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新闻网
网站首页 每日要闻头条快讯纪实现场专题报道社会热点就案说法海疆之声 成为会员
成为会员诗坛荟萃焦点网谈生态环境热点追踪群众来信乡村振兴企业风采监督与法名人字画人物·访谈关注民生人民视点文化·旅游科技前沿快闪中国深度观察名医·健康关于我们免责声明联系我们 人员查询
  • 浙江
  • 新疆
  • 内蒙古
  • 吉林
  • 重庆
  • 辽宁
  • 贵州
  • 四川
  • 海南
  • 云南
  • 福建
  • 台湾
  • 江西
  • 湖南
  • 湖北
  • 河南
  • 广西
  • 江苏
  • 安徽
  • 山东
  • 青海
  • 甘肃
  • 陕西
  • 山西
  • 河北
  • 黑龙江
  • 天津
  • 上海
  • 北京
  • 广东
  • 宁夏
  • 西藏
每日新闻网 > 人物·访谈 > 昆仑山上井水甜

昆仑山上井水甜

来源:中国网 | 时间:2023-11-30 17:06:33 | 点击:6577

哨所打好水井后,武警青海总队海西支队某中队官兵吃水难的问题得到了有效解决。图为战士用净化后的地下水洗菜。杨浩/摄

“真甜!”前不久,海拔4868米、武警部队海拔最高的昆仑山2号哨所里,几名官兵特别兴奋,他们举起水杯,庆祝这一激动人心的时刻。这天,哨所官兵终于喝上了自己井里的水。

武警青海总队海西支队担负着青藏铁路青海境内几处重要目标的守护及沿线武装巡逻任务,其中多处营区驻地位于可可西里无人区,海拔4000米以上,高寒缺氧、气候恶劣、交通不便,生活环境和条件非常艰苦。

“这么多年我们的水都要从20多公里外定时定量靠运水车送过来,还要颇费一番周折灌到储水箱,定期清洗储水箱更是个麻烦事,冬季因大雪堵车或封路时,还需要取雪化水应急……”提起以往用水储水的诸多不便,昆仑山隧道守护中队一级上士孙璐璐直摇头。

孙璐璐已在青藏线服役16年,令他备感欣慰的是,即将服役期满的他还能亲眼见证一眼水井在哨所旁“安家落户”,战友们缺水的日子一去不复返了。

作为驻守艰苦偏远地区的部队,官兵的冷暖始终牵动着各级党委领导的心。这些年来,取暖、吃菜、供氧、通信、如厕等难题均得到很好解决,就连紧跟时代的触摸式听书机、迷你唱吧、大型VR影院游戏一体终端等数字文化设备也相继落户,相较于刚上勤那几年,官兵的生活环境可以说是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唯独昆仑山隧道守护中队和三岔河特大桥守护中队2号哨的用水吃水难问题,一直未得到妥善解决。

“基础后勤建设关乎官兵最基本的生活需求,咱们可不能懈怠呀!”今年年初,总队主要领导在开展调研时主动来到青藏线基层部队,当得知两处营区的打井计划还没有实质性进展时,很是着急。今年主题教育开展以来,他们聚焦官兵急难愁盼,动态调整办实事清单,积极主动为官兵排忧解难。

实际上,前些年总队党委就萌生了为官兵打水井的想法,然而经过初步调研,发现难度不是一般的大。首先,两处营区均位于可可西里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勘探打井严格限制。

此外,摆在他们面前最大的难题就是地质结构复杂且山体均为石质,地表下冻土层平均厚度有30多米,而且位于复杂的地质地震环境,历史上发生过多次8级以上地震,即便是打了井能用多久也难说。

他们咨询的很多打井公司都表示,没经验、没把握。其中一家公司的李经理道出了顾虑:“你们那里地质复杂不说,还缺氧,天也冷,人工费都要高出不少,再说就算是打出水来,后期的维护也是个问题……”李经理委婉拒绝,建议总队“再想想别的招儿”。

“上级有托付,官兵有期盼,再难我们也要主动作为!”总队“暖心惠兵工程”推进会上,“一班人”深入学习领会武警部队后勤部关于建设“五个后勤”的相关指示精神和措施办法,排除万难为无人区官兵打井的信念决心更加坚定。

