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新闻网
网站首页 每日要闻头条快讯纪实现场专题报道社会热点就案说法海疆之声 成为会员
成为会员诗坛荟萃焦点网谈生态环境热点追踪群众来信乡村振兴企业风采监督与法名人字画人物·访谈关注民生人民视点文化·旅游科技前沿快闪中国深度观察名医·健康关于我们免责声明联系我们 人员查询
  • 浙江
  • 新疆
  • 内蒙古
  • 吉林
  • 重庆
  • 辽宁
  • 贵州
  • 四川
  • 海南
  • 云南
  • 福建
  • 台湾
  • 江西
  • 湖南
  • 湖北
  • 河南
  • 广西
  • 江苏
  • 安徽
  • 山东
  • 青海
  • 甘肃
  • 陕西
  • 山西
  • 河北
  • 黑龙江
  • 天津
  • 上海
  • 北京
  • 广东
  • 宁夏
  • 西藏
每日新闻网 > 头条快讯 > 人机协同时代 怎样的媒体人不被淘汰

人机协同时代 怎样的媒体人不被淘汰

来源:中国青年网 | 时间:2025-03-20 15:02:07 | 点击:247

人机协同时代,媒体人的哪些职业价值不可替代?生成式人工智能大模型DeepSeek给出的答案是:“AI擅长规模化生产与数据处理,但人类的创造力、共情力、伦理判断和批判性思维始终是媒体行业的基石。”

技术迭代如海啸般席卷而来,算法的触须已渗透进内容生产的毛细血管。有人困在数据的迷宫里失语,有人站在智能的镜像前恍惚,但指引文明航向的罗盘永远属于破浪者。唯有驾驭技术而非臣服于代码,以可视化人机协同重塑全媒体精兵,才能让技术变革稳稳地托起文明传承的方舟;唯有在比特洪流与万家灯火间构筑桥梁,加强全媒融媒智媒矩阵建设,才能在“网生代”青年中扩大主流价值、主流舆论、主流文化的影响力。

做真相的守护者。生成式人工智能在便利内容创作的同时,也降低了造谣、传谣的成本,“AI幻觉”还给信息环境带来新的隐忧。今年年初,西藏定日县发生6.8级地震,一张“小男孩被压在废墟下”的图片引发病毒式传播,转发者却未意识到这是一张AI生成的虚假影像。当“AI幻觉”误导公众认知,唯有媒体人用脚丈量大地,用笔记录民情,才能驱散数据迷雾,构筑守护真相的防波堤。

做人性的连接者。北京申奥成功时镜头里迸发的泪光,定格了一个民族挺立世界之林的瞬间;汶川大地震废墟中父亲背负亡子“回家”的背影,镌刻着超越生死的人性光辉;火神山、雷神山医院拔地而起的延时摄影,凝聚着14亿人心跳同频的抗疫史诗……这些对人性细微处的捕捉,是机器难以感知的温柔。当算法量化了世界,能够丈量心灵温度的依然是人类自己。

做创新的协同者。这不是人机对决的擂台,而是智慧共生的实验室。在敦煌研究院的修复工坊,算法复原着斑驳壁画的原始色谱,文物专家从中提炼文明传承的密码;当机器人完成高难度动作时,工程师已在构思如何让它们代替矿工深入地下千米的死亡禁区——AI能创造完美的和弦,但人类应始终是把握旋律基调的指挥家。

15世纪,古登堡印刷术的发明与推广,实现了文字在欧洲的高效传播,并催生了现代新闻业。这次科技与文化的碰撞,至今仍深刻影响着人类文明的进程。在随后漫长的历史时期,从达盖尔等人发明摄影术,到电视机走进千家万户,再到互联网连接“地球村”的角角落落,每一次人类媒介形态的延伸,都在不断完善着人类文明的“算法”。

当生成式人工智能掀起新的认知海啸,正如有学者所言,AI不是工具的革命,而是科学革命的工具。透过大语言模型的工具效能,更要看到人类智能边界的指数级拓展。

今天,AI淘汰的从来不是真正的媒体人,而是那些将新闻报道降格的“信息搬运工”。看似精致的生成文本,无法复刻记者鞋底沾着的泥土重量、笔尖凝聚的民生温度。为了解洪灾情况徒步进入受困村庄、为调研数百家青春小店奔赴祖国每一个边疆省份、为了让“百姓盼的”同“党和政府干的”契合……媒体人坚持“在场”,用报道打通“庙堂”与“江湖”,这是机器无法逾越的职业护城河。

蜜蜂被誉为昆虫界的“天才建筑师”,无数个六边形巢室,构成了独特的蜂巢结构。科学家证实,六边形不仅可以有效地节省材料,还可以高效地利用空间。从“人工主导、内容生成”到“人机协同、智慧生态”,从可视化重塑全媒体精兵到可视化人机协同重塑全媒体精兵,从可视化“融媒云厨”到可视化人机协同“融媒云厨”,近期,中国青年报社开启推动新一轮系统性大变革。我们以六边形的多维能力,为做大做强青年领域新型主流媒体闯新路:既善用算法解析社会脉动,更坚守引领青年的使命;既搭建云端智能平台,更构筑直抵人心的通道。

真正的媒体价值,在算法算不尽的细节里,在代码编不出的人性微光中。以智能工具为传播赋能,以新闻理想为技术铸魂,左手握着连接数据海洋的终端,右手攥着浸润人间烟火的笔记,铸造“人机共生”的新的里程碑,正是我们这代媒体人的使命。

本报评论员

责任编辑:白珂嘉


【作者:】

文章评论
评论
全部评论
更多推荐

我国新增下达100亿元以工代赈中央投资 预计带动31万人就业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北京7月8日电(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贾骥业)记者今天从国家发展改革委了解到,日前,我国新增下达100亿元中央预算内投资,开展以工代赈加力扩围促进重点群体就业增收行动,助力重点群体稳就业促增收。  据介...

