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新闻网
网站首页 每日要闻头条快讯纪实现场专题报道社会热点就案说法海疆之声 成为会员
成为会员诗坛荟萃焦点网谈生态环境热点追踪群众来信乡村振兴企业风采监督与法名人字画人物·访谈关注民生人民视点文化·旅游科技前沿快闪中国深度观察名医·健康关于我们免责声明联系我们 人员查询
  • 浙江
  • 新疆
  • 内蒙古
  • 吉林
  • 重庆
  • 辽宁
  • 贵州
  • 四川
  • 海南
  • 云南
  • 福建
  • 台湾
  • 江西
  • 湖南
  • 湖北
  • 河南
  • 广西
  • 江苏
  • 安徽
  • 山东
  • 青海
  • 甘肃
  • 陕西
  • 山西
  • 河北
  • 黑龙江
  • 天津
  • 上海
  • 北京
  • 广东
  • 宁夏
  • 西藏
每日新闻网 > 纪实现场 > 内蒙古300年黄河“孤岛村”出河记

内蒙古300年黄河“孤岛村”出河记

来源:人民网 | 时间:2023-11-21 12:00:53 | 点击:6268

田家圪旦新村一处民居院落(9月24日,手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贾立君 摄

田家圪旦新村一处民居院落(9月24日,手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贾立君 摄

1234567

来源:新华社  2023年11月21日09:11

11月20日,田家圪旦新村最后28套安置房钥匙交到群众手里,标志着内蒙古自治区迄今最大的黄河滩区迁建项目宣告成功。人们感慨,这个300年的“孤岛村”,此前70年中5次搬迁泡汤,如果没有中央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决策部署,还不知道何时才能出河。

孤岛:一条小船连外界

黄河滩里的田家圪旦,是内蒙古鄂尔多斯市达拉特旗王爱召镇德胜泰村的一个自然村。村子三面环水,黄河涨水时则会变为“孤岛”。

村民说,近300年前几户晋北、陕北“走西口”人来此落脚,搭茅庵开荒种地,如今已延续七八代、繁衍上千人。这里的河滩地能产粮,但遇黄河发大水,庄稼被水淹,也许颗粒无收。

新中国成立后,政府组织村民修起“一堤两坝”:村南高隆的是黄河大堤,村西、北、东沿黄河干流10多公里的是拦河坝,村子周围还有7公里的护村坝。拦河洪坝年年在“长高”,村子逐渐比河面低了60多厘米,水患长期威胁村民生命财产安全,除夏秋两季防洪外,冬春封河、开河还得防凌。

田家圪旦人出行只有一条土路,但须穿村南大堤北侧的黄河故道而过。这200多米的“凹槽”,汛期道路被水淹,人员、物资往来受限,全凭一条人称“舀水瓢”的小铁船连接外界。

多年来,田家圪旦沉寂在河滩里。2009年,跨村南北而过的黄河德胜泰大桥建成通车,村民从桥下用脚手架搭起18米高的“天梯”,周边许多人才知道这里有个“孤岛村”。

搁浅:5次搬迁均落空

“头顶着黄河睡觉,不踏实。”田家圪旦的村民说,祖辈们为养家糊口,冒着风险来到这里,日子过好了的时候也总想给后代找个好去处。为此,有的人家20世纪三四十年代就在黄河两岸平原上买田置产,举家搬出河滩。

过去,田家圪旦属黄河北岸包头市土默特右旗管辖。1951年对岸干部坐船过来下乡,看到生存条件恶劣,动员大家搬迁。政府在黄河北岸选了地方,但村民觉得那里是未种熟的沙滩,难长庄稼,不搬。

