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新闻网
网站首页 每日要闻头条快讯纪实现场专题报道社会热点就案说法海疆之声 成为会员
成为会员诗坛荟萃焦点网谈生态环境热点追踪群众来信乡村振兴企业风采监督与法名人字画人物·访谈关注民生人民视点文化·旅游科技前沿快闪中国深度观察名医·健康关于我们免责声明联系我们 人员查询
  • 浙江
  • 新疆
  • 内蒙古
  • 吉林
  • 重庆
  • 辽宁
  • 贵州
  • 四川
  • 海南
  • 云南
  • 福建
  • 台湾
  • 江西
  • 湖南
  • 湖北
  • 河南
  • 广西
  • 江苏
  • 安徽
  • 山东
  • 青海
  • 甘肃
  • 陕西
  • 山西
  • 河北
  • 黑龙江
  • 天津
  • 上海
  • 北京
  • 广东
  • 宁夏
  • 西藏
每日新闻网 > 每日要闻 > 稳就业 保民生 政治局会议传递多重确定性

稳就业 保民生 政治局会议传递多重确定性

来源:中国青年网 | 时间:2025-04-28 13:55:37 | 点击:188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朱彩云

在外部环境复杂、国内经济回升基础亟待夯实的背景下,以经济为主题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于4月25日召开。多位专家注意到,此次会议强调底线思维与充分预案,强调“以高质量发展的确定性应对外部环境急剧变化的不确定性”。会议提出“四稳”即稳就业、稳企业、稳市场、稳预期。

“就像建筑业影响地方政府收入和居民资产负债表一样,出口则主要影响制造业订单和居民就业。”广发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郭磊分析,商务部2019年曾指出“外贸直接和间接带动就业人数1.8亿左右,占全国就业总数的20%以上”,稳就业是外需变化背景下稳定宏观面的基本盘。

粤开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研究院院长罗志恒也注意到,历史上面临重大外部冲击时,均将就业、民生置于首位。“2018年面临‘特朗普1.0时代’的贸易摩擦,当年7月31日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首次提出‘六稳’,即稳就业、稳金融、稳外贸、稳外资、稳投资、稳预期;2020年面临新冠疫情重大冲击,当年4月17日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首次提出‘六保’,提出在加大‘六稳’工作力度的同时,保居民就业、保基本民生、保市场主体、保粮食能源安全、保产业链供应链稳定、保基层运转。”罗志恒分析,此次会议提出“四稳”,与“六保”“六稳”相比,“四稳”中的就业、预期仍然被高度重视,同时更加注重企业和市场主体,“美国实施‘对等关税’对企业和市场的冲击更加直接,稳外贸外资和稳就业的落脚点和抓手都是企业。”罗志恒说。

更明确的助企信号在此次政治局会议上释放。会议强调,要多措并举帮扶困难企业。强调“加大服务业开放试点政策力度,加强对企业‘走出去’的服务。”在着力保民生方面,会议强调对受关税影响较大的企业,提高失业保险基金稳岗返还比例。

“部分对美出口企业或者是产业链相关企业可能被迫停工,甚至带来一定数量的结构性失业。在这个特殊时期,政府需要帮助特定企业和劳动者共渡难关,包括但不限于对企业的税费、房租减免,对失业群体及其家庭的现金救济补助等。”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CF40)资深研究员、中国社科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副所长张斌近日在CF40宏观政策季度报告会上分析说,关税冲击本质上是外需下降,是需求冲击。扩大内需是对冲外需下降的必备应对措施。“我国当前的通胀水平很低,无论是更进一步的扩张性货币政策还是财政政策,都有很大的政策空间。”张斌认为,我国要用好用足这些政策空间,把内需扩大,才能将对美出口企业可能丧失的就业和盈利转换成国内市场的机会。

实际上,此次会议要求“既定政策早出台早见效,根据形势变化及时推出增量储备政策,加强超常规逆周期调节”。这是继去年12月9日后,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再提“加强超常规逆周期调节”。

“最优先也是最见成效的是逆周期政策,可以此提高GDP增速,带动全社会收入和消费在短期内显著增加。”在张斌看来,降低政策利率和扩大公共投资是逆周期政策的重点内容。“短期内政策阻力相对较小,应该尽快推出的政策包括鼓励生育、都市圈建设和农民工安家相关的政策。”张斌认为,这些政策符合局部优先、增量优先原则,且能够显著带动部分群体提高消费意愿。

郭磊也认为,中低收入群体、服务类消费是拉动消费需求的两个着力点。“从政策空间来看,提高中低收入人群收入的方式包括加快调整最低工资、提高农村养老金等。”对于服务类消费,郭磊提到,2024年全国居民人均服务性消费支出占居民人均消费支出比重达46.1%,是个较大的门类,“在家电汽车等耐用商品需求释放之后,进一步撬动服务类消费势在必然。”

此次会议指出,“要提高中低收入群体收入,大力发展服务消费,增强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还提出“尽快清理消费领域限制性措施,设立服务消费与养老再贷款”。

“针对服务消费的支持政策有望逐渐走到扩内需的‘前线’。”在华创证券研究所副所长、首席宏观分析师张瑜看来,从“要加紧实施更加积极有为的宏观政策”,到“设立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支持科技创新、扩大消费、稳定外贸等”,从大力发展服务消费到产业方面帮困助优,会议提出多项表述的核心在于,为可能出现的国际经贸“不确定性”做好一切准备,目的是提供最终的“确定性”稳定,“以高质量发展的确定性应对外部环境急剧变化的不确定性”。

