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新闻网
网站首页 每日要闻头条快讯纪实现场专题报道社会热点就案说法海疆之声 成为会员
成为会员诗坛荟萃焦点网谈生态环境热点追踪群众来信乡村振兴企业风采监督与法名人字画人物·访谈关注民生人民视点文化·旅游科技前沿快闪中国深度观察名医·健康关于我们免责声明联系我们 人员查询
  • 浙江
  • 新疆
  • 内蒙古
  • 吉林
  • 重庆
  • 辽宁
  • 贵州
  • 四川
  • 海南
  • 云南
  • 福建
  • 台湾
  • 江西
  • 湖南
  • 湖北
  • 河南
  • 广西
  • 江苏
  • 安徽
  • 山东
  • 青海
  • 甘肃
  • 陕西
  • 山西
  • 河北
  • 黑龙江
  • 天津
  • 上海
  • 北京
  • 广东
  • 宁夏
  • 西藏
每日新闻网 > 关注民生 > 河南工业大学学生探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联农带农之道

河南工业大学学生探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联农带农之道

来源:中国青年网 | 时间:2025-05-13 09:05:44 | 点击:278

日前,河南工业大学经济贸易学院 “新农探路” 调研团队怀揣着对乡村振兴战略落地生根的热切关注,奔赴河南省新乡市开启了一场实地调研之旅。此行的目的是深入探究当地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在联农带农、推动乡村振兴中的实践经验与创新模式,为全国农业现代化发展寻找可复制、可推广的范例。

据悉,新乡市近年来在农业领域涌现出一批极具活力与创新精神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它们如同一颗颗璀璨的明珠,闪耀在广袤的田野之上,为乡村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

在新乡市的钱大妈叶菜合作社,调研团队踏入那片150亩的种植基地,眼前一片郁郁葱葱的景象让人心旷神怡。青菜在阳光的照耀下,显得格外鲜嫩,仿佛在向人们展示着蓬勃的生命力。合作社负责人李建国热情地向调研团队介绍,自2014年成立以来,这里已经成为周边村庄农户的 “就业驿站”,承载着无数农户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我们全年用工需求稳定,尤其在3-4月叶菜采收旺季,日用工量从平时的30人激增到50人。” 李建国指着正在忙碌搬运蔬菜的工人说道,这些工人大多是周边村庄的农户,他们在这里找到了稳定的收入来源。合作社实行 “计件薪酬制”,多劳多得,这种灵活的薪酬制度极大地激发了工人的工作积极性。熟练工人在旺季日均收入能超200元,比传统务农收入高出近40%。这不仅为农户带来了实实在在的经济收益,更让他们感受到了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魅力与价值。

更令人欣喜的是,该合作社的产品已经形成了“线下菜贩 + 商超直供 + 线上社区团购”的多元销售网络。这让合作社的产品能够更好地适应市场需求,拓宽销售渠道,提高产品附加值。去年,合作社叶菜销售额突破300万元,带动周边120余户农户年均增收1.2万元。这一组组令人振奋的数字,正是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在推动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方面所取得的显著成效的有力证明。

调研团队接着来到新乡金滩种植专业合作社,那里的300亩桃林与500亩麦田相映成趣,构成了一幅美丽的田园画卷。负责人王红梅自豪地向调研团队介绍合作社的创新销售模式:“我们的蜜桃通过‘认养一棵树’的定制化销售模式,每年还未成熟就已预售过半;小麦则与面粉厂签订订单种植协议,实现‘种销无缝对接’。”

这种“自给自足 + 市场导向”的经营模式,不仅保障了社员家庭的粮食供应,解决了他们的后顾之忧,还让户均年增收1.5万元。更为可喜的是,这种模式吸引了10余名返乡青年加入种植队伍,为乡村发展注入了新鲜血液。这些返乡青年带着新的知识、新的理念回到家乡,与合作社共同探索农业发展的新路径,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新的活力。

图为团队访谈鑫丰农业种植专业合作社负责人。程微淼 供图

在封丘县鑫丰农业种植专业合作社的75亩特色种植园里,羽衣甘蓝、芝麻菜等小众蔬菜生机勃勃,展现出独特的魅力。负责人赵志强兴奋地表示:“我们搭上了‘电商快车’,去年通过抖音直播带货,特色蔬菜销量增长60%,胖东来等本地商超的长期订单也让我们吃下‘定心丸’。” 电商的兴起为农产品销售开辟了新的渠道,让合作社的产品能够突破地域限制,走向更广阔的市场。

在郑州市农科院的技术帮扶下,合作社引入智能滴灌系统,亩均节水30%,产量提升25%。科技的力量在这里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它不仅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还为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目前,该合作社已吸纳周边5个村80户脱贫户入股分红,户均年收益增加8000元。这一举措,让脱贫户能够分享农业发展的红利,巩固了脱贫攻坚成果,为乡村振兴奠定了坚实基础。

“此次调研发现,新乡市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通过‘就业吸纳 + 产业带动 + 利益联结’的多维模式,实现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双赢局面。”调研团队负责人、河南工业大学经济贸易学院副教授张明在调研结束后感慨地说,“这些鲜活案例为全国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提供了‘新乡样本’,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新乡市农业农村局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底,全市各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达3200余家,带动农户38万户,户均年增收1.8万元。这一组数据背后,是无数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辛勤付出与不懈努力,是他们在乡村振兴道路上的积极探索与实践。

新乡市农业农村局局长刘峰在座谈会上强调:“我们将持续强化政策扶持与技术赋能,推动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向规模化、品牌化、数字化方向发展,为乡村全面振兴注入强劲动能。” 这不仅是新乡市农业农村局的承诺,更是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未来发展的美好期许。(记者 蒋宇骏 通讯员 程微淼)


【作者:】

文章评论
评论
全部评论
更多推荐

湖北省公安县闸口市场监管所开展居民 “水、电、气”专项检查

每日新闻网讯(熊周)为确保居民水电气价格政策有效落实,近日,公安县闸口市场监管所对辖区内供水、供电、供气专业经营单位和各物业公司开展专项检查。在专项检查中,工作人员通过细致审查收费公示、票据、缴费系统,并随机走访居民用户...

