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新闻网
网站首页 每日要闻头条快讯纪实现场专题报道社会热点就案说法海疆之声 成为会员
成为会员诗坛荟萃焦点网谈生态环境热点追踪群众来信乡村振兴企业风采监督与法名人字画人物·访谈关注民生人民视点文化·旅游科技前沿快闪中国深度观察名医·健康关于我们免责声明联系我们 人员查询
  • 浙江
  • 新疆
  • 内蒙古
  • 吉林
  • 重庆
  • 辽宁
  • 贵州
  • 四川
  • 海南
  • 云南
  • 福建
  • 台湾
  • 江西
  • 湖南
  • 湖北
  • 河南
  • 广西
  • 江苏
  • 安徽
  • 山东
  • 青海
  • 甘肃
  • 陕西
  • 山西
  • 河北
  • 黑龙江
  • 天津
  • 上海
  • 北京
  • 广东
  • 宁夏
  • 西藏
每日新闻网 > 头条快讯 > 参展规模预计超40万人次 从消博窗口看中国机遇

参展规模预计超40万人次 从消博窗口看中国机遇

来源:中国青年网 | 时间:2025-04-15 15:16:04 | 点击:310

品尝全球美食,体验机器人收拾餐桌、打扫卫生,穿上腰部外骨骼设备体验提重物,到“深睡小屋”睡个好觉……连续举办5届的中国国际消费品博览会(以下简称“消博会”)离消费者越来越近。

开幕第二天,向不少人科普“机器人养老”的傲鲨智能市场总监张华不仅接到了订单,还听到不少来自中老年消费者的反馈:外骨骼设备体验感不错,重量能否再轻一些,体积能否再小一些。

“这很直接,是来自市场一线的反馈。”张华告诉中青报·中青网记者,外骨骼机器人最早在医疗、工业等领域应用,7年前傲鲨智能成立,就是希望把专业工具变成通用产品,“让老百姓带回家用”。

实际上,签得下亿元订单的消博会,更能听见普通消费者的声音。

一个直观的数据是,去年消博会海南全岛办展,主会场进场观众数达37.3万人次,超过第三届5.2万人次,3个分展区观众数超10万人次。今年参展规模预计超40万人次。

“消博会对参展商来说是平台、是卖场,对消费者来讲,这就是一个节日,是‘大赶集’,每次都满载而归。”连续5年参展的科大讯飞副总裁战文宇去过不少消费类国际展会。他认为,中国的消博会更注重“消费者的体验和感受”,离消费者更近。

开幕仅两天,科大讯飞就吸引了不少想要开拓海外市场的外商朋友,还有想要跨境旅游的观展人。为增强互动性,该企业在现场设置趣味翻译挑战赛。“通过翻译红烧狮子头等词汇,让观展人感受到人工智能产品的魅力。”战文宇说。

接触潜在消费者、提升消费者体验,也是不少参展商持续参加消博会的共同期待。

“我们很多客商的线索都是消博会带来的,无论是来自国内,还是来自东南亚。”艾纳诗深睡小屋集团董事长助理李景明告诉记者,首届消博会开幕当天,该公司就落户海南,此后每届消博会成为公司必须参加的重要展会之一,公司产品的研发与核心部件的生产也都在海南完成。此次参展,这个消博会的“老朋友”专门在4个体验间之外设置等候区,方便更多消费者排队“睡个好觉”。

以消博会为窗口,更多企业看到消费者的需求:更安全、更健康、更科学、更高性价比,更多消费者体验未来生活的不同维度。

“杭州六小龙”之一、群核科技的副总裁汤锡峰以家装设计为例说,过去家装设计方案需要建模、渲染,需要花五六天时间跟客户交流,但现在只要5分钟,凭借关键词,比如“一个能养猫的loft”“一个北欧风的客厅”,勾选家庭结构、预算范围、功能需求等标签,AI智能设计平台就能自动完成设计方案,还能支持深化设计和修改。

“和客户喝着咖啡,设计方案就能生成,还能直接发到家装供应商,直接去生产、去落地。”汤锡峰说,AI重构了室内设计、家庭装修的逻辑,也让更多消费者体验到“所想即所见,所见即所得”。

连续4年参展的Shokz韶音中国区品牌营销总监刘雅婷注意到,这两天来展位体验开放式耳机的,除了运动爱好者,还有不少上班族。“运动健康正成为越来越多消费者的生活需求之一,开放式耳机也被更多消费者熟知和喜爱。”她说,这也是团队探索开放声学边界的动力与机遇。开放式耳机能满足用户在散步、慢跑、登山徒步、瑜伽、通勤等多场景需求,“潜在市场有望进一步扩大”。

从促进供需对接、以开放促合作,到开拓更多消费场景的可能性,从南海之滨释放的中国消费机遇正链接全球。

“作为全球第二大消费市场,中国以消博会为纽带,搭建起全球品牌对话的桥梁,推动商品、技术与文化的跨洋交融。同时,中国品牌出海正从‘制造优势’向‘价值优势’跃迁。”连续参展5年的安永大中华区零售与消费品行业主管合伙人郑铭驹以智能电子产品为例分析,从早期以代工出口积累经验,到如今凭借创新技术和品牌生态拓展全球市场,中国智能电子品牌出海的每一步都彰显了发展韧性。

开幕第二天发布的《智能电子产品海外市场消费者洞察》显示,在来自11个国家购买过中国品牌的消费者中,有57%的消费者购买了与之前价格持平甚至更贵的新品牌,且四分之三的消费者明确表示,他们购买中国品牌,是因为“信任这些品牌”“能够满足我的独特需求”等。

