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新闻网
网站首页 每日要闻头条快讯纪实现场专题报道社会热点就案说法海疆之声 成为会员
成为会员诗坛荟萃焦点网谈生态环境热点追踪群众来信乡村振兴企业风采监督与法名人字画人物·访谈关注民生人民视点文化·旅游科技前沿快闪中国深度观察名医·健康关于我们免责声明联系我们 人员查询
  • 浙江
  • 新疆
  • 内蒙古
  • 吉林
  • 重庆
  • 辽宁
  • 贵州
  • 四川
  • 海南
  • 云南
  • 福建
  • 台湾
  • 江西
  • 湖南
  • 湖北
  • 河南
  • 广西
  • 江苏
  • 安徽
  • 山东
  • 青海
  • 甘肃
  • 陕西
  • 山西
  • 河北
  • 黑龙江
  • 天津
  • 上海
  • 北京
  • 广东
  • 宁夏
  • 西藏
每日新闻网 > 关注民生 > “花式”校园运动让孩子玩得好身体棒

“花式”校园运动让孩子玩得好身体棒

来源:光明日报 | 时间:2024-06-03 11:35:30 | 点击:3256

户外走廊上有吊环,墙上能攀岩,柔道馆里两两对抗,荡桨池里配合默契……一所小学变身“体育乐园”,改变了人们对于传统校园的刻板印象。在这里,学生每天在校时间约10小时,各种体育活动超过3小时。

在辽宁省沈阳市浑南区第九小学,学生可以参与攀岩、滑雪、独轮车等约20项运动。教学楼前建了三个16米长的大滑梯,孩子们在里面“纵享丝滑”;空地上1400个轮胎堆得像小山,是撕名牌、玩游戏,肆意翻滚的好去处。

“每项运动都经过精心挑选,攀岩可以锻炼上肢力量,对脊柱侧弯有很好的恢复功能;赛艇能培养竞争精神和团队意识,而骑独轮车则能协调身体、提高认知、调节情绪。”校长侯明飞补充,全校2500名学生中,90%以上都会骑独轮车。

对体育的重视带来了“健康财富”。该校肥胖率低于3%,近视率仅为13.88%,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大部分孩子在运动后,不仅考试成绩没有下降,反而表现更出色。”侯明飞说。2023年年底,侯明飞入选第四届蔡崇信基金会以体树人校长计划,并获得中国篮球协会主席姚明的点赞:“侯明飞校长打造了一所神奇的学校,让孩子们在运动中玩乐,解锁人生的无限可能。”

据国家疾控局监测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儿童青少年总体近视率为51.9%。学生体质方面,有近五分之一的6至17岁青少年面临超重和肥胖。国家卫生健康委疾控局组织的2019年全国学生常见病和健康影响因素监测与干预结果显示,中小学生脊柱弯曲异常检出率约为2.8%,初中、高中阶段增长更快。

为促进青少年的全面发展,系列举措陆续出台,包括在中考中提高体育权重;在义务教育阶段实施“双减”政策,进一步减轻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同时,各地各学校积极构建科学、健康的校园体育文化,调动学生主动参与锻炼,希望通过“花式”运动项目让孩子们享受乐趣、增强体质。

在北京市昌平区,全区中小学聚焦校园足球普及推广,90%的学校都有足球队,全年开展区级、校级比赛4700多场,更多学生走上“绿茵场”;在密云区,集体跑步已成为中小学师生的必修课。

每天30分钟时长的大课间里,北京各中小学还创新开展特色体育活动,甚至推出舞狮、击剑、竹竿舞等运动项目。

北京市教委副主任王攀介绍,除课间体育锻炼外,北京市要求义务教育阶段落实每天1节体育课,高中阶段每周3至5节体育课,打造高质量体育课堂。同时,倡导家长帮助孩子制定并落实家庭体育锻炼计划,每天开展校外一小时体育锻炼。

数据显示,北京近三年学生体质健康状况呈现持续改善的趋势。2021年至2023年,中小学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测试优良率提升超过6%。2023年北京市中小学生近视率较2022年下降1%。

“武当武术,威震八方,气吞山河,举世无双!”走进武当山脚下的杨家畈中心小学,一阵阵气势恢宏的呐喊声从运动场上传来,孩子们刚劲有力、行云流水般的武术招式也映入眼帘。

在湖北武汉市,武术这一传统体育项目正逐渐走进更多中小学校园。

从不到6岁起在童梦幼儿园第一次接触洪门青龙拳,汉阳区钟家村小学一年级的邵绮瑄已坚持学习洪门青龙拳一年有余。升至小学后,邵绮瑄依然每周末清晨早早起床,和队友们一同锻炼。

“身体素质更好了,上小学以来没请过一次病假。”邵绮瑄的妈妈凌菲菲说,武术是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更能传递中国人的精气神。她希望,学校能提供更多的体育活动来增强学生体质。

在杨家畈中心小学,每天早上有2000名学生共同“习武”。校长周雪莹介绍,杨家畈中心小学是一所乡村小学,仅留守儿童就占了全校总人数的三分之一。“武术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让更多的青少年学习武术有助于他们更好地学习、理解中国传统文化并增强文化自信。”周雪莹说。

目前,湖北十堰市教育局已把武当武术教学纳入学校体育课程教学体系,列为体育必修课程。

北京体育职业学院教师、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健康体能讲师张龙凤说,丰富的特色体育活动、传统的体育项目供给,可以撬动越来越多中小学生走上运动场、爱上体育锻炼,有效帮助孩子们减少电子屏幕使用时间,助力他们身心健康成长。

(记者王莹、喻珮、赵旭、张逸飞、刘艺淳、杜子璇)

(责编:李昉、李依环)


【作者:】

文章评论
评论
全部评论
更多推荐

河南商水县平店乡

初夏时节,走进河南省周口市商水县平店乡雒庄村玫瑰花卉种植基地,600亩玫瑰竞相开放,阵阵花香弥漫开来。置身花丛中,绚丽的美景让人陶醉。“我们村从2013年开始引进玫瑰花种植,十几年的时间里,由于不断创新管理、引进新品种新...

