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新闻网
网站首页 每日新闻杂志要闻快讯纪实现场专题报道社会热点就案说法海疆之声 成为会员
每日地方诗坛荟萃焦点网谈生态环境热点追踪群众来信乡村振兴企业风采监督与法名人字画人物·访谈关注民生人民视点文化·旅游科技前沿快闪中国深度观察名医·健康关于我们免责声明联系我们 人员查询
  • 浙江
  • 新疆
  • 内蒙古
  • 吉林
  • 重庆
  • 辽宁
  • 贵州
  • 四川
  • 海南
  • 云南
  • 福建
  • 台湾
  • 江西
  • 湖南
  • 湖北
  • 河南
  • 广西
  • 江苏
  • 安徽
  • 山东
  • 青海
  • 甘肃
  • 陕西
  • 山西
  • 河北
  • 黑龙江
  • 天津
  • 上海
  • 北京
  • 广东
  • 宁夏
  • 西藏
每日新闻网 > 科技前沿 > 火车“哐当”声哪去了?(经济新方位·身边的创新)

火车“哐当”声哪去了?(经济新方位·身边的创新)

来源:中国青年网 | 时间:2024-11-05 13:07:19 | 点击:575

“哐当”“哐当”,记忆里,坐火车总伴随着这样的声音。

如今,不仅贴地飞驰的高铁近乎无声,普速列车的“哐当”声也越来越小。

“哐当”声哪去了?

“火车用上‘超级跑道’,‘哐当’声自然就小了。”田建周是国铁郑州局郑州桥工段郑州综合维修车间主任,长期和铁路打交道。

以前,受生产技术和运输条件限制,传统铁路线由12.5米或25米的钢轨铺设,钢轨间由接头夹板连接。为防止钢轨热胀冷缩影响线路平顺运行,钢轨间留有6毫米缝隙。当火车通过缝隙时,车轮与钢轨碰撞,就会发出“哐当”声。

现在,随着技术进步,接头夹板被焊接技术取代,钢轨无缝连接。没有了缝隙,也没有了列车噪声。

特别是高速铁路,在设计之初就采用无缝线路。钢轨出厂长度为100米,运往焊轨厂后,被焊接加工成500米。随后,钢轨经由运轨车运达铺设现场,铁路工人将其铺设到线路上,并进行二次焊接,最终形成整条无缝铁路。

既有的普速铁路,每天都在行车,如何实现从有缝到无缝?

田建周所在的团队每年利用大修、作业天窗等时间节点,更换服役到期的钢轨和道岔,将传统的50型钢轨,逐渐升级为60型钢轨,钢材韧度、密度等性能大幅提升,可承受更高速度或更大重量列车的冲击。

“钢轨更新后,我们会将其与原钢轨焊接,组成较长距离的无缝钢轨。”田建周介绍,经过多年努力,京九铁路的大部分钢轨已完成更新升级。

焊轨是精细活儿,要经过干燥水汽、除油除锈、对轨、焊接、矫直、精磨、除焊瘤、探伤等十几道精密工序,才能诞生平顺性更高的无缝线路。

“我们采用气压焊接头,相比传统的铝热焊接头,强度更高、对线路干扰更小,可以让钢轨两端严丝合缝地衔接,接口精度达到毫米级。”田建周说。

不仅升级钢轨,还将约30米长的老式1/9道岔升级为60米长的1/18道岔,道岔两端距离增加近一倍,减少接缝;将钢轨下的木枕升级为韧度强度更高的混凝土枕……无缝线路较有缝线路实现整体提升。

有缝变无缝,钢轨的热胀冷缩问题如何解决?

铁路部门会根据线路所在地的历史气温,确定轨温的最低值与最高值,计算出锁定轨温。锁定轨温,就是工作人员用螺栓(螺丝)弯曲制成的扣件固定钢轨时的温度。

在铺设、焊接钢轨时,尽量选择温度适中的春秋季,并在铺设前测量实际轨温,确认是否满足锁定轨温范围要求。若未满足要求,就对钢轨进行放散处理,均匀释放钢轨内部的物理作用力。随后,再用扣件扣紧钢轨,确保钢轨在温度变化影响下不会产生伸缩位移。

在一些特殊区段,如温差大的高寒地区等,还会给钢轨安装伸缩调节器,保证线路始终平稳通顺。

钢轨无缝了,想要平顺,还离不开“钢轨医生”的日常保养。

郭鹏举带领的无缝轨道养护团队,会定期对钢轨进行“体检”,精测、精捣、精改、精磨。

有多么“精”?轨道质量指数是衡量轨道综合水平的指标,数值越小越好。一般来说,高速铁路的指数在0.3以内,郭鹏举的团队创新使用道岔清筛机等新机具,精修的铁轨直线地段平直、曲线地段头尾圆顺,能使指数最高降幅达77%,普速铁路的指数最小值降至0.2以下。

好轨配好车。近年来,不少动力集中式动车组列车(CR200J复兴号)取代了传统绿皮火车。

“传统绿皮火车有的采用15型车钩,有的采用密接式车钩,CR200J复兴号采用了完全统一的密接式车钩,可有效减少车厢连接处的晃动。”中车株机公司产品研发经理彭新平说。

同时,CR200J复兴号采用一体化制动系统,可有效提升乘车舒适度。彭新平介绍,绿皮火车是机械制动,一脚刹车后,车头的刹车信号向车厢传递时具有一定滞后性。而CR200J复兴号采用电控系统,刹车信号可瞬间到达,刹车一致性大幅提升。

不仅如此,CR200J复兴号的橡胶密封件、车体开闭装置等部件也进行了升级,车厢更舒适,行驶更平稳。在部分区段,车厢里甚至能“立硬币”。

钢轨、列车同步升级,让记忆中的“哐当”声逐渐远去,取而代之的是更安静、更平顺的乘车体验。


【作者:】

文章评论
评论
全部评论
更多推荐

从“天边”到“身边”!北斗产业呈现强劲增长趋势 为千行百业“定位”“导航”

央视网消息:11月6日,中国卫星导航定位协会在第二届中国测绘地理信息大会上发布《2025中国北斗产业发展指数报告》。报告显示,今年以来我国北斗产业呈现强劲增长趋势,综合指数稳步提升。报告显示,2025年我国北斗产业综合指...

