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新闻网
网站首页 每日要闻头条快讯纪实现场专题报道社会热点就案说法海疆之声 成为会员
成为会员诗坛荟萃焦点网谈生态环境热点追踪群众来信乡村振兴企业风采监督与法名人字画人物·访谈关注民生人民视点文化·旅游科技前沿快闪中国深度观察名医·健康关于我们免责声明联系我们 人员查询
  • 浙江
  • 新疆
  • 内蒙古
  • 吉林
  • 重庆
  • 辽宁
  • 贵州
  • 四川
  • 海南
  • 云南
  • 福建
  • 台湾
  • 江西
  • 湖南
  • 湖北
  • 河南
  • 广西
  • 江苏
  • 安徽
  • 山东
  • 青海
  • 甘肃
  • 陕西
  • 山西
  • 河北
  • 黑龙江
  • 天津
  • 上海
  • 北京
  • 广东
  • 宁夏
  • 西藏
每日新闻网 > 群众来信 > 候鸟保护:照亮“天空精灵”迁徙路

候鸟保护:照亮“天空精灵”迁徙路

来源:光明日报 | 时间:2025-05-11 16:14:13 | 点击:242

【一线讲述】

编者按

逐风蹁跹,振翅高飞。候鸟,堪称“空中旅行家”,它们跨越千山万水,于季节更迭间勾勒出灵动的生命轨迹,在自然的壮丽史诗里书写着生意盎然的篇章。为守护这份生机与灵动,无数身影深耕于候鸟保护与研究领域,用无尽的热爱与坚守,照亮这些“天空精灵”的迁徙路。

今年5月10日是世界候鸟日。我们邀请4位参与候鸟保护的一线工作者,分享他们在候鸟保护中的实践与思考。

湖是大家的,鸟也是

讲述人:江西余干县公安局康垦鄱阳湖渔鸟生态保护派出所民警 张世恩

站在鄱阳湖边的草洲上,看着成群的白鹤掠过天际,这些年与“天空精灵”相处的点滴历历在目。今年是渔鸟派出所成立的第四年,也是我在这里工作的第四年。从打击非法捕捞的“水上卫士”,到守护鱼鸟的“生态警察”,如今,我的角色不仅仅是执法者,更是“生命通道”的筑路人。

2021年2月,我们所作为全国首个以“渔鸟”命名的派出所挂牌成立。随着长江“十年禁渔”启动,鄱阳湖面临新的挑战:候鸟栖息地与人类活动区域重叠,生态保护需要更专业、专门的队伍。62公里湖岸线、640平方公里水域,渔鸟派出所成为构筑人、鸟、鱼和谐共生家园的守护者。

巡湖是我们的基本工作。由于湖岸线长、水域面积大,光靠人力巡湖,实在盯不过来。后来,县里加大投入建成“智慧鄱阳湖”生态管控平台,7架光电设备、4座无人机场、463路监控织成天网。一旦系统预警显示湖面有可疑船只,公安、渔政联动,十来分钟就能到达现场。通过高空瞭望镜头,我们还能清晰看到15公里外候鸟的觅食状态,仿佛长了“千里眼”。

4年来,我们救助了22只野生动物,包括21只候鸟和1只麂。记得在一个冬夜,我们接到群众举报:有人在湖区架设捕鸟网。我们在齐膝深的泥沼里摸索了2个多小时,终于找到了3张长达20多米的捕鸟网,网上挂着3只奄奄一息的白琵鹭。我用棉警服裹着鸟儿,带回派出所的临时救助站,给它们喂葡萄糖水,用吹风机慢慢烘干羽毛……凌晨4点,当最后一只白琵鹭终于抬起头时,我们悬着的心终于踏实了——这一夜的辛苦,值得!

我们还办过候鸟“幼儿园”。去年冬天,我们巡湖时发现了4只小天鹅幼鸟,它们可能是在迁徙中与父母走散了。我立即联系相关部门,在湖边圈出一块安全水域,每天投放玉米、水草。令人惊喜的是,附近的成年天鹅群主动当起了“保姆”,带着这些小天鹅觅食。2个月后,这群“幼儿园小朋友”终于跟上大部队北飞。

今年年初,一只受伤的东方白鹳成了我们的“特殊客人”。它在康山水域被渔网缠住,左翼严重受伤。我们请来省里的专家诊治,每天记录它的恢复情况。这只白鹳熟悉环境后,和人特别亲近,康复期间经常跟着巡湖的快艇“遛弯儿”。放归那天,它在空中盘旋了3圈才离开,像是在跟我们道别。

