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新闻网
网站首页 每日新闻杂志要闻快讯纪实现场专题报道社会热点就案说法海疆之声 成为会员
每日地方诗坛荟萃焦点网谈生态环境热点追踪群众来信乡村振兴企业风采监督与法名人字画人物·访谈关注民生人民视点文化·旅游科技前沿快闪中国深度观察名医·健康关于我们免责声明联系我们 人员查询
  • 浙江
  • 新疆
  • 内蒙古
  • 吉林
  • 重庆
  • 辽宁
  • 贵州
  • 四川
  • 海南
  • 云南
  • 福建
  • 台湾
  • 江西
  • 湖南
  • 湖北
  • 河南
  • 广西
  • 江苏
  • 安徽
  • 山东
  • 青海
  • 甘肃
  • 陕西
  • 山西
  • 河北
  • 黑龙江
  • 天津
  • 上海
  • 北京
  • 广东
  • 宁夏
  • 西藏
每日新闻网 > 每日新闻杂志 > “卢沟晓月”与“京彩灯会”交相辉映 来丰台享中秋文化盛宴

“卢沟晓月”与“京彩灯会”交相辉映 来丰台享中秋文化盛宴

来源:人民网-北京频道 | 时间:2024-09-17 09:48:45 | 点击:2904

人民网北京9月16日电 (记者鲍聪颖)9月15日,丰台区2024年“卢沟晓月”中秋系列文化活动在北京园博园三号门广场启幕。记者了解到,此次活动由丰台区委宣传部主办,丰台区文化和旅游局、丰台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协办,通过精妙设计,以“京彩灯会”—2024年中秋国庆彩灯游园会(以下简称“京彩灯会”)的“光影”为媒介,串联三天三场以“月映雅乐中秋情”“放歌丰台古今情”“盛世祥月舞秋韵”为主题的演出,在中秋节假期为市民带来中华传统文化视听盛宴。

9月15日,丰台区2024年“卢沟晓月”中秋系列文化活动在北京园博园启幕。人民网记者 鲍聪颖摄

以“光影”为媒 “卢沟晓月”大型灯组焕发光彩

听经典民乐,过传统佳节。晚六点,以“月映雅乐中秋情”为主题的演出在园博园三号门广场开始。民乐打击乐《龙腾虎跃》拉开整场演出的序幕,鼓点铿锵、声情并茂,强烈的节奏感瞬间点燃全场气氛。

9月15日,丰台区2024年“卢沟晓月”中秋系列文化活动在北京园博园启幕。人民网记者 鲍聪颖摄

北京乐府民乐团在云浮莲花状的舞台中合奏《卢沟晓月》,与右方长70米、高18米的“卢沟晓月”大型灯组遥相辉映。观众现场沉浸式感受“涧水如练、西山似黛、斜月西沉、月明皎洁”燕京八景——卢沟晓月。

9月15日,丰台区2024年“卢沟晓月”中秋系列文化活动在北京园博园启幕。人民网记者 鲍聪颖摄

从欢快、轻松的民乐合奏《沧海一声笑》,旋律优美动人的《茉莉花》,到激扬豪放的男生独唱《祝酒歌》,独具地方特色的二胡独奏《良宵》,再到质朴自然、感情真挚的女生独唱《小河淌水》,为观众们献上了一场丰富多彩的听觉盛宴。

经典与创新的碰撞 “打包月亮”带走文化记忆

除了民乐团的演出,现场还有“打卡装置区”“打包月亮”等多个互动活动。据介绍,“月亮”文创礼物将在三天的活动中发放给参与观众,希望通过将月亮“打包”回家的方式,让参与者都能带走一份属于自己的文化记忆。

9月15日,丰台区2024年“卢沟晓月”中秋系列文化活动在北京园博园启幕。人民网记者 鲍聪颖摄

观众宋女士对记者表示,这是一场难忘的民族文化盛宴,既欣赏到了丰富多彩的民族乐器和节目,更对民族文化有了更深的了解和认识,也为中秋、国庆双节增添了浓厚的文化氛围。

特色戏曲、非遗轮番上演 原创节目彰显文化底蕴

9月16日、17日,主办方还将为观众奉上“放歌丰台古今情”“盛世祥月舞秋韵”为主题的视听文化盛宴。届时,汉唐古典舞《步天歌》、歌曲《大美丰台等你来》、歌曲《绽放》、戏歌《丰景如画》等一系列丰台区原创的特色演出依次上演。在声光电的渲染下,配上园博园中“京彩灯会”的花好月圆之景,情景交融,将人们带进“卢沟晓月”的意境之中。

9月15日,丰台区2024年“卢沟晓月”中秋系列文化活动在北京园博园启幕。人民网记者 鲍聪颖摄

其中,丰台戏剧家协会创作的原创戏歌《丰景如画》展现了丰台区域发展新面貌,原创创城歌曲《绽放》细数了丰台新风貌、建设成就,邀请观众与丰台“相遇”,一个个精彩的原创节目彰显了丰台文化底蕴。

9月15日,丰台区2024年“卢沟晓月”中秋系列文化活动在北京园博园启幕。人民网记者 鲍聪颖摄

“盛世祥月舞秋韵”主题演出更是古韵今风共舞。在中秋之夜,观众近距离欣赏古老非遗焕发的“新难奇绝”,感受传统戏曲独特的华彩之美。有着“花会活化石”之称的花会泰斗隋少甫先生的徒弟黄荣贵(市级传承人)与第五代传承人冯文武同台献艺,现场表演非遗技艺——中幡《欢欢喜喜闹中秋》,还有河北北里舞狮代表性项目的众弟子献上的舞狮表演《龙腾虎跃》,由北京市河北梆子剧团演出的《梨园风采》等等。

