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新闻网
网站首页 每日要闻头条快讯纪实现场专题报道社会热点就案说法海疆之声 成为会员
成为会员诗坛荟萃焦点网谈生态环境热点追踪群众来信乡村振兴企业风采监督与法名人字画人物·访谈关注民生人民视点文化·旅游科技前沿快闪中国深度观察名医·健康关于我们免责声明联系我们 人员查询
  • 浙江
  • 新疆
  • 内蒙古
  • 吉林
  • 重庆
  • 辽宁
  • 贵州
  • 四川
  • 海南
  • 云南
  • 福建
  • 台湾
  • 江西
  • 湖南
  • 湖北
  • 河南
  • 广西
  • 江苏
  • 安徽
  • 山东
  • 青海
  • 甘肃
  • 陕西
  • 山西
  • 河北
  • 黑龙江
  • 天津
  • 上海
  • 北京
  • 广东
  • 宁夏
  • 西藏
每日新闻网 > 关注民生 > 中国青年五四奖章获得者洛古有格:从村里第一个大学生到“领头雁”

中国青年五四奖章获得者洛古有格:从村里第一个大学生到“领头雁”

来源:中国青年网 | 时间:2025-05-11 16:23:24 | 点击:344

4月30日,共青团中央、全国青联发布关于颁授2025年度中国青年五四奖章暨新时代青年先锋奖的决定。其中,四川省凉山州昭觉县三岔河镇三河村党支部副书记兼村团支部书记洛古有格,被授予中国青年五四奖章。

从村里的第一个大学生,到回村走上创业路,再到成为三河村的致富带头人,洛古有格一路都经历了什么?5月4日,封面新闻记者对话洛古有格,回顾了他的成长之路。

洛古有格

村里第一个大学生

毕业后选择回乡创业

2006年,洛古有格考上四川化工职业技术学院,成为三河村的第一个大学生,也成了当时村里孩子们羡慕的对象。大学毕业后,洛古有格顺利进入一家国有企业上班,有了稳定的收入。但走出大山的洛古有格,心里却一直惦记着家乡,记挂着家乡的乡亲们。

2013年,洛古有格做了一个大胆的决定,悄悄辞职返乡创业。“当时,家里人都很不支持我,也不理解我。”但洛古有格下定了决心,一定要做出一番事业,带着村里人致富。于是,回到家乡的他,开始认真思考自己的创业计划。

创业做什么?“我在重庆上班时,曾请同事们品尝过家乡的腊肉,大家都赞不绝口,这也给了我灵感,回乡做养殖业。”海拔2500米的三河村,群山间有着适宜生态放养的地形地貌,当地人也有着世代养殖的经验,洛古有格决定选择饲养乌金猪作为启动项目,与村民一起成立了“昭觉县三岔河乡有格有合乌金猪养殖农村专业合作社”。

“决心很大、理想很美好、现实却很残酷。”由于缺乏养殖经验,资金短缺,再加上大家的质疑不断,洛古有格陷入了焦虑,暴瘦了20斤,更严重的是,他对未来,对自己陷入了迷茫。但洛古有格意识到自己不能放弃,重新走出大山,前往外地学技术、找销路、拓市场……一步步努力下,合作社开始走向正轨。

洛古有格和他养的牛

2017年,洛古有格被选为三河村党支部副书记,合作社也从当初仅有6间房屋的简易猪圈,逐步发展成一个面积达1200平方米的标准化养殖场,累计养殖乌金猪300余头、西门塔尔牛165头。

2018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三河村考察慰问。洛古有格作为大学生返乡创业代表,向总书记汇报了自己的“大学梦”“致富梦”以及带领村民创业致富的经历。

洛古有格

成为致富“领头雁”

三河村旧貌换新颜

脱贫攻坚战取得胜利后,当地为了让更多有条件的村民扩大养殖规模,决定实施“雁阵工程”。由洛古有格作为致富的“领头雁”,培养和帮扶村里有一定基础的养殖户扩大规模,形成可复制的致富带头人培养机制。之后,再由“雁阵工程”批量培养的身边致富带头人影响和带领周边群众,形成共同致富的共富模式。

