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新闻网
网站首页 每日要闻头条快讯纪实现场专题报道社会热点就案说法海疆之声 成为会员
成为会员诗坛荟萃焦点网谈生态环境热点追踪群众来信乡村振兴企业风采监督与法名人字画人物·访谈关注民生人民视点文化·旅游科技前沿快闪中国深度观察名医·健康关于我们免责声明联系我们 人员查询
  • 浙江
  • 新疆
  • 内蒙古
  • 吉林
  • 重庆
  • 辽宁
  • 贵州
  • 四川
  • 海南
  • 云南
  • 福建
  • 台湾
  • 江西
  • 湖南
  • 湖北
  • 河南
  • 广西
  • 江苏
  • 安徽
  • 山东
  • 青海
  • 甘肃
  • 陕西
  • 山西
  • 河北
  • 黑龙江
  • 天津
  • 上海
  • 北京
  • 广东
  • 宁夏
  • 西藏
每日新闻网 > 群众来信 > 一边划船横渡大洋,一边开学术例会

一边划船横渡大洋,一边开学术例会

来源:中青网 | 时间:2025-08-20 08:43:09 | 点击:395

  当地时间7月21日傍晚,快抵达坦桑尼亚的海岸时,刘勇挥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受访者供图

  今年6月30日,刘勇在印度洋的海面上吃了一块巧克力——这是他收到的56岁生日礼物。他对着大海和星空许愿,第一希望世界和平,第二希望顺利抵达终点。

  当时,这名探险家已经在海上漂了45天。此前,他和另外3名队友,驾驶一艘长8米的无动力小船,仅靠人力划桨,挑战从东到西横渡印度洋。这是他的冒险,也是他的科研。

  正值南半球冬季对探险者最“友善”的时间窗口,一群英国人比刘勇他们早2.5天出发——无论谁先抵达,都将成为人类历史上首个无后援、无动力划船横渡印度洋的团队。

  两年前,刘勇还曾以同样的方式横渡大西洋。如果印度洋之行顺利,他会是首位划桨横渡两大洋的亚洲人。

  船上的日常是,两人一组划船两小时、休息,换另一组划。刘勇的3名队友来自欧洲,分别是银行家、护士和网络工程师。除了必要的交流,他们很少谈及自己的生活。即使说话,人的声音也很容易淹没在海浪与海风的双重呼啸中。

  出发几十天后,刘勇身上几乎找不到一处完好的皮肤了,坐在船上划桨时,他感觉浑身被烙铁灼烧,靠止疼药缓解疼痛。

  不在冒险路上时,刘勇是四川旅游学院山地旅游研究院院长。这名教授每个学期最少要给本科生授课32课时,要带着研究生去四川山区做田野调查,还主导了一个专注山地旅游的科研团队。他发表的专著、译著、高水平论文超过200万字,手头上还有好几个科研课题正在进行。

  抓着桨在印度洋上划船时,刘勇也抓着工作进度。他利用卫星通信,参加了两次科研例会,远程盯着学生的论文。他团队里有3名研究生刚刚成功申请赴海外高校攻读博士学位,他在小船上表达了喜悦与祝福。

  刘勇的一名研究生王金鹏记得,导师在印度洋上参加科研例会时,镜头中的他随着海浪的起伏摇晃。王金鹏觉得导师老了很多,声音发哑,胡子、头发都白了,和平常学校里穿着POLO衫、戴着金属边框眼镜的那个“绅士”很不同。

  每隔一段时间,刘勇会收到学生确认他平安的信息,也收到他们的科研进度汇报。四川旅游学院教师李婷婷回忆,有一次,刘勇“消失”了5天,他的同事、学生互相打听情况。后来,刘勇出现了,他回复说因为连日阴天,船上的太阳能板充电不足,网络连接失去能源供给。

  这艘小船挑战的是印度洋最长的航线,从澳大利亚西岸的卡那封出发,沿途没有海运、航空航线,没有前人经验,也没有后援,“几乎是没有任何心理依托的”。从气象卫星拍下的图片上看,洋流像打结的绳索,缠绕着超8000公里的航线,强风能卷起8米高的海浪。刘勇说,他一度被巨浪卷入深海里,靠着安全绳重新爬回船舱。

