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新闻网
网站首页 每日要闻头条快讯纪实现场专题报道社会热点就案说法海疆之声 成为会员
成为会员诗坛荟萃焦点网谈生态环境热点追踪群众来信乡村振兴企业风采监督与法名人字画人物·访谈关注民生人民视点文化·旅游科技前沿快闪中国深度观察名医·健康关于我们免责声明联系我们 人员查询
  • 浙江
  • 新疆
  • 内蒙古
  • 吉林
  • 重庆
  • 辽宁
  • 贵州
  • 四川
  • 海南
  • 云南
  • 福建
  • 台湾
  • 江西
  • 湖南
  • 湖北
  • 河南
  • 广西
  • 江苏
  • 安徽
  • 山东
  • 青海
  • 甘肃
  • 陕西
  • 山西
  • 河北
  • 黑龙江
  • 天津
  • 上海
  • 北京
  • 广东
  • 宁夏
  • 西藏
每日新闻网 > 快闪中国 > 中国电影,是时候走出“舒适圈”了

中国电影,是时候走出“舒适圈”了

来源:中国青年网 | 时间:2024-12-27 17:18:07 | 点击:414

◎余小鱼

在去年年底的电影年终盘点中,笔者认为,中国电影已经风风火火、一往无前地“迈进了一个崭新的时代”:越来越多跨界的、非科班的、非精英化的电影从业者或将改变我们所熟知的创作范式。但谁也没想到,这个“崭新的时代”来得如此汹涌澎湃,让人猝不及防。如果说创作范式的转变仍属于电影内部的文本问题,那么2024这一年里,传媒环境的根本性变革已经从外部猛烈冲击着整个电影行业,甚至可能在不远的未来改变电影行业的整体格局。

或许,我们只能不情愿地承认,中国电影已经到了必须走出“舒适圈”的时刻。电影人不能再被困在由评分、票房、流量、热度等构成的数据陷阱里,当务之急是重返自身、寻回初心,去思考一个看似简单却又关乎发展前景的基本问题——到底什么才是电影?

热门档期已不值得“依赖”

电影年终盘点之时,“档期依赖症”总是一个绕不过去的话题。以往,行业内的担忧一直是,数量众多的影片扎堆在短短数天内相互拼杀,可能造成资源浪费。可如果,所谓的热门档期已经失效了呢?

今年“国庆档”电影票房为21.04亿,略低于去年的27.36亿,但不到2019年同档期的一半;“暑期档”的电影票房为116.41亿,相较于去年的206.3亿,也呈现出比较明显的落差。

如果说票房成绩有起有落是正常的市场现象,那么“头部作品”的缺失才是更值得关注的问题。以“暑期档”为例,去年票房超过5亿的电影有8部,包括《孤注一掷》(35.26亿)、《消失的她》(35.23亿)、《封神第一部》(24.81亿)、《八角笼中》(22.04亿)、《长安三万里》(17.98亿)等;而今年只有3部,分别是《抓娃娃》(32.54亿)、《默杀》(13.49亿)、《异形:夺命舰》(6.42亿)。

从上市影视公司的财报看,10家上市电影公司中,有7家公司都在三季度呈现出营收净利双跌。中国电影(600977)表示,主要原因是“本期未有与上年同期类似票房规模的公司主投主控影片上映”。没有“头部”,代表整体性的平庸,更意味着观众对“热门档期”的兴趣和关注度在下降。

这背后当然有很多原因,比如今年的暑期档和奥运赛事的正面碰撞。作为赛事主要直播频道,CCTV-5奥运期间稳居双网收视份额冠军。电影票房的下降虽然未必和奥运的高热度有直接关联,但这也从一个侧面说明,如今假期内可供老百姓选择的娱乐方式十分丰富多元,面对消费者更热衷的旅游、社交,该“如何把观众重新拉回电影院”恐怕已成为电影行业无可回避的挑战。

而从热门档期撤档,在今年也成了让观众“见怪不见”的现象。今年“春节档”,《我们一起摇太阳》《红毯先生》相继撤档;“暑期档”,《野孩子》一天之内先是提档后又撤档;“国庆档”,《出入平安》也在上映数天后宣布撤档。撤档,并不一定是因为艺术质量不过关。比如《我们一起摇太阳》的豆瓣评分高达8.1,主演李庚希还凭借在该片的亮眼表现荣获金鸡奖最佳女主角。但是,明明知道影片风格和节日档期未必契合,还硬要“赌一把”,显然片方还是受到了投机心态的影响,希望从热门档期分得一杯羹。

