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新闻网
网站首页 每日要闻头条快讯纪实现场专题报道社会热点就案说法海疆之声 成为会员
成为会员诗坛荟萃焦点网谈生态环境热点追踪群众来信乡村振兴企业风采监督与法名人字画人物·访谈关注民生人民视点文化·旅游科技前沿快闪中国深度观察名医·健康关于我们免责声明联系我们 人员查询
  • 浙江
  • 新疆
  • 内蒙古
  • 吉林
  • 重庆
  • 辽宁
  • 贵州
  • 四川
  • 海南
  • 云南
  • 福建
  • 台湾
  • 江西
  • 湖南
  • 湖北
  • 河南
  • 广西
  • 江苏
  • 安徽
  • 山东
  • 青海
  • 甘肃
  • 陕西
  • 山西
  • 河北
  • 黑龙江
  • 天津
  • 上海
  • 北京
  • 广东
  • 宁夏
  • 西藏
每日新闻网 > 名医·健康 > 北京安贞医院泌尿外科主任张宁—— “关键要看怎么处理才能让患者最大获益”

北京安贞医院泌尿外科主任张宁—— “关键要看怎么处理才能让患者最大获益”

来源:人民网 | 时间:2024-04-12 19:32:05 | 点击:8075

张宁的工作主要是跟泌尿肿瘤打交道,一晃已经29年了。

“一天天的,忙得停不下来,给患者加号,总是加到实在加不了为止。”作为北京安贞医院泌尿外科主任,张宁的门诊总是爆满。

肾癌、膀胱癌、前列腺癌……看的患者越多,张宁越发现,诊疗技术和实际应用之间是有差距的。

“不是说我手术做得好,来个患者我就开刀,关键要看怎么处理才能让患者最大获益。”张宁说,“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对某一种疾病发生、发展的自然过程十分清楚,也就是要了解某种疾病的客观规律,才能针对不同患者,针对疾病不同阶段,设计最优的诊疗方案,而不是上来就‘一刀切’。”

在张宁看来,医生一方面要做自己最擅长的事,另一个更重要的方面是要明白,自己最拿手的手术技术对患者是不是最适合,这才是医生水平高下的分水岭。

让患者利益最大化

膀胱癌,发生在膀胱上的恶性肿瘤,在泌尿系统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也是张宁最主要的对手。

2019年5月,78岁的陈锋(化名)因罹患膀胱癌,到张宁这里寻求解决方案。

“我一看,T1G3的肿瘤,恶性程度很高,属于高级别浸润性尿路上皮癌。”张宁说,“膀胱癌是一种挺折磨人的疾病,容易复发,进展到最后,很多患者需要把膀胱全切掉。”

事实上,很多病例最终采取了膀胱全切。膀胱切掉后,排尿有两种替代方案,要么在膀胱的位置利用肠道再做一个膀胱,要么在肚皮上造口使尿液从腹壁流出。

对于后者,很多人觉得不方便,会降低生活质量。在张宁看来,这其实是一种生活方式的改变,“睡觉或运动会受到造口的影响,势必不能像以前那样进行,但换个角度看,患者的生存时间延长了”。

在张宁看来,生存时间是基础,生活质量是上层建筑;在一定生存时间的基础上,尽力提升生活质量;而好的生活质量,又有利于生存时间的增加。二者的关系,需要辩证地看。

对于陈锋的肿瘤,经过两次微创手术后,张宁鉴于其高龄因素以及当时膀胱里已没有残存肿瘤的情况,提出保膀胱。

这是一种“既要……又要……”的方案。“我们用其他方法保留膀胱的同时,还要努力让膀胱肿瘤不复发、不进展、不发生转移,难度很高。”张宁说,

过了几个月,陈锋的膀胱癌还是复发了。“他的膀胱里又复发了一个低级别的尿路上皮癌,我们切完之后,膀胱里面其他部位活检没发现不好的东西。”张宁说,既然如此,就继续采取保留膀胱的策略。

癌症之所以难治,一方面在于异质性,即使同一个肿瘤里,基因和细胞特征都不相同;一方面在于变化性,癌细胞不停突变,总能逃脱药物的捕捉。因此,复发和转移,是癌症治疗的两大杀伤利器。

