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新闻网
网站首页 每日要闻头条快讯纪实现场专题报道社会热点就案说法海疆之声 成为会员
成为会员诗坛荟萃焦点网谈生态环境热点追踪群众来信乡村振兴企业风采监督与法名人字画人物·访谈关注民生人民视点文化·旅游科技前沿快闪中国深度观察名医·健康关于我们免责声明联系我们 人员查询
  • 浙江
  • 新疆
  • 内蒙古
  • 吉林
  • 重庆
  • 辽宁
  • 贵州
  • 四川
  • 海南
  • 云南
  • 福建
  • 台湾
  • 江西
  • 湖南
  • 湖北
  • 河南
  • 广西
  • 江苏
  • 安徽
  • 山东
  • 青海
  • 甘肃
  • 陕西
  • 山西
  • 河北
  • 黑龙江
  • 天津
  • 上海
  • 北京
  • 广东
  • 宁夏
  • 西藏
每日新闻网 > 人物·访谈 > 87版《红楼梦》演员相聚话剧《我爱桃花》

87版《红楼梦》演员相聚话剧《我爱桃花》

来源:中国青年网 | 时间:2025-01-20 15:18:11 | 点击:323

《我爱桃花》剧组合影。

张国立在剧中饰演张婴。李晏摄

北京日报记者 王润

邹静之编剧的话剧《我爱桃花》自2003年面世以来,以各种形式被搬上舞台,成为当代小剧场经典。以往各个版本基本只有3位演员演出,但今年1月15日至18日在北京天桥艺术中心上演的龙马社版《我爱桃花》却大为不同,不仅演员多达10位,而且《红楼梦》味道十足——87版电视剧《红楼梦》演员首次联合出演话剧。这是对《我爱桃花》最大胆的一次改编,也为观众带来了双重惊喜和享受。

龙马社版《我爱桃花》由张国立导演并主演,曾在87版《红楼梦》中饰演王熙凤的邓婕、饰演贾宝玉的欧阳奋强、饰演贾琏的高宏亮、饰演柳湘莲的侯长荣、饰演贾芸的吴晓东、饰演平儿的沈琳、饰演薛蟠的陈洪海齐聚舞台。特别的阵容,特别的情怀,吸引来众多观众。

张国立自导自演

看中“桃花”这座“富矿”

大多数观众是通过影视剧了解张国立的,但很少有人知道,张国立曾是四川人民艺术剧院的专业话剧演员,并因主演话剧《朱丽小姐》荣获第四届中国戏剧梅花奖。他至今记得当年有位前辈对他说过:“你的天地在舞台上。”尤其是他和王刚、张铁林一起主演了邹静之编剧的话剧《断金》之后,“舞台戏瘾”更是一发不可收,近年来先后执导了《我爱桃花》《窝头会馆》《肖申克的救赎》等多部话剧。

从演到导再到这次自导自演,他再次选中了《我爱桃花》。《我爱桃花》是邹静之话剧编剧处女作,也是张国立话剧导演处女作。虽然张国立是在《我爱桃花》首演十多年后才导演该剧,但作为邹静之多年的合作伙伴和好友,他是该剧剧本最早的阅读者之一,对其情有独钟。

“邹静之当年写完这个剧本,拿给我看,我第一时间就把电影版权买下来了。虽然电影到现在还没拍出来,但这个戏在话剧舞台上一直在演出。这个剧本太经典了,就像一座‘富矿’,怎么也挖不完。”张国立说,有的戏是悲剧,有的戏是喜剧,有的戏是正剧,但《我爱桃花》这个戏无法定调,它有悲有喜,有荒诞也有合理。

2019年,张国立首次执导该剧时曾说:“要不是岁数大了,我自己就演了!”念念不忘,必有回响,当邓婕表示87版《红楼梦》演员也可以参演该剧时,张国立决定自己也要上台演出该剧。

“凤姐”邓婕发起

“红楼梦中人”共聚舞台

把87版《红楼梦》的演员聚在一起演《我爱桃花》,是邓婕的主意。之前,87版《红楼梦》演员曾经以音乐会的形式相聚舞台,大受欢迎,也让这些演员萌生了再次合作的念头,大家表示想一起演个话剧。但什么样的题材和人物设置,才能让这些演员同聚一台?邓婕灵光闪现,想到了《我爱桃花》,得到大家一致赞同,也给了张国立再一次创新该剧的机会。