然而现实是,当下的热门档期未必会出现观影热潮。如果说往年的假期里上演的是淘汰赛,总会有一两个幸运儿脱颖而出,那么现在的热门档期已经不再是属于中国电影的“舒适圈”,甚至还有可能带来更大的风险。比如《出入平安》的出品方就在宣布撤档时无奈地承认:在上映期间遭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和挑战”。而这种困难和挑战,将会成为电影人必须面对的新课题。

票房、流量不再是“黄金法则”

在春节档上映的《热辣滚烫》,票房高达34.6亿,早早锁定了年度票房冠军。而且,在2024年票房成绩前十的电影中,该片的平均票价为48.2元,足见其在当时的热门程度。

但是,围绕着“贾玲一年减肥100斤究竟是不是炒作”的争议以及由此引发的各种对立、争吵、撕裂,也几乎在接下来的一整年里从未停歇。过去有一种很流行的说法,那就是“黑红也是红”,不管是赞美还是吐槽,只要有足够的热度和流量,总比无人关注来得好。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环境的变化,这一“黄金法则”似乎也渐渐失效。国庆档的《749局》上映后,口碑两极分化,针对主演的争议还引得导演陆川亲自下场讨论,但一场热闹的风波过后,该片的票房反而高开低走,未达预期。

徐峥自导自演的《逆行人生》关注外卖小哥群体,主打现实主义风格,很有话题性,却遭网友吐槽,导致不少观众被“劝退”。胡玫导演的《红楼梦之金玉良缘》因为选角和改编策略问题一度引发广泛关注,却无助于影片的票房和口碑。

事实上,作为票房赢家的《热辣滚烫》在2024年度中国金鸡百花电影节上“零提名”,也已经向行业释放出明确的信号:一个健康的电影市场不能不讲票房,但也不能只讲票房。同样的,一部电影自带的流量、热度、话题也许可以实现爆发式繁荣,但越来越多的例子证明,这不仅不利于整个市场大盘的稳定增长,还常常让影片自身面临被复杂舆论反噬的危险。

平心而论,身处互联网时代,酒香也怕巷子深,片方注重营销、造势本无可厚非,毕竟,拍摄电影终究不能不讲经济效益。去年《消失的她》等作品的大获成功,或许也从某种程度上为不少创作者提供了“信心”。但另一方面,当创作者把过多的精力放在场外,当他或她开始考虑到底哪些情节能够获得观众的情绪价值,到底哪些桥段能够引起话题的爆发性传播,到底哪些演员才能自带更多的粉丝和流量,那么电影本身的艺术质量和水准就不可能不受到影响。

就此而言,唯票房论、唯流量论在今年电影市场中的暂时“失灵”,或许也可以促使广大电影人重新冷静思考:怎么做,才能不让电影创作困在产品经理式的互联网思维里,不让自身的艺术趣味持续被所谓的潮流、热梗所“驯化”。

总之,有些逻辑关系是颠扑不破的:先有质量上乘的电影作品,才会有票房和流量;先有公认的艺术价值,才会有强大的传播效应;少一点揣测大众趣味的投机心理,多一点心无旁骛、全情投入的创作态度,才能在电影市场中真正站稳脚跟。

打破套路需要锐气和勇气

在国庆档上映的《爆款好人》几乎集合了当下国产电影创作的所有“成功元素”。有流量造假、人设打造、舆论操控、网络暴力等很网红的话题,有葛优、李雪琴、吴磊等照顾到不同受众群体的人气演员,有老百姓还是要“踏踏实实过日子”的温情心灵鸡汤,还有幽默的桥段、有趣的台词,但将它们组合起来,却没能换来票房和口碑上的成功。

事实上,《爆款好人》并不孤独,不少创作团队似乎仍在迷信那些曾经获得“成功”的创作套路和公式,试图通过不断向观众“献媚”来换取想象中的市场回报。《野孩子》和《朝云暮雨》都有《我不是药神》的“影子”——由真实故事改编而成,有十分煽情、感人的基调,有对社会底层群体的人文关怀。但和《我不是药神》不同的是,它们又都缺乏对生活的真知灼见,对现实问题的触碰也欲言又止、态度暧昧,以至于所谓真实的故事、人物都沦为电影的“噱头”“卖点”。

《年会不能停!》的大获成功似乎预示了职场题材电影的光明前景。于是,《胜券在握》《大场面》也趁势而上,把镜头对准了打工人的困境、职场中的不合理现象,都希望用“好人不能受欺负”之类的朴素道理引发观众共鸣。然而,这两部影片的创作团队显然缺乏职场生活的真实体验,未能深挖职场不合理现象的根由,使得电影越来越趋近于“过家家”式的闹剧。

