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新闻网
网站首页 每日要闻头条快讯纪实现场专题报道社会热点就案说法海疆之声 成为会员
成为会员诗坛荟萃焦点网谈生态环境热点追踪群众来信乡村振兴企业风采监督与法名人字画人物·访谈关注民生人民视点文化·旅游科技前沿快闪中国深度观察名医·健康关于我们免责声明联系我们 人员查询
  • 浙江
  • 新疆
  • 内蒙古
  • 吉林
  • 重庆
  • 辽宁
  • 贵州
  • 四川
  • 海南
  • 云南
  • 福建
  • 台湾
  • 江西
  • 湖南
  • 湖北
  • 河南
  • 广西
  • 江苏
  • 安徽
  • 山东
  • 青海
  • 甘肃
  • 陕西
  • 山西
  • 河北
  • 黑龙江
  • 天津
  • 上海
  • 北京
  • 广东
  • 宁夏
  • 西藏
每日新闻网 > 深度观察 > 美国提供集束弹药将加剧乌克兰人道主义危机

美国提供集束弹药将加剧乌克兰人道主义危机

来源:中国网 | 时间:2023-08-23 15:49:16 | 点击:13763

郭晓兵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军控研究中心主任

赵可馨 上海美国问题研究所研究实习员

为了让乌克兰战火绵延下去,美国可谓无所不用其极。美国给乌克兰提供海马斯火箭炮、F-16战斗机和国际上饱受争议的集束弹药,还要提供贫铀弹。7月20日,有报道称,乌克兰军队已开始在战场上使用美国提供的集束弹药。

集束弹药也称“子母弹”。此类弹药是弹中有弹,一颗集束弹药弹头内可能包含几十到几百枚不等的爆炸性子弹药。射出的弹头在空中爆炸,释放的子弹药攻击面积可达3万多平方米。集束弹药的使用饱受诟病,主要有几方面因素:

一是攻击难以区分军民目标,容易玉石俱焚,伤害无辜平民。由于爆炸性子弹药并非精确制导的,其准确性可能受到天气和其他环境因素影响,很多集束弹药击中了军事目标之外的区域。

二是未爆弹会造成严重战争遗留问题,长期影响战后重建。有些子弹药发射后并未爆炸,而是遗留在战场上,不时造成人员伤亡。根据集束弹药联盟(CMC)的报告,截至2021年,全球共有23082人因集束弹药伤亡,其中因未爆炸遗留物造成伤亡人数达到18426人。2021年,共有149起集束弹药伤亡事件,都由遗留弹药造成。平民占伤亡总数的96%,儿童占三分之二。

此外,遗留炸弹还影响农业生产的恢复。伊拉克南部的一些地区由于遗留爆炸物的影响,大量农田和牧场都不能使用,农业区受到严重污染,居民也不能获得清洁水源。为应对集束弹药问题,2008年5月,107个国家缔结了禁止此类武器的国际条约——《集束弹药公约》,公约于2008 年12 月3 日开放签署,于2010 年8 月1 日生效。截至目前,已有120多个国家签署该公约,这些国家承诺禁止集束弹药的使用、开发、生产、储存、保留或转让,销毁现有的集束弹药库存,清理境内残留的集束弹药。

但美国并没有签署该公约。相反,它非常热衷于使用集束弹药。在越南战争期间,美国在越南投放41.3万吨集束弹药,袭击了55个省市。而在所有战争遗留爆炸物中,集束弹药占70%以上,影响了32个省市。 老挝人民如今还在承受美国投放的2.7亿枚集束弹药所带来的伤害。

美国在海湾战争、阿富汗战争、伊拉克战争中都使用过集束弹药,造成大量民用设施损毁,大量平民死亡。其中,在海湾战争中,美国及其盟友空投的6.1万枚集束弹药占总投放炸弹量的四分之一。此外,美国在阿富汗战争中投放1228枚,在伊拉克战争中投放近1.3万枚。

当前,美国向乌克兰提供集束弹药,主要是为了弥补北约弹药供给能力不足,让乌克兰继续打下去。据乌克兰国防部称,俄军炮弹比乌军多3倍到4倍,需用集束弹药弥补这一差距。美国此次向乌克兰提供的是155毫米M864集束弹药。根据五角大楼之前的估计,该炸弹的未爆率为6%,意味着每枚弹药携带72枚子弹药,平均每次发射有4枚为哑弹。2008年,时任美国国防部长罗伯特·盖茨曾发布指令,禁止生产、使用或转让失败率超过1%的集束弹药,并规定10年内销毁超过该限制的现有武器。美国国会也曾通过立法,禁止生产、使用或转让未爆率超过1%的集束弹药。但为了便于拱火,拜登政府煞费苦心,援引《对外援助法》中极少动用的条款,基于“至关重要的国家安全利益”,规避立法限制,将现有军火库中的集束弹药提供给乌克兰。

此举在乌克兰将导致更多平民伤亡,还会增加乌克兰危机涉及地区后期恢复重建成本。这引起了国际社会的普遍反对。联合国秘书长副发言人法尔汉·哈克表示,联合国反对在乌克兰战场上使用集束弹药。英国、加拿大、新西兰、西班牙等美国盟国也反对美国的这种做法。国际非政府组织“人权观察”称,集束弹药 1% 未爆弹药标准被取消令人沮丧,这意味着将出现更多哑弹,也意味着对包括排雷人员在内的平民将造成更大威胁。

美国无视国际批评与反对,向乌克兰输送集束弹药是罔顾人道主义和地区安全的不义之举,凸显其霸权主义本质。

编审:唐华 郭素萍 张艳玲

【责任编辑:刘维佳】


【作者:】

文章评论
评论
全部评论
更多推荐

美法官下令阻止教育部裁员 要求恢复1300人职位

  总台记者当地时间5月22日获悉,美国一名联邦法官下令,让特朗普政府恢复1300多名美国教育部员工的职位。据悉,该法官发布了一项禁令,阻止了特朗普政府推进教育部大规模裁员的计划。  美国民主党主导的各州认为,大规模解雇...

