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新闻网
网站首页 每日要闻头条快讯纪实现场专题报道社会热点就案说法海疆之声 成为会员
成为会员诗坛荟萃焦点网谈生态环境热点追踪群众来信乡村振兴企业风采监督与法名人字画人物·访谈关注民生人民视点文化·旅游科技前沿快闪中国深度观察名医·健康关于我们免责声明联系我们 人员查询
  • 浙江
  • 新疆
  • 内蒙古
  • 吉林
  • 重庆
  • 辽宁
  • 贵州
  • 四川
  • 海南
  • 云南
  • 福建
  • 台湾
  • 江西
  • 湖南
  • 湖北
  • 河南
  • 广西
  • 江苏
  • 安徽
  • 山东
  • 青海
  • 甘肃
  • 陕西
  • 山西
  • 河北
  • 黑龙江
  • 天津
  • 上海
  • 北京
  • 广东
  • 宁夏
  • 西藏
每日新闻网 > 纪实现场 > 服饰史学者陈诗宇还原上千古代角色服饰—— 再现华纹锦绣之美

服饰史学者陈诗宇还原上千古代角色服饰—— 再现华纹锦绣之美

来源:人民网 | 时间:2024-02-17 10:53:10 | 点击:5053

图①:陈诗宇在洛阳博物馆布展。
陈诗宇供图
图②:西汉女俑,为汉代曲裾衣考证提供参考。
西安博物院供图
图③:国家博物馆古代服饰文化展复原人像。
陈诗宇供图
图④:孔府旧藏明代朝服上衣,为明代服饰研究提供实物佐证。
山东博物馆供图

湖北省武汉市堤角公园,小朋友身穿汉服参加游园活动。
周 超摄(影像中国)

每日新闻网讯:据人民网 在越来越多的影视剧中,身着华服的“古人”们横跨千年,与我们相逢。促成这些相逢的众多工作者中,有服饰史学者、北京服装学院汉唐服饰研究中心副主任陈诗宇。他从事古代服饰研究和复原近20年,先后还原过上千个角色服饰,这些角色最终出现在绘本、影视剧、综艺节目乃至游戏中,再现华纹锦绣之美的同时,也把中华服饰之美带给大众。

还原服饰须多重论证

在国家博物馆“中国古代服饰文化展”上,15尊古代服饰复原人像甫一亮相,就引来参观热潮。

这些人像由陈诗宇带领团队历时两年复原而成。过去一些古代服装展览,尽管展品很珍贵,但主要是将衣服摆在那里,很难给观众留下立体印象。“中国古代服饰文化展”策展人孙机曾说,“我们要把古代人着装的整体样貌呈现出来,让每一件服饰都做到有根有据。”

如何做到有根有据?陈诗宇介绍,每一个人像,从妆发、造型到服装,从鞋履、腰带甚至内衣,都要采取多重论证法进行考证和研究。

在千百年的流转中,服饰品很难原状保存。年代稍远的服饰,大多残缺不全、遗失构件,甚至仅余残片。

“每一件服饰复原的过程,都是一次对于历史真实形象的探索。”陈诗宇说,每次复原,首先需要明确历史时期、人物身份、穿着场合等信息,然后再采用多重证据法,通过大量实物、文献、图像等对复原目标进行考证,逐步还原服饰真实样貌。

比如,与《簪花仕女图》同款的唐末五代时期的女装,为将其复原,就经历了抽丝剥茧的论证过程。《簪花仕女图》是一幅传世名画。画中仕女长裙上有大团花纹样,这种大团花古时可以用织锦或印染的方式完成。陈诗宇仔细观察后发现,衣服上有大面积留白,边缘不明,颜色间有晕染,从而排除织锦的构图,因为织锦边缘非常明晰。而上面的花朵墨线痕迹,很像是彩绘的笔触。“我们因此推测,它可能是夹缬结合彩绘来完成的。”一次偶然的机会,陈诗宇在展览中发现一件辽墓出土的丝绸织物残片,和《簪花仕女图》的纹样工艺一致,成为同时期五代服饰的物证。

面料的复原更难。不同时期服饰的面料是不一样的,陈诗宇介绍,秦汉时期的主材料为罗、绢、纱,唐宋时期流行的是绫、绮,明代出现了缎类。古代的大多数面料如今在市场上难觅踪迹。于是,在一年多的时间里,陈诗宇和团队跑遍了杭州、苏州、南京等丝绸罗缎的主产地,与工匠们探讨面料的复原方案。经过团队的努力,包括彩色夹缬在内的一大批已经失传的工艺重新面世。

