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新闻网
网站首页 每日要闻头条快讯纪实现场专题报道社会热点就案说法海疆之声 成为会员
成为会员诗坛荟萃焦点网谈生态环境热点追踪群众来信乡村振兴企业风采监督与法名人字画人物·访谈关注民生人民视点文化·旅游科技前沿快闪中国深度观察名医·健康关于我们免责声明联系我们 人员查询
  • 浙江
  • 新疆
  • 内蒙古
  • 吉林
  • 重庆
  • 辽宁
  • 贵州
  • 四川
  • 海南
  • 云南
  • 福建
  • 台湾
  • 江西
  • 湖南
  • 湖北
  • 河南
  • 广西
  • 江苏
  • 安徽
  • 山东
  • 青海
  • 甘肃
  • 陕西
  • 山西
  • 河北
  • 黑龙江
  • 天津
  • 上海
  • 北京
  • 广东
  • 宁夏
  • 西藏
每日新闻网 > 关注民生 > 新业态用工劳动关系认定应与时俱进

新业态用工劳动关系认定应与时俱进

来源:光明日报 | 时间:2024-08-31 16:09:57 | 点击:3407

劳动关系是用人单位与劳动者之间依法确立的劳动过程中的权利义务关系。劳动关系的确定对劳动者非常重要,意味着劳动者可以因此享受到劳动法的保护,享受包括医疗、工伤保险等一系列待遇。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网约车、外卖配送、网络直播等新业态不断涌现,催生出区别于传统劳动关系的新型用工模式。在此模式下,平台企业与从业人员之间的关系呈现出诸多特殊性,导致劳动关系的认定面临困境。

以网约车行业为例,司机与平台之间存在较大的灵活性和自主性。与传统的出租车行业不同,网约车司机可以自主决定工作时间和接单数量,平台通常不对司机进行直接管理和控制,双方之间更像是一种合作关系,而非传统意义上的雇佣关系。在外卖配送行业,送餐员与平台之间的关系也呈现出类似特点。送餐员可以自主选择工作时段和配送区域,平台主要通过算法进行任务分配和管理,送餐员与平台之间缺乏稳定的隶属关系。在网络直播行业,主播与平台之间往往基于分成合作,主播拥有相当大的自主权,平台很难对其进行全面管控。这些新业态用工的特点,导致劳动关系认定存在大量模糊地带,司法实践中往往存在较大争议。

我国现行劳动关系认定主要基于“受用人单位管理和控制”这一标准。然而,这一标准在面对新业态用工时显得“力不从心”。在网约车等新业态行业,工作时间、工作地点等要素往往由劳动者自主掌控,平台无法进行直接管理;报酬获得形式多样,既有计件工资,也有抽成分成,很难用工资支付来认定是否构成劳动关系。劳动者提供劳务所使用的工具往往为自有,如网约车司机使用自己的车辆提供服务,与传统雇佣关系中劳动工具由雇主提供存在明显不同。

新业态下劳动关系的认定标准应更符合互联网经济灵活、开放的特点,较为妥当的做法是增强从属性标准的可操作性,从而提高其与互联网平台用工模式的适配性。对于平台用工关系而言,平台企业是否存在对平台从业人员的控制,不应拘泥于工作场所与工作时间是否固定等,而应从实质上考量违反平台企业指令对从业人员的影响,影响越大,平台企业对从业人员的实际控制就越大。

在司法实践中,要在保护劳动者权益与促进新业态发展之间找到平衡点,审慎认定新业态用工的劳动关系,避免机械套用传统的认定标准。新业态行业有其特殊性,如用工形式灵活、管理方式多样等,司法机关在认定劳动关系时要结合案件的具体情况进行个案分析。对于新业态用工而言,劳动关系的认定不能仅以是否签订劳动合同、是否支付工资等传统标准来判断,而应当综合考虑。比如,要考虑平台对劳动者的管理和控制方式,如平台是否对劳动者提供统一培训、是否对劳动者进行考核评价、是否对劳动者的工作进行监督指挥等;要考虑劳动者的经济依赖程度,即劳动者获取收入是否主要依赖于平台;要考虑双方的权利义务关系,如是否存在劳务提供和报酬给付的对应关系等。与此同时,司法机关要加强对新业态用工案例的分析研究,深入把握新业态用工的特点和规律,以形成一套符合新业态特点的劳动关系认定规则,既充分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又促进了新业态的规范健康发展。

在处理新业态用工劳动关系问题时,要充分发挥行业协会、工会等社会组织的桥梁和纽带作用,推动行业自律和社会对话,促进劳动关系的和谐稳定。行业协会可以发挥自身的专业优势,深入调研本行业用工现状,广泛听取各方意见,制定切合行业实际、平衡多方利益的用工行为规范。针对新业态用工的灵活性和分散性特点,工会要主动深入一线,通过与劳动者面对面交流、线上问卷调查等多种方式,全面了解劳动者的诉求和意愿。要加强对劳动者的法治宣传教育,提高其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行业协会要加强行业内的自律和监督,建立健全行业内的信用评价和奖惩机制,对于遵守用工规范、保障劳动者权益的平台企业予以表彰奖励,对于违规用工、侵害劳动者权益的平台企业予以惩戒和警示。通过行业内的自我约束和监管,督促平台企业履行社会责任,共同营造规范有序、公平合理的用工环境。

当前,需要在传统劳动法理念的基础上,与时俱进地探索符合新业态特点的劳动关系认定标准。只有协调好发展与安全、效率与公平的关系,在鼓励新业态发展的同时,构建适应时代需求的劳动关系治理机制,才能实现新业态行业的健康有序发展,更好地保障劳动者权益,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

(作者:刘俊海 柴伟伟,分别系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华北科技学院文法学院副教授)

(责编:黄子娟、唐宋)


【作者:】

文章评论
评论
全部评论
更多推荐

湖北2025年“3·15金秋购物节”公益活动启动仪式在荆州举行

    每日新闻网讯 ( 通讯员 李明湘 黄永军 万鹏 )  9月12日上午,湖北省2025年“3·15金秋购物节”公益活动启动仪式在荆州市万达广场举行,此项活动是根据中国消费者协...

