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新闻网
网站首页 每日要闻头条快讯纪实现场专题报道社会热点就案说法海疆之声 成为会员
成为会员诗坛荟萃焦点网谈生态环境热点追踪群众来信乡村振兴企业风采监督与法名人字画人物·访谈关注民生人民视点文化·旅游科技前沿快闪中国深度观察名医·健康关于我们免责声明联系我们 人员查询
  • 浙江
  • 新疆
  • 内蒙古
  • 吉林
  • 重庆
  • 辽宁
  • 贵州
  • 四川
  • 海南
  • 云南
  • 福建
  • 台湾
  • 江西
  • 湖南
  • 湖北
  • 河南
  • 广西
  • 江苏
  • 安徽
  • 山东
  • 青海
  • 甘肃
  • 陕西
  • 山西
  • 河北
  • 黑龙江
  • 天津
  • 上海
  • 北京
  • 广东
  • 宁夏
  • 西藏
每日新闻网 > 纪实现场 > 唱响“军爱民、民拥军”的时代赞歌—南部战区海军与湛江市加强新时代军地双拥共建工作纪实

唱响“军爱民、民拥军”的时代赞歌—南部战区海军与湛江市加强新时代军地双拥共建工作纪实

来源:中国青年网 | 时间:2024-11-21 10:35:37 | 点击:439

南部战区海军某部守岛干部在湛江南海学校与刚刚被授予“南海岛礁班”班级的学生一起挂牌。

南部战区海军某部官兵在志愿服务活动中为群众修理电器。

南部战区海军某部在湛江市第二中学开展“军爸军妈进课堂”国防教育活动。

湛江吴川国际机场内摆放的军舰模型旁,一个小男孩正在仔细观看两栖攻击舰海南舰模型。本文图片均由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王裴楠/摄

入冬以来,南海之滨碧空如洗、山峦翠绿,位于广东省湛江市的湛江海湾大桥两侧,两艘湛江舰静静地停靠在岸边:退役的湛江舰上,站满了前来打卡拍照的游客,而在新湛江舰上,海军官兵来往忙碌,正做着出航前的准备。

战舰以城市命名,是人民海军的一项传统,城与舰、军与地,血脉相连、共建共荣。2020年8月,我国自主设计制造的第一代导弹驱逐舰湛江舰光荣退役,移交至湛江市,成为开展国防教育的生动载体;2021年年底,新一代导弹驱逐舰湛江舰入列,传承舰名和舷号,在厚重的使命情怀中积极投入练兵备战,作为独特的城市名片,让湛江随着战舰的航迹声名远播。

在湛江这座驻军大市,官兵一直把驻地当故乡,视人民为亲人,从人民的拥护中不断汲取力量。多年来,除了湛江舰与湛江市结对共建外,南部战区海军与湛江市在国防教育、就业保障等多个方面加强合作,采取一系列暖心措施和务实之举,让军地双方携手并肩、相互支持,唱响“军爱民、民拥军”的时代赞歌。

“子弟兵是人民的依靠,像避风港一样”

“大爷,烧水壶给您修好了,可以正常使用啦。”“大娘,记得按时吃药,平时多休息。”10月底的一天,湛江市霞山步行街人头攒动,来自南部战区海军各单位的官兵代表走上街头,参加霞山区双拥办举行的志愿服务活动。

放眼望去,家电维修、义诊送药、就业招聘、国防知识宣传等便民帐篷一字排开,海军官兵与区双拥办各成员单位一起,为群众提供便民服务。

早上出门买菜的林大爷,看到活动后,立刻回家拿来了家里出问题的烧水壶、电磁炉,交给活动现场一位佩戴上校军衔的军官。在他的细致检修下,没过多久,出问题的电器便可以正常使用。

“你们的水平太高了!”67岁的林大爷拿着修好的电器,不停称赞面前这些满头大汗为群众修理家电的海军官兵,他说,“打仗时流血牺牲,和平时期学雷锋做好事,这些子弟兵是人民的依靠,像避风港一样。”

看着大爷满意的笑容,这名来自海军某基地的工程师非常欣慰。他叫申传俊,精湛技术源自平时对航海设备的维护和修理,在工程师岗位奋战22年,他维修过的舰艇设备已经多到数不清。一旁与他聊天的群众得知他修船的经历后,直呼“大材小用”,但申传俊却说:“修电器和修船一样,都是为人民服务。”

