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新闻网
网站首页 每日要闻头条快讯纪实现场专题报道社会热点就案说法海疆之声 成为会员
成为会员诗坛荟萃焦点网谈生态环境热点追踪群众来信乡村振兴企业风采监督与法名人字画人物·访谈关注民生人民视点文化·旅游科技前沿快闪中国深度观察名医·健康关于我们免责声明联系我们 人员查询
  • 浙江
  • 新疆
  • 内蒙古
  • 吉林
  • 重庆
  • 辽宁
  • 贵州
  • 四川
  • 海南
  • 云南
  • 福建
  • 台湾
  • 江西
  • 湖南
  • 湖北
  • 河南
  • 广西
  • 江苏
  • 安徽
  • 山东
  • 青海
  • 甘肃
  • 陕西
  • 山西
  • 河北
  • 黑龙江
  • 天津
  • 上海
  • 北京
  • 广东
  • 宁夏
  • 西藏
每日新闻网 > 快闪中国 > 如何引导中小学生用好AI帮手?

如何引导中小学生用好AI帮手?

来源:中青网 | 时间:2025-06-08 22:31:25 | 点击:904

随着AI工具的普及,越来越多的中小学生开始使用AI辅助学习。然而,不少老师发现,有些学生的作业“AI味”越来越重,有的孩子甚至使用AI写作业已“颇有心得”。

  近日,教育部出台《中小学生成式人工智能使用指南(2025年版)》,从各学段使用规范、教学应用场景等方面都做了详细指导。如何结合这份指南,让AI真正成为学习的“好帮手”,记者采访了多位专家、老师、家长,听听他们怎么说。

  记者近日采访多地中小学发现,在很多中小学生手里,AI变得“无所不能”:从作文日记,到数理化生,再难的作业,似乎都能“分分钟搞定”。一些初中生对记者笑称:“妈妈再也不用担心我的学习了”。甚至在一些初中学校,有些学生依赖上了用AI写作业,被同学起绰号“一搜党”。

  一些学习机和学习类APP在单纯地检查作业、知识拓展、错题归类等功能的基础上引入AI,它们一定程度上从辅助学习的“帮手”变成应付学习的“枪手”。

  四川省成都市一位初中家长说,这半年来,自己的孩子在家写作业开始依赖学习机的AI功能,遇到难题“一搜”,解题步骤和答案都会出现。“看似学习效率提高了,实际并没有真正理解掌握知识点。”

  甘肃省张掖市高台县解放街小学教师徐迎春担心,AI过度使用或让一些学生“放弃思考”。她说,AI更擅长“打直球”,让学生越过循序渐进、抽丝剥茧的理解思考和钻研过程。

  多名中学教师向记者反映,AI给出的解题思路看似全面,却不乏混淆杂糅、逻辑性差的内容,对中小学生来说“真假难辨”。

  教育部近日出台的《中小学生成式人工智能使用指南(2025年版)》,明确提出中小学生成式人工智能的应用场景以及各学段使用规范等方面的指导意见。

  记者走访发现,很多学校已经开始探索AI助力教学的“新路径”,努力让人工智能变成辅助教学的“多面手”。

  在一些学校,AI逐渐变成“小助教”,让课堂有趣且高效。山东省德州市第一中学学生周楷(化名)说,他的物理老师会使用AI,将一些复杂的物理概念制作成3D模型,让抽象的概念具象化。

  甘肃省张掖市高台县第四中学校长徐占吉告诉记者,学校已经开始使用“智慧语文作文平台”辅助教师教学,其内嵌的生成式人工智能系统会自动对学生上传的作文进行点评并加以润色,生成个性化指导建议。

  很多老师说,这种教学辅助能够针对每位学生的写作风格,精准分析出每一篇文章的优缺点,提出修改建议。

  很多班主任用AI将“精准滴灌”的触角延伸至每一位孩子,让AI当上“小班长”。

  甘肃省张掖市高台县解放街小学教师张菊兰告诉记者,教师可以将学生日常表现情况输入“班级优化大师”,利用AI自动分析,找到薄弱环节,让班级管理“有的放矢”。

  北京师范大学教授余胜泉表示,让学生充分学习和使用AI,利用好AI的创造性,认清AI的工具本质,才能把AI变成学习“小助手”。

  在山东省德州市第九中学,信息科技组在《AI赋能网页设计》课程上引导学生利用AI逐步掌握编程技能,并在AI的协助下制作网页。该学校一位学生说:“AI工具的运用,让我们感受到了科学的奥秘,极大降低了理解难度,体会到了研究的快乐。”

  受访人士建议,应当正视AI发展对教育的影响,提升家长和教师对AI的认识,推动家校社合作共建AI使用“防护网”。同时,加大教育类AI专项研究,实现AI对教育的“精准服务”。

  甘肃省兰州市一位初三学生家长说,应当将AI使用嵌入教学和家庭学习环节中,润物无声地提升学生的“AI素养”,让学生认识到AI应当“为我所用”,避免学生成为AI的“嘴替”。

  目前,AI发展日新月异,但一些老师和家长对AI的了解十分有限。多名老师和家长表示,学生使用AI“如鱼得水”,但他们却几乎“一无所知”。

  张菊兰建议,应当通过集中培训、家长会等方式对老师、家长加强通识教育,了解AI相关知识,避免因信息差被学生“蒙在鼓里”。

  兰州大学高等教育研究院副教授罗杨洋表示,家校之间应当及时“通气”,全方位掌握学生AI使用情况,制定个性化方案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使用AI。

  一些家长担心,AI生成的内容过于“随心所欲”,导致生成内容“少儿不宜”,甚至影响学生身心健康。山东省德州市一位初中生家长建议,探索AI分级机制的可行性,通过技术手段对不同学龄段学生分级开放相关内容。

  西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信息与资源中心主任武小龙建议,AI市场开发方需要充分调研,有针对性地开发AI学习产品,屏蔽多余的功能,实现对教与学的“精准服务”。

  (据新华社电 记者姜伟超、白丽萍、王俊杰)

责任编辑:张亦弛

首页 | 上一页 1 下一页 | 尾页 


【作者:】

文章评论
评论
全部评论
更多推荐

【8点见】黄岩岛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要来了

央视网消息:每天8点,央视网为您梳理24小时内发生在咱们身边的大小事儿。  ·国务院批复同意新建黄岩岛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公布黄岩岛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面积、范围和功能分区。  ·国防部:决不允许日本军国主义卷...