近年来,鄱阳湖生态环境越来越好,来这里安家的候鸟也越来越多。余干公安通过在微信群宣传护鸟知识、走进学校开展“小候鸟课堂”等做法,让护鸟渐渐变成大家生活中的一部分。过去,有些渔民觉得鸟抢了鱼,现在可不一样了,不少退捕渔民成了护鸟志愿者,昔日的“捕鸟能手”老周就是其中一个。他熟悉每处候鸟栖息地,给保护工作提供了不少帮助,去年还协助我们救了2只灰鹤。

湖是大家的,鸟也是。你看,夕阳西下,鹤群掠过金色的湖面,这就是我心中最美的风景。我们守住的不仅是鸟,更是咱鄱阳湖的魂。

AI加持下,更多“新朋友”跨越山河

讲述人:云南昆明市滇池高原湖泊研究院工程师 张志中

滇池是东亚—澳大利西亚候鸟迁飞通道上众多候鸟的重要越冬地或迁徙途中的“驿站”。初冬时节,清晨的薄雾还未散尽,滇池湖面就会传来红嘴鸥的鸣叫声。等到春回大地,气温渐暖,红嘴鸥们告别昆明,开启北迁之旅。5月初,在滇池海埂东码头,我们还能见到一小群逗留的红嘴鸥,它们或在湖面嬉戏,或于蓝天翱翔……

作为昆明市滇池高原湖泊研究院的一员,我见证了科技对候鸟观测与保护的帮助。滇池这片水域,正逐渐成为东亚—澳大利西亚迁飞通道上的科技护鸟样板。

观测鸟类该用什么工具?或许大家第一个想到的是望远镜。前些年,我们的观测工作确实离不开它。如今我们用上了更加智慧的方式。你看,在AI智慧鸟类观测系统中,高清摄像机和麦克风正在滇池几片示范区域实时捕捉着鸟群动态。借助AI技术,我们不仅能轻松识别影像中的鸟类、用声纹图谱系统实现“闻声识鸟”,甚至还能辨认幼鸟羽毛的渐变纹理和色斑。

值得一提的是,用无人机巡航采集影像,帮助我们提升了工作效率。无人机以80米左右的巡航高度掠过水面,在较短时间内就能完成繁杂的密集鸟群数量统计任务。这些数据同步到观测系统后,经过简单的自动分析,可以揭示部分鸟类活动规律。2024年,我们通过这一整套系统的连续观测,基本掌握了红嘴鸥抵达和飞离滇池草海南部水域的具体时间。AI技术的合理应用,有效提高了滇池鸟类多样性监测效率,为滇池迁飞通道候鸟的观测与研究提供了关键线索。

借助无人机巡航,我们还有望提高劝导工作效率,对不文明观鸟行为说“不”。此外,无人机从空中拍摄的海鸥密集种群的影像资料,也能帮助大众更直观地了解鸟类的集群活动,将尊重野生动物自主活动的观念融入日常。

接下来,我们计划在滇池周边新增鸟类智能观测点,并与全国其他鸟类智能观测点开展交流学习。期待未来,我们能通过智慧观测系统,发现更多“新朋友”跨越山河,飞达滇池。

十年如一日守候“老朋友”

讲述人:湖南桂东县林业局南风坳候鸟保护站护鸟员 熊福良

南风坳位于湖南、江西两省交界处,是内陆第二大鸟类迁徙通道。每年春秋两季,成千上万只候鸟从这里南迁北返。自打2014年加入“湘赣两省千年鸟道护鸟红色联盟”,十年间,我再没离开过山林里的这群“老朋友”。

刚入行那年,我与其他队员巡山,凌晨两三点打着手电筒穿行在山林中,露水把裤腿浸得透湿。突然,头顶传来“啾啾”声,我抬头望去,月光下,一群白鹭正扇动着洁白的翅膀掠过树梢。队员轻声告诉我:“它们飞了几千公里,咱得护好这一程!”

从那以后,我把每种鸟的叫声、迁徙时间和栖息地都细细地记在小本子上。白鹭喜欢在稻田、河岸处成散群进食,相思鸟喜欢吃昆虫及植物的果实和种子……

2017年冬天,我巡山到土地池时,一只被露水打湿羽毛的白鹭落在我肩上。它蜷缩着,羽毛被冰水黏成一团,爪子紧紧抓着我的肩膀。我知道它累了,赶紧从口袋中掏出米粒喂它,用干毛巾为它擦拭羽毛。当它扑棱着翅膀飞向天空时,当它回眸与我对视时,当它发出清亮的啼叫时……我忽然觉得自己和这个生灵之间有了一种默契。

2023年10月10日晚,护鸟站值班室外一片漆黑。21时左右,窗玻璃哐当一声,我们赶紧出门查看,发现一只夜鸢伏在地上,一动不动。我小心翼翼地把它捧进值班室,坐在烤火炉前给它喂水,和它聊天。渐渐地,它开始慢慢挪动,嘴里还“啾啾”叫着,似在道谢。半小时后,夜鸢身体恢复得差不多了,展翅飞向天空。