翌年,田家圪旦划归黄河南岸的达拉特旗。1958年水灾后,政府在大堤外建了数排土坯房基,让大家把旧房椽檩拆下盖顶子搬过去。人们觉得5公里种地太远,不搬。

2000年,旗政府给每人补助5000元,让大家迁到大堤外自建新房。人们仍然没搬。

2005年,自治区要求当地政府设法解决问题,但旗里财力有限,没有搬成。

2015年,市、旗两级政府决定给每人补贴6万元,让自行出堤建房或买房,村民觉得补贴低,搬迁又被搁浅。

至此,从1951年以来的70年中,5次大的搬迁动议全部落空。近20年来,青壮年纷纷进城谋生,留守老年人们无心翻盖新房,村庄日渐破败。

出河:国家战略作后盾

谁也没有想到,困扰几代人的搬迁问题,最终在两年之内得到彻底解决。

2019年,党中央把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此后,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规划纲要》。

有了政策依据,自治区迅速制定规划,配套专项资金。2022年2月印发的《黄河内蒙古段滩区居民迁建规划》,涉及全区沿黄12个旗县的74个滩区自然村8900多人,其中特别指出:受洪水威胁较大的田家圪旦,要集中在2022年至2023年稳步迁到堤外。

内蒙古水利、发改、财政等相关部门全面支持。为“尊重老百姓的意愿,把好事办好”,达拉特旗对新村的选址、规划和迁建方案慎之又慎。最后,确定了“以货币化为主,建集中安置区为辅”的原则。村民都愿意领钱拆旧房;新村所需建设规模也大为缩小,利于选址。如此,大堤南侧地块成为最佳迁入地,距旧村3公里,一过大堤便是。

后经多轮迁建意愿调查,制定了“8+1+N”安置方案——每人8万元购房补助款、1万元养老保险补助费,按评估结果对主房、凉房、棚圈以及其它附属设施分类拆旧补偿。以三口之家测算,人均可得11万元。

对于不想进城的群众,在新村按人均30平方米的标准建设房屋191套,每人只需出5万元即可买到新房。针对养殖户,在新村西侧建了3万平方米、可容纳1.9万只羊的全自动绿色化棚圈,还有现代化猪舍、牛圈各1栋。为保障耕地收益,由村党支部牵头成立村民土地股份合作社,对村里1.2万亩连片耕地进行集体经营;剩余8000亩土地,引入企业统一流转,解决了群众的后顾之忧。

达拉特旗旗长王小平说,上级财政下拨了2.87亿元专项资金,旗财政又匹配6500万元用于新村征地、棚圈、草料间、有机肥厂等建设。今后,重点打造肉羊产业,壮大村集体经济,促进可持续发展。

“太满意了!”于今年5月首批入住新村的吕过关老人说,政府把新房装修得像楼房一样,取暖都有电炉、燃气炉两套小锅炉,可根据阶梯电价随时切换,“我71岁了,当了一辈子农民,没想到能有这么好的养老的地方。”

新村一栋栋房屋错落有致,宽敞的院子里除了正房,还有凉房、菜地;党群服务中心大楼里,有超市、卫生室、文化室,还有养老互助食堂。许多人表示“搬得好”,感慨以前出行不便,现在人来人往真热闹,最关键的是生活质量一下子提高了很多。(新华社记者贾立君)

分享到:

(责编:陈悦、常雪梅)


【作者:】

文章评论
评论
全部评论
更多推荐

俄称摧毁“爱国者”防空导弹发射装置

  俄罗斯国防部当地时间22日通报称,俄军控制了顿涅茨克地区的新波尔塔夫卡 镇。此外,俄军使用“伊斯坎德尔”导弹摧毁“爱国者”防空导弹的2套发射装置、1个指挥舱和1个雷达站。  通报说,自20日20时至22日8时,俄防空...

战鹰沐浴霞光划破长空 直击昼间空战现场

  近日,在西南某机场  空军某部开展复杂电磁环境下  空战训练  战斗机群如利刃般划破长空  一场激烈的昼间空战拉开帷幕  ↓ ↓ ↓责任编辑:纪佳琦

连损三架战机!美航母离开了

一名美国防务官员5月19日披露,美国海军“哈里·杜鲁门”号航空母舰已结束在中东地区任务,近期离开红海水域。执行任务期间,这艘航母因“疑似友军误伤”等事故损失三架军机。美海军已对事故启动调查,正采取问责行动。5月18日,“...

