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新闻网
网站首页 每日要闻头条快讯纪实现场专题报道社会热点就案说法海疆之声 成为会员
成为会员诗坛荟萃焦点网谈生态环境热点追踪群众来信乡村振兴企业风采监督与法名人字画人物·访谈关注民生人民视点文化·旅游科技前沿快闪中国深度观察名医·健康关于我们免责声明联系我们 人员查询
  • 浙江
  • 新疆
  • 内蒙古
  • 吉林
  • 重庆
  • 辽宁
  • 贵州
  • 四川
  • 海南
  • 云南
  • 福建
  • 台湾
  • 江西
  • 湖南
  • 湖北
  • 河南
  • 广西
  • 江苏
  • 安徽
  • 山东
  • 青海
  • 甘肃
  • 陕西
  • 山西
  • 河北
  • 黑龙江
  • 天津
  • 上海
  • 北京
  • 广东
  • 宁夏
  • 西藏
每日新闻网 > 人物·访谈 > 记红色文化传承人 ——高贵福

记红色文化传承人 ——高贵福

来源:每日新闻网 | 时间:2023-09-26 20:58:09 | 点击:33318

每日新闻网报道:(撰文:高安    摄影:李新新)  近日来自毛泽东身边工作的老同志曾文、刘纪春、孙振发、马全发、侯桂珍与新华社退休职工李新新等老同志受邀来到阜阳高贵福的红色收藏馆学习、参观并指导工作。对高贵福一位下岗工人几十年收藏和弘扬毛泽东思想给予高度的评价。

高贵福今年63岁,十多岁就开始接受红色基因的熏陶,一直到今天成为一个红色的收藏家。

这种111111111111111.png

记红色文化传承人一 高贵福(左一)与毛泽东身边工作人员介绍收藏工作的经历                  

一、苦难的童年

高贵福出生在阜阳三角洲,兄弟姐妹共七个,加上父母共九口人,他排行老二算是家中的主要的劳动力,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物质匮乏,只能跟随父亲靠苦力养家糊口,父亲经常给他讲述八路军过河摆渡的故事,在他幼小的心灵里就播下“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的种子。闲暇之余,看战争题材的小人书是他最大的快乐,于是就把这些小人书利用手中的零花钱换取,偷偷地珍藏在家中的床底下,作为宝贝百看不厌,也成了他童年最大的乐趣。

这种222222222222222.png

杨桥居委会第一书记陈瑞(右一)孙振发(右二)马全发等来宾在观看收藏品

七八年代十多岁的高贵福就奔波在拉板车、装卸货的苦力劳动的路上。风餐露宿、食不果腹。不仅解决了温饱,更重要的是使他获得很多有关毛主席的珍贵物品和资料,从而锻炼了他坚强的意志。

这种33333333333.png

毛泽东身边的警卫战士刘纪春(右一)、曾文(右二)、孙振发(右三)、马全发(左一)、毛泽东身边的工作人员侯桂珍左二)来到收藏馆参观                          

二、不忘初心  创业前行

20出头的他内招成了一名装卸工,在火车站、码头成了他工作的场所,用他自己的话来说拉板车、掏过粪、打烧饼,砸过石子,卸一个火车皮只是10元钱,需要一夜的工作。当他攒够2600元钱,通过学习获得了驾驶证,有了翅膀,就可以自由飞翔。走南闯北、都市乡村、田间地头,都有他收藏的足迹。家人的不理解,艰苦的生活全都压在心底,这样能够坚持三十年实属不易,令人敬佩。用他自己的话来说就是吃糠咽菜都可以,就是不忘初心。成为毛主席的敬仰者、追随者、收藏家。据了解高贵福收藏了几万件藏品。

这种4444444444444444.png

安徽省财政厅驻阜阳市颍东区插花镇杨桥居委会第一书记陈瑞(右一)与毛泽东身边的工作人员一同来到收藏馆参观  

三、牢记使命  潜心学习   

只上过小学二年级的高贵福连自己的名字都写得歪歪斜斜,识字、写字成了很大的困难,但是他知道毛主席的最大的爱好就是读书学习,他克服了重重困难,从听到说到抄写再到独立去写,寒来暑往,每天坚持从不懈怠,不知用坏了多少笔头。对于一个从58岁开始识字、学习,简直是奇迹,他现在可以从中国共产党的成立,讲到武昌起义;从红军四渡赤水到延安会师;从毛楚雄讲到杨开慧;从刘胡兰讲到黄继光,条清缕晰,俨然成了一名历史老师,他说我是用余生讲好红色故事,保护好红色资源,传承好红色基因,做一个合格的共产党员。

这种5555555555555555.png

毛主席的警卫战士曾文(左一)和孙振发(右一)在展览管参观

习近平在2021年6月25日十九届中央政治局第31次集体学习时,就红色文化有如下论述:要用心用情用力,保护好、管理好、运用好红色资源。要深入开展红色资源调查,加强科学保护,要打造精品展成用史实说话,增强表现力传播力影响力,生动传播红色文化。

这种666666666666.png

收藏家高贵福与毛泽东身边工作的老同志等同志在展览馆合影

高贵福是一个普通下岗工人,也是一名普通的中国共产党员,能够坚定不移用他毕生精力和心血,保护红色资源,传承红色基因,令人称赞。他觉得是一个党员的责任和义务。他更大的梦想是让红色资源发挥更大的社会效益。让红色基因薪火相传,确保红色江山永不变色。

这种7777777777777.png

毛泽东身边工作的老同志与收藏家高贵福等工作人员合影

 

撰文:高安    摄影:李新新   编辑:王明  审核:同期声

 

                            2023年9月23日

 

【作者:撰文:高安    摄影:李新新】

文章评论
评论
全部评论
更多推荐

虚拟现实电影:让观众沉浸“入画”的喜与忧

【影视锐评】虚拟现实电影:让观众沉浸“入画”的喜与忧作者:何国军 周 怡(分别系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副院长、教授,湖北长江电影集团党委委员)前不久,国家电影局首次为虚拟现实电影颁发“龙标”,《唐宫夜宴》和《隐秘...