于是,总队保障部和支队保障部分别抽人组成工作专班,多次和保护区管理处沟通协商,获得打井批准。同时,联合青藏铁路公司、驻地水利局及气象、环保相关单位,进一步对周边地理环境和地质构造进行了勘察,按照先低后高、先易后难的方法,详细制订了钻井方案。后又经过多次招标,终于确定了一家资质齐全、经验丰富的公司,开工指日可待。

三岔河营区2号哨海拔4050米,相对较低,施工难度相对小一些,首眼井选在这里开钻。得知施工队即将进场,哨所的官兵翘首以盼、热切期待,下士李国龙说:“那几天激动得都睡不着觉,天天往公路上看,有拉着并不知道什么设备的车从远处驶来,心里就念叨,‘应该是打井队来了,一定是打井队来了’……”

打井队终于来了!钻塔立起来了!钻头、排水管等配套设施准备好了!当机器发动,钻头高速旋转起来时,在场官兵爆发出热烈的掌声。

施工期间,钻井设备轰隆隆地发出响声,每一根打井管钻入地下,都伴随着泥土灰尘的飞溅,散落一地。官兵一有空闲就跑过来围观,久久不愿离开,伸着头向钻点张望,时不时就问工人:“快出水了吧?”此时此刻,机器的噪声也变得悦耳起来,尽管飞扬着尘土,空气中也弥漫着幸福的味道。

历时30天,施工队克服重重困难凿破冻土层,成功在地下56米深处找到地下水,出水量约每小时30立方米,经测算完全可满足哨所官兵生活所需。

打出水的那天,排长陈罗真从抽屉里拿出了之前受表彰奖励的、一直舍不得启用的崭新日记本,记录下了这难忘的一天:“今天,我们在昆仑山打出了水井……”

随后,支队派人将水样送检,经检验,原始出水水质已达到国家《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他们又紧锣密鼓地为哨所安装了净化设备,官兵于今年八一建军节当天喝上了净化水。

三岔河2号哨水井的成功给了支队官兵和施工队极大的鼓舞,他们趁热打铁,历时40天在昆仑山2号哨北侧山脚下打井取水,由于原始出水水质较硬,又安装了水质软化及净化水设备。当设备调试完毕,净水龙头里源源不断流出清澈纯净的净化水时,官兵们纷纷拿着杯子“抢”接起来,而后就有了本文开头官兵干杯的那一幕。

“自己井里的水就是甜!”临退役离队的这些天,孙璐璐的饮水量明显变大,战友们调侃他说,孙班长慢慢喝,走的时候再多给你带上几瓶!说罢,大家都哈哈大笑起来。

两处营区成功打井出水,结束了长达17年的运水历史。官兵用水吃水得到极大便利,扎根高原的决心意志更加坚定。

支队把相关情况汇总整理成专题报告,送呈总队党委。报告里,他们既报了喜,也秉着客观负责的态度,实事求是地将当前两眼水井仍面临的水压不稳、冬季管线易冻裂等情况作了汇报,并承诺跟进做好后续保障工作。

“千难万难,心里装着官兵就不难。今后这样的好事实事我们还要多办、快办、办扎实。”总队领导介绍,他们正对照年初制订的基层解难帮困问题清单,查漏补缺、发力收官,争取年底给官兵一个满意的交代。

郭紫阳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王裴楠 来源:中国青年报

【责任编辑:赵超】


【作者:】

文章评论
评论
全部评论
更多推荐

事关1万亿 美最高法院11月审议政府关税合法性

新华社北京9月10日电 美国联邦最高法院9日宣布,将快速审议特朗普政府征收的多数关税的合法性,定于11月首周听取口头辩论。  诉讼所涉关税包括特朗普援引1977年《国际紧急经济权力法》面向全球征收的10%“基准关税”,对...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克拉玛依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薛宏舜接受审查调查

央视网消息: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9月11日通报,据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纪委监委消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克拉玛依市人大常委会党组成员、副主任薛宏舜涉嫌严重违纪违法,目前正接受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纪委监委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

以蜜为礼,以情为颂——宁夏蜂业协会会长教师节献礼英才学校

每日新闻网讯(张天林)在金秋送爽、硕果盈枝的美好时节,宁夏英才学校迎来了第41个教师节。值此佳节,学校不仅沉浸在庆祝与感恩的氛围中,更收获了一份来自社会各界的深情厚礼——高田同学母亲、宁夏蜂业协会会长代表个人及协会,向学...