第一观察丨胜利纪念日外交,向世界传递信心和力量

  9月初,习近平主席同来自世界五大洲的外国领导人及有关国家高级别代表、国际组织负责人、前政要、为中国抗战胜利作出贡献的国际友人或其遗属代表等相聚北京,共同纪念80年前的那场伟大胜利,共同展望人类和平与发展的美好未来。 ...

喜报!烟台高新区企业入围第十届“创客中国”时空信息大赛决赛

每日新闻网讯:文图/吕本政 郭健    近日,由工业和信息化部网络安全产业发展中心(工业和信息化部信息中心)、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局联合主办,中关村空间信息产业技术联盟承办的第十届“创客中国”时空信息中小企业创新创业大赛复

烟台市公安局交管支队高新区大队组织开展“全国拒绝酒驾日”主题宣传活动

每日新闻网讯(文图/吕本政 宋先媛)为切实提升全民交通安全意识,有效预防和减少因酒驾、醉驾引发的道路交通事故,在“全国拒绝酒驾日”到来之际,烟台市公安局交管支队高新区大队精心策划、创新形式,于9月8日联合辖区校车运营单位...

泰国最高法院裁定 前总理他信在涉规避服刑案中有罪

当地时间9日,泰国最高法院针对前总理他信住院期间涉嫌规避服刑一案作出判决,认定其有罪。  另据多家媒体报道,他信需在狱中服刑一年。  2023年8月,他信结束流亡生活回到泰国后被捕入狱,不久后因健康原因被送往警察总医院,...

拓市场、转赛道、延链条!从“新”出发找增量 多角度解码外贸新动能更持久

央视网消息:2025年以来,全球贸易环境不确定性加剧,但我国外贸依然保持向上向好势头。记者在多地调研时发现,部分对美出口企业信心恢复,东盟、欧盟市场依旧保持稳定增长。外贸企业正通过市场拓新、赛道转新、链条延新,寻找新增量...

从哥伦比亚到比利时,土老憨橘醋持续闪耀国际舞台

每日新闻网讯(通讯员陈丹丹)9月6日,欧洲理事会前主席、比利时前首相伊夫・莱特姆应邀来中国参加公务活动。活动之后,莱特姆在北京瑞吉酒店会见土老憨集团董事长陈世贵,共同品鉴土老憨意大利风味橘醋及100%原浆鲜橘醋新品,并以...

学习机代替不了亲子辅导

据媒体报道,开学季的消费热潮中,学习机市场格外火热。一些学习机价格不菲,高达数千元,甚至部分旗舰产品突破万元,仍挡不住家长的购买热情。  “不写作业母慈子孝,一写作业鸡飞狗跳。”随着学习内容的更新、学习难度的提升,很多家...

创新药,研发上市加速跑(经济新方位·小数点里看创新)

9月1日启动的2025年“全国药品安全宣传周”传递出的信息表明,医药产业创新发展良好:过去5年,我国共批准创新药210个,保持加速增长态势。目前,我国在研创新药约占全球30%。  如何让更多创新药加快走出实验室?近日,记...

2022年第一次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抽检 总体合格率为97.7%

  今年1-3月,农业农村部组织开展了2022年第一次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例行监测工作,抽检蔬菜、畜禽产品和水产品等3大类产品86个品种127项参数6910个样品,总体合格率为97.7%。  据介绍,今年第一次例行监测共抽...

2025
06/08
22:31
浏览量: 904
大字号
分享
今日热点
莱州元亨海洋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海马规模化养殖基地落户烟台

莱州元亨海洋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海马规模化养殖基地落户烟台

刘家铭的钢琴曲与表演

刘家铭的钢琴曲与表演

2024年元旦第一视频篇:欢迎你来接受访谈吧

2024年元旦第一视频篇:欢迎你来接受访谈吧

广交会观察:中国“科技感”服装新品抢滩出海

广交会观察:中国“科技感”服装新品抢滩出海

2024请求添加你为好友

2024请求添加你为好友



友情链接

  • 人民网
  • 海彊之声
  • 小红书
  • 中国长安网
  • 海外网
  • 中国警察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老区网
  • 新华网
  • 中国台湾网
  • 中国政府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新闻网
  • 每日新闻网
  • 光明网
  • 央视网
  • 法制网
  • 中国青年网
  • 求是网
  •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免责声明         人员查询

    • 扫码看全网内容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定慧西里乙18号 联系电话:电话/传真010-88117470 010–52463177 18611141167(微信同号)邮箱1026329972@qq.com (每日新闻) 内线800转108
    网站备案/许可证工信部:京ICP备2025111695号-2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46001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0537号
    每日新闻网http://www.everyday-news.com/提供最新国内外新闻及新闻资讯
    每日新闻网秉承“新闻视野、文化视角、思想深度、理论高度、脚踏实地”的理念,运用互联网的快速传播技术和丰富的移动链接平台,每日新闻网正确引导社会思想意识,传播优秀文化,凝聚民族精神,彰显快速展示网络舆论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