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新闻网
网站首页 每日要闻头条快讯纪实现场专题报道社会热点就案说法海疆之声 成为会员
成为会员诗坛荟萃焦点网谈生态环境热点追踪群众来信乡村振兴企业风采监督与法名人字画人物·访谈关注民生人民视点文化·旅游科技前沿快闪中国深度观察名医·健康关于我们免责声明联系我们 人员查询
  • 浙江
  • 新疆
  • 内蒙古
  • 吉林
  • 重庆
  • 辽宁
  • 贵州
  • 四川
  • 海南
  • 云南
  • 福建
  • 台湾
  • 江西
  • 湖南
  • 湖北
  • 河南
  • 广西
  • 江苏
  • 安徽
  • 山东
  • 青海
  • 甘肃
  • 陕西
  • 山西
  • 河北
  • 黑龙江
  • 天津
  • 上海
  • 北京
  • 广东
  • 宁夏
  • 西藏
每日新闻网 > 人物·访谈 > 以电影文学为镜,映照光影百年

以电影文学为镜,映照光影百年

来源:中国青年网 | 时间:2025-03-20 15:17:03 | 点击:166

■龚金平

中国电影史的著作虽视角各异,但往往以编年体例为轴,通过对经典影片的深入分析与导演群体的代际划分,构建电影艺术流变与发展的叙事框架。这种研究思路在勾勒清晰的历史脉络的同时,无形中也框定了学术视野的边界。

复旦大学周斌教授新著《百年中国电影文学史》(湖南文艺出版社)的独特价值,恰在于其挣脱了传统编史的角度和思路。本书以电影文学为棱镜,重构百年光影长河,将研究重心从银幕美学转向剧作文本,开创性地建立起“电影文学史”的学科范式。全书不仅系统梳理了电影文学(包括电影剧作、电影本事、电影故事、电影小说)的演进轨迹,更通过多位剧作家的创作谱系,揭示出电影文学对影像美学的深层滋养。

相较于侧重导演中心论的传统影史研究,本书展现出了与众不同的学术品格:在史料维度,首次系统整合散佚于各处的剧本文献,构建起完整的电影文学档案库;在理论维度,通过对“影像文学性”的强调,为中国电影学派的理论建设注入新动能;在方法论层面,采用了文学与电影的双向互文研究模式,为跨学科研究提供了典范样本。这种以电影文学为经、影像为纬的书写策略,不仅重新梳理了电影史研究的内容,更让一度被轻视的剧作家群体得以重返学术视野的中心。

《百年中国电影文学史》聚焦20世纪中国电影文学的演变历程,深入探讨其与电影思潮、电影运动、电影产业及创作实践的紧密联系。本书采用宏观描述与微观剖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在概述中国电影史发展走向的同时,评析具有代表性的剧作家及其作品,实现了历史叙事与个案研究的有机统一。

全书最令人印象深刻的,莫过于其始终贯穿的一个核心理念:百年中国电影的演进历程始终与时代浪潮紧密交织,其发展轨迹深刻映照了中国社会变迁的历史脉络。与一般电影史著作不同,《百年中国电影文学史》在每一阶段都以一定篇幅介绍当时的时代语境,将电影文学置于具体的社会历史背景中加以考察,从而揭示其与时代脉搏的深刻共振。

即使对于中国电影起步孕育发展阶段(1896—1931),本书也关注了民族电影起步的特殊时代语境,强调了这样几点:帝国主义列强对中国的全面侵略不断加剧,其在中国开设电影院、放映电影的行为,本身就是经济侵略与文化渗透的双重体现。然而,外国资本家在实践中逐渐意识到,只有深入了解中国文化特质和民族心理,并适当回应中国社会现实,才能实现其经济利益的最大化。这一认知促使他们开始吸纳中国本土人才参与电影创作,这一转变在客观上为中国民族电影的产生提供了重要契机。

通过深入考察时代洪流与中国电影发展的互动关系,本书展现出独特的学术价值。它不仅避免了将中国电影孤立于时代语境之外的研究局限,也没有简单化地强调电影的娱乐、教育或审美功能,而是以更广阔的视野审视中国电影百年发展,为读者理解特定历史时期中国电影的独特生态和创作面貌提供了新视角。这种研究方法既包含对电影作品的艺术评价,也有对剧作家创作局限的理解,从而揭示了时代发展对电影创作或显或隐的影响,也深入探讨了电影创作对时代形势或深或浅的回应,构建起一个立体的研究框架。