  即便是风平浪静的时候,身高1.88米的刘勇和另一位队友挤在两米长的船舱里,也很不舒服。他回忆,海水会不断涌进船舱,打湿睡袋、衣物,人很难翻身,脚总是得蜷缩着。海水泡透了他的身躯,连挪动屁股都特别疼。

  他们用GPS(全球卫星定位系统)和罗盘导航,用制水机把海水转化成淡水。在各种户外脱水食品中,他只喜欢咖喱鸡饭。上船的第一个月,刘勇晕船严重,一度边划船边呕吐。大浪把船桨弹回来,打在他的腿上、手上。

刘勇(左一)带学生在野外调研。受访者供图

  “依靠人力划桨,抵抗不了洋流。”刘勇对中青报·中青网记者说,他一度濒临绝望,有种“死不了,却又到不了岸”的感觉。

  刘勇挑战的印度洋,特有的生态风貌加重了他的孤独感。他对学生描述,两年前,他划过大西洋,沿途看到许多海洋动物,海里有鱼,天上有鸟,不会觉得很单调,但在印度洋上他偶尔才看到鱼。曾有一个月的航程,他发现周围上千公里内都没有小岛,甚至很多时候天空中也看不到鸟。

  他说,横渡大西洋就像在看得见光亮出口的隧道里开车,印度洋上则充满了未知,看不到有光的出口。

  刘勇通过处理眼前的麻烦缓解情绪,比如,他认真修理被海浪拍坏的制水机,包扎身上的伤口。“平常不懂得珍惜的小事,在那会儿懂得珍惜了,比如喝一杯干净的水。”

  他用大段大段的时间与自己对话。刘勇说,自己爱上探险,也是迷上了在自然环境中独处的感觉。

  他在海上想清楚了,平时参评荣誉奖项需要花时间准备申报资料,可那些“称号”不能说明个人研究水平,耗费许多精力填表、汇报,可以舍弃;能研究的学术方向那么多,要花时间在真正的兴趣点上。他家有个小花园,一直拖延着没改造,横渡大西洋后,他按照在船上的设计思考重新装饰了小花园的地面,再种上一些喜欢的花。

  他带着录音笔上船,记录每天的天气、洋流、团队成员的状态、自己的观察、每一次突发事故。一名想当网红的队友几乎没有探险经验,带着不必要的行李,占用狭小船舱的空间,还说只要付了钱就要无限量上网、用电。

  刘勇回忆,第一次面对海浪袭来时,这名队友的心率逼近个体极限,海浪不断翻涌,他甚至哭了,需要安慰。刘勇形容他是“探险游客”,冲着网络流量而来,这也是近年来刘勇参与探险时发现的新现象。后来刘勇告诉同事李婷婷,“探险游客”值得研究。

  “这些案例都只有他亲身经历后才能发现的。”李婷婷说。

  探险的不确定性从组队就开始了。刘勇记得,他去韩国访学时,看到社交媒体上有人发帖邀人横渡印度洋,他回复帖子,决定参与。直到上船前,他和队友才第一次见面——全世界拥有跨洋划船经验的约1000人,成功的极少,愿意自己花钱去的更少。当年和刘勇一起横跨大西洋的同伴,大部分人再也不划了。

刘勇和队友划过约8500公里。受访者供图

  刘勇曾花30多年在山地探险上,攀登过全球30座以上“未登峰(尚未有人类足迹到达顶峰的山峰)”,探寻并开辟约100条攀爬新线路。

  他祖籍山东,7岁时跟着父母到成都生活,对山地环境非常熟悉。在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拿到历史学博士学位后,他专攻文化遗产与旅游开发方向。毕业后,他到四川旅游学院教书,专注山地旅游和探险文化领域的研究。

