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新闻网
网站首页 每日新闻杂志要闻快讯纪实现场专题报道社会热点就案说法海疆之声 成为会员
每日地方诗坛荟萃焦点网谈生态环境热点追踪群众来信乡村振兴企业风采监督与法名人字画人物·访谈关注民生人民视点文化·旅游科技前沿快闪中国深度观察名医·健康关于我们免责声明联系我们 人员查询
  • 浙江
  • 新疆
  • 内蒙古
  • 吉林
  • 重庆
  • 辽宁
  • 贵州
  • 四川
  • 海南
  • 云南
  • 福建
  • 台湾
  • 江西
  • 湖南
  • 湖北
  • 河南
  • 广西
  • 江苏
  • 安徽
  • 山东
  • 青海
  • 甘肃
  • 陕西
  • 山西
  • 河北
  • 黑龙江
  • 天津
  • 上海
  • 北京
  • 广东
  • 宁夏
  • 西藏
每日新闻网 > 专题报道 > 2025春招观察:AI+岗位供需两旺 人才培养模式正在转变

2025春招观察:AI+岗位供需两旺 人才培养模式正在转变

来源:中国青年网 | 时间:2025-03-27 11:12:43 | 点击:507

2月28日,“春季攻坚”北京科技大学2025届毕业生春季大型综合双选会现场,企业用人需求超过1.6万个岗位,参与学生众多。中青报·中青网见习记者 陈宇龙/摄

如果求职是一场攀登,应届毕业生朱永强在春招季的“初始高度”是4毫米 ——40张简历的厚度。他在“金三银四”到来前的2月28日,就带着这些简历走入在北京举办的一场双选会。

近一个月来,中青报·中青网记者走访多所高校的双选会发现,在求职的攀登路线上,一些变化正在发生。国产大模型DeepSeek掀起的技术浪潮与AI行业多年的积淀,在就业市场产生了涟漪效应。“大模型研究员”“人工智能算法研究员”“人工智能研发工程师”这些名词,更多地出现在企业展位前。与此同时,“AI+”的岗位需求正在增多。

事实上,真正凭借人工智能专业学位谋求一份工作的求职者或在少数。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数字教育研究所副所长王学男向媒体介绍的数据显示,2024年全国人工智能专业的在校生约4万人,和人工智能领域500万名的人才缺口相比,差距依然很大。

值得关注的是,作为人才的输送端,各高校都在积极探索AI为就业服务带来的可能性,AI成了比肩“就业导师”的存在。一些求职者进入企业的面试,第一关就“遭遇”AI“考官”。因此,即使对于人工智能赛道以外的求职者来说,这个春招季的“AI含量”也一样很高。

3月5日,中国人民大学举办2025年女大学生专场招聘会,20余家企事业单位进校招聘。中青报·中青网见习记者 陈宇龙/摄

当AI与新质生产力成为热词,文科生如何“破局”

3月12日,北京邮电大学举办了“网络强国招聘季”春季大型双选会,该校就业与创业指导中心主任陆若然告诉记者,今年春招,人工智能相关岗位需求较往年呈增长趋势,在该校已举办的双选会上,众多科技企业表示将增招“AI技术专家”等岗位,随着企业AI产品线的快速发展,未来对这类人才的需求还会持续增加。该校日前公布的2024届毕业生就业数据显示,毕业生的就业行业中,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占比达到48.88%。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劳动经济学院副教授毛宇飞介绍,很多企事业单位已经将DeepSeek接入自己原有的系统,这使得原本需要大量人力的工作岗位的招聘需求会减少。“人工智能技术进步对于一些职业的替代效应,在一些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会体现得比较明显。”

在就业市场,AI不是突然火的。据北京科技大学招生就业处副处长、学生就业指导中心主任刘晓杰观察,相关岗位热招在去年就已经显现,人工智能相关专业学生的需求量明显增长。而在传统制造业,人工智能技术的辐射升级过程会慢一些。“企业正在储备这方面的人才,专业需求在增长,但是不会迅速膨胀。”她预测,企业都面临着AI赋能下的产业升级、应用场景研发,未来几年,各行各业对于相关专业学生的需求,都会有明显增加。

高校的人才培养也将随着这些新需求产生变化。近日,多所高校宣布将适度扩大本科招生规模。比如,中国人民大学今年扩招的计划将聚焦数字时代发展前沿,在人工智能、智慧治理等“AI+”前沿领域,前瞻布局交叉复合型人才储备。

中国人民大学招生就业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该校高瓴人工智能学院2024年有了首批人工智能专业本科毕业生,“去向非常好,很多本科生直接去了前沿的人工智能公司”。

2023年8月,工信部等四部门印发的《新产业标准化领航工程实施方案(2023-2035年)》提到八大新兴产业和九大未来产业,生成式人工智能被包含在未来产业内,因宇树科技而被大众热议的人形机器人产业也位于其中。

北京科技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就业指导教师王添介绍,近年来,高端制造业用人需求有上升趋势,“春招阶段,很多单位和学院联系,在秋招的基础上又扩展了新岗位,大部分都是高端制造业的研发岗位,一些单位的研发岗位还欢迎本科毕业生”。