在第二次手术6个月后,陈锋感到没来由的腿疼。经过PET-CT检查,是腹膜后淋巴结转移合并骨转移,肿瘤扩散了。对此,张宁依然采取保留膀胱的大方向,用药控制。“患者发生多发骨转移或肿瘤转移负荷比较高的时候,预计生存时间只有8—10个月。”他说,但陈锋经过免疫治疗联合化疗、局部放疗,同时服用靶向药,足足维持了两年半的时间,直到2022年底,他因新冠感染去世。

张宁对记者复盘这个案例时说:“通过其他治疗方式,患者至少延长了两年半的生存时间,而且不用改变生活方式。对比如果一开始就切除膀胱、带上尿袋,同时还要面临转移的可能,哪个方式对患者的获益更大?”

先让患者活下来

在张宁看来,生存时间优先级要先放在生活质量之前。

“首先是让患者生存下来。”张宁说,“肿瘤有不同的病理类型,有的再怎么用药也消不了;有的比如普通的尿路上皮癌,我们做完手术之后,用药的效果非常好,即使后来转移了,好多药也能控制住。”

对于膀胱癌患者保膀胱治疗,张宁认为应分三个步骤加以治疗——

首先,精确了解不同膀胱癌的特点。“比如膀胱癌分成好多类,有尿路上皮癌、腺癌、鳞癌,还有小细胞癌、神经内分泌癌。其中,尿路上皮癌又分成经典型、巢型、微乳头型、浆细胞型等。”张宁说。

其次,分析个体化膀胱肿瘤的特点。“原则上,肿瘤在6厘米以上,我们就不保膀胱了。”张宁说,“但也有例外,比如患者高龄——预计生存时间较短,或者恶性程度不是特别高——转移的可能很小,也有保膀胱的机会。其它还要考虑肿瘤的多少、侵犯深度、膀胱黏膜随机活检的结果等。”

第三,选择药物。“要保膀胱,需要进行最大化的电切——从尿道进一个镜子,把膀胱里的肿瘤切得干干净净。之后进行系统的药物治疗,使肿瘤不再复发。”张宁说,当然还需要定期严格复查。

总之,在张宁这里,绝不“一刀切”,尽管他的手术技艺高超,膀胱切除、肠道改造、原位重建,一套下来,一般三四个小时就全搞定了。“既然手术也很可靠,我干吗用药?我踏踏实实手术不就行了?”他说,“因为这可能会给患者带来比较大的损伤,膀胱切下来容易,再装上去就不行了。”

张宁在各种场合与同行交流的时候常说,对膀胱是保还是切,要看患者的状况。“假如患者八九十岁了,有一堆病,生存时间可能很短,这种情况肯定是不能做特别大的手术,争取做一些小手术,使其在有限的生存时间内获得较高的生活质量。”他说,“有些患者很年轻,但是肿瘤恶性程度特别高,即使用药有可能把肿瘤压下来,我也会建议患者早点做手术,这样患者的无癌生存时间就会延长,生活质量相对也好,不然肿瘤一旦很快进展就糟了。”

由于秉持这种理念,在外人看来,张宁不像是个只会做手术的外科医生。

刘华(化名)是从内蒙古来的患者。打开病历一看,简直没法治——膀胱癌、高级别浸润性的、骨转移……由于膀胱里几乎长满了瘤子,他晚上起夜多达十几次,睡不了觉,一憋尿就特别疼。这种情况从外科角度来看,治疗意义不大。张宁在与刘华沟通时,说得很详细:“你的情况,远处已经有转移了,做手术可能是雪上加霜。我建议你化疗联合放疗,用药的同时,对膀胱、转移淋巴结和骨转移灶都放疗一下,行不行?”

刘华很配合,3个疗程之后,与之前判若两人——身上一点都不疼了,晚上睡觉也好了。“放疗之后我们再去检查,发现他膀胱里的瘤子全没了。之后继续系统用药,从2020年到现在,一直没有发现膀胱肿瘤的复发和转移灶的进展。”张宁说,“因此,医生治病,不是说内科大夫就得用药,外科大夫就得做手术,而是应该了解疾病进展到哪一步了,哪种方法最适合这一阶段的疾病。如果会哪种方法就用哪种,感冒发烧岂不是都要动手术?”