9月15日,丰台区2024年“卢沟晓月”中秋系列文化活动在北京园博园启幕。人民网记者 鲍聪颖摄

“我们希望将此次活动打造成为一场全民参与、广泛关注的文化盛宴。”王福强表示,活动突出展现丰台区戏曲特色、非遗传承,从多个角度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彰显丰台区致力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信心和决心,展现丰台区独特的文化魅力。

(责编:鲍聪颖、高星)


【作者:】

文章评论
评论
全部评论
更多推荐

习近平致电祝贺比亚当选连任喀麦隆总统

新华社北京11月7日电 11月7日,国家主席习近平致电保罗·比亚,祝贺他当选连任喀麦隆共和国总统。  习近平指出,中国和喀麦隆传统友好。近年来,两国政治互信不断深化,各领域合作成果丰硕,在涉及彼此核心利益和重大关切问题上...

2032年才能完成!法国审计法院批卢浮宫安保升级缓慢

新华社北京11月7日电 法国审计法院6日发布报告,批评卢浮宫博物馆安保系统升级工程进展缓慢,预计要到2032年才能完成。  这份报告评估了卢浮宫2018年至2024年的管理情况。报告说,卢浮宫2015年启动安全审计,发现...

十五运会点燃全民健身热情 “元老级”场馆焕新升级亮点多

央视网消息:十五运开幕在即,目前各大馆场已经准备就绪,各项筹备工作也正在稳步推进。一些老场馆全新升级后有哪些新亮点?一起来看。承载着几代广东人记忆的广东省奥体中心将再次成为全运会的主场馆,而备受关注的跳水比赛也已开始在奥...

菲律宾宣布进入国家灾难状态

  当地时间11月6日,菲律宾总统马科斯宣布,受台风“海鸥”的影响,菲律宾进入国家灾难状态,同时应对即将到来的第26号台风“凤凰”。  根据菲律宾国家减灾委公布的数据,截至11月6日上午,台风“海鸥”在菲律宾已造成至少1...

神舟二十号载人飞船返回任务将推迟进行

记者从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了解到,神舟二十号载人飞船疑似遭空间微小碎片撞击,正在进行影响分析和风险评估。为确保航天员生命健康安全和任务圆满成功,经研究决定,原计划11月5日实施的神舟二十号返回任务将推迟进行

50种易倒卖回流医保药品纳入智能监管 哪些违规行为将被“狙击”?

国家医保局日前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超量开药智能监管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明确将加强超量开药智能监管,打击倒卖医保药品行为,将依托全国统一医保信息平台,建立健全超量开药问题智能监管筛查预警规则,推动监管关口前移...

习近平就牙买加遭受飓风灾害向牙买加总督艾伦致慰问电

习近平就牙买加遭受飓风灾害向牙买加总督艾伦致慰问电李强向牙买加总理霍尔尼斯致慰问电  11月3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就牙买加遭受飓风灾害向牙买加总督艾伦致慰问电。  习近平表示,惊悉牙买加遭受强烈飓风灾害,造成人员伤亡和重大...

习近平会见俄罗斯总理米舒斯京

  11月4日上午,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会见俄罗斯总理米舒斯京。  11月4日上午,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会见俄罗斯总理米舒斯京。  习近平指出,今年以来,中俄关系锚定更高水平、更高质量发展目标,在风高...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博览园昆虫博物馆:讲述昆虫故事 传承科学薪火

【校馆弦歌】    “从南极到北极,从草原到荒漠,到处都有昆虫的踪迹……”第三十二届中国杨凌农业高新科技成果博览会期间,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博览园昆虫博物馆内,参会观众被讲解员李姗姗的讲述深深吸引。她将大家带回三亿...

2025桂林艺术节:山水化境 戏剧新生

 榕湖之畔,漓江之滨,戏剧之光穿越岁月,映照出一幅传统与现代、民族与世界交融的生动图景。10月24日至11月2日,2025桂林艺术节以“化境”为主题,化剧入景,化艺入境,为观众带来百余场特色活动。  桂林——这座被誉为“...

2024
09/17
09:48
浏览量: 2904
大字号
分享
今日热点
中国第41次南极考察队出征

中国第41次南极考察队出征

广东广州:白鹅潭大湾区艺术中心正式向公众开放

广东广州:白鹅潭大湾区艺术中心正式向公众开放

党和国家领导人参加首都义务植树活动

党和国家领导人参加首都义务植树活动

习近平会见美国工商界和战略学术界代表

习近平会见美国工商界和战略学术界代表

元首外交丨从中贝关系看中国对非真实亲诚理念

元首外交丨从中贝关系看中国对非真实亲诚理念



友情链接

  • 人民网
  • 海彊之声
  • 小红书
  • 中国长安网
  • 海外网
  • 中国警察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老区网
  • 新华网
  • 中国台湾网
  • 中国政府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新闻网
  • 每日新闻网
  • 光明网
  • 央视网
  • 法制网
  • 中国青年网
  • 求是网
  •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免责声明         人员查询

    • 扫码看全网内容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定慧西里乙18号 联系电话:电话/传真010-88117470 010–52463177 18611141167(微信同号)邮箱1026329972@qq.com (每日新闻) 内线800转108
    网站备案/许可证工信部:京ICP备2025111695号-2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46001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0537号
    每日新闻网http://www.everyday-news.com/提供最新国内外新闻及新闻资讯
    每日新闻网秉承“新闻视野、文化视角、思想深度、理论高度、脚踏实地”的理念,运用互联网的快速传播技术和丰富的移动链接平台,每日新闻网正确引导社会思想意识,传播优秀文化,凝聚民族精神,彰显快速展示网络舆论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