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新闻网
网站首页 每日新闻杂志要闻快讯纪实现场专题报道社会热点就案说法海疆之声 成为会员
每日地方诗坛荟萃焦点网谈生态环境热点追踪群众来信乡村振兴企业风采监督与法名人字画人物·访谈关注民生人民视点文化·旅游科技前沿快闪中国深度观察名医·健康关于我们免责声明联系我们 人员查询
  • 浙江
  • 新疆
  • 内蒙古
  • 吉林
  • 重庆
  • 辽宁
  • 贵州
  • 四川
  • 海南
  • 云南
  • 福建
  • 台湾
  • 江西
  • 湖南
  • 湖北
  • 河南
  • 广西
  • 江苏
  • 安徽
  • 山东
  • 青海
  • 甘肃
  • 陕西
  • 山西
  • 河北
  • 黑龙江
  • 天津
  • 上海
  • 北京
  • 广东
  • 宁夏
  • 西藏
每日新闻网 > 焦点网谈 > 孩子不是引流工具 追逐流量须有边界

孩子不是引流工具 追逐流量须有边界

来源:中国青年网 | 时间:2024-12-19 11:03:53 | 点击:604

《法治日报》记者近日调查发现,未成年人成了一些博主的“流量密码”,孩子的童年生活、校园日常等全程被网络包裹注视,不少短视频中还充斥着商业气息,“网红儿童”配合家长演戏成了产品推手,剧本痕迹明显。更有甚者,一些“网红儿童”在视频中打扮性感成熟,跳着火辣舞蹈,评论区里夹杂着低俗的言论。

社交媒体时代,内容生产遵循着流量逻辑,什么有流量,什么就可能成为内容生产者追逐的赛道。天真无邪、乖巧可爱的孩子,无疑能打动受众、吸引眼球。因此,晒娃的短视频,也一直是短视频领域的一个热门“赛道”。但与家长单纯分享孩子日常的行为不同,一些家长、机构将打造“网红儿童”当作吸引流量的工具,把未成年人带入互联网经济中,会损害未成年人的发展权益,不利于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成长。对这些行为,必须明确边界、严格规范,共同呵护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

从现实来看, “网红儿童”的背后,不仅仅是家长为了博取流量的主动选择,也有营销机构的深度运营,这背后已经形成了从开通账号、确定人设到运营推广都有一对一的具体方案,形成了一条完整的产业链。

家长在社交媒体晒娃无可非议,法律目前并未明文禁止未成年人作为短视频的主角或者参与方之一,但并不意味着拍摄发布含未成年人视频不受任何限制。从一系列政策文件来看,严格限制未成年人参与网络表演,严厉整治利用“网红儿童”牟利,已经是政策共识。2021年,文化和旅游部办公厅出台规定,就要求严管严控未成年人参与网络表演,对出现未成年人单独出镜或者由成年人携带出镜超过一定时长且经核定为借助未成年人积累人气、牟取利益的直播间或者短视频账号,或者利用儿童模特摆出不雅姿势、做性暗示动作等吸引流量、带货牟利的账号依法予以严肃处理。今年7月,中央网信办在全国范围内部署开展为期两个月的“清朗·2024年暑期未成年人网络环境整治”专项行动,也明确重点整治利用“网红儿童”牟利,恶搞儿童博取关注、卖惨引流,采取剧情电台、语音旁白等方式,诱导胁迫未成年人变相参与直播等问题。

互联网时代,未成年人主动触网或被推向互联网的场景所在多有,都可能为他们的成长带来风险和隐患。未成年人网络保护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也成为一道社会治理难题,面临着复杂的挑战。

在互联网时代,保护好未成年人合法权益,呵护未成年人身心健康成长,首要就是要坚持最有利于未成年人的原则。儿童以“网红”的身份出现在短视频里,背后站着的往往是短视、急功近利的家长。一些家长和机构热衷打造“网红儿童”,这种做法固然可能为家庭、机构带来收益,但却是以牺牲孩子的健康成长为代价。比如,为了达到理想的儿童表演效果,不少“网红儿童”背后的策划者精心为儿童表演者设定人设和搭建表演场景,从孩子的穿搭、讲话内容到人设上都呈现成人化趋势。让孩子过早接触成人世界,表现与其身份不匹配的言行,也就意味着“童年的消逝”,这将为孩子带来心理上的伤害和价值观上的误导。这种牺牲儿童发展权益换取经济利益的行为,应该被坚决叫停。

对于平台来说,“网红儿童”可能迎合了部分受众的阅看需求,将为平台带来流量。但如果这种流量是利用儿童制作“软色情”“软暴力”等擦边视频带来的,那它就是一种“毒流量”,应该坚决摒弃。平台要通过强化内容审核、改善算法推荐机制等方式,进行引导和规制,而不是任其泛滥。

不能否认的是,虽然《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条例》《关于规范网络直播打赏加强未成年人保护的意见》等法规及规范性文件不断完善,但“网红儿童”这一身份仍然处于法律的灰色地带。对未成年人参与网络活动进行的界定还不够明晰,这无疑增加了治理难度。净化网络环境,还儿童清朗空间,也提醒有关部门进一步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为强化监管、提升治理能力提供有力的保障。

责任编辑:李华锡


【作者:】

文章评论
评论
全部评论
更多推荐

最高人民法院、国家文物局联合发布依法推进文物保护典型案例

央视网消息:为充分发挥典型案例的警示、教育和指引作用,展现守牢文物安全底线、红线和生命线的决心,引导社会公众增强文物保护意识,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修订通过一周年之际,最高人民法院、国家文物局联合公开发布5件依法...