此外,香港动作电影在市场中受欢迎的程度走低,因为熟悉的配方、熟悉的味道始终未被舍弃。《海关战线》《危机航线》依旧请来了内地观众耳熟能详的老牌港星,还在玩“忠奸难辨”的模式,沉迷于动作戏、大场面,让观众不免有些审美疲劳。

沈腾、马丽主演的《抓娃娃》以33.28亿的票房成为“暑期档”的一枝独秀,但无论是热度还是声量,都无法和当年的喜剧标杆《夏洛特烦恼》相提并论。当“含腾量”已经成为社交媒体的热梗;当开心麻花不断消费自身的品牌价值,却在喜剧艺术的探索上陷入停滞、保守;“沈马组合”的群众基础再深厚,恐怕也该居安思危了。

陈思诚试图在《解密》中创造更宏大的格局、更复杂的人物,又绞尽脑汁地想要把既往的成功经验一股脑儿地塞进影片,导致各种破绽不可避免地暴露出来,整部电影变得支离破碎、四分五裂。徐峥的《逆行人生》很想延续这些年来“温暖现实主义”的成功经验,但观众对主人公“没苦硬吃”的评价瞬间就让电影泄了气。年中有《默杀》,年底还有《误杀3》,或许可以说明渲染感官刺激、提供情绪价值的类型化电影,仍在顽强地自我复制。

与其说是那些曾经被市场盖章“有效”的套路和公式已经过时,倒不如说,是部分创作者既偷懒又缺乏真诚的创作态度正在劝退观众。一方面,互联网时代,所有套路和公式的更新换代速度早已超越了传统电影人的想象;另一方面,电影相对漫长的制作周期也决定了,它从来就不适合“蹭热点”“赶潮流”。

不过,也有许多中国电影人已经或者正在勇敢地走出“舒适圈”。《好东西》重新定义了新时代的两性关系,表现出对现代都市生活新颖而深刻的认知与把握,让我们看到了新一代女性导演跳脱出传统模式的尝试;《周处除三害》突破了“复仇爽剧”的套路,在暴躁乖戾的表皮下,对生活意义和人性内核进行了深刻的反思,成为本年度电影市场的黑马;《白日之下》《年少日记》跳脱出香港电影的商业流水线,将目光投向了社会弱势群体,传递出浓厚的人文关怀,让广大观众耳目一新。

这些作品在艺术上未必没有瑕疵,但它们所蕴含的勇气和锐气却是有目共睹的,这也是中国电影的希望所在。因此,任何创作者都不能沉溺在过去的经验或者辉煌里,只有不再墨守成规、真诚地去表达,观众才会重新被电影的魅力所召唤。

中国电影已走在变革路上

往年的年终盘点,我们总会惯性地从文本分析的角度去总结电影创作方面的利弊得失。但随着时代的发展,或许人们不得不转换视角,由“内”向“外”,在社会文化转型的大背景下重新观察电影行业本身。并不夸张地说,对今天的电影而言,再也没有“护城河”了——以短视频为代表的多种流媒体介质正从四面八方冲击着整个行业,带来的是前人未曾料想过的颠覆性局面。

贾樟柯在《风流一代》上映时,呼吁观众到影院观影,有网友评论:“如今谁还去电影院看电影呀,不都是在家看的吗?”这或许只是一句无心之言,但背后透露出的现象却不能不引起电影行业重视。如今,不少院线影片在两个月左右后就会上线网络平台,所以不少观众宁愿“等待”,用更低廉的价格在自家电视或移动设备上观影,而不愿意去影院捧场。

张艺谋在年底接受采访时也吐槽了短视频解说电影的现象:“电影院观影的仪式感与沉浸感是线上无法替代的”“我觉得实在很无语啊”,导演的感慨其实很中肯也很客观,但不少网友并不认同。网友未必是在表达对电影艺术的不满,或许是对越来越多“水时长”“凑剧情”的烂片有反感。

专业电影人当然可以从艺术性欠缺的角度批评,甚至鄙视“小美与小帅”式的短视频。但现实是,在普通观众眼中,电影和短视频是“平等”的,并没有“高下之分”。而要论通俗意义上的娱乐性,今天的电影或许很难和节奏更快、体验更轻松的短视频相比。在这样的大背景下,电影人的当务之急不是抱怨或者哀叹,而是在艺术价值、表现手法上推陈出新。