这些年,护鸟站不断发展壮大,护鸟站所在的青竹村也随之变了模样。山林里装上了20多个高清摄像头,建起了观鸟台、科普馆,还为一些珍稀鸟类戴上了GPS追踪器。每到迁徙季,许多观鸟爱好者带着相机慕名而来,一群群中小学生来这里研学,来自天南海北的游客在这儿享受着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时光。一位来自长沙的游客常常在微信上问我:“老熊,过往的鸟多不?我要带人来观鸟、住民宿、品桂东美食。”

一拨拨候鸟来了又走,走了又来,在这片山林里,我度过了十年“人鸟共生”的光阴。如今,我已过花甲之年,每当爬上土地池,看着绵绵青山,听着声声鸟鸣,望着山脚下错落有致的百余家民宿,就感觉自己依然年轻。站在护鸟站前,我等候着我的“老朋友”……

为候鸟打造舒适“服务区”

讲述人:天津七里海湿地自然保护区工作人员 韩克武

天津七里海湿地自然保护区是东亚—澳大利西亚候鸟迁徙路线上的重要枢纽,也是众多候鸟首选的“服务区”,每年有近50万只候鸟在此迁徙过境。可在多年前,因为水量减少,生态严重退化,候鸟路过这里时,只能失望离去。

2017年,我们在宁河区政府的支持下,对七里海湿地自然保护区进行了全方位的生态修复。这几年,通过更新改造水坝,疏通补水线路,形成了相互连通的三级水体,可随时向湿地内部补充水源。保护区的湿地水域覆盖面积增长50%,水质大幅提高,生态功能得到有效恢复,植被扩面增长3万亩。

在改善湿地生态大环境的同时,我们还在“服务区”里为候鸟准备了舒适的休憩场所。我们打造了100个生境岛、1万多亩浅水区,不同的鸟类有了理想的栖息地、觅食地和繁衍地。

过境的游禽、涉禽,生境各不相同。比如,天鹅喜爱的水位在30厘米左右,而黑尾塍鹬等旅鸟仅需10厘米。自2019年开始,我们每年秋季都会利用水利设施和保护区的地势差异,科学调控水位,打造多样化的浅滩环境。我们还会根据迁徙季候鸟的行进特点,对水位进行动态调节,让鸟类“朋友们”在七里海“住”得舒心。

现在的七里海湿地自然保护区,鸟还巢、水复清、芦花飞。鸟类品种也由10年前的182种增加到258种,数量由20万只增加到50万只。曾经消失10多年的震旦鸦雀、文须雀、北长尾山雀、黑天鹅、黑嘴琵鹭等,纷纷重返七里海。这个变化,真是让人欣喜不已。

去年,我们推出了天津首个“天空地”一体化监测系统,引入动物AI智能识别、物联网技术,整合域内90余套监测设备,打造了生物多样性监测平台,实现湿地核心区内动植物、人类活动、生态环境等要素全天候、立体化监测。

截至今年5月初,已有25万只候鸟过境七里海湿地,远超历史同期水平。看来,越来越多的鸟儿认可我们这个“服务区”了。相信未来,还会有更多候鸟来七里海“做客”。

在天津七里海湿地自然保护区拍摄的候鸟。新华社发

红胁绣眼鸟在山东济南森林公园采食浆果。新华社发

贵州草海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拍摄的越冬候鸟。新华社发

黑鹳在河北平山县境内的冶河湿地嬉戏。新华社发

上海崇明东滩鸟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护鸟员在查看候鸟。新华社发

在黑龙江抚远市沿江公园湿地,一群东方白鹳在冰面上休息。新华社发

(项目团队:光明日报记者 郝泽华、周梦爽、李玉兰、王洋、胡晓军、徐鑫雨、禹爱华、龙军、王艺钊 光明日报通讯员 薛静迪、郭建东)

《光明日报》(2025年05月09日 07版)

责任编辑:李晨


【作者:】

文章评论
评论
全部评论
更多推荐

儿时回忆-小铜手枪

每日新闻网辽宁讯  文/孙仲兴      上课铃响过许久,班主任赵老师还未现身。往常她总是早早来到班级,今天这情况让同学们满心疑惑。大家正凑在一起小声猜测时,教室门“吱呀”一声开了,赵老师领着个虎头虎

上海:社工介入社区心理服务让居民“心畅”

位于上海市浦东新区的新场镇综治工作中心里,最大的办公室是属于社工的,风景最佳的会议室被改造成心理服务室,也是社工的工作场地。从2023年开始,新场镇就委托第三方社工机构开启了“心畅”社会心理服务项目,专门为来访人员提供常...

