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新闻网
网站首页 每日要闻头条快讯纪实现场专题报道社会热点就案说法海疆之声 成为会员
成为会员诗坛荟萃焦点网谈生态环境热点追踪群众来信乡村振兴企业风采监督与法名人字画人物·访谈关注民生人民视点文化·旅游科技前沿快闪中国深度观察名医·健康关于我们免责声明联系我们 人员查询
  • 浙江
  • 新疆
  • 内蒙古
  • 吉林
  • 重庆
  • 辽宁
  • 贵州
  • 四川
  • 海南
  • 云南
  • 福建
  • 台湾
  • 江西
  • 湖南
  • 湖北
  • 河南
  • 广西
  • 江苏
  • 安徽
  • 山东
  • 青海
  • 甘肃
  • 陕西
  • 山西
  • 河北
  • 黑龙江
  • 天津
  • 上海
  • 北京
  • 广东
  • 宁夏
  • 西藏
每日新闻网 > 人物·访谈 > 记红色文化传承人 ——高贵福

记红色文化传承人 ——高贵福

来源:每日新闻网 | 时间:2023-09-26 20:58:09 | 点击:33763

每日新闻网报道:(撰文:高安    摄影:李新新)  近日来自毛泽东身边工作的老同志曾文、刘纪春、孙振发、马全发、侯桂珍与新华社退休职工李新新等老同志受邀来到阜阳高贵福的红色收藏馆学习、参观并指导工作。对高贵福一位下岗工人几十年收藏和弘扬毛泽东思想给予高度的评价。

高贵福今年63岁,十多岁就开始接受红色基因的熏陶,一直到今天成为一个红色的收藏家。

这种111111111111111.png

记红色文化传承人一 高贵福(左一)与毛泽东身边工作人员介绍收藏工作的经历                  

一、苦难的童年

高贵福出生在阜阳三角洲,兄弟姐妹共七个,加上父母共九口人,他排行老二算是家中的主要的劳动力,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物质匮乏,只能跟随父亲靠苦力养家糊口,父亲经常给他讲述八路军过河摆渡的故事,在他幼小的心灵里就播下“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的种子。闲暇之余,看战争题材的小人书是他最大的快乐,于是就把这些小人书利用手中的零花钱换取,偷偷地珍藏在家中的床底下,作为宝贝百看不厌,也成了他童年最大的乐趣。

这种222222222222222.png

杨桥居委会第一书记陈瑞(右一)孙振发(右二)马全发等来宾在观看收藏品

七八年代十多岁的高贵福就奔波在拉板车、装卸货的苦力劳动的路上。风餐露宿、食不果腹。不仅解决了温饱,更重要的是使他获得很多有关毛主席的珍贵物品和资料,从而锻炼了他坚强的意志。

这种33333333333.png

毛泽东身边的警卫战士刘纪春(右一)、曾文(右二)、孙振发(右三)、马全发(左一)、毛泽东身边的工作人员侯桂珍左二)来到收藏馆参观                          

二、不忘初心  创业前行

20出头的他内招成了一名装卸工,在火车站、码头成了他工作的场所,用他自己的话来说拉板车、掏过粪、打烧饼,砸过石子,卸一个火车皮只是10元钱,需要一夜的工作。当他攒够2600元钱,通过学习获得了驾驶证,有了翅膀,就可以自由飞翔。走南闯北、都市乡村、田间地头,都有他收藏的足迹。家人的不理解,艰苦的生活全都压在心底,这样能够坚持三十年实属不易,令人敬佩。用他自己的话来说就是吃糠咽菜都可以,就是不忘初心。成为毛主席的敬仰者、追随者、收藏家。据了解高贵福收藏了几万件藏品。

这种4444444444444444.png

安徽省财政厅驻阜阳市颍东区插花镇杨桥居委会第一书记陈瑞(右一)与毛泽东身边的工作人员一同来到收藏馆参观  

三、牢记使命  潜心学习   

只上过小学二年级的高贵福连自己的名字都写得歪歪斜斜,识字、写字成了很大的困难,但是他知道毛主席的最大的爱好就是读书学习,他克服了重重困难,从听到说到抄写再到独立去写,寒来暑往,每天坚持从不懈怠,不知用坏了多少笔头。对于一个从58岁开始识字、学习,简直是奇迹,他现在可以从中国共产党的成立,讲到武昌起义;从红军四渡赤水到延安会师;从毛楚雄讲到杨开慧;从刘胡兰讲到黄继光,条清缕晰,俨然成了一名历史老师,他说我是用余生讲好红色故事,保护好红色资源,传承好红色基因,做一个合格的共产党员。

这种5555555555555555.png

毛主席的警卫战士曾文(左一)和孙振发(右一)在展览管参观

习近平在2021年6月25日十九届中央政治局第31次集体学习时,就红色文化有如下论述:要用心用情用力,保护好、管理好、运用好红色资源。要深入开展红色资源调查,加强科学保护,要打造精品展成用史实说话,增强表现力传播力影响力,生动传播红色文化。

这种666666666666.png

收藏家高贵福与毛泽东身边工作的老同志等同志在展览馆合影

高贵福是一个普通下岗工人,也是一名普通的中国共产党员,能够坚定不移用他毕生精力和心血,保护红色资源,传承红色基因,令人称赞。他觉得是一个党员的责任和义务。他更大的梦想是让红色资源发挥更大的社会效益。让红色基因薪火相传,确保红色江山永不变色。

这种7777777777777.png

毛泽东身边工作的老同志与收藏家高贵福等工作人员合影

 

撰文:高安    摄影:李新新   编辑:王明  审核:同期声

 

                            2023年9月23日

 

【作者:撰文:高安    摄影:李新新】

文章评论
评论
全部评论
更多推荐

以蜜为礼,以情为颂——宁夏蜂业协会会长教师节献礼英才学校

每日新闻网讯(张天林)在金秋送爽、硕果盈枝的美好时节,宁夏英才学校迎来了第41个教师节。值此佳节,学校不仅沉浸在庆祝与感恩的氛围中,更收获了一份来自社会各界的深情厚礼——高田同学母亲、宁夏蜂业协会会长代表个人及协会,向学...