2021年,洛古有格开始带领乡亲们养殖西门塔尔牛,并组织村民成立合作社,统一品牌、统一销售,提高市场竞争力。当年,约有150户村民加入了三河村富民肉牛养殖专业合作社,合作社带动全村养殖西门塔尔牛1000头左右,带动450余户村民年均增收1万余元。

洛古有格正在喂牛

同时,村里根据实际情况,结合之前的经验教训,规划引进养殖模式,并在此基础上延伸、创立了“短期+中期+长期”的三河村村民致富发展计划。短期让需要带孩子的妇女老人留乡参与合作社养殖业务,鼓励年轻人到外打工改善生活;中期开展了中药材和水果种植;长期以村形式发展乡村旅游,打造红色教育基地,做民宿、做酒店,把大凉山美丽的自然风光和彝族历史文化相结合,发展出一片独特的乡村旅游新产业。

2013年到2025年,从脱贫攻坚到乡村振兴,在多方的努力下,现在的三河村里新建了2000平方米的标准化养殖场。“我们通过‘合作社+农户’模式,带领全村453户农户养殖2000余头乌金猪、1500余头西门塔尔牛,年销售额1600余万元;构建‘种养结合、文旅融合’的多元产业体系,种植了3000亩青贮玉米,并依托红色旅游资源打造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和乡村旅游重点村,年接待游客超万人次。2024年,全村脱贫户人均纯收入较2018年增加15000余元,村集体经济增长197倍。”洛古有格说。

三河村新村村貌

村里人生活越来越好,腰包越来越鼓,洛古有格的努力和坚持也被众人看见。2024年9月,洛古有格被党中央、国务院授予“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荣誉称号。此前,他还曾获得“全国乡村振兴青年先锋”“四川省优秀共青团干部”等荣誉称号。

对于这次被授予中国青年五四奖章,洛古有格说自己既荣幸又开心。“作为中国青年五四奖章的获奖者之一,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起好带头作用,继续与大家一起,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为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美好愿景而努力奋斗,共同绘就乡村振兴的壮美画卷,让幸福生活的阳光洒遍三河村的每一个角落。”

封面新闻记者 罗石芊 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责任编辑:蒋宇骏


【作者:】

文章评论
评论
全部评论
更多推荐

河北曲周:科技小院初夏又来新农人

初夏时节,绿荫初浓,晨风裹着湿意掠过,砖缝间凝着昨夜未干的雨痕,一场充满泥土味的乡村创业服务活动正在河北曲周如火如荼地进行。在张庄科技小院,青砖院墙间传来阵阵掌声,中国农业大学曲周科技小院团队的师生们和一帮青年新农人正面...

茶卡盐湖边的幸福生活

挨着茶卡盐湖景区有两个村,北边是青海省海西州乌兰县茶卡镇的巴音村,靠南边的是茶卡镇的茶卡村。曾经,这两个村有着相同的“宿命”,村民居住在距离镇上十几公里外的山区,主要以农业和养殖为主,交通、医疗、教育极为不便,是人均收入...

【全环境立德树人】乐享自然 聚力前行——烟台高新区实验小学举行走进辛安河主题公园实践活动

      每日新闻网讯(吕本政 吴美玲)春风拂绿野,山花映笑颜。为践行青少年体质提升计划,落实“每天锻炼1小时”政策要求,近日,烟台高新区实验小学走进辛安河主题公园开展实践活动。 ...

计量服务零距离,民生保障有温度

每日新闻网讯(许堯)今年是第26个世界计量日,公安县市场监管局围绕“计量顺时代之需,应民生之盼”主题,结合群腐整治及群众关切的水电气“三表”规范、消费公平等“关键小事”,开展了系列惠民活动,以精准计量筑牢诚信基石,以透明...