而在他旁边的义诊送药帐篷内,南部战区海军第一医院呼吸内科主任杨国宏,正耐心地为前来询问的群众提供帮助。

“走上街头,可以面对面为老百姓解决问题。”这名佩戴大校军衔的军医,刚刚从边海防一线巡诊归来,他已从医30年,曾获“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称号。杨国宏介绍,他们医院经常会组织这样的义诊活动,虽然大家平时工作很忙,但都会积极参加,“尽自己所能为促进军民关系贡献力量”。

在坡头区麻斜村,有一条新修缮的柏油路,宽敞平坦、干净整洁,村民取名为“麻安路”,寓意“麻斜人民安居乐业”。由于南部战区海军某大队与村庄相邻,这条路也是官兵出入营区的主干道,而这条路曾因军地车辆往来频繁,受损严重。

“把路修好,既能便利村民出行,更能保障部队快速执行任务。”该大队迅速与村委会达成共识,共同修缮这条3.5公里长的军民公路,并安装了太阳能路灯。通车后,村民出行条件得到明显改善,纷纷给予好评。在附近开食品店的刘女士感慨说:“以前进货的时候,供应商的厢式货车都不愿进来,嫌道路坑坑洼洼,雨天通行更是遭罪。现在,路宽敞了、漂亮了,更方便了。”

“该路是村民出行创收的必经路,也是部队履行使命的强军路。”该大队干部肖义飞说,大队虽经过多次改革调整转隶,但官兵始终传承发扬“军爱民,民拥军,军民团结一家亲”的光荣传统,自2014年以来,大队先后出动官兵2000多人次,出动各型保障车辆200余台次,有力支援了驻地群众救灾复产和重建家园,大队油料专业消防分队多年来常备不懈,40余次按照驻地请求出动灭火,被誉为群众生命财产的“守护神”。

“官兵的挠头事,就是我们的心头事”

“爸爸,我今天上学表现得很好,老师们都夸我呢,您放心吧。”9月中旬,正在海上执行任务的海军某舰干部刘东阳,接到女儿刘紫瑄给他打来的问候电话,笑逐颜开。

之前,刘紫瑄一直在湖北老家跟着老人生活。今年,女儿到了该上小学的年龄,刘东阳便让家属趁暑假带着孩子来湛江办理转学手续。但由于自己所在舰艇临时接到出海任务,其家属因为不了解办理流程和报名时间,导致错过了孩子转学优待时间。

得知这一情况后,湛江市教育局主动进行核实,对照上级下发的《关于进一步做好军人子女教育优待工作的若干意见》有关规定,与部队、学校各方一起研究解决办法,市教育局还特地召开了一次现场办公会。经多方协调,刘东阳的女儿顺利就读驻地小学。

得知孩子入学的消息,刘东阳激动地说:“我一定会心无旁骛地投入练兵备战,在岗位上履职尽责,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回报组织的关爱。”

“官兵的挠头事,就是我们的心头事,作为驻地官兵的‘第二故乡’,我们要当好‘娘家人’,让官兵安心服役。”湛江市教育局基础教育科科长张雪峰说,在官兵“海上为家、岸上做客”的新常态下,湛江市靠前服务、主动跟踪,建立常态化联通机制,深化军地沟通交流,推动一系列优待政策落地生根,为军人解决后顾之忧。

“做梦都不敢想,竟然真的能从乡镇调到市区就职!”虽然入职已经有一段时间,军属黄老师谈起办理随军对口安置的经历,依旧激动不已。

黄老师原来是湛江市一所乡镇小学的老师,丈夫邓集雷是南部战区海军某部干部,由于丈夫常年出海执行任务,自己的工作单位离家将近50公里,还在上幼儿园的孩子只能由年迈的爷爷奶奶照看,疏于对孩子的照料让她和丈夫内心无比愧疚。

邓集雷所在部队的领导得知情况后,专门致函有关部门进行沟通,经过多个部门的查证研究和协力办理,两个月后,黄老师就接到了准调命令。如今,她的工作单位离家仅有20分钟车程。

近年来,为稳固官兵“后院”,湛江市大力拓宽随军家属就业招聘渠道,5年来共为随军家属发放未就业基本生活补助5000多万元。他们还积极邀请各类知名企业,组织召开随军家属就业专场招聘会,并聘请就业指导人员为随军家属进行就业培训和职业指导。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退役军人脱下军装回到地方,首先面临的就是求职谋生的现实问题。”除了随军家属,湛江市还积极开展退役军人全员适应性培训、技能培训、学历提升等工作。湛江市退役军人事务局有关领导介绍,他们逐渐探索完善培训模式,通过近4个月的专业培养,让退役军人从军营到集训班再到工作岗位,实现“订单式、定岗式、定向式”的就业模式。