别再跷二郎腿啦 4个步骤帮你找到健康坐姿

叉开腿坐”,一个日常被大家吐槽的不雅观坐姿。  但前段时间,网上有个很火的说法称:叉开腿坐才是最健康的坐姿,因为这样能更好地保持脊柱中立。  这种说法有道理吗?究竟怎样坐才是正确的呢?  正确坐姿的关键  只有一个  让...

马杜罗:委内瑞拉将在全国284个“前线”地点部署防御力量

新华社加拉加斯9月11日电(记者孟宜霏)委内瑞拉总统马杜罗11日凌晨在北部拉瓜伊拉州宣布启动“独立200计划”,在全国284个“前线”地点部署军队、警察和民兵。  马杜罗说,此次行动遵循国家全面防御战略方针,284个“前...

比走路还简单!每天“坐”10分钟,气血充足、消化好

伴随着天气逐渐转凉  你是否总是感觉没精神  双脚冰凉、肠胃不舒服呢?  推荐你试一试金刚坐  它是一种简单有效的养生导引术  不跑不跳  每天坐上10分钟也能锻炼身体  养气血、通经络、养脾胃、调体态  帮你缓解秋季不...

公安部上线“全国环境资源和食品药品犯罪线索举报平台”

央视网消息:据公安部微信公众号消息,近日,为进一步畅通群众举报渠道,依法严厉打击环境资源和食品药品犯罪活动,公安部正式上线“全国环境资源和食品药品犯罪线索举报平台”。广大群众可通过登录公安部网站“互联网+政务服务”平台(...

尝美食、逛街市、体验非遗 经济活力在夜色中升腾

央视网消息:湖南省怀化市地处武陵山脉和雪峰山脉之间,沅水贯穿全境,素有“黔滇门户、全楚咽喉”之称。2024年举办全球湘商大会之后,怀化这座湘西城市受到更多媒体的瞩目。怀化的经济活力在夜色中升腾,尝美食、逛街市、体验非遗,...

哈马斯高级官员:哈马斯领导层在以色列袭击中幸存

  当地时间10日凌晨,哈马斯发布该组织高级官员苏海尔·辛迪9日晚间接受卡塔尔半岛电视台采访的相关内容,详细说明了当天哈马斯领导层在卡塔尔多哈遭遇以色列空袭的情况。辛迪表示,袭击发生时,哈马斯谈判团队与部分领导人正在讨论...

暖心服务在身边——烟台高新区政务服务中心 用真情写好便民故事

每日新闻网讯:(文图/吕本政 林鹏)政务服务中心是直面企业和群众的一线窗口,不仅是办事场所,更是传递城市温度的重要阵地。烟台高新区行政审批服务局始终秉持“为民服务”宗旨,将暖心服务融入日常,以一次次主动上前、一项项贴心举...

特朗普:印美正继续谈判以解决两国间贸易壁垒

  当地时间9月9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在其社交平台“真实社交”发文表示,印度和美国正在继续谈判,以解决两国之间的贸易壁垒。他期待在接下来的几周里与印度总理莫迪进行会谈。  特朗普称,他确信,对于美国和印度来说,达成成功的协...

烟台高新区:“小驿站”托举“大民生”

——烟台高新区“政校企”合作政务服务驿站发出首张个体工商户电子营业执照每日新闻网讯:文图/吕本政   近日,在烟台高新区“政校企”合作政务服务驿站里,京航科技园园区内的一家个体户负责人程先生顺利办理个体工商户设立登记业务

2024
08/31
16:09
浏览量: 3407
大字号
分享
今日热点
成渝中线高铁全线最高的柳湾特大桥21号主墩封顶

成渝中线高铁全线最高的柳湾特大桥21号主墩封顶

“中科卫国健康行动”京津冀健康论坛发布会 日前在石家庄举行

“中科卫国健康行动”京津冀健康论坛发布会 日前在石家庄举行

四川东坡:坚守岗位保春节市场供应

四川东坡:坚守岗位保春节市场供应

全民健康,医路同行

全民健康,医路同行

湖北省公安县市场监管局开展节前执法检查 确保双节期间市场安全平稳有序

湖北省公安县市场监管局开展节前执法检查 确保双节期间市场安全平稳有序



友情链接

  • 人民网
  • 海彊之声
  • 小红书
  • 中国长安网
  • 海外网
  • 中国警察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老区网
  • 新华网
  • 中国台湾网
  • 中国政府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新闻网
  • 每日新闻网
  • 光明网
  • 央视网
  • 法制网
  • 中国青年网
  • 求是网
  •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免责声明         人员查询

    • 扫码看全网内容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定慧西里乙18号 联系电话:电话/传真010-88117470 010–52463177 18611141167(微信同号)邮箱1026329972@qq.com (每日新闻) 内线800转108
    网站备案/许可证工信部:京ICP备2025111695号-2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46001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0537号
    每日新闻网http://www.everyday-news.com/提供最新国内外新闻及新闻资讯
    每日新闻网秉承“新闻视野、文化视角、思想深度、理论高度、脚踏实地”的理念,运用互联网的快速传播技术和丰富的移动链接平台,每日新闻网正确引导社会思想意识,传播优秀文化,凝聚民族精神,彰显快速展示网络舆论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