构建合作新框架 伊朗与国际原子能机构达成协议

  当地时间9日晚,到访埃及的伊朗外长阿拉格齐以及国际原子能机构总干事格罗西一同在开罗对外宣布,伊朗已同国际原子能机构达成新的合作协议。据悉,协议核心议题是构建伊朗与国际原子能机构合作的新框架。  这是自6月以色列美国轰...

马克龙任命防长勒科尔尼担任法国总理

△塞巴斯蒂安·勒科尔尼(资料图)  当地时间9月9日晚,法国总统马克龙任命现任国防部长塞巴斯蒂安·勒科尔尼接替贝鲁,担任政府总理一职。  据法国媒体报道,勒科尔尼被视作马克龙的忠实追随者。去年12月巴尼耶政府下台后,马克...

电力市场化改革迈出关键一步 用户找“时间差”降成本 企业拼“硬功夫”增收益

央视网消息: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2025年发布政策,推动新能源上网电量全部进入电力市场,上网电价通过市场交易形成。最近,新能源全面入市在山东率先落地,电力市场化改革迈出关键一步。  在山东省临沂市,全国首次新能源增量项...

加沙地带卫生部门呼吁保护医院和医务人员安全

当地时间9日,加沙地带卫生部门向国际社会、联合国和其他人道主义机构发出紧急呼吁,要求立即采取措施保护加沙地带的医院和医务人员,并开辟相应的安全路线。加沙地带卫生部门称,一场人道主义灾难正威胁着数千名患者和伤员的生命。  ...

时政微周刊丨总书记的一周(9月1日—9月7日)

溯源吴越文化《寻古中国·吴越记》开播

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和国家文物局联合摄制的五集大型系列纪录片《寻古中国·吴越记》,将于9月8日起在总台央视综合频道(CCTV-1)22:30档播出,央视频全网首播。  春秋时期曾经崛起吴、越两个诸侯国的吴越大地,地处长江下...

抗战老兵罗竞辉——“我一生中最开心、最幸福的时刻”

  9月5日下午,听说记者来采访,本已卧床休息的罗竞辉(见图,受访者供图)执意端坐起来:“我愿意多讲讲抗战历史,让大家珍惜和平年代的幸福生活。”  从北京返回香港,再到广东深圳女儿家中,一路舟车劳顿,但这位年逾耄耋、满头...

抗战老兵宋其祥——“从战场上闯过来的人,什么都不算苦”

  9月5日上午,百岁抗战老战士宋其祥(见图,湖北省退役军人事务厅供图)在儿子的陪同下,经湖北武汉长江大桥,来到江汉关,追忆抗战岁月。当看到江汉关博物馆里张贴的“汉阳兵工厂”老照片时,老人激动地说:“当年新兵入伍,我们发...

大学新生不必执着于“赢在起跑线”

“用一周时间,模拟大学4年”“打破挂科魔咒,提前锁定保研、奖学金”……这些都是“高大衔接班”的宣传标语。“高大衔接班”是教培机构推出的让准大学生提前学习高数、英语四六级、编程、公共必修课、生涯规划、保研、学生会竞选技巧、...

2023
09/26
20:58
撰文:高安    摄影:李新新
浏览量: 33763
大字号
分享
今日热点
专访“当代郑和”刘建军的精彩人生故事

专访“当代郑和”刘建军的精彩人生故事

雪落倾歌·王圣松 | 河上有风

雪落倾歌·王圣松 | 河上有风

留住精气神 弘扬正能量 — 写在刘宏新书出版之际

留住精气神 弘扬正能量 — 写在刘宏新书出版之际

《路》-文集前奏曲

《路》-文集前奏曲

24集红色主旋律网剧《生死相脉》隆重开机

24集红色主旋律网剧《生死相脉》隆重开机



友情链接

  • 人民网
  • 海彊之声
  • 小红书
  • 中国长安网
  • 海外网
  • 中国警察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老区网
  • 新华网
  • 中国台湾网
  • 中国政府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新闻网
  • 每日新闻网
  • 光明网
  • 央视网
  • 法制网
  • 中国青年网
  • 求是网
  •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免责声明         人员查询

    • 扫码看全网内容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定慧西里乙18号 联系电话:电话/传真010-88117470 010–52463177 18611141167(微信同号)邮箱1026329972@qq.com (每日新闻) 内线800转108
    网站备案/许可证工信部:京ICP备2025111695号-2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46001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0537号
    每日新闻网http://www.everyday-news.com/提供最新国内外新闻及新闻资讯
    每日新闻网秉承“新闻视野、文化视角、思想深度、理论高度、脚踏实地”的理念,运用互联网的快速传播技术和丰富的移动链接平台,每日新闻网正确引导社会思想意识,传播优秀文化,凝聚民族精神,彰显快速展示网络舆论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