万荣县王显乡竹家村:党建引领 科技破题 联农惠农

每日新闻网讯:(韩维元)眼下正是果树田间管理关键时期。在万荣县王显乡竹家村千亩瑞香红苹果示范园里,八架植保无人机正穿梭于翠绿的果树间,雾化的农药如细雨般均匀洒落。“过去十几个人耗时3天的喷药作业,现在无人机4小时就能完成...

青岛6名陌生人接力护送迷路老人回家

本报讯(记者张嫱 通讯员殷世山)近日,山东省青岛市西海岸新区,一场由巡警、公交车驾驶员、热心市民等6人共同参与的爱心接力,照亮了迷路老人的回家路,也感动了万千网友,彰显出青岛文明城市底色。5月8日14时20分,开发区公安...

湖北省公安县孱陵市场监管所开展养老服务领域非法集资风险排查

每日新闻网讯:(韩坤城)为维护老年消费合法权益,规范养老服务领域市场秩序,近日,公安县孱陵市场监管所开展养老服务领域非法集资风险排查。据悉,该所执法人员主要对辖区内养生馆、艾灸馆、会销馆、保健品销售等市场主体进行排查,共...

民生实事“不打烊”,温暖服务“不断档”

每日新闻网讯(吕本政 周冉)“五一”假期期间,烟台高新区马山街道海兴社区以党建红心为笔墨,联合辖区物业精心绘制“惠民服务图”。通过开放社区全功能阵地,将“服务不打烊、阵地不熄灯、居民不离场”的承诺转化为生动实践,让辖区居...

聚焦防灾减灾 守护生命安全

每日新闻网讯(吕本政 刘珍)5月12日是我国第17个“全国防灾减灾日”,主题是“人人讲安全、个个会应急——排查身边灾害隐患”。当天,烟台高新区应急管理局(防灾减灾救灾委员会办公室)在海岸社区容大东海岸开展宣传活动,进一步...

“兴农人”在田野展才能

浙江桐乡市崇福镇农创客廖万甜对花烛进行授粉。李方旭 摄浙江桐乡市95后农创客廖万甜在乡村种出一片“热带雨林”人民日报记者 邓剑洋“各位花友们,大家看这棵植物,叶片是丝绒质感,叶脉像‘镶了钻’。这是我们培育的天南星科花烛新...

2025
05/11
16:23
浏览量: 344
大字号
分享
今日热点
成渝中线高铁全线最高的柳湾特大桥21号主墩封顶

成渝中线高铁全线最高的柳湾特大桥21号主墩封顶

“中科卫国健康行动”京津冀健康论坛发布会 日前在石家庄举行

“中科卫国健康行动”京津冀健康论坛发布会 日前在石家庄举行

四川东坡:坚守岗位保春节市场供应

四川东坡:坚守岗位保春节市场供应

全民健康,医路同行

全民健康,医路同行

湖北省公安县市场监管局开展节前执法检查 确保双节期间市场安全平稳有序

湖北省公安县市场监管局开展节前执法检查 确保双节期间市场安全平稳有序



友情链接

  • 人民网
  • 海彊之声
  • 小红书
  • 中国长安网
  • 海外网
  • 中国警察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老区网
  • 新华网
  • 中国台湾网
  • 中国政府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新闻网
  • 每日新闻网
  • 光明网
  • 央视网
  • 法制网
  • 中国青年网
  • 求是网
  •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免责声明         人员查询

    • 扫码看全网内容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定慧西里乙18号 联系电话:电话/传真010-88117470 010–52463177 18611141167(微信同号)邮箱1026329972@qq.com (每日新闻) 内线800转108
    网站备案/许可证工信部:京ICP备2025111695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7822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0537号
    每日新闻网http://www.everyday-news.cn/提供最新国内外新闻及新闻资讯
    每日新闻网秉承“新闻视野、文化视角、思想深度、理论高度、脚踏实地”的理念,运用互联网的快速传播技术和丰富的移动链接平台,每日新闻网正确引导社会思想意识,传播优秀文化,凝聚民族精神,彰显快速展示网络舆论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