“银发科技”助力服务场景向“智”向“新” 智慧赋能让“享老”更有温度

央视网消息:第八届进博会虹桥国际经济论坛围绕全球科技创新热点,设置了多场分论坛。在11月6日举行的“人形机器人创新发展合作”分论坛上,多方专家共同探讨了人形机器人发展的新趋势、新路径。  这里是上海进博会虹桥论坛的分论坛...

今年第26号台风“凤凰”今天凌晨生成,强度逐渐增强

央视网消息:据中国天气网消息,今年第26号台风“凤凰”(热带风暴级;英文名称:Fung-wong;名字来源:中国香港;意义:山峰名)已于今天(6日)凌晨生成,早上5点钟其中心位于菲律宾马尼拉东偏南方向约2300公里的西北...

以“智”赋能 向新而行——中拉经贸合作跑出“加速度”

11月3日至4日,第十八届中国—拉美企业家高峰会在河南郑州举行。来自拉美和加勒比地区20多个国家的政府官员、驻华使节、专家学者、商协会负责人、企业代表等齐聚一堂,与中方嘉宾共商合作、共谋发展。  在本届高峰会的配套活动中...

台风黄色预警:“海鸥”今晨已移入南海 最强可达强台风级

央视网消息:中央气象台11月5日06时发布台风黄色预警,今年第25号台风“海鸥”已于今天(5日)早晨移入南海,早晨5点钟其中心位于越南嘉莱省归仁市东偏南方向约1130公里的南海东南部海面,就是北纬11.5度、东经119....

中小学春秋假给旅游市场带来哪些积极变化?

央视网消息:11月往往是传统旅游的淡季,而随着秋假时间的确定,浙江的旅游市场“淡季不淡”。不少旅行社也借机推出了个性化、定制化产品。 编辑:林涛 责任编辑:刘亮

这条时速350公里高铁,开启建设“加速度”!

近日随着铺轨机将最后一对500米长钢轨平稳铺设到云岭隧道中段道床板上西安至十堰高速铁路陕西段长钢轨铺设任务圆满完成西十高铁开启建设“加速度”西十高铁陕西段线路长169.4公里,正线铺轨323.93公里,铺设道岔45组,全...

“太空交接”完成!神二十航天员11月5日返回地球

据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消息,北京时间2025年11月4日,神舟二十号和神舟二十一号航天员乘组进行交接仪式,两个乘组移交了中国空间站的钥匙。  截至目前,神舟二十号航天员乘组已完成全部既定任务,将于11月5日乘坐神舟二十...

原北京市国家税务局党组书记、局长吴新联接受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

央视网消息: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11月3日通报,据中央纪委国家监委驻国家税务总局纪检监察组、北京市纪委监委消息:原北京市国家税务局党组书记、局长吴新联涉嫌严重违纪违法,目前正接受中央纪委国家监委驻国家税务总局纪检监察组纪...

事关港澳台人员往来、过境免签口岸扩容等 10项重磅政策发布

为积极服务促进高水平开放高质量发展,国家移民管理局(中华人民共和国出入境管理局)11月3日发布10项移民和出入境管理服务政策举措。  一、扩大往来港澳人才签注政策试点实施范围  自2025年11月5日起,在北京、上海、粤...

2024
12/19
11:03
浏览量: 604
大字号
分享
今日热点
2024台北国际旅展开幕

2024台北国际旅展开幕

共绘亚洲品牌新蓝图 ——第19届亚洲品牌盛典在北京举行

共绘亚洲品牌新蓝图 ——第19届亚洲品牌盛典在北京举行

"扁担电工"担起乡亲情

"扁担电工"担起乡亲情

活“荔”湾区  共赢未来

活“荔”湾区 共赢未来

瑞雪兆丰年,越博动力终于迎来了重大喜讯!

瑞雪兆丰年,越博动力终于迎来了重大喜讯!



友情链接

  • 人民网
  • 海彊之声
  • 小红书
  • 中国长安网
  • 海外网
  • 中国警察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老区网
  • 新华网
  • 中国台湾网
  • 中国政府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新闻网
  • 每日新闻网
  • 光明网
  • 央视网
  • 法制网
  • 中国青年网
  • 求是网
  •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免责声明         人员查询

    • 扫码看全网内容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定慧西里乙18号 联系电话:电话/传真010-88117470 010–52463177 18611141167(微信同号)邮箱1026329972@qq.com (每日新闻) 内线800转108
    网站备案/许可证工信部:京ICP备2025111695号-2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46001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0537号
    每日新闻网http://www.everyday-news.com/提供最新国内外新闻及新闻资讯
    每日新闻网秉承“新闻视野、文化视角、思想深度、理论高度、脚踏实地”的理念,运用互联网的快速传播技术和丰富的移动链接平台,每日新闻网正确引导社会思想意识,传播优秀文化,凝聚民族精神,彰显快速展示网络舆论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