技术万能当休矣

精研了半辈子医疗技术的张宁,并不认为技术能解决一切问题。

“有人反对说,技术不就是为了解决疾病问题吗?很多时候,某个疾病只是在一个非常窄的地方才用得上技术,哪有一种技术放之四海而皆准呢?”张宁说。

4年前,张宁遇到一位老年患者,他的病理分级是前列腺癌5+5,恶性程度较高,还有淋巴结转移。当时,有资深医生认为患者最多只有一年生存期了,别治了。

患者的心情十分阴郁。张宁看在眼里,决心一定要治好他。“干吗下结论说人家生存时间不长了?医生没法精准预测患者的生存时间,决定生存时间的因素很多。”张宁开始了治疗。

首先用药,患者用药后,瘤子缩小了,淋巴结也看不到了;这时,张宁再去做手术,病灶切没了;接着做放疗。一番诊治下来,到现在老先生啥事没有。

“对这种淋巴结转移的患者,单纯手术、单纯用药、药物联合手术和放疗,是显著分开的三条生存曲线,第三条的生存时间是最长的。”张宁说,“用药先把局部控制一下,把可能的转移先抑制下来,再去切,把残余的病灶切完了之后,再用药控制一段时间,这样就把肿瘤负荷降到更低,患者生存时间就长了。”

癌症,不是靠一种方法、一种技术能完全控制住的。张宁总结道:“技术万能论,是对技术有限性以及疾病特异性不了解所造成的。”

因此,张宁总是不厌其烦地提醒自己的学生:只有了解了一个疾病在发展过程中不同阶段的不同特点,了解了一种疾病的客观规律,才能搞清楚什么时候做手术,什么时候用药物,怎么把不同的方法揉在一起,才能让患者有更大获益。

这样的理念,是张宁在长期行医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其中,有成功的经验,也有失败的案例。

去年年初,张宁接诊了一位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腹腔有个大瘤子,把子宫、直肠全侵犯了。患者还有重症肺炎。最棘手的是,为了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长期服用大量激素,导致免疫受限制,身体很弱,器官组织特别脆,急性出血,出现失血性休克,急诊手术非常顺利,把病灶都切掉了,但手术后6个月的时候,患者因真菌性肺炎去世了。

“后来我常想,假如再早3个月,他服用的激素还没加量,身体状态还好的时候,我肯定能把他治好。”提及此事,张宁仍难以释怀,“差一点,就差了一点。”

旁人常说张宁胆子大,什么患者都敢接。对此,张宁说:“我就是认认真真看病,实实在在沟通,哪怕就一丝希望,也要努力到底。”

张宁的付出换来了患者的信任。这些年无论他工作怎么变动,总有十几年甚至20年前的患者跟随,张宁到哪儿,他们就跟到哪儿。

“患者的生存时间,有时候不见得是医生延长的,医生主要是提供帮助。”张宁坦言,“我们知道某种癌症的5年生存率是多少,但这是百分比,无论是好、是坏,赶上谁都是100%。我们就是要想办法减少不好的100%。”

(责编:乔业琼、李楠桦)






    【作者:】

    文章评论
    评论
    全部评论
    更多推荐

    懂点“肠”识,守护健康“肠”态

    ●目前在我国IBD已从过去的少见病逐渐发展成常见病。这与生活水平提高、饮食结构西化、环境变化等多重因素密切相关。●由于IBD具有慢性进展、反复发作的特点,又被称为“绿色癌症”。与普通感染性腹泻不同,IBD病程长、难治愈,...

    小满时节湿热盛 养生“有度”别太“满”

    5月21日为小满节气,此时江河渐满,万物生长。小满时节如何养生?中医专家建议,养生“小得盈满”即可,运动、饮食、睡眠等应讲究“有度”,不宜太“满”。图为AI生成。宁夏医科大学中医学院教授郭斌指出,随着小满节气的到来,气温...

    全国首个“心佑小屋”点亮 31名西藏先心病患者在南京免费救治

      南医大二附院迈皋桥院区“心佑小屋”。人民网 周梦娇摄  人民网南京5月20日电 (周梦娇)20日上午,全国首个“心佑小屋”在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迈皋桥院区点亮,作为先天性心脏病防治的综合性服务平台,将系统承担疾病...

    小满未满,祛湿防寒

        更多精彩  扫码观看  本报北京电(记者王美华)小满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八个节气,也是夏季的第二个节气,今年5月21日将迎来小满节气。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皮肤科主任医师李伯华介绍,小满节气标志着暑气渐升、雨...

