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新闻网
网站首页 每日新闻杂志要闻快讯纪实现场专题报道社会热点就案说法海疆之声 成为会员
每日地方诗坛荟萃焦点网谈生态环境热点追踪群众来信乡村振兴企业风采监督与法名人字画人物·访谈关注民生人民视点文化·旅游科技前沿快闪中国深度观察名医·健康关于我们免责声明联系我们 人员查询
  • 浙江
  • 新疆
  • 内蒙古
  • 吉林
  • 重庆
  • 辽宁
  • 贵州
  • 四川
  • 海南
  • 云南
  • 福建
  • 台湾
  • 江西
  • 湖南
  • 湖北
  • 河南
  • 广西
  • 江苏
  • 安徽
  • 山东
  • 青海
  • 甘肃
  • 陕西
  • 山西
  • 河北
  • 黑龙江
  • 天津
  • 上海
  • 北京
  • 广东
  • 宁夏
  • 西藏
每日新闻网 > 监督与法 > 化肥之殇:聊城冠县农户绝收,济宁梁山厂家拒认,问题农资谁之过?

化肥之殇:聊城冠县农户绝收,济宁梁山厂家拒认,问题农资谁之过?

来源:营商参考编辑部 | 时间:2025-11-19 21:17:57 | 点击:18319

      每日新闻网山东讯 侯亚男   近日,山东省聊城市冠县一位农民孙先生向本刊讲述了他的遭遇,他购买的化肥,非但没能滋养作物,反而导致其种植的樱桃树苗和西瓜苗全部死亡,这使他遭遇了毁灭性打击。更令人困惑的是,尽管当地市场监管部门已证实化肥不合格,但远在济宁市梁山县的生产厂家却矢口否认其产品与农户的损失有关。这场围绕问题化肥的“罗生门”,凸显了农资维权之路的艰辛。

事发冠县:施肥之后,作物绝收

  据了解,孙先生从当地一家代销点购买了由“山东植丰农化集团有限公司”生产的化肥。该厂家位于济宁市梁山县。在按常规方法施用后不久,孙先生惊恐地发现,地里的樱桃树苗和西瓜苗出现了大面积萎蔫、枯死现象,最终导致绝收。这对于一个以土地为生的农民家庭而言,无疑是沉重的经济打击。

官方调查:化肥确为不合格产品

  事发后,农户向冠县市场监督管理局进行了投诉。该局迅速介入调查,并对涉事批次的化肥进行了质量检验。调查结果显示,农户购买的该批次化肥的确存在不合格项目。鉴于代销点销售不合格产品的行为,冠县市场监督管理局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对其作出了罚款2万元的行政处罚。

1.jpg

  这一处罚决定,从官方层面确认了该化肥存在质量缺陷的事实。

厂家回应:否认因果,拒绝担责

  为追溯问题源头,本刊工作人员前往化肥的生产企业所在地——济宁市梁山县,并向梁山县市场监督管理局了解情况。然而,来自生产厂家“山东植丰农化集团”的回应却与冠县官方的调查结论形成了鲜明对比。

2.jpg

  该企业相关负责人声称,经过他们自己的分析与调查,冠县农户的树苗死亡并非由其生产的化肥导致。厂方认为,作物死亡可能与其他因素有关,例如气候、土壤条件或农户的使用方法不当等。截至发稿前,该企业并未就为何其产品被判定为“不合格”给出直接、正面的解释。

维权困境:责任链条断裂,农户何去何从?

  目前,事件陷入僵局。一边是冠县市场监管部门的《行政处罚决定书》作为铁证,另一边是生产厂家的坚决否认。这使得受损农户的维权之路布满了荆棘。

  法律专家指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二百零三条规定:“因产品存在缺陷造成他人损害的,被侵权人可以向产品的生产者请求赔偿,也可以向产品的销售者请求赔偿。” 在此案中,冠县市场监管局的处罚决定,为农户向销售方(代销点)索赔提供了有力支持。代销点在承担赔偿责任后,有权向最终的责任方——生产者进行追偿。

3.jpg

  然而,生产厂家身处异地且拒不认责,使得整个追责链条在源头处发生了断裂。这不仅增加了农户维权的成本和难度,也暴露出在跨区域农资监管中可能存在的盲区与挑战。

  春耕秋收,农资质量关乎农民一年的生计和国家的粮食安全。此事件绝非个案,它像一面镜子,照出了农资市场从生产、销售到售后维权各个环节的潜在风险。

4.jpg

  如何筑牢农资安全的防线,确保“不合格”产品无法流向田间地头?如何在纠纷发生时,建立起高效、畅通的跨区域监管与维权机制,为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撑起一把坚实的保护伞?这需要生产企业恪守诚信底线,需要销售渠道严把质量关,更需要监管部门形成合力,用“最严谨的标准、最严格的监管、最严厉的处罚、最严肃的问责”来守护希望的田野。

    对此本刊将持续关注!

编辑:唐玲

【作者:侯亚男 】

文章评论
评论
全部评论
更多推荐

这些新科技,助他们跨越障碍

 “前方台阶15厘米,请小心抬脚。”  当耳畔响起清晰的提醒声,佩戴导盲眼镜的刘芹脸上露出一丝惊喜,她终于不再“畏惧”出门了。这款智能助盲产品,集成多种传感器技术以及定位系统,通过AI算法监测周边环境,可在佩戴者靠近障碍...

