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新闻网
网站首页 每日新闻杂志要闻快讯纪实现场专题报道社会热点就案说法海疆之声 成为会员
每日地方诗坛荟萃焦点网谈生态环境热点追踪群众来信乡村振兴企业风采监督与法名人字画人物·访谈关注民生人民视点文化·旅游科技前沿快闪中国深度观察名医·健康关于我们免责声明联系我们 人员查询
  • 浙江
  • 新疆
  • 内蒙古
  • 吉林
  • 重庆
  • 辽宁
  • 贵州
  • 四川
  • 海南
  • 云南
  • 福建
  • 台湾
  • 江西
  • 湖南
  • 湖北
  • 河南
  • 广西
  • 江苏
  • 安徽
  • 山东
  • 青海
  • 甘肃
  • 陕西
  • 山西
  • 河北
  • 黑龙江
  • 天津
  • 上海
  • 北京
  • 广东
  • 宁夏
  • 西藏
每日新闻网 > 焦点网谈 > 新华时评|欧盟法案不公平、不合规、不合理

新华时评|欧盟法案不公平、不合规、不合理

来源:新华网 | 时间:2024-10-07 19:04:38 | 点击:487

 新华社布鲁塞尔10月5日电 题:欧盟法案不公平、不合规、不合理

  新华社记者康逸 张兆卿

  10月4日,欧盟成员国以5票反对、12票弃权、10票赞成的投票结果通过欧盟委员会提交的对华电动汽车反补贴案终裁草案,拟对原产于中国的电动汽车征收最终反补贴税。投票结果反映出欧盟内部在加税问题上的巨大分歧,欧洲政商学界对欧盟无视成员国分歧推进贸易保护主义措施表示强烈不满。中方表态,坚决反对欧方在此案中不公平、不合规、不合理的保护主义做法。

这是10月4日在比利时布鲁塞尔拍摄的欧盟委员会大楼。 新华社记者赵丁喆摄

这是10月4日在比利时布鲁塞尔拍摄的欧盟委员会大楼。 新华社记者赵丁喆摄

  中国电动汽车产业发展坚持市场主导、立足充分竞争,通过不断自主创新,增加了世界绿色公共产品的优质供给,为全球应对气候变化作出了重要贡献,欧方对华加征关税的保护主义做法不公平,是对公平竞争原则的严重背离。中国拥有完备的产业链供应链体系和超大规模市场,在开放市场环境下,中国汽车产业抓住绿色发展机遇,加快向新能源汽车转型。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充分的市场竞争有效促进了创新,促使中国汽车在电动化、智能化方面走在前列,竞争力日益增强。中国汽车产业的发展,是尊重市场规律、充分竞争的结果,不是补贴的结果。美国智库落基山研究所分析师指出,应对气候变化的紧迫性要求世界各国加快行动,推进所有领域的能源转型。“中国可以为世界提供更清洁、高质量、价格合理的电动汽车。”

9月11日,人们在德国法兰克福国际汽车零配件及售后服务展览会上参观比亚迪展台。 新华社记者张帆摄

9月11日,人们在德国法兰克福国际汽车零配件及售后服务展览会上参观比亚迪展台。 新华社记者张帆摄

  欧方的保护主义做法严重违反世贸组织规则,干扰了正常的国际贸易秩序,欧方对华加征关税的保护主义做法不合规。此次反补贴调查是在欧盟产业未申诉的情况下由欧盟委员会主动发起的,缺乏业界普遍支持,成员国之间也存在巨大分歧,欧盟又设定了极高的推翻门槛。欧方预设结论,在调查各环节的做法均违背其承诺的“客观、公正、非歧视、透明”原则,不符合世贸组织规则。调查终裁披露中也承认没有发现中国出口电动汽车对欧盟汽车制造商造成实质性损害。欧盟仅仅基于所谓“损害威胁”而滥用贸易保护主义的做法严重损害以世贸组织规则为基础的多边贸易体制。匈牙利总理欧尔班说,匈牙利反对欧盟加征关税的举措,这将损害欧盟自身竞争力。德国汽车工业协会主席希尔德加德·穆勒表示,德国政府投下反对票,站在了欧洲和德国汽车工业及其员工的利益一边。投票结果表明,“德国在这一立场上并不孤单”。