毛宇飞关注到,新质生产力相关企业对核心技术人才的需求都在增长,主要集中在理工科。

在AI浪潮下,文科生如何破局?毛宇飞指出,对于人文社科专业学生来说,应该着重提升适应数字化时代的能力,善用AI提升自己的生产力,他所在的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就在推进数字化转型。此外,学科融合也是一大趋势,高校应贴合企业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对自身的优势学科进行融合。

“制造业数字化是一个大背景,它的转型是分阶段的,刚开始进行转型需要搭建系统的人,而布局较早或者把系统搭建外包出去的企业,则需要会应用和管理的人才。”毛宇飞认为,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就需要会应用AI进行智能管理的文科人才。

教育层面上,会用AI正在成为“不论专业出身”的基础素养。北京邮电大学面向2024级全体本科新生开设AI通识必修课,同时面向高年级学生开设AI与专业相关的交叉专业课程群。

中国人民大学正在打造贯通“AI基础研究-赋能人文社科-国家战略对接”的全链条育人体系,秋季学期的“AI+”创研课项目覆盖“AI+经济”“AI+法学”“AI+新闻”等多个研究方向。

3月21日,中国矿业大学(北京)举办2025届毕业生春季首场暨能源与矿业行业专场就业双选会。中青报·中青网见习记者 陈宇龙/摄

用AI助力求职:“可为”与“不可为”

3月21日,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25届毕业生春季首场暨能源与矿业行业专场就业双选会的火热,不仅在于人数,还有物理意义上的:当天下午,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周边气温达到28摄氏度。

尽管天气炎热,该校安全工程专业的应届毕业生张威进入会场时,仍然在衬衣和西服外穿了一件外套。他刚刚在教学楼的智慧求职面试亭参加了一场网络面试,这场双选会的参展企业中有几家是自己心仪的,就直接来投简历。

2024年10月,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在校内设置了4个智慧求职面试亭,张威表示,需求量非常大。在此之前,他遇到网络面试只能去酒店开一个钟点房,或者到人少的教室,请求在里面自习的同学离开。这次,学校的智慧求职面试亭还配备就业面试智慧屏,集成就业实训、AI面试、数字化招聘平台,一站式满足学生就业、面试需求。

AI技术正在推动高校就业服务转型升级。职业生涯规划师张跃担任中国人民大学等多所高校的学生职业导师,她记得,2024年的女大学生专场双选会就设置了“AI面试模拟体验”展位,可以提供AI生成的简历修改意见。她认为,职业生涯规划师受限于个人价值观和经验,AI的意见更全面客观,但AI只能分析学生的“已知条件”,不能在深入了解学生的基础上解决其问题,二者结合能够有效地提升就业指导效能。

目前,中国人民大学的“AI面试官”不用依托线下招聘会,而是“触手可及”。该校自主开发设计的智慧职业发展中心平台,从学生入校之初就提供可参考的职业发展方向,并为学生提供成长档案。在学生求职时,该平台可以帮助学生模拟面试、优化简历、智能匹配岗位。

今年年初,河南财经政法大学的两名辅导员发表了关于生成式AI赋能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的论文,将实践路径分为个性、技术、内容、情感“四维”,即AI可以应用在学生自我认知与职业规划、职业技能培训与模拟面试、就业信息整合与发布及就业心理辅导中。但同时,由于算法和模型的训练数据可能存在偏差或不完整,AI在就业指导中也可能会产生误导性建议或者针对性偏见,甚至大量同质化的指导结果“会加剧就业不公平的现象”。

目前,AI已经越来越多地应用在企业招聘面试和学生的就业赋能中。在毛宇飞看来,将AI应用在“初面”是“出于大规模筛选,节约时间,提高效率的考虑”。AI面试可以为企业生成每位应聘者的评估报告,在后续面试中,HR可以根据报告进行核验和追问。而对于求职者来说,运用AI来润色简历的做法已经比较常见,但应该避免出现造假,比如用AI“编了一段实践经历”,这是面试官在提问中能够识别的。

同时,社交媒体上也出现了很多使用“AI面试神器”的教程,教应聘者在网络面试时如何用AI工具“听”面试提问,生成文字参考答案,让面试变成了“开卷考”。毛宇飞指出,一些企业已经要求应聘者在网络面试时开启“双机位”,确保其面前没有其他设备或网页界面,“借助AI作答,在现有技术下是可以避免的”。

(应受访者要求,张威为化名)

中青报·中青网见习记者 陈宇龙 记者 王聪聪 来源:中国青年报

责任编辑:高秀木


【作者:】

文章评论
评论
全部评论
更多推荐

一部“立体”的农耕史诗

——万荣黄河文化农耕文明雕塑博览园见闻黄土崖与雕塑艺术相得益彰,原始质朴的气息扑面而来……步入万荣黄河文化农耕文明雕塑博览园,导览图清晰指引,游客漫步其间,静享一场艺术与文明的对话。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黄河文化是中华...