中欧班列中通道年内通行量首超3500列

央视网消息:20日上午,一列满载55个集装箱的中欧班列从内蒙古二连浩特铁路口岸启程驶向俄罗斯,标志着中欧班列中通道年内通行量首次突破3500列,创下历史新高。 编辑:刘京京 责任编辑:刘亮

暖经济向“新”风劲吹!选品、询价、成交……企业做足“内功”开辟大市场

央视网消息:浙江慈溪是中国三大家电生产基地之一,慈溪取暖器出口量占全国取暖器出口量的三分之一。近来,随着北半球气温逐渐走低,慈溪的取暖器出口订单持续“升温”,为欧洲和北美等地送去“中国暖意”。   走进慈溪一家...

美航天局公布“星际访客”彗星最新图像

 新华社洛杉矶11月19日电(记者谭晶晶)美国航天局19日公布了由其探测器和空间望远镜拍摄的“星际访客”——彗星3I/ATLAS的一批最新图像。这颗彗星预计将于12月19日前后飞掠地球,届时它与地球的最近距离约2.7亿公...

化肥之殇:聊城冠县农户绝收,济宁梁山厂家拒认,问题农资谁之过?

      每日新闻网山东讯 侯亚男   近日,山东省聊城市冠县一位农民孙先生向本刊讲述了他的遭遇,他购买的化肥,非但没能滋养作物,反而导致其种植的樱桃树苗和西瓜苗全部死亡,这使他遭遇了毁灭

尺素金声|专利申请量蝉联全球第一,量多质更优

近日,《世界知识产权指标》报告发布,中国以180万件专利申请蝉联全球第一,是第二名美国的3.5倍,占全球总量近“半壁江山”。  专利申请量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创新能力的重要指标。申请量蝉联全球第一,展示出中国知识产权综合...

外交部:如果日方一错再错,中方将不得不采取严厉坚决的反制措施

11月19日,外交部发言人毛宁主持例行记者会。  在回答有关高市涉台谬论的问题时,毛宁表示,我想强调的是日本首相高市早苗的涉台错误言论从根本上损害了中日关系的政治基础,激起了中国人民的公愤和谴责。中方严肃敦促日方收回错误...

“佛山智造+湾区合作”串联起粤港澳“心相通、情相融、业相助”鲜活日常

央视网消息:从烟火气里的文化联结到产业间的创新协同,佛山的全运故事不止于舌尖与拳脚,更藏着大湾区高质量发展的“硬核”力量。“佛山制造”与“港澳创新”又碰撞出怎样的火花?这里是佛山地铁湾华站,记者带大家体验一种特别的出行方...

从“脚板丈量”到“智慧助巡” 昆木加哨所官兵见证65载戍边科技变迁

央视网消息:位于西藏的昆木加哨所,海拔4900米,高寒缺氧、植被稀少,年均气温不足5摄氏度,含氧量不足平原的50%,是名副其实的“生命禁区”。今年,哨所迎来建哨65周年,特别邀请退伍老兵重回故地,共同为哨所庆生。清晨,昆...

北京理工大学珠海学院拟转设为广东南粤学院

央视网消息:据广东省教育厅网站消息,11月17日,广东省教育厅发布关于拟设置“广东南粤学院”“广东制造职业技术学院”的公示。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普通本科学校设置暂行规定》《高等职业学校设置标准(暂行)》...

2025
11/19
21:17
侯亚男
浏览量: 18319
大字号
分享
今日热点
华润雪花啤酒以见到销售主管目中无人为由对经销商罚款18000元、 因拒绝给回扣深圳光明一经销商惨遭华润雪花啤酒人员报复

华润雪花啤酒以见到销售主管目中无人为由对经销商罚款18000元、 因拒绝给回扣深圳光明一经销商惨遭华润雪花啤酒人员报复

辽宁营口—芦屯镇多个村中集体土地被承包户私下售卖他人建墓地,村民多次反映未果问题至今未得到有效解决

辽宁营口—芦屯镇多个村中集体土地被承包户私下售卖他人建墓地,村民多次反映未果问题至今未得到有效解决

辽宁鲅鱼圈芦屯镇驼台铺村多户村民将几百亩果园林地私下出卖改变土地性质变脸为私家墓地

辽宁鲅鱼圈芦屯镇驼台铺村多户村民将几百亩果园林地私下出卖改变土地性质变脸为私家墓地

山西潞安化工集团五阳煤矿连年发生事故,这个安全责任,应该谁来负?

山西潞安化工集团五阳煤矿连年发生事故,这个安全责任,应该谁来负?

兰陵两户民房再现强拆

兰陵两户民房再现强拆



友情链接

  • 人民网
  • 海彊之声
  • 小红书
  • 中国长安网
  • 海外网
  • 中国警察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老区网
  • 新华网
  • 中国台湾网
  • 中国政府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新闻网
  • 每日新闻网
  • 光明网
  • 央视网
  • 法制网
  • 中国青年网
  • 求是网
  •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免责声明         人员查询

    • 扫码看全网内容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定慧西里乙18号 联系电话:电话/传真010-88117470 010–52463177 18611141167(微信同号)邮箱1026329972@qq.com (每日新闻) 内线800转108
    网站备案/许可证工信部:京ICP备2025111695号-2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46001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0537号
    每日新闻网http://www.everyday-news.com/提供最新国内外新闻及新闻资讯
    每日新闻网秉承“新闻视野、文化视角、思想深度、理论高度、脚踏实地”的理念,运用互联网的快速传播技术和丰富的移动链接平台,每日新闻网正确引导社会思想意识,传播优秀文化,凝聚民族精神,彰显快速展示网络舆论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