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新闻网
网站首页 每日新闻杂志要闻快讯纪实现场专题报道社会热点就案说法海疆之声 成为会员
每日地方诗坛荟萃焦点网谈生态环境热点追踪群众来信乡村振兴企业风采监督与法名人字画人物·访谈关注民生人民视点文化·旅游科技前沿快闪中国深度观察名医·健康关于我们免责声明联系我们 人员查询
  • 浙江
  • 新疆
  • 内蒙古
  • 吉林
  • 重庆
  • 辽宁
  • 贵州
  • 四川
  • 海南
  • 云南
  • 福建
  • 台湾
  • 江西
  • 湖南
  • 湖北
  • 河南
  • 广西
  • 江苏
  • 安徽
  • 山东
  • 青海
  • 甘肃
  • 陕西
  • 山西
  • 河北
  • 黑龙江
  • 天津
  • 上海
  • 北京
  • 广东
  • 宁夏
  • 西藏
每日新闻网 > 每日新闻杂志 > 一见·时隔一月,总书记再次考察“为基层减负”

一见·时隔一月,总书记再次考察“为基层减负”

来源:人民网 | 时间:2024-04-24 15:00:17 | 点击:7558

基层强则国家强,基层安则国家安。抓好基层治理现代化这项基础性工作,习近平总书记念兹在兹。

从乡村到社区,深入基层步履不停,视线始终关注“为基层减负”。

1个月前,湘北的港中坪村,总书记嘱托“持之以恒抓好这项工作”。4月22日,山城重庆,九龙坡区民主村社区,总书记再次强调:“为基层减负要明确权责,不能什么事都压给基层,基层该承担哪些工作,要把职责事项搞清楚。”

时针回拨。

5年前,同是4月,也在重庆,调研脱贫攻坚。总书记指出:“要坚决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让基层干部从繁文缛节、文山会海、迎来送往中解脱出来。”那一年,是党中央确定的“基层减负年”。

减负赋能,治理提效,5年攻坚,见韧性,显实效,有思考。

这是来自基层的呼声。

“开不完的会议、填不完的表格、迎不完的检查”,一度是部分基层干部的疲态写照。

2018年,一份反映基层干部工作和心理负担重的材料递到了习近平总书记的案头。

“这种状况必须改变!”7月,总书记作出重要批示,随后又于当年8月、12月接连作出重要指示,严肃指出下去督查的太多,检查考核过多过频,基层不堪负担,明确要求解决一些困扰基层的形式主义问题。

解决形式主义突出问题和为基层减负,统筹谋划、一体推进,成为全面从严治党的新实践。

更深的思虑,是党的十九大后,习近平总书记敏锐察觉到,“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在整治‘四风’中并没有真正压下去,甚至成为侵蚀党的形象、影响党群干群关系的突出问题”。

两份通知,接连出拳,直击病灶。

2018年底,中办印发通知,统筹规范督查检查考核工作,严控总量、频次;次年3月,通知再次印发,剑指形式主义拖累基层,划出道道红线:确保发给县级以下的文件、召开的会议减少30%—50%,严格控制“一票否决”事项,不能动辄签“责任状”……

“基层减负年”年底,省区市相关文件和会议分别压缩39%、37%,中央和国家机关分别压缩39%、33%。

“县里开短会成了常态”“感觉手机都变轻了”,舒展开肩膀的基层干部有了更多的时间走街串巷、服务群众。

这是持之以恒的攻坚。

“基层减负年”年底的中央政治局专题民主生活会,习近平总书记语重心长:“这项工作做得不错,但不应该只是一年的事情,已经开了个头,接下来要一直这样做下去,不要什么时候又来个文山会海大回潮,要深化拓展基层减负工作,让减负成果更好惠及人民群众。”

这次来到民主村社区,总书记走进社区党群服务中心,询问社区干部这里都开展哪些便民服务、社区干部待遇怎么样、平时工作忙不忙等,详细了解近年来社区减负效果。

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就像“牛皮癣”,纠风是攻坚战,也是持久战。总书记时时放在心上。

脱贫攻坚,谆谆叮嘱警惕“大跃进”:

“不顾客观条件的层层加码,看似积极向上,实则违背规律、急躁冒进,欲速则不达。”

抗击疫情,严肃批评形式主义问题:

有的地方市县局办“各自制作一份或几份表格,要求基层干部填写并迅速上报,这些表格的内容其实相差无几,但没有一个文件、一个部门帮乡镇解决急需的哪怕一个口罩、一瓶消毒水的问题”!

科研创新,反复强调“保障时间”:

“决不能让科技人员把大量时间花在一些无谓的迎来送往活动上,花在不必要的评审评价活动上,花在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种种活动上!”

…………

方方面面,桩桩件件,总书记关爱干部、狠抓作风,鲜明树立为基层松绑减负、激励干部担当作为的实干导向。

这是以上率下的引领。

下之所以为,惟上是视。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从领导机关特别是从中央和国家机关改起,为基层干部松绑减负”。

2019年3月,在党中央统一领导下,建立了中央层面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专项工作机制。这在党的历史上,是第一次。

正是从这一年起,每年听取基层减负年度工作情况报告,成为中央政治局的重要事项。

中央文件也明确提出,对困扰基层的形式主义问题进行大排查,“从领导机关首先是中央和国家机关做起”。

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关心关爱基层干部群众的强烈信号,从党中央一路涌流到国家治理体系的“神经末梢”。

基层减负,松绑的是形式主义的束缚,拧紧的是实干担当的状态。以马不离鞍、缰不松手的韧劲,深化拓展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必将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提供更坚强的作风保证。

策划:杜尚泽

撰文:杨昕宸

海报:田兴洲

校检:朱利

摄影:新华社记者 谢环驰

视觉:赖向东、虞东升

(责编:袁勃、赵欣悦)


【作者:】

文章评论
评论
全部评论
更多推荐

习近平致电祝贺比亚当选连任喀麦隆总统

新华社北京11月7日电 11月7日,国家主席习近平致电保罗·比亚,祝贺他当选连任喀麦隆共和国总统。  习近平指出,中国和喀麦隆传统友好。近年来,两国政治互信不断深化,各领域合作成果丰硕,在涉及彼此核心利益和重大关切问题上...