该报告由此分析,消费者对中国品牌的认可度正不断提升,越来越多的海外消费者愿意为中国品牌的智能电子产品买单,这为中国品牌在海外市场的持续发展,提供了坚实的消费者基础。

本报海口4月14日电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朱彩云 任明超 见习记者 赵丽梅 戴瑶 来源:中国青年报

2025年04月15日 01版


【作者:】

文章评论
评论
全部评论
更多推荐

我国新增下达100亿元以工代赈中央投资 预计带动31万人就业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北京7月8日电(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贾骥业)记者今天从国家发展改革委了解到,日前,我国新增下达100亿元中央预算内投资,开展以工代赈加力扩围促进重点群体就业增收行动,助力重点群体稳就业促增收。  据介...

拾光纪·总书记第五次考察山西,看习近平心系三晋大地

  7月7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山西阳泉。这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总书记第五次考察山西。一支视频,看习近平心系三晋大地。

学查改深融 成效惠民生——贵州、西藏、新疆、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扎实推进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

在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中,贵州、西藏、新疆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等地密切联系群众,持续一体推进学查改,以作风建设推动民生服务见效落地,在急难险重的任务中检验学习成果,推动学习教育走深走实。  一体推进学查改  近...

习近平向美国马里兰州青少年匹克球文化交流访华团师生回复口信

新华社北京7月6日电 近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向参加未来5年邀请5万名美国青少年来华交流学习倡议访华的美国马里兰州蒙哥马利郡青少年匹克球文化交流访华团师生回复口信。  习近平表示,祝贺你们访华取得成功,很高兴看到匹克球这项运...

我始终站在记者一边——一位宣传部长谈舆论监督和媒体导向

一位宣传部长谈舆论监督和媒体导向每日新闻网讯:知名新闻调查记者褚朝新在他的《唯一一次与一位“宣传部长”相谈甚欢》文章中,写了曾任湖南省浏阳市宣传部长的吴震,谈舆论监督和媒体导向。吴震说:“媒体只栽花,不敢监督,不善监督,...

“重构”搜索的百度,依然困在魏则西阴影的回声里

“重构”搜索的百度,依然困在魏则西阴影的回声里原创                         ...

站在创造未来的源头上

 “厦庇五洲客,门纳万顷涛”。俯瞰今日的厦门,一座高素质高颜值的现代化城市跃然东南海滨。  “我们在这里参与了创业,如今的发展,比我们当时想象的还要好。”2024年10月,再次来到美丽鹭岛,习近平总书记十分感慨。  读懂...

以炙热的向党之心担负起新时代的文化使命——习近平总书记对游本昌的勉励和问候极大鼓舞全国文艺工作者

  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委托中央组织部负责同志向国家话剧院一级演员游本昌转达勉励和问候,表示为他在92岁高龄加入中国共产党感到高兴,称赞游本昌“你有一颗炙热的向党之心,令人感动”,并对他提出“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带动更多...

牢记嘱托 紧跟党走 奋力书写挺膺担当的青春篇章——习近平总书记致全国青联十四届全委会、全国学联二十八大的重要贺信和党中央致词在全国广大青年和青年学生中引发热烈反响

 领袖关怀指引奋斗方向,青春盛会激荡时代回响。7月2日,中华全国青年联合会第十四届委员会全体会议和中华全国学生联合会第二十八次代表大会开幕,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向大会发来重要贺信,蔡奇同志等党和国...

【新思想引领新征程】为强国建设 民族复兴伟业贡献青春力量

 央视网消息(新闻联播):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青年工作,对广大青年和青年学生提出一系列成长指引,勉励我国广大青年同亿万人民一道,在矢志奋斗中谱写新时代的青春之歌。作为党的青年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各级青联和...

2025
04/15
15:16
浏览量: 310
大字号
分享
今日热点
秋色正浓 北京大觉寺千年银杏已至最佳观赏期

秋色正浓 北京大觉寺千年银杏已至最佳观赏期

习近平会见荷兰首相吕特

习近平会见荷兰首相吕特

铁路迎来“五一”假期客流高峰

铁路迎来“五一”假期客流高峰

孟宪明一行参访曹瑾纪念馆

孟宪明一行参访曹瑾纪念馆

掘金控股集团创始人兼董事长梁辉先生获评“中关村创业合伙人”高级创业导师

掘金控股集团创始人兼董事长梁辉先生获评“中关村创业合伙人”高级创业导师



友情链接

  • 人民网
  • 海彊之声
  • 小红书
  • 中国长安网
  • 海外网
  • 中国警察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老区网
  • 新华网
  • 中国台湾网
  • 中国政府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新闻网
  • 每日新闻网
  • 光明网
  • 央视网
  • 法制网
  • 中国青年网
  • 求是网
  •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免责声明         人员查询

    • 扫码看全网内容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定慧西里乙18号 联系电话:电话/传真010-88117470 010–52463177 18611141167(微信同号)邮箱1026329972@qq.com (每日新闻) 内线800转108
    网站备案/许可证工信部:京ICP备2025111695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7822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0537号
    每日新闻网http://www.everyday-news.com/提供最新国内外新闻及新闻资讯
    每日新闻网秉承“新闻视野、文化视角、思想深度、理论高度、脚踏实地”的理念,运用互联网的快速传播技术和丰富的移动链接平台,每日新闻网正确引导社会思想意识,传播优秀文化,凝聚民族精神,彰显快速展示网络舆论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