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新闻网
网站首页 每日要闻头条快讯纪实现场专题报道社会热点就案说法海疆之声 成为会员
成为会员诗坛荟萃焦点网谈生态环境热点追踪群众来信乡村振兴企业风采监督与法名人字画人物·访谈关注民生人民视点文化·旅游科技前沿快闪中国深度观察名医·健康关于我们免责声明联系我们 人员查询
  • 浙江
  • 新疆
  • 内蒙古
  • 吉林
  • 重庆
  • 辽宁
  • 贵州
  • 四川
  • 海南
  • 云南
  • 福建
  • 台湾
  • 江西
  • 湖南
  • 湖北
  • 河南
  • 广西
  • 江苏
  • 安徽
  • 山东
  • 青海
  • 甘肃
  • 陕西
  • 山西
  • 河北
  • 黑龙江
  • 天津
  • 上海
  • 北京
  • 广东
  • 宁夏
  • 西藏
每日新闻网 > 人物·访谈 > 砥砺创新育工匠

砥砺创新育工匠

来源:科技日报 | 时间:2024-08-09 11:35:24 | 点击:2955

高海兵在操作精密车床。 受访者供图

近日,内蒙古鄂尔多斯职业学院教师高海兵格外忙碌。他带领学生,备战即将到来的鄂尔多斯市第十二届技能大赛数控车、数控铣项目。“此次参赛,我们团队的目标是进入前三甲。”高海兵信心满满地说。

从学生时代起,高海兵就与机械加工结下了不解之缘。从业20多年,他与时俱进,逐步成为数控加工技术领域的专家。从教学、专利申请、论文发表到带徒传技、成果转化,他理论实践全面开花,获得内蒙古自治区五一劳动奖章、内蒙古自治区第十批草原英才等荣誉称号,成为“高海兵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负责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高海兵在技艺传承、技能攻关方面有哪些独到经验?他负责的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如何培育人才?近日,科技日报记者对高海兵进行了专访。

练就精湛技艺

记者:您如何进入机械加工领域?为何会在这一领域坚守20余年?

高海兵:我1995年考入内蒙古工业学校就读机械制造专业。这个专业要求我们必须做到理论实践两手抓。那时,我们除了学习专业课程外,每学期还有4到6周的实训。

当时我们学校有校办工厂。在那里,参与台钻生产全过程的经历让我受益匪浅。那时,工厂里的几十位师傅在负责零件生产加工的同时,会认真地教我们实践操作。低年级学生参与粗加工、钳工等难度不大的加工制造,高年级学生则参与精加工、装配等技术含量高的生产加工。4年的专业知识学习和大量实践锻炼,对我的职业生涯产生了深远影响。当时套筒、主轴、本体等零件的加工难点、加工技术细节至今仍历历在目,对我学习钻研技术产生了深刻影响。

在上学的时候,我就已经将机械加工作为自己未来的发展方向。2004年,数控加工技术在全国成为主流。为了赶上发展趋势,我开始认真学习数控编程与操作。2006年,我获得了第二届内蒙古数控技能大赛教师组数控车工第一名,全国总决赛第九名,并获得了内蒙古自治区技术能手和内蒙古自治区五一劳动奖章,也取得了高级技师职业资格证书。同时,我指导的学生还获得了第二届全国数控技能大赛第4名和第三届全国数控技能大赛第5名的好成绩。

有人说做机械加工很枯燥,但我认为,任何职业,只要你热爱、肯付出,就一定能做好。拿我来说,我热爱这个职业,可以说这个职业已经融入了我的血液。

记者:您所负责的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有哪些创新成果?

