌器官之一,其激素的分泌也会受到影响。长期熬夜可能会使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或过少,从而引发甲状腺功能亢进或减退。

导致甲状腺炎

睡眠是身体恢复和修复的关键,相反,熬夜会使身体的免疫力下降。而免疫力低下又会增加甲状腺疾病的发病风险,因为免疫系统的异常可能会攻击甲状腺,导致甲状腺炎等疾病。

影响内分泌平衡

熬夜往往伴随着工作压力、生活压力等,这些心理压力会进一步影响内分泌系统的平衡。长期处于高压力状态下,甲状腺更容易出现问题。

02

甲状腺健康影响全身多个系统

甲状腺位于颈部,它分泌的甲状腺激素对身体的新陈代谢、生长发育、神经系统等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正常的甲状腺功能可以维持身体的各项生理活动处于平衡状态,一旦甲状腺出现问题,就会引发一系列的健康问题——

影响身体代谢

甲状腺功能异常时,对糖代谢、脂肪代谢、蛋白质代谢、维生素代谢、水盐代谢都有重大影响,表现为甲亢如怕热、消瘦且食欲亢进,或甲减表现为怕冷、食欲减退等;

影响生长发育

儿童时期缺乏甲状腺激素,很可能造成发育迟缓、智力下降,导致呆小症;

影响心血管系统

患者可能出现心动过速、心律失常,严重时甚至会心力衰竭等;

影响消化系统

便秘或腹泻、肝功能紊乱等;

影响神经系统

精神亢奋、喋喋不休,或精神抑郁、郁郁寡欢等。

03

留意甲状腺的“求救信号”

颈部肿块

专家表示,如果在颈部摸到肿块,可能是甲状腺结节。甲状腺结节有良性和恶性之分,虽然大多数结节是良性,但也不能掉以轻心。如果结节较大或生长迅速,应及时就医进行检查。

声音嘶哑

甲状腺疾病可能会压迫喉返神经,导致声音嘶哑。如果声音嘶哑持续时间较长,且没有其他明显的原因,应考虑甲状腺问题。

吞咽困难

当甲状腺肿大或有结节时,可能会压迫食管,导致吞咽困难。这种情况需要及时就医,做进一步检查和诊断。

体重变化

甲状腺激素对新陈代谢有重要影响。如果甲状腺功能亢进,身体的新陈代谢会加快,导致体重下降;如果甲状腺功能减退,新陈代谢会减慢,体重则会增加。如果体重在短时间内出现明显变化,应考虑甲状腺问题。

情绪变化

甲状腺功能异常也会影响人的情绪。甲亢患者可能会出现焦虑、烦躁、易怒等情绪;甲减患者则可能会出现抑郁、淡漠、记忆力减退等症状。如果情绪出现明显变化,且排除了其他心理因素的影响,应考虑甲状腺问题。

04

保护甲状腺,做好这4点

保证睡眠

医生建议,保证每天至少7个小时的睡眠时间,作息规律。手机等电子屏发出的蓝光会影响人体分泌褪黑素,在睡觉前应至少半小时停止使用手机。

卧室使用一些柔和、温暖的灯光。用窗帘或眼罩遮挡外界的光线,让自己处于黑暗和安静的睡眠环境。

科学补碘

饮食要均衡,多吃新鲜的蔬菜水果、全谷类食物等,减少加工食品和高热量、高脂肪食物的摄入。同时,要注意控制碘的摄入量,避免过多或过少。

医生表示,碘摄入量过高会引起甲亢,碘摄入不足会造成甲减。根据我国目前的人群碘营养状态,绝大多数人均应使用加碘盐。

海带、紫菜、海鱼等海产品含有较高的碘,适合碘缺乏者食用;蔬菜和水果含有较低的碘,适合碘过剩者食用。当然,最主要的补碘方法还是食盐加碘。

减轻压力

医生介绍,如果压力过大或者持续时间过长,会导致皮质醇慢性持续性升高,对甲状腺功能产生不利影响,诱发甲状腺疾病。

建议通过听轻松的音乐、看有趣的书籍和朋友聊聊天等放松自己,也可以通过适当运动改善情绪。

定期体检

定期进行甲状腺功能检查和颈部超声检查,尤其是有家族病史、长期熬夜、压力大等高危人群。早期发现甲状腺问题,及时进行治疗,可以避免病情加重。

责任编辑:潘晓文


【作者:】

文章评论
评论
全部评论
更多推荐

夏季运动有讲究(健身视野·服务站)

骑行爱好者在生态绿道上骑行。徐泽源摄孩子们在学习游泳。孙中喆摄  小暑已过,气温节节升高,局地突破40摄氏度,开启“烧烤”模式。“健身视野·服务站”栏目推出夏日特别策划,聚焦游泳、登山、骑行等适宜夏季开展的体育项目,助力...