用心传递历史美感

“中国服饰文化历史悠久、延续性强,几千年来发展出一套体系庞大的礼仪服饰制度。礼服中的衣裳、玉佩,均有两三千年的历史。”陈诗宇介绍,从秦汉庄重大气的曲裾衣、唐代雍容华贵的衫裙帔,到宋代修长淡雅的背子,历朝历代都有各自的流行服饰。

与讲究立体合身的西方服饰不同,中国传统服饰倾向于避免对衣料做过多的剪裁,即便要展现身体线条,也大多通过穿着体现,比如交叠的衣襟、堆积的水袖,而且不会过分追求紧身的效果。

经典的中国古代服饰,是交领右衽、宽袍大袖,服装与人融为一体,并通过服装规范仪态,穿上古代服装以后,自然而然地就需要拱手端立、行走端庄。

中国古代服饰虽然不过多关注剪裁,但对面料非常讲究,千百年来发展出从经锦、绫罗,到妆花、缂丝等绚烂的织造品种,制成灿若云霞的服装。以纱为例,就有透气程度不一的“实地纱”“芝麻地纱”“直径地纱”“葛纱”等。“实地纱”仅有花纹部分镂空,适合春夏之交;“芝麻地纱”有芝麻粒状的暗孔,比“实地纱”稀疏,可在初夏使用;“直径地纱”轻透镂空,适合盛夏;“葛纱”则可抵抗酷暑炎热。

“图必有意,意必吉祥”,中国古代服饰还特别重视服装纹样的象征意味,对各种场合所用的纹样有非常细致的规定,并通过谐音、象征、寓意等各种手法,构成吉祥纹样。如:春节用“大吉葫芦”纹,葫芦谐音“福禄”。

与丰富多彩的中国古代服饰相比,这一领域的学术研究起步较晚。上世纪60年代,沈从文先生投身文物研究,几经波折,直至1981年出版《中国古代服饰研究》,中国服饰史才有了第一部通史。时至今日,中国古代服装史研究人员仍然偏少,大众认知度不高。

关于古人形象复原,更存在误解:复原很简单,照着图像文献做就行。这时常体现在古装剧中,设计师由于不了解古代服饰的风格和穿着规定,只能照搬或通过想象完成服装设计。

“随着文化自信的增强,观众对于传统文化的接受度越来越高,这也要求影视制作更关注历史真实。”陈诗宇说,他先后应邀担任《国家宝藏》《典籍里的中国》等节目的历史与服化形象考证顾问和《清平乐》等影视剧的服化道设计指导、礼服指导。电视剧播出后,网友纷纷留言:“看剧学知识”。

近年来,穿汉服渐成时尚。对此,陈诗宇表示,“汉服热”反映年轻人对传统文化的热爱,是一种可喜的现象。这也鞭策我们挖掘更多优秀作品,提炼中国古代服饰审美内核,让这份热爱传承下去。

古代部分流行服饰

西汉  曲裾衣

曲裾式长衣,衣襟向右接长成三角,并绕至身后形成绕襟效果,极具秦汉特色。常用花罗、经锦、锁绣等织绣工艺。

唐代  幞头圆领襕袍

唐代的日常服饰风格多样,并融合了不少西域服装元素。其中男装通常使用窄袖圆领袍、靴、革带的搭配。窄袖圆领袍基本特征为圆领、长袖、右衽的长衣。袍内衬半臂。具有西域风格的联珠纹锦成为此时特色衣料。

宋代  展脚幞头公服

宋代公服继承唐代常服圆领襕袍样式,发展为袖阔三尺的大袖袍服。其基本样式为大袖、曲领右衽、下接一幅横襕,两侧不开衩。

明代  方巾鹤氅道袍

道袍是明后期士人常用的一款便装,大多为日常所穿,既可用作外衣,也可作为衬袍。交领、右衽、大袖收袖口,领子极宽,并缀有白色护领。道袍之外还可以加披对襟披风或大氅、鹤氅衣。

《 人民日报 》( 2024年02月17日 06 版)

(责编:袁勃、曹昆)


【作者:】

文章评论
评论
全部评论
更多推荐

俄称摧毁“爱国者”防空导弹发射装置

  俄罗斯国防部当地时间22日通报称,俄军控制了顿涅茨克地区的新波尔塔夫卡 镇。此外,俄军使用“伊斯坎德尔”导弹摧毁“爱国者”防空导弹的2套发射装置、1个指挥舱和1个雷达站。  通报说,自20日20时至22日8时,俄防空...