    这种水果维生素C含量是橙子的近8倍,也被誉为“刮油神器”!

    油柑原本是小众水果,知道它的人并不多。不过,近两年随着油柑饮品的爆火,油柑也逐渐被人知晓,认可度不断增加,被誉为便秘人士的“救星”。油柑到底是一种怎样的水果,它的营养如何?吃了它真的能润肠通便吗?一起了解↓01 油柑让人...

    每一次熬夜都在消耗它的“寿命” 这些信号可能是甲状腺在“求救”

    追剧、刷手机……很多人晚上玩着玩着就到了半夜。你可能知道,熬夜会扰乱生物钟,使肝脏的自我修复和排毒功能受阻,导致毒素积累,损伤肝细胞。但你可能并不了解,熬夜的危害远不止损伤肝脏,更会消耗甲状腺“寿命”!01熬夜消耗甲状腺...

    发展中医事业传承中医文化 一一记何长中和他的中医理疗馆

    本刊、网 王平、耿治国何长中,安徽省亳州市观堂镇张各行政村张瓦房组人,高中文化,共产党员。最近他在安徽涡阳县牌坊镇耿皇集开一家中医理疗馆甚是红火,前来就医问诊的人络绎不绝。馆内中 药味香浓,床位暴满。只因奇特确实的疗效引...

    牙龈肿嘴起疱都赖换季“上火”?

    最近,有不少患者因牙龈肿痛出血、嘴唇起水疱前来门诊就医,他们认为这些症状都是换季“上火”所致,需要吃些败火药。其实,这些症状与季节并没有直接关系,而是口腔健康出了问题。牙龈出血是牙菌斑在捣乱●症状识别刷牙出血;啃苹果留下...

    让“身体倍儿棒”成为大学生标配(体坛观澜)

    今年毕业季起,云南全省92所高校将推行“大学生体质健康优良证书”制度,每年体质健康测试在80分以上的学生,毕业时可领到“大学生体质健康优良证书”,网友生动地称其为“身体倍儿棒”证书。近年来,“脆皮大学生”等戏谑称呼引发人...

    “控糖族”注意 这些“伪粗粮”升糖比大米更快

    多数人都有这样的认知:粗粮升血糖较慢,适当吃粗粮有利于控制血糖。事实上,粗粮是个大家族,并不是所有粗粮都有控糖效果,一些粗粮甚至是“伪粗粮”,它们升糖速度比大米、白面等细粮还要快。种类选不对升糖速度快吃起来口感糯糯的糯性...

    2024
    04/12
    19:32
    浏览量: 8075
    大字号
    分享
    今日热点
    德厚医精 守护生命之花  精诚昭彰 诠释生命尊严

    德厚医精 守护生命之花 精诚昭彰 诠释生命尊严

    古埃及文物展北京开展

    古埃及文物展北京开展

    河南洛阳:幼童不慎异物入体  妇幼专家巧手排除

    河南洛阳:幼童不慎异物入体 妇幼专家巧手排除

    党建引领医卫聚合力,健康生活科普进万家

    党建引领医卫聚合力,健康生活科普进万家

    “候鸟”心梗脱危险,患者感激寄锦旗

    “候鸟”心梗脱危险,患者感激寄锦旗

    

    友情链接

  • 人民网
  • 海彊之声
  • 小红书
  • 中国长安网
  • 海外网
  • 中国警察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老区网
  • 新华网
  • 中国台湾网
  • 中国政府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新闻网
  • 每日新闻网
  • 光明网
  • 央视网
  • 法制网
  • 中国青年网
  • 求是网
  •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免责声明         人员查询

    • 扫码看全网内容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定慧西里乙18号 联系电话:电话/传真010-88117470 010–52463177 18611141167(微信同号)邮箱1026329972@qq.com (每日新闻) 内线800转108
    网站备案/许可证工信部:京ICP备2025111695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7822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0537号
    每日新闻网http://www.everyday-news.cn/提供最新国内外新闻及新闻资讯
    每日新闻网秉承“新闻视野、文化视角、思想深度、理论高度、脚踏实地”的理念,运用互联网的快速传播技术和丰富的移动链接平台,每日新闻网正确引导社会思想意识,传播优秀文化,凝聚民族精神,彰显快速展示网络舆论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