2032年才能完成!法国审计法院批卢浮宫安保升级缓慢

新华社北京11月7日电 法国审计法院6日发布报告,批评卢浮宫博物馆安保系统升级工程进展缓慢,预计要到2032年才能完成。  这份报告评估了卢浮宫2018年至2024年的管理情况。报告说,卢浮宫2015年启动安全审计,发现...

十五运会点燃全民健身热情 “元老级”场馆焕新升级亮点多

央视网消息:十五运开幕在即,目前各大馆场已经准备就绪,各项筹备工作也正在稳步推进。一些老场馆全新升级后有哪些新亮点?一起来看。承载着几代广东人记忆的广东省奥体中心将再次成为全运会的主场馆,而备受关注的跳水比赛也已开始在奥...

菲律宾宣布进入国家灾难状态

  当地时间11月6日,菲律宾总统马科斯宣布,受台风“海鸥”的影响,菲律宾进入国家灾难状态,同时应对即将到来的第26号台风“凤凰”。  根据菲律宾国家减灾委公布的数据,截至11月6日上午,台风“海鸥”在菲律宾已造成至少1...

神舟二十号载人飞船返回任务将推迟进行

记者从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了解到,神舟二十号载人飞船疑似遭空间微小碎片撞击,正在进行影响分析和风险评估。为确保航天员生命健康安全和任务圆满成功,经研究决定,原计划11月5日实施的神舟二十号返回任务将推迟进行

50种易倒卖回流医保药品纳入智能监管 哪些违规行为将被“狙击”?

国家医保局日前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超量开药智能监管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明确将加强超量开药智能监管,打击倒卖医保药品行为,将依托全国统一医保信息平台,建立健全超量开药问题智能监管筛查预警规则,推动监管关口前移...

习近平就牙买加遭受飓风灾害向牙买加总督艾伦致慰问电

习近平就牙买加遭受飓风灾害向牙买加总督艾伦致慰问电李强向牙买加总理霍尔尼斯致慰问电  11月3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就牙买加遭受飓风灾害向牙买加总督艾伦致慰问电。  习近平表示,惊悉牙买加遭受强烈飓风灾害,造成人员伤亡和重大...

习近平会见俄罗斯总理米舒斯京

  11月4日上午,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会见俄罗斯总理米舒斯京。  11月4日上午,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会见俄罗斯总理米舒斯京。  习近平指出,今年以来,中俄关系锚定更高水平、更高质量发展目标,在风高...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博览园昆虫博物馆:讲述昆虫故事 传承科学薪火

【校馆弦歌】    “从南极到北极,从草原到荒漠,到处都有昆虫的踪迹……”第三十二届中国杨凌农业高新科技成果博览会期间,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博览园昆虫博物馆内,参会观众被讲解员李姗姗的讲述深深吸引。她将大家带回三亿...

2025桂林艺术节:山水化境 戏剧新生

 榕湖之畔,漓江之滨,戏剧之光穿越岁月,映照出一幅传统与现代、民族与世界交融的生动图景。10月24日至11月2日,2025桂林艺术节以“化境”为主题,化剧入景,化艺入境,为观众带来百余场特色活动。  桂林——这座被誉为“...

2024
04/24
15:00
浏览量: 7558
大字号
分享
今日热点
中国第41次南极考察队出征

中国第41次南极考察队出征

广东广州:白鹅潭大湾区艺术中心正式向公众开放

广东广州:白鹅潭大湾区艺术中心正式向公众开放

党和国家领导人参加首都义务植树活动

党和国家领导人参加首都义务植树活动

习近平会见美国工商界和战略学术界代表

习近平会见美国工商界和战略学术界代表

元首外交丨从中贝关系看中国对非真实亲诚理念

元首外交丨从中贝关系看中国对非真实亲诚理念



友情链接

  • 人民网
  • 海彊之声
  • 小红书
  • 中国长安网
  • 海外网
  • 中国警察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老区网
  • 新华网
  • 中国台湾网
  • 中国政府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新闻网
  • 每日新闻网
  • 光明网
  • 央视网
  • 法制网
  • 中国青年网
  • 求是网
  •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免责声明         人员查询

    • 扫码看全网内容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定慧西里乙18号 联系电话:电话/传真010-88117470 010–52463177 18611141167(微信同号)邮箱1026329972@qq.com (每日新闻) 内线800转108
    网站备案/许可证工信部:京ICP备2025111695号-2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46001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0537号
    每日新闻网http://www.everyday-news.com/提供最新国内外新闻及新闻资讯
    每日新闻网秉承“新闻视野、文化视角、思想深度、理论高度、脚踏实地”的理念,运用互联网的快速传播技术和丰富的移动链接平台,每日新闻网正确引导社会思想意识,传播优秀文化,凝聚民族精神,彰显快速展示网络舆论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