战鹰沐浴霞光划破长空 直击昼间空战现场

  近日,在西南某机场  空军某部开展复杂电磁环境下  空战训练  战斗机群如利刃般划破长空  一场激烈的昼间空战拉开帷幕  ↓ ↓ ↓责任编辑:纪佳琦

连损三架战机!美航母离开了

一名美国防务官员5月19日披露,美国海军“哈里·杜鲁门”号航空母舰已结束在中东地区任务,近期离开红海水域。执行任务期间,这艘航母因“疑似友军误伤”等事故损失三架军机。美海军已对事故启动调查,正采取问责行动。5月18日,“...

浙江队夺得队史首冠!主教练:感谢球员圆了我的梦

  中国青年网北京5月20日电(记者 杨逸凡)今晚CBA总决赛G6,浙江广厦没有再给北京留下机会,118-125的比分客场战胜北京,大比分4-2夺得队史首个CBA冠军。而今年也正是浙江广厦建队20周年。  赛前,浙江主帅...

老将罚球制胜 CBA总决赛再回北京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北京5月18日电(中青报·中青网记者杨屾)5月17日晚,凭借老将翟晓川稳健的罚球,北京北汽男篮阻止了广厦男篮在主场拿下队史第一个总冠军的脚步,他们以94:92击败对手,将大比分扳成2:3。  本场比赛...

沈山铁路升级改造施工取得重大进展

  5月19日,工人在沈山铁路鸭子河中桥新建大桥架梁工程现场施工。  当日,随着最后一片75吨T梁架设,中铁二十二局承建的沈山铁路鸭子河中桥新建大桥架梁工程顺利完工,为后续铺轨转线奠定坚实基础。  沈山铁路连接沈阳与山海...

老将罚球制胜 CBA总决赛再回北京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北京5月18日电(中青报·中青网记者杨屾)5月17日晚,凭借老将翟晓川稳健的罚球,北京北汽男篮阻止了广厦男篮在主场拿下队史第一个总冠军的脚步,他们以94:92击败对手,将大比分扳成2:3。  本场比赛过...

俄媒:俄罗斯在前线部署多款“独门武器”

  据俄罗斯《莫斯科共青团员报》网站5月13日报道,俄罗斯军事政治冲突研究中心主任安德烈·克林采维奇向媒体透露,俄罗斯军工企业正在向参加特别军事行动的部队提供敌方没有的新型武器系统。  该专家指出,美国在研究俄特别军事行...

多哈世乒赛开门红 林诗栋蒯曼3-0获胜

  2025多哈世乒赛混双1/32决赛,林诗栋/蒯曼3-0战胜皮切福特/赫尔希,取得开门红。  责任编辑:刘雅欣

硬核!海军登陆舰编队南海训练画面好燃

 近日,南部战区海军某登陆舰支队海南舰、五指山舰组成舰艇编队,奔赴南海某海域开展海上训练,进一步提升舰艇编队作战能力。责任编辑:刘雅欣

2024
02/17
10:53
浏览量: 5053
大字号
分享
今日热点
“践行习近平文化思想 担负国企文化使命”座谈会在京成功举办

“践行习近平文化思想 担负国企文化使命”座谈会在京成功举办

征程万里风正劲 奋楫笃行再出发

征程万里风正劲 奋楫笃行再出发

北京柘城商会换届暨博士团成立大会成功举办 企智融合 跨越腾飞

北京柘城商会换届暨博士团成立大会成功举办 企智融合 跨越腾飞

《山茶妹:从艰辛创业到造福一方》

《山茶妹:从艰辛创业到造福一方》

情系乡村幼教 共建“手拉手”  工程

情系乡村幼教 共建“手拉手” 工程



友情链接

  • 人民网
  • 海彊之声
  • 小红书
  • 中国长安网
  • 海外网
  • 中国警察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老区网
  • 新华网
  • 中国台湾网
  • 中国政府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新闻网
  • 每日新闻网
  • 光明网
  • 央视网
  • 法制网
  • 中国青年网
  • 求是网
  •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免责声明         人员查询

    • 扫码看全网内容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定慧西里乙18号 联系电话:电话/传真010-88117470 010–52463177 18611141167(微信同号)邮箱1026329972@qq.com (每日新闻) 内线800转108
    网站备案/许可证工信部:京ICP备2025111695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7822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0537号
    每日新闻网http://www.everyday-news.cn/提供最新国内外新闻及新闻资讯
    每日新闻网秉承“新闻视野、文化视角、思想深度、理论高度、脚踏实地”的理念,运用互联网的快速传播技术和丰富的移动链接平台,每日新闻网正确引导社会思想意识,传播优秀文化,凝聚民族精神,彰显快速展示网络舆论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