河北曲周:科技小院初夏又来新农人

初夏时节,绿荫初浓,晨风裹着湿意掠过,砖缝间凝着昨夜未干的雨痕,一场充满泥土味的乡村创业服务活动正在河北曲周如火如荼地进行。在张庄科技小院,青砖院墙间传来阵阵掌声,中国农业大学曲周科技小院团队的师生们和一帮青年新农人正面...

茶卡盐湖边的幸福生活

挨着茶卡盐湖景区有两个村,北边是青海省海西州乌兰县茶卡镇的巴音村,靠南边的是茶卡镇的茶卡村。曾经,这两个村有着相同的“宿命”,村民居住在距离镇上十几公里外的山区,主要以农业和养殖为主,交通、医疗、教育极为不便,是人均收入...

【全环境立德树人】乐享自然 聚力前行——烟台高新区实验小学举行走进辛安河主题公园实践活动

      每日新闻网讯(吕本政 吴美玲)春风拂绿野,山花映笑颜。为践行青少年体质提升计划,落实“每天锻炼1小时”政策要求,近日,烟台高新区实验小学走进辛安河主题公园开展实践活动。 ...

计量服务零距离,民生保障有温度

每日新闻网讯(许堯)今年是第26个世界计量日,公安县市场监管局围绕“计量顺时代之需,应民生之盼”主题,结合群腐整治及群众关切的水电气“三表”规范、消费公平等“关键小事”,开展了系列惠民活动,以精准计量筑牢诚信基石,以透明...

万荣县王显乡竹家村:党建引领 科技破题 联农惠农

每日新闻网讯:(韩维元)眼下正是果树田间管理关键时期。在万荣县王显乡竹家村千亩瑞香红苹果示范园里,八架植保无人机正穿梭于翠绿的果树间,雾化的农药如细雨般均匀洒落。“过去十几个人耗时3天的喷药作业,现在无人机4小时就能完成...

青岛6名陌生人接力护送迷路老人回家

本报讯(记者张嫱 通讯员殷世山)近日,山东省青岛市西海岸新区,一场由巡警、公交车驾驶员、热心市民等6人共同参与的爱心接力,照亮了迷路老人的回家路,也感动了万千网友,彰显出青岛文明城市底色。5月8日14时20分,开发区公安...

湖北省公安县孱陵市场监管所开展养老服务领域非法集资风险排查

每日新闻网讯:(韩坤城)为维护老年消费合法权益,规范养老服务领域市场秩序,近日,公安县孱陵市场监管所开展养老服务领域非法集资风险排查。据悉,该所执法人员主要对辖区内养生馆、艾灸馆、会销馆、保健品销售等市场主体进行排查,共...

民生实事“不打烊”,温暖服务“不断档”

每日新闻网讯(吕本政 周冉)“五一”假期期间,烟台高新区马山街道海兴社区以党建红心为笔墨,联合辖区物业精心绘制“惠民服务图”。通过开放社区全功能阵地,将“服务不打烊、阵地不熄灯、居民不离场”的承诺转化为生动实践,让辖区居...

聚焦防灾减灾 守护生命安全

每日新闻网讯(吕本政 刘珍)5月12日是我国第17个“全国防灾减灾日”,主题是“人人讲安全、个个会应急——排查身边灾害隐患”。当天,烟台高新区应急管理局(防灾减灾救灾委员会办公室)在海岸社区容大东海岸开展宣传活动,进一步...

2025
05/13
09:05
浏览量: 278
大字号
分享
今日热点
成渝中线高铁全线最高的柳湾特大桥21号主墩封顶

成渝中线高铁全线最高的柳湾特大桥21号主墩封顶

“中科卫国健康行动”京津冀健康论坛发布会 日前在石家庄举行

“中科卫国健康行动”京津冀健康论坛发布会 日前在石家庄举行

四川东坡:坚守岗位保春节市场供应

四川东坡:坚守岗位保春节市场供应

全民健康,医路同行

全民健康,医路同行

湖北省公安县市场监管局开展节前执法检查 确保双节期间市场安全平稳有序

湖北省公安县市场监管局开展节前执法检查 确保双节期间市场安全平稳有序



友情链接

  • 人民网
  • 海彊之声
  • 小红书
  • 中国长安网
  • 海外网
  • 中国警察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老区网
  • 新华网
  • 中国台湾网
  • 中国政府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新闻网
  • 每日新闻网
  • 光明网
  • 央视网
  • 法制网
  • 中国青年网
  • 求是网
  •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免责声明         人员查询

    • 扫码看全网内容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定慧西里乙18号 联系电话:电话/传真010-88117470 010–52463177 18611141167(微信同号)邮箱1026329972@qq.com (每日新闻) 内线800转108
    网站备案/许可证工信部:京ICP备2025111695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7822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0537号
    每日新闻网http://www.everyday-news.cn/提供最新国内外新闻及新闻资讯
    每日新闻网秉承“新闻视野、文化视角、思想深度、理论高度、脚踏实地”的理念,运用互联网的快速传播技术和丰富的移动链接平台,每日新闻网正确引导社会思想意识,传播优秀文化,凝聚民族精神,彰显快速展示网络舆论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