她认为,相对于美国方面的“不确定性”特征,中国内部最重要的不确定性都已进入化解的下半场,包括房地产、地方债务、金融机构等。从该团队构建的两大指标即中国居民资金流量表指标、中国经济循环领先指标来看,前者已连续两年持续修复风险偏好,存款搬家流入金融投资,后者已在筑底阶段中连续数月向上修复。

“所以对中国而言,不论面对什么挑战,只要政策应对及时且对冲风险后的结果可以维持住这两个指标的趋势,经济向好的共识会更加明朗。”

责任编辑:张毅


【作者:】

文章评论
评论
全部评论
更多推荐

王沪宁会见墨西哥众议长古铁雷斯

  新华社北京5月20日电 全国政协主席王沪宁20日在京会见墨西哥众议长古铁雷斯。  王沪宁表示,2024年11月,习近平主席同辛鲍姆总统在出席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峰会期间举行会见,为中墨关系发展指明了方向。中方愿同墨方一道...

习近平在河南考察

  5月19日至20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河南考察。这是19日下午,习近平在洛阳轴承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智能工厂考察。  新华社记者 谢环驰 摄

习近平向2025年上海合作组织减贫和可持续发展论坛致贺信

  新华社北京5月20日电 5月20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向2025年上海合作组织减贫和可持续发展论坛致贺信。  习近平指出,消除贫困是全球性难题,也是世界各国共同目标。中国经过艰苦努力,成功打赢脱贫攻坚战,提前10年实现联...

新华图讯丨习近平在河南洛阳市考察调研

  19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省洛阳市先后考察了洛阳轴承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白马寺和龙门石窟,了解当地加快先进制造业发展、加强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利用、推动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等情况。  文字:张晓松 朱基钗  摄影:谢环驰...

党政机关要带头过紧日子_

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是我们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和政府带头过紧日子,目的是为老百姓过好日子,这是我们党的宗旨和性质所决定的。不论我们国家发展到什么水平,不论人民生活改善到什么地步,艰苦奋斗、勤俭节约...

中国政府援缅卫生防疫队完成缅甸震后援助任务回国

  5月18日,工作人员在昆明长水国际机场为中国政府援缅卫生防疫队队员献花。  当日12时许,中国政府援缅卫生防疫队在圆满完成震后防疫援助任务后,乘机抵达昆明长水国际机场。缅甸7.9级地震发生后,按照党中央统一部署,中国...

山东港口日照港木材进港忙

  5月15日,在山东港口日照港岚山港区,装载木材的货轮停泊作业(无人机照片)。  山东港口日照港是我国重要的木材进口港。日照港充分发挥联动陆海、东西互助、衔接南北的区位优势,2024年木材吞吐量同比增长5.3%,吞吐量...

凌家滩遗址博物馆开馆试运营

  这是5月13日拍摄的凌家滩遗址博物馆外景(无人机照片)。  5月16日,位于安徽省马鞍山市含山县的凌家滩遗址博物馆迎来开馆试运营,首次面向社会系统性展示凌家滩遗址的考古成果和历史价值,集中展出陶器、玉器、石器、骨器等...

中办国办印发意见 持续推进城市更新行动

  本报讯(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惠滢)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近日印发《关于持续推进城市更新行动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要求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

习近平:锲而不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以优良党风引领社风民风

锲而不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以优良党风引领社风民风※习近平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要定规矩,这(指《十八届中央政治局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编者注)是很重要的规矩。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从我们在座各位做起...

2025
04/28
13:55
浏览量: 188
大字号
分享
今日热点
每日新闻网新年贺词

每日新闻网新年贺词

中国第41次南极考察队出征

中国第41次南极考察队出征

广东广州:白鹅潭大湾区艺术中心正式向公众开放

广东广州:白鹅潭大湾区艺术中心正式向公众开放

党和国家领导人参加首都义务植树活动

党和国家领导人参加首都义务植树活动

习近平会见美国工商界和战略学术界代表

习近平会见美国工商界和战略学术界代表



友情链接

  • 人民网
  • 海彊之声
  • 小红书
  • 中国长安网
  • 海外网
  • 中国警察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老区网
  • 新华网
  • 中国台湾网
  • 中国政府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新闻网
  • 每日新闻网
  • 光明网
  • 央视网
  • 法制网
  • 中国青年网
  • 求是网
  •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免责声明         人员查询

    • 扫码看全网内容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定慧西里乙18号 联系电话:电话/传真010-88117470 010–52463177 18611141167(微信同号)邮箱1026329972@qq.com (每日新闻) 内线800转108
    网站备案/许可证工信部:京ICP备2025111695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7822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0537号
    每日新闻网http://www.everyday-news.cn/提供最新国内外新闻及新闻资讯
    每日新闻网秉承“新闻视野、文化视角、思想深度、理论高度、脚踏实地”的理念,运用互联网的快速传播技术和丰富的移动链接平台,每日新闻网正确引导社会思想意识,传播优秀文化,凝聚民族精神,彰显快速展示网络舆论的优势。