中国电影“走出去”:用丰富的类型叙事向世界表达

【文艺观潮】中国电影“走出去”:用丰富的类型叙事向世界表达作者:孙子荀(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文化国际传播研究院讲师)推动本土类型创作,加强中国类型电影的跨文化传播,是提升中国电影国际影响力的重要途径。然而长期以来,中国电影在...

巧妙平衡真实性与戏剧性

图为《绝密较量》剧照。片方供图国安题材谍战剧《绝密较量》迎来大结局,引起观众热议。该剧围绕第四代核电技术的重重博弈,通过真假难辨的人物身份与虚实交织的技术迷宫,精彩勾画新时代国家安全防线上的隐秘斗争。传统谍战剧往往依托战...

《折腰》热播:古偶剧的破局与新生

《折腰》海报。图据电视剧《折腰》官微□雷蕴含近日,电视剧《折腰》开播,在古装剧市场陷入同质化泥潭的当下,它却以傲人之姿实现突围。根据云合平台数据显示,《折腰》在开播第二天热度就已登顶,并在开播第四天市占率达到22.7%,...

排出原汁原味的京味儿戏 不能丢了土腥味儿

作者:张 嘉杨立新像一坛陈了五十载的醇酿,外表透着质朴劲儿,内里却沉淀出绵柔,这是北京人艺老戏骨才有的功夫——市井烟火与翰墨书香在岁月里勾兑得恰到好处。杨立新说话时常带笑意,举手投足间流淌的幽默总能引发听者会心一笑,但谈...

《折腰》做对了什么?跳出“恋爱脑”

近日,肖战主演的《藏海传》开播来势汹汹,古装剧《折腰》热度飙升,剧集市场话题不断,吸引了不少年轻观众的目光。《折腰》播至15集,根据云合平台数据显示,《折腰》在开播第二天热度就已登顶,并在开播第四天市占率达到22.7%,...

骑自行车上班的市长

每日新闻网辽宁讯  文/孙仲兴      1989年4月25日清晨6点,辽宁朝阳的柳城早市已热闹起来。身着便装的市长刘相荣推着他那台白山牌自行车,带着城建、城管等部门负责人又开始了一天的巡查。这是他上

《以美之名》呈现出医疗剧的新样态

医疗剧是职场剧经久不衰的类型,从上世纪90年代的港剧《妙手仁心》到新世纪之初的日剧《白色巨塔》、美剧《实习医生格蕾》,不知有多少80、90后的电视儿童是因为看了这些作品而树立起救死扶伤的人生理想。而2012年的《心术》和...

儿童剧《缇娜托尼·星星的秘密》北京启动驻演

日前,由大麦旗下酷小麦亲子厂牌自制的互动冒险音乐儿童剧《缇娜托尼·星星的秘密》在北京奋逗剧场正式开启驻场演出。这是继《钢铁飞龙》《小狼乐宾之我的伙伴》后,酷小麦再推小空间精品儿童剧。该剧首演即收获广泛好评,大麦开分9.4...

《东极岛》携17分钟片段亮相戛纳 国际海报曝光

1905电影网讯 近日,电影《东极岛》发布国际版海报,海报展现了惊涛骇浪下即将沉没的巨轮和命悬一线的战俘,而远处驶来的渔船是他们唯一的希望。日前,电影已登陆第78届戛纳电影节进行国际销售,并展示了17分钟的正片内容。电影...

2023
09/26
20:58
撰文:高安    摄影:李新新
浏览量: 33318
大字号
分享
今日热点
专访“当代郑和”刘建军的精彩人生故事

专访“当代郑和”刘建军的精彩人生故事

雪落倾歌·王圣松 | 河上有风

雪落倾歌·王圣松 | 河上有风

留住精气神 弘扬正能量 — 写在刘宏新书出版之际

留住精气神 弘扬正能量 — 写在刘宏新书出版之际

24集红色主旋律网剧《生死相脉》隆重开机

24集红色主旋律网剧《生死相脉》隆重开机

武术养生探索者黎昌明

武术养生探索者黎昌明



友情链接

  • 人民网
  • 海彊之声
  • 小红书
  • 中国长安网
  • 海外网
  • 中国警察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老区网
  • 新华网
  • 中国台湾网
  • 中国政府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新闻网
  • 每日新闻网
  • 光明网
  • 央视网
  • 法制网
  • 中国青年网
  • 求是网
  •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免责声明         人员查询

    • 扫码看全网内容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定慧西里乙18号 联系电话:电话/传真010-88117470 010–52463177 18611141167(微信同号)邮箱1026329972@qq.com (每日新闻) 内线800转108
    网站备案/许可证工信部:京ICP备2025111695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7822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0537号
    每日新闻网http://www.everyday-news.cn/提供最新国内外新闻及新闻资讯
    每日新闻网秉承“新闻视野、文化视角、思想深度、理论高度、脚踏实地”的理念,运用互联网的快速传播技术和丰富的移动链接平台,每日新闻网正确引导社会思想意识,传播优秀文化,凝聚民族精神,彰显快速展示网络舆论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