5年来,湛江市与战区海军加强沟通协作,帮助退役军人结合其自身特点和意愿选择就业方向,共培训退役军人近万人,涵盖了新能源汽车、特色餐饮服务、网络电子商务等领域,帮助退役军人高质量就业创业。

“齐心共筑钢铁长城”

“欢迎来到湛江舰,这是我们国家自主研制的新型导弹驱逐舰……”今年国庆假期,南部战区海军联合湛江市举行舰艇开放活动,先后在两代湛江舰上服役的一级军士长李宝富,作为讲解员,向市民讲述湛江舰参与战备巡逻、亚丁湾护航、海外撤侨等重大任务的故事。

近年来,李宝富和战友们的大项任务繁重,但面对这样的国防教育活动,他们不会有一丝一毫的懈怠,李宝富说:“国防需要汇集所有人的力量,我们海军的发展始终离不开国家的支持、人民的拥护。”

南部战区海军政治工作部干事李槟介绍,近年来,战区海军部队发挥军队优势资源,在国防教育领域与湛江市深入开展合作,为地方创新国防教育工作提供有力支撑,协助学校设置国防教育内容、策划国防教育活动、进行国防教育授课、开展军事训练等,在丰富的实践活动中厚植爱国崇军情怀,“齐心共筑钢铁长城。”

“播下爱国拥军的种子,将来一定会生根发芽、开花结果。”李槟说。

“我上小学的时候,曾跟家人去参观老湛江舰,那时就被军舰深深吸引。”前不久,南部战区海军某部军官张世纪受邀回到母校湛江一中,向学弟学妹们讲述自己的国防情怀和奋斗故事。

高考前100天,学校组织誓师大会时,同学们各自在誓师旗帜上写下自己向往的大学,张世纪只留下了两个字——“军校”。后来,张世纪考上海军大连舰艇学院,如愿成为人民海军的一员,乘着新型战舰劈波斩浪。

张世纪的追梦故事,赢得学生们的热烈掌声,也激励很多学生立下从军报国的志向。

“开展国防教育,怎么用心、用情、用力都不为过。”南海学校副校长蔡伟红说,这已经成为军地双方的共识,10月24日,首批“南海岛礁班”揭牌成立仪式在这所湛江市和南部战区海军共建的学校举行,“永兴岛、中建岛、赤瓜礁……”这些平时只在地理书上出现的名字,如今作为一个个班级的名称,成为孩子们学习成长的特殊标签。

在随后举行的“我和我的南海”故事分享会上,10余名来自南海岛礁的官兵,分别走进教室,为学生讲述自己在远方守岛的故事。

“这是我已驻守了19年的中建岛。”打开电子地图不断放大,从一片湛蓝中出现一个个小白点,南部战区海军某部三级军士长张孝伟正在教室带着学生们辨认祖国南海的座座岛礁,他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告诉大家:“每一段堤都是长城、每一粒沙都是国土。”

临别时,学生们拿出自己提前准备的礼物送给这些来自海岛的官兵,里面有亲手制作的模型、尽心绘制的卡片、感情真挚的书信……

“在祖国的万里海疆上,你们日夜坚守、不畏艰难,捍卫着祖国的尊严和领土完整,你们的身影如同钢铁长城,屹立在波涛汹涌的大海中,给予我们无比的安全感。”来自南海学校七年级二班的学生江雨晴在信中写道,“我们今后一定要好好学习,为国防事业、国家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王裴楠 通讯员 杨捷 顾桥红 来源:中国青年报

责任编辑:高秀木


【作者:】

文章评论
评论
全部评论
更多推荐

俄称摧毁“爱国者”防空导弹发射装置

  俄罗斯国防部当地时间22日通报称,俄军控制了顿涅茨克地区的新波尔塔夫卡 镇。此外,俄军使用“伊斯坎德尔”导弹摧毁“爱国者”防空导弹的2套发射装置、1个指挥舱和1个雷达站。  通报说,自20日20时至22日8时,俄防空...