  欧方的保护主义做法阻碍欧中贸易投资合作,延缓欧盟自身绿色转型进程,还将影响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共同努力,欧方对华加征关税的保护主义做法不合理。自欧盟开展反补贴调查以来,诸多中国企业表达了对调查结果的关切、对欧盟营商环境和赴欧投资风险的极大担忧。欧盟此举将削弱中国企业对欧投资信心。欧盟中国商会发表声明说,对中国电动汽车加征关税“不会增强欧洲及其他市场本土产业的韧性,反将失去相关中方对欧投资,最终削弱欧洲市场自身的竞争力和全球电动汽车产业链的活力”。一旦加税,在华生产电动汽车的欧洲车企均不能幸免,将导致欧洲消费者难以平价购买到优质的电动汽车,影响欧洲电动汽车市场发展,令欧盟绿色转型之路更加坎坷。斯洛文尼亚经济、旅游和体育部长马特亚日·汗表示,绿色转型需要有面对全球市场的创新和勇气,否则很难在日益复杂的全球经济中保持竞争力。

这是9月19日在比利时布鲁塞尔欧盟总部拍摄的中欧双方工作团队就欧盟对华电动汽车反补贴案的磋商现场。 新华社记者孟鼎博摄

这是9月19日在比利时布鲁塞尔欧盟总部拍摄的中欧双方工作团队就欧盟对华电动汽车反补贴案的磋商现场。 新华社记者孟鼎博摄

  在处理中欧这一经贸摩擦问题上,中方始终从维护中欧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大局出发,一直秉持通过对话磋商妥善处理分歧的最大诚意。欧洲业界也不愿意承受贸易摩擦升级带来的苦果。投票结果公布后,梅赛德斯-奔驰集团发言人呼吁欧盟与中国通过谈判解决问题。大众汽车表示,“共同目标必须是防止任何保护性关税,从而避免贸易冲突”。

  值得注意的是,欧方也表达了要继续通过谈判解决问题的政治意愿。中欧技术团队将在10月7日继续进行谈判。面对内外部理性呼声,欧方是时候真正展现出落实政治意愿的实际行动,回到通过磋商解决贸易摩擦的正确轨道上来,与中方相向而行,推动达成双方均可接受的解决方案。正如德国总理朔尔茨所说,与更多国家的更多合作伙伴进行更多贸易,是在不确定的世界中明智的风险管理,与中国的谈判必须继续进行下去。

(责编:崔译戈、徐祥丽)


【作者:】

文章评论
评论
全部评论
更多推荐

每日读画丨古画里的运动,同样精彩!

 古画里的运动,同样精彩!徐霞客穿越报道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蹴鞠变足球,捶丸似高尔夫……古人玩的,怎么今天还在玩?古画里究竟还藏着多少全运会同款?一睹为快,为运动健儿们加油! 编辑:王玉西 责任编辑:...

最高人民法院、国家文物局联合发布依法推进文物保护典型案例

央视网消息:为充分发挥典型案例的警示、教育和指引作用,展现守牢文物安全底线、红线和生命线的决心,引导社会公众增强文物保护意识,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修订通过一周年之际,最高人民法院、国家文物局联合公开发布5件依法...

“银发科技”助力服务场景向“智”向“新” 智慧赋能让“享老”更有温度

央视网消息:第八届进博会虹桥国际经济论坛围绕全球科技创新热点,设置了多场分论坛。在11月6日举行的“人形机器人创新发展合作”分论坛上,多方专家共同探讨了人形机器人发展的新趋势、新路径。  这里是上海进博会虹桥论坛的分论坛...

