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新闻网
网站首页 每日新闻杂志要闻快讯纪实现场专题报道社会热点就案说法海疆之声 成为会员
每日地方诗坛荟萃焦点网谈生态环境热点追踪群众来信乡村振兴企业风采监督与法名人字画人物·访谈关注民生人民视点文化·旅游科技前沿快闪中国深度观察名医·健康关于我们免责声明联系我们 人员查询
  • 浙江
  • 新疆
  • 内蒙古
  • 吉林
  • 重庆
  • 辽宁
  • 贵州
  • 四川
  • 海南
  • 云南
  • 福建
  • 台湾
  • 江西
  • 湖南
  • 湖北
  • 河南
  • 广西
  • 江苏
  • 安徽
  • 山东
  • 青海
  • 甘肃
  • 陕西
  • 山西
  • 河北
  • 黑龙江
  • 天津
  • 上海
  • 北京
  • 广东
  • 宁夏
  • 西藏
每日新闻网 > 关注民生 > 科技下乡开良方 农户种出希望果

科技下乡开良方 农户种出希望果

来源:科技日报 | 时间:2024-07-10 17:23:37 | 点击:4218

◎何木保 明 铭 本报记者 刘 昊

近日,在广西壮族自治区贺州市钟山县红花镇、钟山镇等乡镇村寨,早稻长势良好,红薯藤蔓铺满地垄,玉米进入采收旺季。

“这段时间,早稻种植要注意测土配方,增施分蘖肥,巧施穗肥,补施粒肥,促进灌浆鼓粒,这样才能确保丰收。”6月8日,钟山县红花镇桃加村的一块稻田边人头攒动,广西乡村科技特派员、钟山县种子与种植业工作站助理农艺师陶雯放弃休息时间,为村民进行现场教学。

“我们村原来种植水稻的效益不高,平均亩产值为1400元。陶雯团队来了后,帮我们村科学制定水稻发展规划,推广双季种植‘广粮新桂’等优良水稻品种。经济效益上来了,水稻亩产值达2800多元。”红花镇桃加村党总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莫永柏说。

科技下乡开良方,农户种出希望果。这些年来,陶雯带领团队奔走于钟山县各村寨和农业基地之间,示范带动群众提升种植技术水平,让土地增效、农民受益,为乡村振兴插上科技翅膀。

12万亩水稻实现增产提质

在陶雯看来,钟山县山地、丘陵、盆地较多,保障粮食安全,必须向科技要产量。

“高产提升行动就是把专家的产量变成农民的产量,把示范田产量变成大田产量,从而提高全县水稻单产,增加全县水稻总产,保障粮食安全。”这是陶雯常对农民说的一句话。

开展水稻种植技术指导、培训和现场教学活动,手把手指导示范片农民科学种植、病虫害防控和高产管理的要点,强化良田、良种、良法、良机、良制配套……2023年以来,陶雯率领团队组织实施全县创建水稻高产攻关示范片项目,推动相关技术在全县落地生根。

“陶雯团队开展创建示范片项目以来,主要推广了‘广粮香2号’等20多个优良水稻品种,使高产技术覆盖率及绿色防控和统防统治覆盖率达到100%。”钟山县农业农村局副局长、水稻高产攻关示范片工作领导小组负责人刘寿龙介绍。

近年来,陶雯率领团队累计举办水稻种植技术培训班20场次,召开水稻示范片观摩会18次,培训技术干部及农民3000多人次,发放农业种植技术资料2万多份,不断提高农民科学种田水平。

2023年至今,陶雯带领团队发展连片水稻高产攻关核心示范片1031亩,一造水稻平均亩产值达1440元,比非核心示范片每亩增收150元。

在陶雯团队的示范带动下,钟山县水稻高产攻关示范片面积累积达1.1万亩,辐射拉动全县12个乡镇12万亩水稻实现增产提质。

“大豆+玉米”产出好效益

“今年种植了哪些品种?”“种植面积有多少?”6月3日,在钟山县燕塘镇聚义村委深井村的大豆玉米田里,陶雯团队详细询问农户种植信息,并按照科学测产方法,量行距、测株距、查穗粒、做记录,为全面掌握作物长势提供科学数据支撑。