高海兵:持续创新并让创新成果转化应用,是我们的使命之一。

近几年来,工作室有十多项科技创新成果在企业落地。比如,扭矩轴中心孔原来用车床中心架装夹加工,费时费力。后来我们提出了工艺革新方案,并制造了专用中心孔钻孔机,实现自动装夹,双头同时钻孔,使装夹时间减少约85%,加工时间减少50%。我牵头设计制造的液压油管拉出、测量、裁断、卷曲自动化生产机器,已在神东天隆矿山机械有限公司投入使用两年,性能优良,使企业成本降低60%,效率提升20%,劳动强度降低60%。

目前,我们在机电设备的自动化升级改造、研制、安装、调试和维修方面取得了一些成绩,现在正在向信息化、智能化方向努力。

传授实践技能

记者:您如何带徒传技?有哪些创新方法?

高海兵:鄂尔多斯职业学院教研室教师的学历背景大多数都是研究生,实操能力相对弱一些。我负责培训他们编程操作加工技能。截至目前,我先后培养了6位教师,他们均取得了技师以上技能等级,并成为“双师型”教师。

此外,我经常指导他们参加比赛,带领他们担任技能大赛裁判,参加创新创业大赛,参与实际生产加工等。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们的工程实践能力、操作加工技能得到了提升,为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在日常教学中,我会安排一些轻松愉快的课题,比如带领学校学生加工巴雷特步枪,制作国际象棋、坦克等模型,他们很感兴趣。课余时间我们还开展第二课堂,指导学生参加技能大赛、为企业生产试制零部件等,为的就是在实践中提升学生技术技能、职业素养,锻造他们的工匠精神。

近年来,我指导的学生多次获得自治区技能大赛前三名,有的学生刚毕业就拿到技师技能等级证书,还有不少学生成为大企业技术骨干、自治区技术能手。作为职业院校的教师,能为学生的成长成才助力,为高技能人才培养作出贡献,我感到很自豪。我认为,职业教育是实践教育,要想提高教学质量,应该在实践教学上下功夫、找路子,应进行校企合作、工学交替。

记者:您如何看待职业教育?

高海兵:培养更多大国工匠和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对于加快建设我国现代化产业体系、增强国家核心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我认为,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就是真正实用的人才,就是要创新、会创新的人才。

2022年5月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明确规定,职业教育是与普通教育具有同等重要地位的教育类型,是国民教育体系和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多样化人才、传承技术技能、促进就业创业的重要途径。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同等重要,解决复杂工程技术问题离不开技术技能人才,技能人才在科技创新、新质生产力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我所在的鄂尔多斯职业学院,实验实训设备大多是先进设备,教师实践技能很强。大家将三分之二的时间投入到实践教学中,引导学生积极创新。因此,我们的学生毕业就能上岗,很受企业青睐。这说明,职业院校的学生也能接受好教育,拥有好前途、好未来。(记者 张景阳)

(责编:李昉、李依环)


【作者:】

文章评论
评论
全部评论
更多推荐

高群书的《刑警的日子》为何有观众不买账

作者:唐 山“一位刑警写的故事,像日记,没有刻意制造悬疑,案件推进很快,看似简单却满屏艰辛,真的心疼战斗在一线的警察。”在豆瓣上,一位网友给最近热播的连续剧《刑警的日子》写下了这样的评语。高群书的《刑警的日子》为何有观众...

《无尽的尽头》:看到法律背后的人

作者:刘 青在电视剧《无尽的尽头》中,未检办主任林之桃曾提及“未检工作没办法宣传,说出来的都是遗憾。”郑检在少女纵火案后也说过“所有与孩子有关的案件到最后都只有无奈,即便赢了庭审也是如此。”剧中的台词和该剧播出时的社会语...

虚拟现实电影《唐宫夜宴》戛纳引关注

当地时间5月13日,第78届法国戛纳国际电影节迎来一位“特殊嘉宾”——中国首部虚拟现实电影《唐宫夜宴》。这部融合科技与文化、交互与叙事的创新之作,在戛纳进行了海外首映。这部作品运用虚拟现实与实时定位技术,将平面影像拓展为...

国产动画“出海”升级

图①:《哪吒之魔童闹海》俄罗斯海报。图②:《凸变英雄X》中国大陆海报。图③:《罗小黑战记》格鲁吉亚海报。图④:《白蛇·缘起》美国海报。图⑤:《时光代理人》日本海报。本文配图均为网络图片5月7日,中国驻日本大使吴江浩在海外...