战鹰沐浴霞光划破长空 直击昼间空战现场

  近日,在西南某机场  空军某部开展复杂电磁环境下  空战训练  战斗机群如利刃般划破长空  一场激烈的昼间空战拉开帷幕  ↓ ↓ ↓责任编辑:纪佳琦

连损三架战机!美航母离开了

一名美国防务官员5月19日披露,美国海军“哈里·杜鲁门”号航空母舰已结束在中东地区任务,近期离开红海水域。执行任务期间,这艘航母因“疑似友军误伤”等事故损失三架军机。美海军已对事故启动调查,正采取问责行动。5月18日,“...

浙江队夺得队史首冠!主教练:感谢球员圆了我的梦

  中国青年网北京5月20日电(记者 杨逸凡)今晚CBA总决赛G6,浙江广厦没有再给北京留下机会,118-125的比分客场战胜北京,大比分4-2夺得队史首个CBA冠军。而今年也正是浙江广厦建队20周年。  赛前,浙江主帅...

老将罚球制胜 CBA总决赛再回北京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北京5月18日电(中青报·中青网记者杨屾)5月17日晚,凭借老将翟晓川稳健的罚球,北京北汽男篮阻止了广厦男篮在主场拿下队史第一个总冠军的脚步,他们以94:92击败对手,将大比分扳成2:3。  本场比赛...

沈山铁路升级改造施工取得重大进展

  5月19日,工人在沈山铁路鸭子河中桥新建大桥架梁工程现场施工。  当日,随着最后一片75吨T梁架设,中铁二十二局承建的沈山铁路鸭子河中桥新建大桥架梁工程顺利完工,为后续铺轨转线奠定坚实基础。  沈山铁路连接沈阳与山海...

老将罚球制胜 CBA总决赛再回北京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北京5月18日电(中青报·中青网记者杨屾)5月17日晚,凭借老将翟晓川稳健的罚球,北京北汽男篮阻止了广厦男篮在主场拿下队史第一个总冠军的脚步,他们以94:92击败对手,将大比分扳成2:3。  本场比赛过...

俄媒:俄罗斯在前线部署多款“独门武器”

  据俄罗斯《莫斯科共青团员报》网站5月13日报道,俄罗斯军事政治冲突研究中心主任安德烈·克林采维奇向媒体透露,俄罗斯军工企业正在向参加特别军事行动的部队提供敌方没有的新型武器系统。  该专家指出,美国在研究俄特别军事行...

多哈世乒赛开门红 林诗栋蒯曼3-0获胜

  2025多哈世乒赛混双1/32决赛,林诗栋/蒯曼3-0战胜皮切福特/赫尔希,取得开门红。  责任编辑:刘雅欣

硬核!海军登陆舰编队南海训练画面好燃

 近日,南部战区海军某登陆舰支队海南舰、五指山舰组成舰艇编队,奔赴南海某海域开展海上训练,进一步提升舰艇编队作战能力。责任编辑:刘雅欣

2024
11/21
10:35
浏览量: 439
大字号
分享
今日热点
“践行习近平文化思想 担负国企文化使命”座谈会在京成功举办

“践行习近平文化思想 担负国企文化使命”座谈会在京成功举办

征程万里风正劲 奋楫笃行再出发

征程万里风正劲 奋楫笃行再出发

北京柘城商会换届暨博士团成立大会成功举办 企智融合 跨越腾飞

北京柘城商会换届暨博士团成立大会成功举办 企智融合 跨越腾飞

《山茶妹:从艰辛创业到造福一方》

《山茶妹:从艰辛创业到造福一方》

情系乡村幼教 共建“手拉手”  工程

情系乡村幼教 共建“手拉手” 工程



友情链接

  • 人民网
  • 海彊之声
  • 小红书
  • 中国长安网
  • 海外网
  • 中国警察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老区网
  • 新华网
  • 中国台湾网
  • 中国政府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新闻网
  • 每日新闻网
  • 光明网
  • 央视网
  • 法制网
  • 中国青年网
  • 求是网
  •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免责声明         人员查询

    • 扫码看全网内容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定慧西里乙18号 联系电话:电话/传真010-88117470 010–52463177 18611141167(微信同号)邮箱1026329972@qq.com (每日新闻) 内线800转108
    网站备案/许可证工信部:京ICP备2025111695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7822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0537号
    每日新闻网http://www.everyday-news.cn/提供最新国内外新闻及新闻资讯
    每日新闻网秉承“新闻视野、文化视角、思想深度、理论高度、脚踏实地”的理念,运用互联网的快速传播技术和丰富的移动链接平台,每日新闻网正确引导社会思想意识,传播优秀文化,凝聚民族精神,彰显快速展示网络舆论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