今年第26号台风“凤凰”今天凌晨生成,强度逐渐增强

央视网消息:据中国天气网消息,今年第26号台风“凤凰”(热带风暴级;英文名称:Fung-wong;名字来源:中国香港;意义:山峰名)已于今天(6日)凌晨生成,早上5点钟其中心位于菲律宾马尼拉东偏南方向约2300公里的西北...

以“智”赋能 向新而行——中拉经贸合作跑出“加速度”

11月3日至4日,第十八届中国—拉美企业家高峰会在河南郑州举行。来自拉美和加勒比地区20多个国家的政府官员、驻华使节、专家学者、商协会负责人、企业代表等齐聚一堂,与中方嘉宾共商合作、共谋发展。  在本届高峰会的配套活动中...

台风黄色预警:“海鸥”今晨已移入南海 最强可达强台风级

央视网消息:中央气象台11月5日06时发布台风黄色预警,今年第25号台风“海鸥”已于今天(5日)早晨移入南海,早晨5点钟其中心位于越南嘉莱省归仁市东偏南方向约1130公里的南海东南部海面,就是北纬11.5度、东经119....

中小学春秋假给旅游市场带来哪些积极变化?

央视网消息:11月往往是传统旅游的淡季,而随着秋假时间的确定,浙江的旅游市场“淡季不淡”。不少旅行社也借机推出了个性化、定制化产品。 编辑:林涛 责任编辑:刘亮

这条时速350公里高铁,开启建设“加速度”!

近日随着铺轨机将最后一对500米长钢轨平稳铺设到云岭隧道中段道床板上西安至十堰高速铁路陕西段长钢轨铺设任务圆满完成西十高铁开启建设“加速度”西十高铁陕西段线路长169.4公里,正线铺轨323.93公里,铺设道岔45组,全...

“太空交接”完成!神二十航天员11月5日返回地球

据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消息,北京时间2025年11月4日,神舟二十号和神舟二十一号航天员乘组进行交接仪式,两个乘组移交了中国空间站的钥匙。  截至目前,神舟二十号航天员乘组已完成全部既定任务,将于11月5日乘坐神舟二十...

原北京市国家税务局党组书记、局长吴新联接受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

央视网消息: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11月3日通报,据中央纪委国家监委驻国家税务总局纪检监察组、北京市纪委监委消息:原北京市国家税务局党组书记、局长吴新联涉嫌严重违纪违法,目前正接受中央纪委国家监委驻国家税务总局纪检监察组纪...

2024
10/07
19:04
浏览量: 487
大字号
分享
今日热点
2024台北国际旅展开幕

2024台北国际旅展开幕

共绘亚洲品牌新蓝图 ——第19届亚洲品牌盛典在北京举行

共绘亚洲品牌新蓝图 ——第19届亚洲品牌盛典在北京举行

"扁担电工"担起乡亲情

"扁担电工"担起乡亲情

活“荔”湾区  共赢未来

活“荔”湾区 共赢未来

瑞雪兆丰年,越博动力终于迎来了重大喜讯!

瑞雪兆丰年,越博动力终于迎来了重大喜讯!



友情链接

  • 人民网
  • 海彊之声
  • 小红书
  • 中国长安网
  • 海外网
  • 中国警察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老区网
  • 新华网
  • 中国台湾网
  • 中国政府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新闻网
  • 每日新闻网
  • 光明网
  • 央视网
  • 法制网
  • 中国青年网
  • 求是网
  •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免责声明         人员查询

    • 扫码看全网内容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定慧西里乙18号 联系电话:电话/传真010-88117470 010–52463177 18611141167(微信同号)邮箱1026329972@qq.com (每日新闻) 内线800转108
    网站备案/许可证工信部:京ICP备2025111695号-2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46001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0537号
    每日新闻网http://www.everyday-news.com/提供最新国内外新闻及新闻资讯
    每日新闻网秉承“新闻视野、文化视角、思想深度、理论高度、脚踏实地”的理念,运用互联网的快速传播技术和丰富的移动链接平台,每日新闻网正确引导社会思想意识,传播优秀文化,凝聚民族精神,彰显快速展示网络舆论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