2023年以来,钟山县实施粮油规模种植主体单产提升行动项目,集成推广精细播种、增加密度、化控防倒、防止脱肥、适时晚收等技术模式,促进大豆、玉米等主要粮油作物单产提升,增加农民收入。

“大豆+玉米”产出好效益。“在常规种植玉米的模式下复合种植大豆,能保证玉米产量不减的同时增加大豆产量,每亩实际增收150元。”陶雯说,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模式有效推动农村闲置劳动力就业,每一季能带动200多人就业,人均增收200多元。

聚义村种植大户龙飞亮尝到了甜头。“通过科学种植,家里85亩大豆、玉米的产量每亩提升了15%以上,取得了良好经济效益。”龙飞亮说。

在陶雯团队推动下,钟山县加大力度推广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补贴项目,项目区亩产量均高于当地平均产量5%以上,平均亩产值达1500多元,受益农民满意度超90%。

优质红薯出口创汇

“这段时间雨水多、气温高,红薯秧蔓长势旺,要注意‘控旺’。”陶雯团队近日深入到红花镇红花村、钟山镇杨岩塘村等地的优质红薯生产示范基地,指导村民进行红薯种植生产管理。

由陶雯团队指导并负责建立的优质红薯生产示范基地,采取“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科技专家和科技特派员对合作社成员、农户进行农业科技培训,目前已累计培养种植科技示范户100多户。

凭借规模化、标准化种植,钟山县打造出口红薯产品示范基地350多亩,红薯远销法国、德国、荷兰、加拿大等国家和地区。

“这些优质红薯示范基地成立了专业合作社,发展订单农业,每年投入资金近200万元,辐射带动60多户农户种植优质红薯,使农民增收致富。”陶雯说。

产量上来了,销路怎么办?陶雯团队通过电商平台推进“农+网”销售模式,使基地里的红薯成了网红产品。

“陶雯团队通过提供技术指导和培训,给农户传授红薯不同生长期的种植管理和病虫害防治等技术,有效打通了优质红薯销路,进一步延伸了全县粮食产业链。”钟山县农业农村局工作人员何军介绍。

目前,钟山县累计出口优质红薯超3000吨,创外汇3000万元;辐射带动周边农户每年种植优质红薯1000多亩,平均亩产值6000元。

(责编:罗知之、陈键)


【作者:】

文章评论
评论
全部评论
更多推荐

第八届进博会11月5日开幕 各项工作准备就绪

央视网消息(新闻联播):第八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将于11月5日在上海开幕,目前各项工作已全部准备就绪。   今年进博会期间,全球十大工业电气企业、四大粮商等行业龙头企业以及众多细分领域领军企业等将携手参展,展出...

多措并举保障今冬能源安全稳定供应

央视网消息:记者从国家能源局了解到,我国将采取多项举措确保今年冬天能源安全稳定供应。 在煤炭生产方面,加快产能储备煤矿项目建设,持续做好煤炭供需及价格动态监测分析。在天然气保供方面,全国地下储气库超额完成年度注...

贵州省纪检监察机关对黔东南州从江县“12·2”乡镇自用船舶较大沉船事故严肃追责问责

央视网消息:贵州省纪委监委网站11月4日通报,2024年12月2日,黔东南州从江县平正河背雷水电站库区距电站大坝约4.3公里处水域发生一起翻船事故,造成8人死亡,直接经济损失79.56万元。省人民政府成立事故调查组开展调...

11月6日上演月掩昴星团,请准备好望远镜!

11月6日晚,月球将会经过昴星团,短暂遮蔽其中数颗恒星,为我国公众提供一次观测月掩昴星团的机会。  2025年10月20日,在天津市蓟州区拍摄的昴星团特写。(刘仲利 摄)  昴星团位于金牛座,拥有众多恒星,是离我们最近也...