莫日发驻村10年交出一份亮眼的乡村振兴答卷

外出务工的村民已陆续返岗,留村的村民在清明后种下的新品种香米,正处于育苗期。3个产业园放眼望去,蔬菜种植基地里,刚种下不久的冬瓜苗正努力生长;茶园中,嫩绿的茶芽迎着春风等待采摘;梨园里,果农们灵巧的双手正在枝叶间穿梭疏果...

在这里,少我一个不行(中国道路中国梦·青春为中国式现代化挺膺担当⑥)

2003年,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开始实施,我主动报名,成为第一批志愿者。来到西藏、留在西藏、扎根西藏,我已经在这里工作生活了20多年。常有人问,是什么让你坚持了下来?说句实在话,来之前没想过干这么久,来之后也不是没有动...

在无声的世界里放声歌唱(暖心故事)

李博指导学生发音。受访者供图5月7日,广西桂林市聋哑学校排练室内,一群听障儿童正进行日常训练。“起!”指挥棒在空中画出一个感叹号,合唱团负责人李博张大了嘴巴,用夸张的表情、灵活的肢体语言调动孩子们的情绪。“嗯、啊、哦……...

湖北省公安县闸口市场监管所开展居民 “水、电、气”专项检查

每日新闻网讯(熊周)为确保居民水电气价格政策有效落实,近日,公安县闸口市场监管所对辖区内供水、供电、供气专业经营单位和各物业公司开展专项检查。在专项检查中,工作人员通过细致审查收费公示、票据、缴费系统,并随机走访居民用户...

河北曲周:科技小院初夏又来新农人

初夏时节,绿荫初浓,晨风裹着湿意掠过,砖缝间凝着昨夜未干的雨痕,一场充满泥土味的乡村创业服务活动正在河北曲周如火如荼地进行。在张庄科技小院,青砖院墙间传来阵阵掌声,中国农业大学曲周科技小院团队的师生们和一帮青年新农人正面...

茶卡盐湖边的幸福生活

挨着茶卡盐湖景区有两个村,北边是青海省海西州乌兰县茶卡镇的巴音村,靠南边的是茶卡镇的茶卡村。曾经,这两个村有着相同的“宿命”,村民居住在距离镇上十几公里外的山区,主要以农业和养殖为主,交通、医疗、教育极为不便,是人均收入...

【全环境立德树人】乐享自然 聚力前行——烟台高新区实验小学举行走进辛安河主题公园实践活动

      每日新闻网讯(吕本政 吴美玲)春风拂绿野,山花映笑颜。为践行青少年体质提升计划,落实“每天锻炼1小时”政策要求,近日,烟台高新区实验小学走进辛安河主题公园开展实践活动。 ...

计量服务零距离,民生保障有温度

每日新闻网讯(许堯)今年是第26个世界计量日,公安县市场监管局围绕“计量顺时代之需,应民生之盼”主题,结合群腐整治及群众关切的水电气“三表”规范、消费公平等“关键小事”,开展了系列惠民活动,以精准计量筑牢诚信基石,以透明...

万荣县王显乡竹家村:党建引领 科技破题 联农惠农

每日新闻网讯:(韩维元)眼下正是果树田间管理关键时期。在万荣县王显乡竹家村千亩瑞香红苹果示范园里,八架植保无人机正穿梭于翠绿的果树间,雾化的农药如细雨般均匀洒落。“过去十几个人耗时3天的喷药作业,现在无人机4小时就能完成...

2024
06/03
11:35
浏览量: 3256
大字号
分享
今日热点
成渝中线高铁全线最高的柳湾特大桥21号主墩封顶

成渝中线高铁全线最高的柳湾特大桥21号主墩封顶

“中科卫国健康行动”京津冀健康论坛发布会 日前在石家庄举行

“中科卫国健康行动”京津冀健康论坛发布会 日前在石家庄举行

四川东坡:坚守岗位保春节市场供应

四川东坡:坚守岗位保春节市场供应

全民健康,医路同行

全民健康,医路同行

湖北省公安县市场监管局开展节前执法检查 确保双节期间市场安全平稳有序

湖北省公安县市场监管局开展节前执法检查 确保双节期间市场安全平稳有序



友情链接

  • 人民网
  • 海彊之声
  • 小红书
  • 中国长安网
  • 海外网
  • 中国警察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老区网
  • 新华网
  • 中国台湾网
  • 中国政府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新闻网
  • 每日新闻网
  • 光明网
  • 央视网
  • 法制网
  • 中国青年网
  • 求是网
  •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免责声明         人员查询

    • 扫码看全网内容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定慧西里乙18号 联系电话:电话/传真010-88117470 010–52463177 18611141167(微信同号)邮箱1026329972@qq.com (每日新闻) 内线800转108
    网站备案/许可证工信部:京ICP备2025111695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7822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0537号
    每日新闻网http://www.everyday-news.cn/提供最新国内外新闻及新闻资讯
    每日新闻网秉承“新闻视野、文化视角、思想深度、理论高度、脚踏实地”的理念,运用互联网的快速传播技术和丰富的移动链接平台,每日新闻网正确引导社会思想意识,传播优秀文化,凝聚民族精神,彰显快速展示网络舆论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