寓教于乐零距离|陕西机动队伍深入校园 以“消防宣传月”为契机筑牢安全防线

每日新闻网讯(国家消防救援局陕西机动队)为深入推进全国“消防宣传月”活动,全面提升广大师生消防安全意识和自防自救能力,近日,国家消防救援局陕西机动队伍走进龚家湾小学,开展了一场以“全民消防、生命至上——安全用火用电 ”为...

禁止这10类行为 多部门联合印发互联网健康科普负面行为清单

央视网消息:据国家卫生健康委网站消息,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中医药局、国家疾控局联合印发《关于医务人员互联网健康科普负面行为清单(试行)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  《通知》聚焦当前互联网健康科普中存在的问题,按照《中...

碱性水能调节人体酸碱平衡?

科技日报记者 王姗姗  随着“双十一”购物节进入倒计时,饮用水的销售大战愈演愈烈。此前因“能调节人体酸碱平衡”等说法走红的碱性水,销量再次走高。那么,长期喝这种水真能达到商家宣传的保健效果吗?  健康功能缺乏科学依据支撑...

结婚还有机会“领钱” 甜蜜福利如何真正甜到实处?

最近,不少地方完成婚姻登记的新婚夫妇,除了崭新的结婚证,还可能额外收获一份来自政府的“甜蜜礼包”:数百到上千元的“甜蜜经济消费券”,可以用于婚纱摄影、婚宴婚庆等场景,部分地区还可以申领现金奖励。既为新人的婚恋消费减负增效...

习近平同斐济总统拉拉巴拉武就中斐建交50周年互致贺电

习近平同斐济总统拉拉巴拉武就中斐建交50周年互致贺电李强同斐济总理兰布卡互致贺电  新华社北京11月5日电 11月5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同斐济共和国总统拉拉巴拉武互致贺电,庆祝中斐两国建交50周年。  习近平指出,斐济是首...

违规拍摄涉密文件多人被处分 国安机关最新提示

记者从国家安全部了解到,在数字化办公日益普及的今天,手机成为工作沟通的重要工具。各类手机通信及办公软件因即时、便捷被广泛应用于办公场景,但这也可能导致涉密信息突破物理防护边界,进入数字传播网络,暗藏失泄密风险,成为危害国...

经济三季报观察·“智能”成机器人产业主旋律 关键零部件研制获得新突破

央视网消息:记者11月3日从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了解到,2025年前三季度,我国机器人产量实现快速增长。  2025年前三季度,机器人行业营收同比增长29.5%。不仅如此,工业机器人产量达59.5万台,服务机器人产量达13...

李恒镇开展“石榴花开别样红,籽籽同心一家亲”主题科普活动

每日新闻网讯(胡民生)10月30日,李恒镇以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月为契机,在双窑村开展“石榴花开别样红,籽籽同心一家亲”主题活动,通过多元环节科普民族团结知识,点燃群众参与热情,筑牢民族团结“同心圆”。活动现场,“少数民族风...

​广元市利州区市场监管局开展食品安全“两个责任”机制专题培训班

 每日新闻网讯:(文/图牟 娟)为深入落实食品安全“两个责任”工作机制,切实增强基层包保干部食品安全责任意识,近日,四川省广元市利州区市场监管局总经济师、区食品安全办副主任白培侠,在市委党校为全区村(社区)干部培训班进行...

2025
03/27
11:12
浏览量: 507
大字号
分享
今日热点
剑阁县鹤龄中学开展2024年“体育节”教职工运动会

剑阁县鹤龄中学开展2024年“体育节”教职工运动会

让冰川“退烧”:四川藏地小县如何守住亿年冰川?

让冰川“退烧”:四川藏地小县如何守住亿年冰川?

每日新闻网十九载风雨兼程与发展,闯出了一条新闻媒体行业发展的新思路 新观念

每日新闻网十九载风雨兼程与发展,闯出了一条新闻媒体行业发展的新思路 新观念

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30周年暨红色文化 产业发展座谈会在京举行

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30周年暨红色文化 产业发展座谈会在京举行

辽宁省朝阳市文旅大会盛大开幕 擘画文体旅融合高质量发展新蓝图

辽宁省朝阳市文旅大会盛大开幕 擘画文体旅融合高质量发展新蓝图



友情链接

  • 人民网
  • 海彊之声
  • 小红书
  • 中国长安网
  • 海外网
  • 中国警察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老区网
  • 新华网
  • 中国台湾网
  • 中国政府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新闻网
  • 每日新闻网
  • 光明网
  • 央视网
  • 法制网
  • 中国青年网
  • 求是网
  •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免责声明         人员查询

    • 扫码看全网内容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定慧西里乙18号 联系电话:电话/传真010-88117470 010–52463177 18611141167(微信同号)邮箱1026329972@qq.com (每日新闻) 内线800转108
    网站备案/许可证工信部:京ICP备2025111695号-2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46001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0537号
    每日新闻网http://www.everyday-news.com/提供最新国内外新闻及新闻资讯
    每日新闻网秉承“新闻视野、文化视角、思想深度、理论高度、脚踏实地”的理念,运用互联网的快速传播技术和丰富的移动链接平台,每日新闻网正确引导社会思想意识,传播优秀文化,凝聚民族精神,彰显快速展示网络舆论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