《我爱桃花》剧组中,除了张国立、邓婕和吴晓东、沈琳两对夫妻外,侯长荣的妻子是在87版《红楼梦》中扮演香菱的陈剑月,高宏亮的妻子胡焰是87版《红楼梦》的化妆师,也是这版《我爱桃花》的化妆师,她们也都整天泡在剧组里,因此整个剧组的气氛就像个大家庭。

但在角色设置上,剧组有意规避真夫妻同场登台,特意安排邓婕和高宏亮、陈洪海一组,张国立、吴晓东和高晓菲一组,沈琳和欧阳奋强、侯长荣一组。《我爱桃花》这部作品文本扎实、气质独特,足以兼容创作者各种天马行空的想法,也为推陈出新的演绎提供了机会。

欧阳奋强说,《红楼梦》和《我爱桃花》都是经典文本,“我当时如果演不到《红楼梦》会终身遗憾,现在如果演不到《我爱桃花》也会终身遗憾。”沈琳也说:“把我们这群人时隔40年又聚在了话剧舞台上,真是一次奇妙之旅!”吴晓东则认为,作为87版《红楼梦》演员参演话剧《我爱桃花》,仿若从红楼旧梦踏入新的情感迷宫,“两种艺术形式,考验着我们。”

台前幕后情意浓

观众五湖四海来相聚

这不仅是一次演员聚首,也是一场属于观众的盛大聚会。《我爱桃花》排演期间,曾在87版《红楼梦》中扮演妙玉的姬玉特意赶来探班:“来看看老朋友的作品。”观众更是来自五湖四海,奔赴千里,相聚于此。有的观众连看好几场,激动之情依然难以平复。

1月15日,《我爱桃花》北京首演当天,87版《红楼梦》作曲、著名音乐家王立平出现在了观众席中。谢幕时,《红楼梦》主题曲响起,全场沸腾,王立平潸然落泪。他到后台看望剧组时,还幽默道:“这音乐跟这情景太吻合了。怎么那么好听,谁做的?”还表示这个曲子仿佛就是给《我爱桃花》做的。1月16日,《我爱桃花》剧组成员还去探望了87版《红楼梦》的导演王扶林。

该剧排演期间,张国立在剧组度过了70岁生日。“5年前,也是1月,国立导演说《我爱桃花》是他给自己的65岁生日礼物。5年过去,4个版本,从导演到亲自出演,他依然最爱《我爱桃花》。”该剧出品人、龙马社负责人姚怡对87版《红楼梦》演员也深情致敬,“时间在他们身上添加了通透与豁达,他们带给观众的也是最救赎的一版《我爱桃花》。”

责任编辑:张晰


【作者:】

文章评论
评论
全部评论
更多推荐

虚拟现实电影《唐宫夜宴》戛纳引关注

当地时间5月13日,第78届法国戛纳国际电影节迎来一位“特殊嘉宾”——中国首部虚拟现实电影《唐宫夜宴》。这部融合科技与文化、交互与叙事的创新之作,在戛纳进行了海外首映。这部作品运用虚拟现实与实时定位技术,将平面影像拓展为...

国产动画“出海”升级

图①:《哪吒之魔童闹海》俄罗斯海报。图②:《凸变英雄X》中国大陆海报。图③:《罗小黑战记》格鲁吉亚海报。图④:《白蛇·缘起》美国海报。图⑤:《时光代理人》日本海报。本文配图均为网络图片5月7日,中国驻日本大使吴江浩在海外...

虚拟现实电影:让观众沉浸“入画”的喜与忧

【影视锐评】虚拟现实电影:让观众沉浸“入画”的喜与忧作者:何国军 周 怡(分别系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副院长、教授,湖北长江电影集团党委委员)前不久,国家电影局首次为虚拟现实电影颁发“龙标”,《唐宫夜宴》和《隐秘...