习言道 | 下一站深圳,习近平说这座城市是“一个奇迹”

  中新网11月1日电 题:下一站深圳,习近平说这座城市是“一个奇迹”  当地时间11月1日,习近平主席在韩国庆州出席亚太经合组织第三十二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东道主交接环节,宣布中方将于明年11月在广东省深圳市举办亚太经合...

记者观察:美国“出兵”拉美的四大疑问

新华社华盛顿11月2日电(记者徐剑梅)9月以来,美国政府宣称美军在加勒比海和东太平洋国际水域击沉16艘“贩毒船”,造成至少64人死亡。  近几个月,美国政府以打击贩毒集团为由,在加勒比海进行30多年来美军最大规模军事部署...

一波新片将上映!11月观影指南请收好

 这个11月  中国电影市场将迎来一波新片  从温暖治愈的剧情片到刺激紧张的科幻巨制  从合家欢动画到深度艺术电影  《女孩》《日掛中天》《狂野时代》  《疯狂动物城2》  ……  这个月的大银幕可谓丰富多彩  满足不同...

祝你所愿皆成!延时摄影带你看彗星划过夜空

日前,内蒙古呼伦贝尔市新巴尔虎右旗的摄影爱好者在宝格德乌拉苏木草原捕捉到C/2025 A6(莱蒙)彗星的清晰影像。拍摄者充分利用了当地低光污染的天然优势,并借助星野赤道仪等专业设备,在彗星过近地点且逢朔月的绝佳时机,记录...

“神射手”请集合!

央视网消息:他们是蛰伏在战位上的猎手,是决定战局的“关键一击”,他们用绝对的专注将平凡的子弹射出膛,化为强军路上最铿锵的回响。战场瞬息万变,射手一击必胜,他们日复一日与枪械为伍,一次次与极限较量,就是为了在关键时刻做到弹...

加沙停火又生变数 冲突双方或有“两手准备”

以色列国防军29日称,为回应哈马斯违反停火协议的行为,以军实施了一系列行动,打击了数十个目标,不过目前以色列已恢复执行停火协议。哈马斯方面则对以方指控予以否认。  冲突双方互相指责对方违反停火协议,美国称停火协议仍有效,...

2024
07/10
17:23
浏览量: 4218
大字号
分享
今日热点
成渝中线高铁全线最高的柳湾特大桥21号主墩封顶

成渝中线高铁全线最高的柳湾特大桥21号主墩封顶

“中科卫国健康行动”京津冀健康论坛发布会 日前在石家庄举行

“中科卫国健康行动”京津冀健康论坛发布会 日前在石家庄举行

四川东坡:坚守岗位保春节市场供应

四川东坡:坚守岗位保春节市场供应

从争论到共识:预制菜与中央厨房的理性解读

从争论到共识:预制菜与中央厨房的理性解读

全民健康,医路同行

全民健康,医路同行



友情链接

  • 人民网
  • 海彊之声
  • 小红书
  • 中国长安网
  • 海外网
  • 中国警察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老区网
  • 新华网
  • 中国台湾网
  • 中国政府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新闻网
  • 每日新闻网
  • 光明网
  • 央视网
  • 法制网
  • 中国青年网
  • 求是网
  •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免责声明         人员查询

    • 扫码看全网内容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定慧西里乙18号 联系电话:电话/传真010-88117470 010–52463177 18611141167(微信同号)邮箱1026329972@qq.com (每日新闻) 内线800转108
    网站备案/许可证工信部:京ICP备2025111695号-2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46001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0537号
    每日新闻网http://www.everyday-news.com/提供最新国内外新闻及新闻资讯
    每日新闻网秉承“新闻视野、文化视角、思想深度、理论高度、脚踏实地”的理念,运用互联网的快速传播技术和丰富的移动链接平台,每日新闻网正确引导社会思想意识,传播优秀文化,凝聚民族精神,彰显快速展示网络舆论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