虚拟现实电影:让观众沉浸“入画”的喜与忧

【影视锐评】虚拟现实电影:让观众沉浸“入画”的喜与忧作者:何国军 周 怡(分别系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副院长、教授,湖北长江电影集团党委委员)前不久,国家电影局首次为虚拟现实电影颁发“龙标”,《唐宫夜宴》和《隐秘...

中国电影“走出去”:用丰富的类型叙事向世界表达

【文艺观潮】中国电影“走出去”:用丰富的类型叙事向世界表达作者:孙子荀(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文化国际传播研究院讲师)推动本土类型创作,加强中国类型电影的跨文化传播,是提升中国电影国际影响力的重要途径。然而长期以来,中国电影在...

巧妙平衡真实性与戏剧性

图为《绝密较量》剧照。片方供图国安题材谍战剧《绝密较量》迎来大结局,引起观众热议。该剧围绕第四代核电技术的重重博弈,通过真假难辨的人物身份与虚实交织的技术迷宫,精彩勾画新时代国家安全防线上的隐秘斗争。传统谍战剧往往依托战...

《折腰》热播:古偶剧的破局与新生

《折腰》海报。图据电视剧《折腰》官微□雷蕴含近日,电视剧《折腰》开播,在古装剧市场陷入同质化泥潭的当下,它却以傲人之姿实现突围。根据云合平台数据显示,《折腰》在开播第二天热度就已登顶,并在开播第四天市占率达到22.7%,...

排出原汁原味的京味儿戏 不能丢了土腥味儿

作者:张 嘉杨立新像一坛陈了五十载的醇酿,外表透着质朴劲儿,内里却沉淀出绵柔,这是北京人艺老戏骨才有的功夫——市井烟火与翰墨书香在岁月里勾兑得恰到好处。杨立新说话时常带笑意,举手投足间流淌的幽默总能引发听者会心一笑,但谈...

《折腰》做对了什么?跳出“恋爱脑”

近日,肖战主演的《藏海传》开播来势汹汹,古装剧《折腰》热度飙升,剧集市场话题不断,吸引了不少年轻观众的目光。《折腰》播至15集,根据云合平台数据显示,《折腰》在开播第二天热度就已登顶,并在开播第四天市占率达到22.7%,...

2024
08/09
11:35
浏览量: 2955
大字号
分享
今日热点
专访“当代郑和”刘建军的精彩人生故事

专访“当代郑和”刘建军的精彩人生故事

雪落倾歌·王圣松 | 河上有风

雪落倾歌·王圣松 | 河上有风

留住精气神 弘扬正能量 — 写在刘宏新书出版之际

留住精气神 弘扬正能量 — 写在刘宏新书出版之际

24集红色主旋律网剧《生死相脉》隆重开机

24集红色主旋律网剧《生死相脉》隆重开机

武术养生探索者黎昌明

武术养生探索者黎昌明



友情链接

  • 人民网
  • 海彊之声
  • 小红书
  • 中国长安网
  • 海外网
  • 中国警察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老区网
  • 新华网
  • 中国台湾网
  • 中国政府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新闻网
  • 每日新闻网
  • 光明网
  • 央视网
  • 法制网
  • 中国青年网
  • 求是网
  •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免责声明         人员查询

    • 扫码看全网内容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定慧西里乙18号 联系电话:电话/传真010-88117470 010–52463177 18611141167(微信同号)邮箱1026329972@qq.com (每日新闻) 内线800转108
    网站备案/许可证工信部:京ICP备2025111695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7822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0537号
    每日新闻网http://www.everyday-news.cn/提供最新国内外新闻及新闻资讯
    每日新闻网秉承“新闻视野、文化视角、思想深度、理论高度、脚踏实地”的理念,运用互联网的快速传播技术和丰富的移动链接平台,每日新闻网正确引导社会思想意识,传播优秀文化,凝聚民族精神,彰显快速展示网络舆论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