  四川大学校友总会的社交媒体曾讲了这么一个故事:大约是2019年,世界顶级的登山队来四川挑战未登峰,登顶后被告知,那座山峰被一个叫“DA LIU”的中国人爬过了;第二年,这支登山队去苏格兰挑战另一座未登峰,又被“DA LIU”抢了先。

  这位“DA LIU”就是刘勇,他的足迹遍布喜马拉雅山脉、喀喇昆仑山脉、横断山脉、阿尔卑斯山脉、落基山脉、南北极……他掌握攀冰、皮划艇、摩托越野、冲浪等技能。因为对山地探险太熟悉,已经“没有未知感”,他决定把探险地转向远洋,尤其是在探险圈公认难度最大、海况最复杂的跨洋划船。

  在科研领域,他是四川旅游学院建校以来第一个拿到本学科国家社科基金的教授。王金鹏形容,刘勇性格平静,因为探险时经历的危险时刻太多,生活和工作上的“大事”在他眼里成了都能解决的“小事”。

  他的研究生向明霞说,当科研团队进度慢或是学生调研遇到困难时,刘勇总是说,“没事,我来处理”。他的同事李婷婷说,刘勇做的旅游人类学研究,“是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

  “全世界范围内,做海洋探险民族志研究的很少,”刘勇对中青报·中青网记者说,“学术圈做探险行为研究的也少,许多探险参与者由于缺乏系统的科学思维训练,也很难在探险中进行相关学术研究。”

  他的录音笔记录着,快到坦桑尼亚时,队友坚持绕行60海里到肯尼亚靠岸,挑战人类最长划行记录,刘勇却认为,抵达坦桑尼亚已经完成首次横跨印度洋探险,且根据海况和气象情况,在坦桑尼亚靠岸更安全。

  他尽力说服3名欧洲队友:只要在坦桑尼亚靠岸,就能超越那支比他们提前出发的英国队伍。

  在那段录音里,他的队友说,“必须赢”。刘勇说,“我们已经赢了”。

  最后,坦桑尼亚的达累斯萨拉姆成了他们这趟探险的终点。4个人花了65天1小时45分,划了约8500公里,突破了多项世界纪录:人类史上首次无动力划船横渡印度洋、以团队形式、划行距离最长、时间最短。快靠岸时,刘勇站在船上,挥起了提前准备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

  不久前的7月31日下午,刘勇站在四川旅游学院的学术报告厅,向听众展示他身上深浅不一的疤痕、正在愈合的伤口,分享他在印度洋上的经历。那天,他已经刮掉了胡须,戴回了眼镜,变回了那位文质彬彬的刘教授。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魏晞来源:中国青年报

  2025年08月20日 06版

责任编辑:张毅


【作者:】

文章评论
评论
全部评论
更多推荐

“中国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访约翰·拉贝之孙托马斯·拉贝

  步入德国友人托马斯·拉贝位于德国海德堡的住所花园,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尊被鲜花簇拥的其祖父约翰·拉贝的半身像。走进家中,托马斯·拉贝的书桌上满满摆放着与约翰·拉贝相关的资料和书籍,约翰·拉贝和家人的老照片放置在客厅中间...

加强减贫合作 共促繁荣发展

  2025年是“上海合作组织可持续发展年”。实现减贫与发展是上合组织成员国的共同诉求,也是上合组织框架下双多边合作的重点领域之一。  近年来,中国积极落实全球发展倡议,加快推进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与区域合作倡议及上合...

明星主动联系小粉丝? “追星成功”当心有诈

突然收到大明星的聊天信息,你会心动吗?小学生魏某的经历给所有家长敲响警钟——所谓的“明星翻牌”,很可能是骗子精心设计的陷阱。  近日,天津市小学生魏某在家刷快手短视频时,收到一个陌生用户的私信。对方热情询问:“你是不是明...

台风“剑鱼”对海南影响趋于结束 当地积极开展灾后恢复工作

央视网消息:记者从海南省气象局了解到,台风“剑鱼”对海南省影响趋于结束,海南省气象局8月25日晚8点解除台风三级预警。根据《海南省防汛防风防旱应急预案》有关规定,经会商研判,海南省防灾减灾救灾委员会决定于25日晚8点30...