四中全会精神在基层|从长安街到黄河畔,见证跨越半个多世纪的中国制造史

整整60年前,1965年,我国首条地铁北京地铁一期工程开始建设。  那时,只能采用明挖法施工,那时的中国制造业,在大型工程装备领域还是一片空白。  现如今,距离北京几百公里外的黄河畔,一台大型盾构机正在车间里进行出厂前的...

原甘肃省扶贫开发办公室党组成员、副主任李世英接受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

央视网消息: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通报,据甘肃省纪委监委消息:原甘肃省扶贫开发办公室党组成员、副主任李世英涉嫌严重违纪违法,目前正接受甘肃省纪委监委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 编辑:戴萌萌 责任编辑:刘亮

“文旅+”跨界玩出新花样:追演唱会游全城 打卡剧综取景地

戴上MR眼镜一秒穿越古蜀国——在三星堆博物馆,除了欣赏文物还可以体验考古;在济南看完周杰伦演唱会,凭借票根五折购买了九如山休闲旅游度假区的门票,顺路游玩;追完热播剧《北上》,立刻动身前往昆山巴城,打卡剧中同款运河码头与茶...

全国冬小麦播种过四成

新华社北京11月4日电(记者胡璐)记者11月4日从农业农村部了解到,全国冬小麦播种已过四成。  11月3日农业农村部农情调度显示,冬小麦播种西北基本结束,黄淮海近四成,长江中下游过三成。分省看,河北基本结束,陕西过五成,...

韩国高校招生新政 拒收“校园霸凌生”

新华社北京11月4日电 相比以往录取更注重学科成绩,今年韩国高校录取政策发生重大变化:包括顶尖的首尔大学在内,多所韩国知名大学开始拒收有校园暴力记录的申请者。  据《韩国先驱报》3日报道,在2025招生季,韩国10所国立...

降本、智慧,精彩开启!透过这场年度大会 感知中国扩大高水平开放明确信号

央视网消息:第八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将于11月5日至10日在上海举办。目前,各项筹备工作已基本就绪,将有155个国家、地区和国际组织参与,4108家境外企业参展。中国通过这场“越办越好”的年度大会,向世界传递持续扩大高水...

迎接神二十乘组回家!“舱落机临人到”全方位为飞船返回保驾护航

央视网消息:按计划,神舟二十号、二十一号两个航天员乘组完成在轨轮换后,神舟二十号乘组将于近日择机返回东风着陆场。11月2日晚,着陆场区组织所有搜救力量,展开最后一次全系统综合演练,做好迎接航天员回家的准备。  11月2日...

跨度、难度、速度硬核破纪录!点赞中国桥

近日,中国桥梁建设领域捷报频传。从广东香山大桥实现世界领先合龙,到四川嘉陵江三桥刷新转体世界纪录,再到武汉右岸大桥勇夺四项亚洲第一,三座大桥在不同维度实现技术突破,共同展现了中国基建的创新实力与硬核水准。  硬核浪漫!像...

国际人士:中国“十五五”规划将进一步推动共同发展和合作共赢

央视网消息:国际人士表示,中国共产党二十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的“十五五”规划建议,顺应历史潮流,不仅为中国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力,也将为世界经济复苏与全球治理提供更多机遇和正能量,进一步推动全球共同发展与合作共赢。国际人士表...

2024
11/05
13:07
浏览量: 575
大字号
分享
今日热点
上海:受台风“康妮”外围环流影响 市民街头顶风行走

上海:受台风“康妮”外围环流影响 市民街头顶风行走

科技创新产业融合 武安市连翘产业插上腾飞翅膀

科技创新产业融合 武安市连翘产业插上腾飞翅膀

全国昆虫农业与微生物农业无抗产业链发展论坛在京召开

全国昆虫农业与微生物农业无抗产业链发展论坛在京召开

青铜峡市举行 2023年全国科普日暨怡园社区科普馆揭牌仪式

青铜峡市举行 2023年全国科普日暨怡园社区科普馆揭牌仪式

安徽淮北:科普宣传日 感受科技魅力【2】

安徽淮北:科普宣传日 感受科技魅力【2】



友情链接

  • 人民网
  • 海彊之声
  • 小红书
  • 中国长安网
  • 海外网
  • 中国警察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老区网
  • 新华网
  • 中国台湾网
  • 中国政府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新闻网
  • 每日新闻网
  • 光明网
  • 央视网
  • 法制网
  • 中国青年网
  • 求是网
  •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免责声明         人员查询

    • 扫码看全网内容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定慧西里乙18号 联系电话:电话/传真010-88117470 010–52463177 18611141167(微信同号)邮箱1026329972@qq.com (每日新闻) 内线800转108
    网站备案/许可证工信部:京ICP备2025111695号-2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46001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0537号
    每日新闻网http://www.everyday-news.com/提供最新国内外新闻及新闻资讯
    每日新闻网秉承“新闻视野、文化视角、思想深度、理论高度、脚踏实地”的理念,运用互联网的快速传播技术和丰富的移动链接平台,每日新闻网正确引导社会思想意识,传播优秀文化,凝聚民族精神,彰显快速展示网络舆论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