一家人种出万亩绿(守望)

王天昌查看苗木生长情况。王银吉夫妇铺设草方格。以上图片均为本报记者宋朝军摄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区长城镇红水村,腾格里沙漠南缘,一阵北风袭来,沙山上草方格边,麦草微微晃动。一些格子里,插着几根“枯枝”,还没筷子粗,刚比手掌长。...

"学习强国"公益实践落地高新 爱心企业携手传递温暖

每日新闻网讯(吕本政 刘美静)为积极响应“学习强国”平台关于深化公益实践的号召,推动社会资源与社区服务深度融合,5月19日,烟台高新区启梦公益发展中心联合农夫山泉战略合作伙伴烟台紫创商贸有限公司,在烟台高新区明喆物业开展...

政企联动护银龄 军创担当践初心

每日新闻网讯(吕本政 王隆 杨立锟)在2025年全民营养周来临之际,烟台高新区退役军人事务服务部门组织辖区军创企业——烟台赛春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携手烟台山医院共同开展“老年营养健康进社区”公益行动。此次活动充分发挥军创企...

当好老年患者的“眼睛”“耳朵”“拐杖”(退病录·走近医务社工③)

图为医务社工为老年患者梳理检查单。北京同仁医院供图“有第一次来打针的患者吗?”不久前的一天上午,北京同仁医院,眼科日间手术中心一病区,几位穿着红马甲的医务社工和志愿者,穿梭在等待区,不停地询问着。尤其看到老人,她们就凑上...

公益电影进社区,文化惠民暖人心

每日新闻网讯(徐加友  宋艺)在2 0 2 5年5月1 9日,江苏沭阳县沭城街道关工委联合沭阳英佰文化传媒中心,开展一场别开生面的公益电影进社区放映活动在鱼种厂社区精彩上演,为社区居民及青少年带来了一个充满温情...

三地自强模范和助残先进同台宣讲

本报讯(记者 任珊)昨日,由京津冀全国自强模范、助残先进集体代表共5人组成的宣讲团在北京市残疾人综合服务示范中心汇爱大厦,开展了一场“瓣瓣同心”——先进人物面对面宣讲报告会。来自北京的全国自强模范唐占鑫,从生活不能自理到...

沭城街道叶庄社区开展“公益电影进小区,文化惠民暖人心”活动

每日新闻网讯(徐加友、郭刘)为进一步丰富社区居民精神文化生活,提升社区文化氛围,5月15日晚上,沭城街道叶庄社区携手沭城街道关工委、沭阳英佰文化传媒中心开展“公益电影进小区,文化惠民暖人心”活动,为居民带来了一场别开生面...

【全环境立德树人】乐享自然 聚力前行——烟台高新区实验小学举行走进辛安河主题公园实践活动

每日新闻网讯(吕本政 吴美玲)春风拂绿野,山花映笑颜。为践行青少年体质提升计划,落实“每天锻炼1小时”政策要求,近日,烟台高新区实验小学走进辛安河主题公园开展实践活动。学校提前安排人员对步行路线、公园场地进行预先调研,先...

2025
05/11
16:14
浏览量: 242
大字号
分享
今日热点
冲击连片亩产1200公斤——袁隆平超级杂交水稻蒙自示范基地移栽秧苗见闻

冲击连片亩产1200公斤——袁隆平超级杂交水稻蒙自示范基地移栽秧苗见闻

宁夏青铜峡市  为何如此违背民心强拆砖厂

宁夏青铜峡市 为何如此违背民心强拆砖厂

上海市信访部门 这样解决信访问题是否正确

上海市信访部门 这样解决信访问题是否正确

河北承德丰宁县大阁镇河东村五组疑违反国家法律  子女占地补偿款不给发放

河北承德丰宁县大阁镇河东村五组疑违反国家法律 子女占地补偿款不给发放

某银行长春分行诈骗七千万迄今为止依旧逍遥法外

某银行长春分行诈骗七千万迄今为止依旧逍遥法外



友情链接

  • 人民网
  • 海彊之声
  • 小红书
  • 中国长安网
  • 海外网
  • 中国警察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老区网
  • 新华网
  • 中国台湾网
  • 中国政府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新闻网
  • 每日新闻网
  • 光明网
  • 央视网
  • 法制网
  • 中国青年网
  • 求是网
  •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免责声明         人员查询

    • 扫码看全网内容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定慧西里乙18号 联系电话:电话/传真010-88117470 010–52463177 18611141167(微信同号)邮箱1026329972@qq.com (每日新闻) 内线800转108
    网站备案/许可证工信部:京ICP备2025111695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7822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0537号
    每日新闻网http://www.everyday-news.cn/提供最新国内外新闻及新闻资讯
    每日新闻网秉承“新闻视野、文化视角、思想深度、理论高度、脚踏实地”的理念,运用互联网的快速传播技术和丰富的移动链接平台,每日新闻网正确引导社会思想意识,传播优秀文化,凝聚民族精神,彰显快速展示网络舆论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