河北省武安—故意杀妻案背后的真实隐情

我是实名举报反映人李会霞 ,我对以下反映的事情负全责。在2025年5月11日中午12点30分左右,在河北武安市向阳路“夜宴”十字路口,光天化日发生了一起中年男子手持水果刀疯狂刺杀其妻子朱明月(我的女儿)的惨案。 (5.1...

习语丨“以史为鉴、面向未来,共同珍爱和平、维护和平”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我国将隆重举行纪念活动。9月3日上午,将在北京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包括检阅部队,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

“小票根”撬动文旅“大消费” 优秀文化产品成激发文旅消费重要“引擎”

央视网消息:今年暑期,“苏超”“村超”等各类民间体育赛事热度持续攀升,吸引大量球迷和游客前往观赛并带动当地消费,各地文旅部门也借势推出一系列文体旅促消费活动,围绕体育赛事、明星演唱会做强“票根经济”,将“文旅流量”转化为...

山西高平市居民旧房翻建遭阻挠,多次反映无果

近日,山西省高平市北城街道城西社区居民袁书平女士,通过网络向媒体投稿求助,反映自家在旧房翻建过程中遭遇无理阻挠、勒索以及向多方反映无果的严重情况,希望通过媒体引起相关部门关注。 袁女士称:我家位于高平市北城街道城西社区小...

重庆市沙坪坝区政协党组成员贾宇接受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

央视网消息: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8月24日通报,据重庆市纪委监委消息:重庆市沙坪坝区政协党组成员贾宇涉嫌严重违纪违法,目前正接受重庆市纪委监委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

加拿大总理:9月将向乌克兰移交超10亿美元武器装备

当地时间24日,加拿大总理马克·卡尼宣布,加拿大将于今年9月向乌克兰移交价值超过10亿美元的武器装备。  卡尼指出,在今年6月,加拿大已承诺向乌克兰追加20亿美元军事援助。其中,超过10亿美元将通过提供无人机、弹药和装甲...

2025
08/20
08:43
浏览量: 395
大字号
分享
今日热点
北京顺义区南彩镇  这样的举报是否存在

北京顺义区南彩镇  这样的举报是否存在

冲击连片亩产1200公斤——袁隆平超级杂交水稻蒙自示范基地移栽秧苗见闻

冲击连片亩产1200公斤——袁隆平超级杂交水稻蒙自示范基地移栽秧苗见闻

顺义村干部涉嫌伪造评估报告,侵害百姓合法权益,法治尊严在哪里?

顺义村干部涉嫌伪造评估报告,侵害百姓合法权益,法治尊严在哪里?

宁夏青铜峡市  为何如此违背民心强拆砖厂

宁夏青铜峡市 为何如此违背民心强拆砖厂

上海市信访部门 这样解决信访问题是否正确

上海市信访部门 这样解决信访问题是否正确



友情链接

  • 人民网
  • 海彊之声
  • 小红书
  • 中国长安网
  • 海外网
  • 中国警察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老区网
  • 新华网
  • 中国台湾网
  • 中国政府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新闻网
  • 每日新闻网
  • 光明网
  • 央视网
  • 法制网
  • 中国青年网
  • 求是网
  •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免责声明         人员查询

    • 扫码看全网内容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定慧西里乙18号 联系电话:电话/传真010-88117470 010–52463177 18611141167(微信同号)邮箱1026329972@qq.com (每日新闻) 内线800转108
    网站备案/许可证工信部:京ICP备2025111695号-2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46001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0537号
    每日新闻网http://www.everyday-news.com/提供最新国内外新闻及新闻资讯
    每日新闻网秉承“新闻视野、文化视角、思想深度、理论高度、脚踏实地”的理念,运用互联网的快速传播技术和丰富的移动链接平台,每日新闻网正确引导社会思想意识,传播优秀文化,凝聚民族精神,彰显快速展示网络舆论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