中国电影“走出去”:用丰富的类型叙事向世界表达

【文艺观潮】中国电影“走出去”:用丰富的类型叙事向世界表达作者:孙子荀(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文化国际传播研究院讲师)推动本土类型创作,加强中国类型电影的跨文化传播,是提升中国电影国际影响力的重要途径。然而长期以来,中国电影在...

巧妙平衡真实性与戏剧性

图为《绝密较量》剧照。片方供图国安题材谍战剧《绝密较量》迎来大结局,引起观众热议。该剧围绕第四代核电技术的重重博弈,通过真假难辨的人物身份与虚实交织的技术迷宫,精彩勾画新时代国家安全防线上的隐秘斗争。传统谍战剧往往依托战...

《折腰》热播:古偶剧的破局与新生

《折腰》海报。图据电视剧《折腰》官微□雷蕴含近日,电视剧《折腰》开播,在古装剧市场陷入同质化泥潭的当下,它却以傲人之姿实现突围。根据云合平台数据显示,《折腰》在开播第二天热度就已登顶,并在开播第四天市占率达到22.7%,...

排出原汁原味的京味儿戏 不能丢了土腥味儿

作者:张 嘉杨立新像一坛陈了五十载的醇酿,外表透着质朴劲儿,内里却沉淀出绵柔,这是北京人艺老戏骨才有的功夫——市井烟火与翰墨书香在岁月里勾兑得恰到好处。杨立新说话时常带笑意,举手投足间流淌的幽默总能引发听者会心一笑,但谈...

《折腰》做对了什么?跳出“恋爱脑”

近日,肖战主演的《藏海传》开播来势汹汹,古装剧《折腰》热度飙升,剧集市场话题不断,吸引了不少年轻观众的目光。《折腰》播至15集,根据云合平台数据显示,《折腰》在开播第二天热度就已登顶,并在开播第四天市占率达到22.7%,...

骑自行车上班的市长

每日新闻网辽宁讯  文/孙仲兴      1989年4月25日清晨6点,辽宁朝阳的柳城早市已热闹起来。身着便装的市长刘相荣推着他那台白山牌自行车,带着城建、城管等部门负责人又开始了一天的巡查。这是他上

《以美之名》呈现出医疗剧的新样态

医疗剧是职场剧经久不衰的类型,从上世纪90年代的港剧《妙手仁心》到新世纪之初的日剧《白色巨塔》、美剧《实习医生格蕾》,不知有多少80、90后的电视儿童是因为看了这些作品而树立起救死扶伤的人生理想。而2012年的《心术》和...

2025
01/20
15:18
浏览量: 323
大字号
分享
今日热点
专访“当代郑和”刘建军的精彩人生故事

专访“当代郑和”刘建军的精彩人生故事

雪落倾歌·王圣松 | 河上有风

雪落倾歌·王圣松 | 河上有风

留住精气神 弘扬正能量 — 写在刘宏新书出版之际

留住精气神 弘扬正能量 — 写在刘宏新书出版之际

24集红色主旋律网剧《生死相脉》隆重开机

24集红色主旋律网剧《生死相脉》隆重开机

武术养生探索者黎昌明

武术养生探索者黎昌明



友情链接

  • 人民网
  • 海彊之声
  • 小红书
  • 中国长安网
  • 海外网
  • 中国警察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老区网
  • 新华网
  • 中国台湾网
  • 中国政府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新闻网
  • 每日新闻网
  • 光明网
  • 央视网
  • 法制网
  • 中国青年网
  • 求是网
  •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免责声明         人员查询

    • 扫码看全网内容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定慧西里乙18号 联系电话:电话/传真010-88117470 010–52463177 18611141167(微信同号)邮箱1026329972@qq.com (每日新闻) 内线800转108
    网站备案/许可证工信部:京ICP备2025111695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7822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0537号
    每日新闻网http://www.everyday-news.cn/提供最新国内外新闻及新闻资讯
    每日新闻网秉承“新闻视野、文化视角、思想深度、理论高度、脚踏实地”的理念,运用互联网的快速传播技术和丰富的移动链接平台,每日新闻网正确引导社会思想意识,传播优秀文化,凝聚民族精神,彰显快速展示网络舆论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