构建合作新框架 伊朗与国际原子能机构达成协议

  当地时间9日晚,到访埃及的伊朗外长阿拉格齐以及国际原子能机构总干事格罗西一同在开罗对外宣布,伊朗已同国际原子能机构达成新的合作协议。据悉,协议核心议题是构建伊朗与国际原子能机构合作的新框架。  这是自6月以色列美国轰...

马克龙任命防长勒科尔尼担任法国总理

△塞巴斯蒂安·勒科尔尼(资料图)  当地时间9月9日晚,法国总统马克龙任命现任国防部长塞巴斯蒂安·勒科尔尼接替贝鲁,担任政府总理一职。  据法国媒体报道,勒科尔尼被视作马克龙的忠实追随者。去年12月巴尼耶政府下台后,马克...

电力市场化改革迈出关键一步 用户找“时间差”降成本 企业拼“硬功夫”增收益

央视网消息: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2025年发布政策,推动新能源上网电量全部进入电力市场,上网电价通过市场交易形成。最近,新能源全面入市在山东率先落地,电力市场化改革迈出关键一步。  在山东省临沂市,全国首次新能源增量项...

加沙地带卫生部门呼吁保护医院和医务人员安全

当地时间9日,加沙地带卫生部门向国际社会、联合国和其他人道主义机构发出紧急呼吁,要求立即采取措施保护加沙地带的医院和医务人员,并开辟相应的安全路线。加沙地带卫生部门称,一场人道主义灾难正威胁着数千名患者和伤员的生命。  ...

时政微周刊丨总书记的一周(9月1日—9月7日)

溯源吴越文化《寻古中国·吴越记》开播

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和国家文物局联合摄制的五集大型系列纪录片《寻古中国·吴越记》,将于9月8日起在总台央视综合频道(CCTV-1)22:30档播出,央视频全网首播。  春秋时期曾经崛起吴、越两个诸侯国的吴越大地,地处长江下...

抗战老兵罗竞辉——“我一生中最开心、最幸福的时刻”

  9月5日下午,听说记者来采访,本已卧床休息的罗竞辉(见图,受访者供图)执意端坐起来:“我愿意多讲讲抗战历史,让大家珍惜和平年代的幸福生活。”  从北京返回香港,再到广东深圳女儿家中,一路舟车劳顿,但这位年逾耄耋、满头...

2023
11/30
17:06
浏览量: 6577
大字号
分享
今日热点
专访“当代郑和”刘建军的精彩人生故事

专访“当代郑和”刘建军的精彩人生故事

雪落倾歌·王圣松 | 河上有风

雪落倾歌·王圣松 | 河上有风

留住精气神 弘扬正能量 — 写在刘宏新书出版之际

留住精气神 弘扬正能量 — 写在刘宏新书出版之际

《路》-文集前奏曲

《路》-文集前奏曲

24集红色主旋律网剧《生死相脉》隆重开机

24集红色主旋律网剧《生死相脉》隆重开机



友情链接

  • 人民网
  • 海彊之声
  • 小红书
  • 中国长安网
  • 海外网
  • 中国警察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老区网
  • 新华网
  • 中国台湾网
  • 中国政府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新闻网
  • 每日新闻网
  • 光明网
  • 央视网
  • 法制网
  • 中国青年网
  • 求是网
  •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免责声明         人员查询

    • 扫码看全网内容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定慧西里乙18号 联系电话:电话/传真010-88117470 010–52463177 18611141167(微信同号)邮箱1026329972@qq.com (每日新闻) 内线800转108
    网站备案/许可证工信部:京ICP备2025111695号-2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46001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0537号
    每日新闻网http://www.everyday-news.com/提供最新国内外新闻及新闻资讯
    每日新闻网秉承“新闻视野、文化视角、思想深度、理论高度、脚踏实地”的理念,运用互联网的快速传播技术和丰富的移动链接平台,每日新闻网正确引导社会思想意识,传播优秀文化,凝聚民族精神,彰显快速展示网络舆论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