拾光纪·总书记第五次考察山西,看习近平心系三晋大地

  7月7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山西阳泉。这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总书记第五次考察山西。一支视频,看习近平心系三晋大地。

学查改深融 成效惠民生——贵州、西藏、新疆、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扎实推进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

在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中,贵州、西藏、新疆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等地密切联系群众,持续一体推进学查改,以作风建设推动民生服务见效落地,在急难险重的任务中检验学习成果,推动学习教育走深走实。  一体推进学查改  近...

习近平向美国马里兰州青少年匹克球文化交流访华团师生回复口信

新华社北京7月6日电 近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向参加未来5年邀请5万名美国青少年来华交流学习倡议访华的美国马里兰州蒙哥马利郡青少年匹克球文化交流访华团师生回复口信。  习近平表示,祝贺你们访华取得成功,很高兴看到匹克球这项运...

我始终站在记者一边——一位宣传部长谈舆论监督和媒体导向

一位宣传部长谈舆论监督和媒体导向每日新闻网讯:知名新闻调查记者褚朝新在他的《唯一一次与一位“宣传部长”相谈甚欢》文章中,写了曾任湖南省浏阳市宣传部长的吴震,谈舆论监督和媒体导向。吴震说:“媒体只栽花,不敢监督,不善监督,...

“重构”搜索的百度,依然困在魏则西阴影的回声里

“重构”搜索的百度,依然困在魏则西阴影的回声里原创                         ...

站在创造未来的源头上

 “厦庇五洲客,门纳万顷涛”。俯瞰今日的厦门,一座高素质高颜值的现代化城市跃然东南海滨。  “我们在这里参与了创业,如今的发展,比我们当时想象的还要好。”2024年10月,再次来到美丽鹭岛,习近平总书记十分感慨。  读懂...

以炙热的向党之心担负起新时代的文化使命——习近平总书记对游本昌的勉励和问候极大鼓舞全国文艺工作者

  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委托中央组织部负责同志向国家话剧院一级演员游本昌转达勉励和问候,表示为他在92岁高龄加入中国共产党感到高兴,称赞游本昌“你有一颗炙热的向党之心,令人感动”,并对他提出“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带动更多...

牢记嘱托 紧跟党走 奋力书写挺膺担当的青春篇章——习近平总书记致全国青联十四届全委会、全国学联二十八大的重要贺信和党中央致词在全国广大青年和青年学生中引发热烈反响

 领袖关怀指引奋斗方向,青春盛会激荡时代回响。7月2日,中华全国青年联合会第十四届委员会全体会议和中华全国学生联合会第二十八次代表大会开幕,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向大会发来重要贺信,蔡奇同志等党和国...

【新思想引领新征程】为强国建设 民族复兴伟业贡献青春力量

 央视网消息(新闻联播):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青年工作,对广大青年和青年学生提出一系列成长指引,勉励我国广大青年同亿万人民一道,在矢志奋斗中谱写新时代的青春之歌。作为党的青年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各级青联和...

2025
03/20
15:02
浏览量: 247
大字号
分享
今日热点
秋色正浓 北京大觉寺千年银杏已至最佳观赏期

秋色正浓 北京大觉寺千年银杏已至最佳观赏期

习近平会见荷兰首相吕特

习近平会见荷兰首相吕特

铁路迎来“五一”假期客流高峰

铁路迎来“五一”假期客流高峰

孟宪明一行参访曹瑾纪念馆

孟宪明一行参访曹瑾纪念馆

掘金控股集团创始人兼董事长梁辉先生获评“中关村创业合伙人”高级创业导师

掘金控股集团创始人兼董事长梁辉先生获评“中关村创业合伙人”高级创业导师



友情链接

  • 人民网
  • 海彊之声
  • 小红书
  • 中国长安网
  • 海外网
  • 中国警察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老区网
  • 新华网
  • 中国台湾网
  • 中国政府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新闻网
  • 每日新闻网
  • 光明网
  • 央视网
  • 法制网
  • 中国青年网
  • 求是网
  •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免责声明         人员查询

    • 扫码看全网内容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定慧西里乙18号 联系电话:电话/传真010-88117470 010–52463177 18611141167(微信同号)邮箱1026329972@qq.com (每日新闻) 内线800转108
    网站备案/许可证工信部:京ICP备2025111695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7822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0537号
    每日新闻网http://www.everyday-news.com/提供最新国内外新闻及新闻资讯
    每日新闻网秉承“新闻视野、文化视角、思想深度、理论高度、脚踏实地”的理念,运用互联网的快速传播技术和丰富的移动链接平台,每日新闻网正确引导社会思想意识,传播优秀文化,凝聚民族精神,彰显快速展示网络舆论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