英国宣布将查戈斯群岛主权移交给毛里求斯

当地时间5月22日,英国首相斯塔默宣布与毛里求斯政府签署一项协议,将查戈斯群岛主权移交给毛里求斯,并以99年租期的形式保留美英在该地区的军事基地运营权。据悉,该协议曾因毛里求斯和美国两国政权更迭而陷入停滞——特朗普政府的...

西班牙媒体:硅谷富豪为何迷上了格斗?

西班牙《机密报》5月16日文章,原题:百万富翁们砸脸:硅谷为何痴迷于摔跤 安德鲁·贝迪这辈子从未站上过拳击擂台。但在几周前,这位体重超90公斤的硅谷投资人却在擂台上听到自己的名字被高声呼喊。在他对面,一位瘦弱的区块链创业...

从天天米饭到每周三次:日本米价飞涨改变民众饮食习惯

据日本农林水产省公布的数据,截至19日,日本大米价格已经历连续十多周上涨,较去年同期高出大约1倍。日本民众表示,大米涨价给日常饮食造成了直接冲击,不少人甚至减少米饭摄入。米价较去年同期翻倍 民众饮食受影响日本民众:对普通...

《名侦探柯南:独眼的残像》官宣引进

5月19日,动画电影《名侦探柯南:独眼的残像》官宣引进中国内地,同时发布青山刚昌手绘海报,具体档期未定。《名侦探柯南:独眼的残像》是《名侦探柯南》第28部动画电影作品,由重原克也执导,樱井武晴编剧,于2025年4月18日...

日本宫崎:特选山的杜鹃花盛开

    当地时间2025年5月19日,位于日本宫城县气仙沼市的特选山,五彩斑斓的杜鹃花正盛开。特选山位于气仙沼市与前元吉町的交界处,海拔711米,是日本著名的杜鹃花山之一。从5月中旬到5月底,约有50万朵野生山杜鹃和莲华...

泰国推“绿色旅游季”以促进国内旅游业

中新社曼谷5月18日电 (记者 李映民)泰国总理府副发言人萨西卡恩18日表示,泰国政府将推出“绿色旅游季”活动以促进国内旅游业发展。萨西卡恩表示,今年以来,泰国游客数量持续下降,为刺激国内旅游业,泰国政府将推出“绿色旅游...

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旅马大熊猫“福娃”“凤仪”平安接返回国

中马大熊猫国际保护合作协议将于2025年5月20日到期,双方经友好协商和充分准备,于今日将旅马大熊猫“福娃”(雄性,2006年8月23日生)和“凤仪”(雌性,2006年8月23日生)平安接返回中国。为做好接返工作,我方选...

美国消费者信心指数连续第5个月下滑

当地时间16日,美国密歇根大学公布的数据显示,5月份美国消费者信心指数初值为50.8,连续第5个月下滑,也是美国该指数有记录以来的倒数第二低值。分析认为,这一数据显示了在特朗普政府所推行贸易政策的冲击下,美国家庭对经济前...

雅典卫城上空现“巨鞋”形状无人机群 希腊下令彻查

当地时间5月16日,根据希腊文化部提起的诉讼,雅典检察官办公室下令对雅典卫城上空无人机群表演事件进行紧急调查,以确定15日晚雅典卫城上空的无人机群表演是否构成刑事犯罪。调查的主要罪名是违反《古迹保护法》及其他刑事犯罪。5...

2023
08/23
15:49
浏览量: 13763
大字号
分享
今日热点
谁沧桑了我们的守望

谁沧桑了我们的守望

武汉菊香迷人秋意浓

武汉菊香迷人秋意浓

两部门联合开展打击虚假认证专项整治行动

两部门联合开展打击虚假认证专项整治行动

记者体验上门按摩APP:额外支付2000元技师可“过夜”、尺度大得惊人……

记者体验上门按摩APP:额外支付2000元技师可“过夜”、尺度大得惊人……

罪犯劳荣枝被执行死刑

罪犯劳荣枝被执行死刑



友情链接

  • 人民网
  • 海彊之声
  • 小红书
  • 中国长安网
  • 海外网
  • 中国警察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老区网
  • 新华网
  • 中国台湾网
  • 中国政府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新闻网
  • 每日新闻网
  • 光明网
  • 央视网
  • 法制网
  • 中国青年网
  • 求是网
  •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免责声明         人员查询

    • 扫码看全网内容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定慧西里乙18号 联系电话:电话/传真010-88117470 010–52463177 18611141167(微信同号)邮箱1026329972@qq.com (每日新闻) 内线800转108
    网站备案/许可证工信部:京ICP备2025111695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7822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0537号
    每日新闻网http://www.everyday-news.cn/提供最新国内外新闻及新闻资讯
    每日新闻网秉承“新闻视野、文化视角、思想深度、理论高度、脚踏实地”的理念,运用互联网的快速传播技术和丰富的移动链接平台,每日新闻网正确引导社会思想意识,传播优秀文化,凝聚民族精神,彰显快速展示网络舆论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