夏季防晒,别忘眼睛

  夏天一到,防晒大军纷纷开始亮装备,防晒霜、防晒面罩、防晒衣,此时别忘了最该保护的地方——眼睛。  紫外线的中波UVB和长波UVA能穿透角膜和晶状体直达视网膜,对眼睛造成多重伤害。  ■甘嘉禾 崔红平  很多...

“冬病夏治”黄金期将至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提醒:到正规医疗机构贴三伏贴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北京7月15日电(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夏瑾)在7月15日召开健康中国中医药健康促进主题发布会之“冬病夏治与夏季养生”专题发布会上,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西医结合与少数民族医药司副司长欧阳波表示,三...

电解质水再好 也别敞开喝

  盛夏来临,“电解质水”越来越多地出现在运动场、健身房及高温作业场所等地,不少人将其视为防暑降温的“补水神器”。然而,“电解质水”并非普通饮品,不能想怎么喝就怎么喝。今天和大家聊一聊这种特殊的饮料。  电解质水中都有啥...

米价上涨 日本流行“无厨房食堂”

 日本《每日新闻》7月13日文章,原题:成本上涨催生日本“无厨房食堂”风潮 随着米价等食品价格持续上涨挤压日本家庭预算,作为“工作燃料”的午餐开销变得不容小觑。传统企业自营食堂日渐式微之际,新型食堂模式正在悄然兴起。6月...

3次挂断儿子视频通话 她在滑坡前“抢”出18条生命

  新重庆-重庆日报记者 申晓佳 通讯员 王晓曦 杨靖  7月9日下午,綦江区打通镇暴雨如注。重庆市地矿局136地质队地灾驻守地质高级工程师王晓梅手持罗盘和卷尺,来到打通镇天星村一组巡查。  手机突然

警惕心梗信号,年轻人勿大意

近期,解放军总医院第五医学中心胸痛中心接诊了两例年轻患者:39岁的环卫工人张先生突发胸闷、大汗,被确诊为急性广泛前壁心肌梗死;37岁的健身教练李先生因长期吸烟酗酒,在健身途中突发胸痛却误以为是胃病,延误数小时后才就医,结...

中国牵头的“高清脑图谱”集中发布十项成果

人脑拥有800多亿个神经元,此前业界尚未绘制出单细胞分辨率的“高清脑图谱”。现在,中国科研人员领衔的团队正试图解构这一自然科学的“终极疆域”。中国科学院脑科学与智能技术卓越创新中心、华中科技大学苏州脑空间信息研究院、华大...

吃够这种蛋白 护心又延寿

  蛋白质是人体必需的营养素之一,说到摄入蛋白质,大家首先会想到从肉类、鸡蛋或者牛奶摄入。不过,您知道吗?蛋白质还有一种重要的来源——植物,也就是植物蛋白。很多饮食指南建议,应该多用植物蛋白来替代动物蛋白。  那么,植物...

刷完牙还有异味? 这病别拖

  今年6月,突然开通社交账号的北京大学数学科学学院研究员韦东奕凭4秒短视频涨粉2000万,引爆全网。大家连带关心的还有他的口腔疾病——牙周炎。看着年纪轻轻的“韦神”牙齿告急,大伙难免牙关一紧。要提醒的是,还真别小瞧这种...

2025
05/19
20:10
浏览量: 476
大字号
分享
今日热点
德厚医精 守护生命之花  精诚昭彰 诠释生命尊严

德厚医精 守护生命之花 精诚昭彰 诠释生命尊严

古埃及文物展北京开展

古埃及文物展北京开展

河南洛阳:幼童不慎异物入体  妇幼专家巧手排除

河南洛阳:幼童不慎异物入体 妇幼专家巧手排除

党建引领医卫聚合力,健康生活科普进万家

党建引领医卫聚合力,健康生活科普进万家

“候鸟”心梗脱危险,患者感激寄锦旗

“候鸟”心梗脱危险,患者感激寄锦旗



友情链接

  • 人民网
  • 海彊之声
  • 小红书
  • 中国长安网
  • 海外网
  • 中国警察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老区网
  • 新华网
  • 中国台湾网
  • 中国政府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新闻网
  • 每日新闻网
  • 光明网
  • 央视网
  • 法制网
  • 中国青年网
  • 求是网
  •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免责声明         人员查询

    • 扫码看全网内容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定慧西里乙18号 联系电话:电话/传真010-88117470 010–52463177 18611141167(微信同号)邮箱1026329972@qq.com (每日新闻) 内线800转108
    网站备案/许可证工信部:京ICP备202511169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46001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0537号
    每日新闻网http://www.everyday-news.com/提供最新国内外新闻及新闻资讯
    每日新闻网秉承“新闻视野、文化视角、思想深度、理论高度、脚踏实地”的理念,运用互联网的快速传播技术和丰富的移动链接平台,每日新闻网正确引导社会思想意识,传播优秀文化,凝聚民族精神,彰显快速展示网络舆论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