本书从剧作的层面梳理百年中国电影的艺术追求之旅。例如,在中国电影起步阶段,创作者虽以商业目的为导向,但他们也在探索并实践电影的民族化表达。正如书中所言,“旧派”电影人借鉴中国古典小说、通俗文学和戏剧,形成了独特的艺术特点。改革开放后,中国电影创作呈现多元化发展,在民族化探索上取得新进展。这一时期,电影剧作更是迎来观念解放和创作突破:摆脱戏剧式结构,借鉴西方现代电影技巧,大胆运用声画对位、多画面等手法表现人物心理。这些创新不仅为观众带来耳目一新的观影体验,也推动了电影界追求艺术创新。

20世纪90年代以后,中国电影进入“面向市场经济的多元化发展”时期。本书深入分析了这一阶段电影剧作的重要转向:娱乐功能的凸显和商业片创作的兴起。作者梳理了这一转变的时代背景,肯定了商业片的繁荣对于类型电影发展的推动作用,认可了部分电影的艺术成就,也敏锐地指出了其中存在的问题:部分作品类型定位模糊,难以兼顾艺术价值与观赏性;一些影片存在内涵单薄、叙事拖沓、手法陈旧等问题,电影语言缺乏吸引力。书中提到,20世纪90年代前后,电影文学开始面临尴尬处境:一方面,制片方为追求经济效益而忽视文学部门的作用;另一方面,由于电影刊物转向市场化运营,许多以发表剧本为主的刊物或停刊或转型,导致剧本发表阵地缩减。这种状况直接造成了电影文学创作的滑坡。

百年中国电影史,是一部跌宕起伏的艺术探索史。而电影文学(主要指电影剧作)作为电影创作的基础,始终承载着时代的精神与艺术的追求。

本书在体例设计上独具匠心,其阶段划分既清晰合理,又与百年中国历史发展脉络高度契合。在具体论述中,作者采用“时代背景—创作概况—发展走向—特征分析—理论阐释—代表性剧作家与作品”的框架,解析各阶段电影文学创作的基本特征,为中国电影文学研究带来新的视野。

本书设立专门章节对郑正秋、夏衍、田汉、梁信、刘恒等数十位重要剧作家进行了深入评述,是对编剧群体的系统关注和深度研究。此外,还对若干重大课题进行了深入探讨:电影文学与时代形势、观众需求、电影理论发展以及民族化探索的关系。这需要研究者具备广阔的理论视野、深厚的历史积淀,以及对电影编剧、电影美学、电影批评的全面把握,同时还要进行大量细致的资料搜集与整理工作。正是这种严谨的治学态度和扎实的研究功底,才成就了这部体大思精的学术著作。

本书作者深刻认识到:“电影文学作为一种独立的文学样式,不仅为电影创作奠定了坚实的文学基础,也为文学园地增添了新的品种。”这一论断揭示了20世纪中国电影文学在电影史和文学史上的双重价值,值得学界给予更多关注。因此,本书的重要意义不仅在于其史学价值,更在于它对电影创作者观念的启发,以及对观众理解与评价电影作品所产生的路径指引。这种影响将超越时间界限,推动中国电影文学的发展与创新。

(作者系复旦大学艺术教育中心教授、复旦大学电影艺术研究中心副主任)

责任编辑:王目雨


【作者:】

文章评论
评论
全部评论
更多推荐

虚拟现实电影:让观众沉浸“入画”的喜与忧

【影视锐评】虚拟现实电影:让观众沉浸“入画”的喜与忧作者:何国军 周 怡(分别系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副院长、教授,湖北长江电影集团党委委员)前不久,国家电影局首次为虚拟现实电影颁发“龙标”,《唐宫夜宴》和《隐秘...

中国电影“走出去”:用丰富的类型叙事向世界表达

【文艺观潮】中国电影“走出去”:用丰富的类型叙事向世界表达作者:孙子荀(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文化国际传播研究院讲师)推动本土类型创作,加强中国类型电影的跨文化传播,是提升中国电影国际影响力的重要途径。然而长期以来,中国电影在...

巧妙平衡真实性与戏剧性

图为《绝密较量》剧照。片方供图国安题材谍战剧《绝密较量》迎来大结局,引起观众热议。该剧围绕第四代核电技术的重重博弈,通过真假难辨的人物身份与虚实交织的技术迷宫,精彩勾画新时代国家安全防线上的隐秘斗争。传统谍战剧往往依托战...

