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居民区经常会推进一些民生实事项目,比如燃气管道改造,项目推进过程中要征求老百姓的意见,还要最大程度降低对居民生活的影响。通过‘社区云’的‘云三会’(三会指听证会、协调会、评议会——记者注)功能来发布通知、收集意见、进行民主评议,相比传统方式更加省时省力。”上海市黄浦区五里桥街道办事处副主任张倩口中的“社区云”,是上海市于2020年推出的社会治理线上综合平台。5年来,“社区云”不断更新升级,在获取社区数据、链接服务资源等方面极大提高了基层工作效率,成为基层工作减负增能的重要抓手。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从上海市黄浦区数据局获悉,近年来,黄浦区打通市区数据壁垒,建成覆盖人、房、企、铺等30余类、2500余万条数据的区基层数据治理仓库。这一“数据仓库”为基层治理提供了全景式数据支撑,并提供可视化数据融合工具,让街道既能“看数”,更能“用数”。
黄浦区依托“数据仓库”搭建了“智能工具箱”,为基层干部提供了多种特色应用。例如,黄浦区运用人工智能、大模型等技术,整合市民热线、法律条文等数据,为基层干部提供城区治理、法律咨询等问答服务。五里桥街道办事处干部胡迪超说:“‘智能助手’内容丰富,能协助解答一线社工在工作中遇到的问题。比起过去找相关部门咨询,‘智能助手’更加精准便捷,提升了基层工作效率和居民满意度。”
近年来,青年公寓作为一种新型居住形态在上海悄然兴起,备受年轻人青睐。位于五里桥街道斜土居民区的卢宛816·CCB建融家园就是一处青年公寓。张倩说,年轻人白天要上班,过去参与社区治理的以老年人居多,而借助“社区云”的“云三会”功能,斜土居民区党总支引导青年住户开展自治活动,凝聚骨干力量,让年轻人共同建设家园、更好融入社区生活,打造专属于青年的特色公寓文化和治理项目。
斜土居民区党总支先通过全覆盖走访联系公寓运营管理方和住户,了解到入住租客以年轻人为主,平均年龄28岁,其中30%为硕士及以上学历。通过线上征询,居民区党总支发现年轻住户普遍希望公寓不仅提供居住空间,更应具备社交和公益功能。
居民区党总支进一步收集住户偏好并进行了排序,随即召集居委会、公寓运营管理方、专业社会组织、住户代表多次讨论后达成共识,以用好公寓底楼共享空间开展住户喜闻乐见的文化活动为切入口,陆续举办了咖啡品鉴会、喜剧狂欢夜、插花小教室等一系列符合住户兴趣、内容丰富多彩的自治活动,为年轻人提供了交流相识的平台,逐步吸引更多住户参与公寓自治。
每场活动结束后,居委会和公寓运营管理方的工作人员都会引导住户使用“云三会”开展评议,充分吸纳住户提出的意见建议,并在后续工作中予以改进。年轻住户的参与热情愈发高涨,对社区事务越来越关注,并尝试从青年视角对社区工作提出见解。
在位于上海市郊的奉贤区奉城镇,奉城第四居民区党支部书记彭维感到,“社区云”的数据与公安、民政等部门打通后,社区里的实有人口、老年人、儿童、残疾人等情况一目了然,社区工作者不用反复上门筛查,“只要设定条件就能查到我们想查的人群”。
彭维在“社区云”常用的功能还有“民情日记”。她介绍,“民情日记”可以随时记录辖区内居民反映的情况,还可以“跟踪”需要进一步处置的问题,由社区工作者联系相关职能部门帮助解决。“即使群众反映的事最初是由其他同事接办的,当他们向我咨询时,我也能通过民情日记快速查询事情的具体内容及处理进展,这一功能极大提升了工作效率。”
此外,“社区云”的发布公告通知、活动报名等功能也是社区工作者的常用功能。彭维说,过去社区办活动,大家都是在微信群里报名,群主需要一一核实信息,居民也容易出现漏看、漏报等情况。而“社区云”平台能自动筛查成员身份,大大减轻了群主工作负担,居民也可通过平台方便地查看以往举办过的各类活动信息。“活动报名更方便、更规范了。近期,妇女乳腺筛查、社区楼道长团建,以及社区小朋友前往党建结对单位开展职业体验等活动一经发布,名额很快就报满了。”她说。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魏其濛 来源:中国青年报
2025年05月23日 01版
责任编辑:刘雅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