浙江队夺得队史首冠!主教练:感谢球员圆了我的梦

  中国青年网北京5月20日电(记者 杨逸凡)今晚CBA总决赛G6,浙江广厦没有再给北京留下机会,118-125的比分客场战胜北京,大比分4-2夺得队史首个CBA冠军。而今年也正是浙江广厦建队20周年。  赛前,浙江主帅...

老将罚球制胜 CBA总决赛再回北京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北京5月18日电(中青报·中青网记者杨屾)5月17日晚,凭借老将翟晓川稳健的罚球,北京北汽男篮阻止了广厦男篮在主场拿下队史第一个总冠军的脚步,他们以94:92击败对手,将大比分扳成2:3。  本场比赛...

沈山铁路升级改造施工取得重大进展

  5月19日,工人在沈山铁路鸭子河中桥新建大桥架梁工程现场施工。  当日,随着最后一片75吨T梁架设,中铁二十二局承建的沈山铁路鸭子河中桥新建大桥架梁工程顺利完工,为后续铺轨转线奠定坚实基础。  沈山铁路连接沈阳与山海...

老将罚球制胜 CBA总决赛再回北京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北京5月18日电(中青报·中青网记者杨屾)5月17日晚,凭借老将翟晓川稳健的罚球,北京北汽男篮阻止了广厦男篮在主场拿下队史第一个总冠军的脚步,他们以94:92击败对手,将大比分扳成2:3。  本场比赛过...

俄媒:俄罗斯在前线部署多款“独门武器”

  据俄罗斯《莫斯科共青团员报》网站5月13日报道,俄罗斯军事政治冲突研究中心主任安德烈·克林采维奇向媒体透露,俄罗斯军工企业正在向参加特别军事行动的部队提供敌方没有的新型武器系统。  该专家指出,美国在研究俄特别军事行...

多哈世乒赛开门红 林诗栋蒯曼3-0获胜

  2025多哈世乒赛混双1/32决赛,林诗栋/蒯曼3-0战胜皮切福特/赫尔希,取得开门红。  责任编辑:刘雅欣

硬核!海军登陆舰编队南海训练画面好燃

 近日,南部战区海军某登陆舰支队海南舰、五指山舰组成舰艇编队,奔赴南海某海域开展海上训练,进一步提升舰艇编队作战能力。责任编辑:刘雅欣

2023
11/21
12:00
浏览量: 6268
大字号
分享
今日热点
“践行习近平文化思想 担负国企文化使命”座谈会在京成功举办

“践行习近平文化思想 担负国企文化使命”座谈会在京成功举办

征程万里风正劲 奋楫笃行再出发

征程万里风正劲 奋楫笃行再出发

北京柘城商会换届暨博士团成立大会成功举办 企智融合 跨越腾飞

北京柘城商会换届暨博士团成立大会成功举办 企智融合 跨越腾飞

《山茶妹:从艰辛创业到造福一方》

《山茶妹:从艰辛创业到造福一方》

情系乡村幼教 共建“手拉手”  工程

情系乡村幼教 共建“手拉手” 工程



友情链接

  • 人民网
  • 海彊之声
  • 小红书
  • 中国长安网
  • 海外网
  • 中国警察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老区网
  • 新华网
  • 中国台湾网
  • 中国政府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新闻网
  • 每日新闻网
  • 光明网
  • 央视网
  • 法制网
  • 中国青年网
  • 求是网
  •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免责声明         人员查询

    • 扫码看全网内容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定慧西里乙18号 联系电话:电话/传真010-88117470 010–52463177 18611141167(微信同号)邮箱1026329972@qq.com (每日新闻) 内线800转108
    网站备案/许可证工信部:京ICP备2025111695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7822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0537号
    每日新闻网http://www.everyday-news.cn/提供最新国内外新闻及新闻资讯
    每日新闻网秉承“新闻视野、文化视角、思想深度、理论高度、脚踏实地”的理念,运用互联网的快速传播技术和丰富的移动链接平台,每日新闻网正确引导社会思想意识,传播优秀文化,凝聚民族精神,彰显快速展示网络舆论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