《折腰》热播:古偶剧的破局与新生

《折腰》海报。图据电视剧《折腰》官微□雷蕴含近日,电视剧《折腰》开播,在古装剧市场陷入同质化泥潭的当下,它却以傲人之姿实现突围。根据云合平台数据显示,《折腰》在开播第二天热度就已登顶,并在开播第四天市占率达到22.7%,...

排出原汁原味的京味儿戏 不能丢了土腥味儿

作者:张 嘉杨立新像一坛陈了五十载的醇酿,外表透着质朴劲儿,内里却沉淀出绵柔,这是北京人艺老戏骨才有的功夫——市井烟火与翰墨书香在岁月里勾兑得恰到好处。杨立新说话时常带笑意,举手投足间流淌的幽默总能引发听者会心一笑,但谈...

《折腰》做对了什么?跳出“恋爱脑”

近日,肖战主演的《藏海传》开播来势汹汹,古装剧《折腰》热度飙升,剧集市场话题不断,吸引了不少年轻观众的目光。《折腰》播至15集,根据云合平台数据显示,《折腰》在开播第二天热度就已登顶,并在开播第四天市占率达到22.7%,...

骑自行车上班的市长

每日新闻网辽宁讯  文/孙仲兴      1989年4月25日清晨6点,辽宁朝阳的柳城早市已热闹起来。身着便装的市长刘相荣推着他那台白山牌自行车,带着城建、城管等部门负责人又开始了一天的巡查。这是他上

《以美之名》呈现出医疗剧的新样态

医疗剧是职场剧经久不衰的类型,从上世纪90年代的港剧《妙手仁心》到新世纪之初的日剧《白色巨塔》、美剧《实习医生格蕾》,不知有多少80、90后的电视儿童是因为看了这些作品而树立起救死扶伤的人生理想。而2012年的《心术》和...

儿童剧《缇娜托尼·星星的秘密》北京启动驻演

日前,由大麦旗下酷小麦亲子厂牌自制的互动冒险音乐儿童剧《缇娜托尼·星星的秘密》在北京奋逗剧场正式开启驻场演出。这是继《钢铁飞龙》《小狼乐宾之我的伙伴》后,酷小麦再推小空间精品儿童剧。该剧首演即收获广泛好评,大麦开分9.4...

《东极岛》携17分钟片段亮相戛纳 国际海报曝光

1905电影网讯 近日,电影《东极岛》发布国际版海报,海报展现了惊涛骇浪下即将沉没的巨轮和命悬一线的战俘,而远处驶来的渔船是他们唯一的希望。日前,电影已登陆第78届戛纳电影节进行国际销售,并展示了17分钟的正片内容。电影...

2025
03/20
15:17
浏览量: 166
大字号
分享
今日热点
专访“当代郑和”刘建军的精彩人生故事

专访“当代郑和”刘建军的精彩人生故事

雪落倾歌·王圣松 | 河上有风

雪落倾歌·王圣松 | 河上有风

留住精气神 弘扬正能量 — 写在刘宏新书出版之际

留住精气神 弘扬正能量 — 写在刘宏新书出版之际

24集红色主旋律网剧《生死相脉》隆重开机

24集红色主旋律网剧《生死相脉》隆重开机

武术养生探索者黎昌明

武术养生探索者黎昌明



友情链接

  • 人民网
  • 海彊之声
  • 小红书
  • 中国长安网
  • 海外网
  • 中国警察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老区网
  • 新华网
  • 中国台湾网
  • 中国政府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新闻网
  • 每日新闻网
  • 光明网
  • 央视网
  • 法制网
  • 中国青年网
  • 求是网
  •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免责声明         人员查询

    • 扫码看全网内容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定慧西里乙18号 联系电话:电话/传真010-88117470 010–52463177 18611141167(微信同号)邮箱1026329972@qq.com (每日新闻) 内线800转108
    网站备案/许可证工信部:京ICP备2025111695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7822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0537号
    每日新闻网http://www.everyday-news.cn/提供最新国内外新闻及新闻资讯
    每日新闻网秉承“新闻视野、文化视角、思想深度、理论高度、脚踏实地”的理念,运用互联网的快速传播技术和丰富的移动链接平台,每日新闻网正确引导社会思想意识,传播优秀文化,凝聚民族精神,彰显快速展示网络舆论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