事实上,面对时代的巨变,电影行业已经在积极行动。今年越来越多的影片采取差异化发行的方式上映,探索电影的精准化营销。比如,口碑颇佳,但票房预期一般的《老枪》就在首轮放映时采用分线发行模式,即少量影城参与放映,保证一定比例的排片。总体来看,这种模式还在寻找适合本土情况的落地路径,后续如何发展,我们不妨拭目以待。

从年初的《热辣滚烫》到年末的《好东西》,中国电影也许要面对争议和分歧,也许要面对焦虑和困惑,但不可否认,它仍然在不断启发公众重新审视和反思固有的观念、价值,持续生产新的公共议题。因此,在告别2024年之际,我们仍有理由对中国电影的未来充满信心。每一位电影人或许都应该正视行业的发展变化,为这一艺术门类继续开辟新的演进路径。

责任编辑:王目雨


【作者:】

文章评论
评论
全部评论
更多推荐

夫妻在家印假币!印多少花多少!每天使用300至3000元不等,有上千人被骗……

每日新闻网讯:据央视新闻消息,假币不仅破坏国家金融秩序、侵害群众经济利益也会扰乱社会稳定,近年来随着我国公安经侦部门的严厉打击,市面上的假币出现率持续降低。5月13日,江西公安部门就公布了一起印制假币案。2023年9月,...

杜鹃花也有大小年

.位于贵州省毕节市境内的百里杜鹃以其规模宏大、种类繁多的杜鹃花群落闻名于世,这里集中了全世界杜鹃花9个亚属中的6个亚属,44个品种。每年3月底到5月初,绵延50余公里的杜鹃花在这山峦之间竞相绽放,形成“一山不同花,万花共...

亿缕阳光丨山海“闽”韵

.在八闽大地,邂逅山海的诗意,触摸千年闽魂的脉搏。(责编:焦典、申宁)

亿缕阳光丨春日小确幸

.我们像期待春天一样,期待生活里的小美好。(责编:焦典、申宁)

“财米油盐”|当体重管理成为一种生活方式,你get了吗?

.体重秤上飙升的数字、圆润的脸庞占满镜子、衣柜里又多了穿不下的裤子……种种“暴击”仿佛都在提醒你“又该减肥了”!近年来,我国居民超重肥胖问题不断凸显。国家卫健委发布的《体重管理指导原则(2024年版)》指出,如果不进行有...

亿缕阳光丨生动的课堂 别样的精彩

.世界是教材,知识在窗外。融入生活的课堂,真棒!(责编:秦榕、申宁)

香港电影City Walk指南

.                            (责编:秦榕、赵纲)

守望可可西里

.                              &nbs...

亿缕阳光丨双向奔赴的“爱”与“暖”

.爱是双向奔赴,也是另一种守护。(责编:秦榕、申宁)

亿缕阳光|春山沐雨

.思念无声,却震耳欲聋。(责编:秦榕、申宁)

2024
12/27
17:18
浏览量: 414
大字号
分享
今日热点
2024年元旦第一视频篇:欢迎你来接受访谈吧

2024年元旦第一视频篇:欢迎你来接受访谈吧

刘家铭的钢琴曲与表演

刘家铭的钢琴曲与表演

莱州元亨海洋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海马规模化养殖基地落户烟台

莱州元亨海洋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海马规模化养殖基地落户烟台

广交会观察:中国“科技感”服装新品抢滩出海

广交会观察:中国“科技感”服装新品抢滩出海

2024请求添加你为好友

2024请求添加你为好友



友情链接

  • 人民网
  • 海彊之声
  • 小红书
  • 中国长安网
  • 海外网
  • 中国警察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老区网
  • 新华网
  • 中国台湾网
  • 中国政府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新闻网
  • 每日新闻网
  • 光明网
  • 央视网
  • 法制网
  • 中国青年网
  • 求是网
  •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免责声明         人员查询

    • 扫码看全网内容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定慧西里乙18号 联系电话:电话/传真010-88117470 010–52463177 18611141167(微信同号)邮箱1026329972@qq.com (每日新闻) 内线800转108
    网站备案/许可证工信部:京ICP备2025111695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7822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0537号
    每日新闻网http://www.everyday-news.cn/提供最新国内外新闻及新闻资讯
    每日新闻网秉承“新闻视野、文化视角、思想深度、理论高度、脚踏实地”的理念,运用互联网的快速传播技术和丰富的移动链接平台,每日新闻网正确引导社会思想意识,传播优秀文化,凝聚民族精神,彰显快速展示网络舆论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